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飞机及修理 行业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目前已形成了产品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航空产业,产品涉及军用和民用飞机、直升机、飞机机体,航空发动机、机载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等广泛的领域,航空工业的研制能力与整体技术水平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
2005年,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 行业 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5,090,958,000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20.13%;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3,543,567,000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19%;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880,461,000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88.92%;2006年,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 行业 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5,935,074,0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3,644,164,0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209,324,0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54.47%。
“十一五”期间,航空装备进入高速发展期。2005年飞机制造及修理 行业 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19.28%和88.92%,2006年我国飞机制造和修理 行业 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4.59%、54.47%。由于进入壁垒高,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的毛利率较其他机械产品稍高, 行业 毛利率为19.61%,比上年同期增加1.85个百分点。 行业 已经步入高速增长期。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制造所有主要类型军用飞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直升机等)的国家之一,但中国在飞机研制能力的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飞机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待突破,设计人才有断层,风险较大,资金短缺等严重制约了 行业 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比如至今尚不具备研制大型轰炸机、喷气客机和武装直升机的能力。歼10飞机等项目的重大技术突破确实令国人振奋,但同时应该看到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仍落后世界一流国家至少20年。
技术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在新机发展研制过程中,对发动机的发展重视程度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有效办法(政策上、投资上)少。上上下下虽然在理论上都清楚,发动机上不去对发展中国军民用飞机将意味着什么。可当投资和总体发展计划出现矛盾时,又往往会出现丢发动机,保机体的现象。当时好像很合理,但最终飞机也受害。当然,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巨额投资,在目前国家经济投入有限的条件下的确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二是在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也是一个原因。
第二节 飞机及修理 行业 企业应对策略
1、增强品牌经营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企业要意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从产品质量、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注重自身品牌的建立、培育和宣传。实行品牌经营战略,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同时,为使企业发展之树常青,企业应加强与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或在自己企业内部建立起专门的 研究 机构,从产品外观、内部结构、内在质量等方面入手,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科技攻关,从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提高整体技术含量,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层出不穷,飞机制造业整体的技术含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现在,一个小小的部件,也许就汇集了包括钢铁、合金、塑料、橡胶、尼龙等多种材料,采用了表面热处理、材料复合等多项新工艺,涵盖了液压、仿形、光电等多种新技术。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投用,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上下游产业链的衔接更加紧密。
3、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创新发展正成为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的共识,企业要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未来市场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企业只有在技术创新战略上有所作为,才能有效增强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创新为飞机制造及修理企业变革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中国飞机制造及修理 行业 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总体也应指向创新。
4、进行市场细分,实施补缺营销策略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需求的差异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企业不可能采用无差异化的产品策略,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方式来有效地满足所有消费群体的需求。为此,企业必须对现有市场进行细分,寻找补缺市场,确定目标市场,提供能满足目标市场的消费群体所需求的产品,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