第一节 政策风险
《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一五”时期,玉米深加工业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对玉米深加工项目实行核准制,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并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
《指导意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控制深加工玉米用量增速,玉米深加工业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加快,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要增强玉米深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指导意见》表示,要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严格 行业 准入标准。在建设项目核准上,要调整现行玉米深加工项目管理方式,实行项目核准制,所有新建或扩建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将玉米深加工项目,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试点期间暂不允许外商投资生物液体燃料乙醇生产项目和兼并、收购、重组国内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十一五”时期,对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
由此可见,随着产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实力、设备技术等方面较差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
第二节 技术风险
行业 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整体上技术处于低端水平。少数规模企业的技术水平较高,产品品种规格全面,能够实现规模效应,而后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研发先进技术,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则恰恰相反,规模小、生产能力不足,生产率低,企业整体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低,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能力差,员工技术素质低,科研开发能力薄弱,劳动生产率较低,使得产品档次大多较低,产品实物质量和性能不能达到高标准要求。另外,企业对于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的应用动力不足,从而使得技术投入更少,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小型淀粉生产企业对原料的利用程度低,原材料浪费严重。玉米籽粒中含有70%左右的淀粉,一般中小淀粉厂仅能提取其中的60%,剩余大约40%左右的干物质都随废水排出厂外。
第三节 市场风险
由于生产技术比较原始,导致了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用户的消费。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企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效益低的现象。大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和良好市场竞争力,小企业也大都没有特色产品、特色经营服务。而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涌入中国,将对中国现有企业和产品造成冲击。
第四节 财务风险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经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玉米淀粉 行业 的出口产品属于初级加工品,附加值不高,人民币升值将提高产品价格,降低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国内同类产品形成冲击。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还不足以削弱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化解。但如果人民币未来升值幅度过大时,将给一些国外企业制造一定的价格空间,侵蚀部分国际市场份额。另外企业如果通过远期结汇方式T/T或者L/C收汇,人民币升值将造成业内企业的汇兑损失。
第五节 经营管理风险
淀粉 行业 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只是各 行业 按照自己的需求而生产,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生产消费体系。玉米淀粉真正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企业传统的销售方式通常是固定客户上门买货,给大的用户送货和驻外销售三种方式。淀粉 行业 在流通方面落后于其它 行业 ,具体表现为:价格不规范,竞争无序;质量不稳定,差异较大;生产企业计划性不强,经营费用过大。
第六节 防范措施
1、关注节能环保
国家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加以关注,否则可能会受到处罚乃至勒令停产。而目前我国淀粉制造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还不太强,技术不够先进,产生的污染以及能源浪费问题很严重,与环境矛盾相当突出。只有解决节能环保问题,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行业 才会健康发展。
2、创建自主品牌
虽然我国淀粉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使我国由世界淀粉生产和消费大国转向世界淀粉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所拥有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取决于我国淀粉 行业 所拥有的知名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但是,许多企业创名牌意识不强,平时没有从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多方面着手去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忽视了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企业要从现在开始增强创名牌意识,为把我国淀粉 行业 做强、做大而努力。
3、加强经营管理
贯彻精益求精,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经营理念;力行节约成本,以降低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加速 行业 布局、产销分工;导入先进管理系统,提高高层管理决策水平;建立客户档案,与下游消费群体保持良好沟通。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