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电设备市场投资环境 分析
1、 行业 环境有利:国家电力 行业 十一五 规划 为电力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
2006年起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政策框架。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会掀起风电开发热潮,我国风电产业要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风电的发展带动整个风电设备 行业 的发展。风电产业推行的“保护电价”加“鼓励电价”模式的激励政策,表面上是培育中国的风电市场,发展风电的目的,不是缓解缺电,也不是减排二氧化碳,而是培育风电设备制造业,尽快掌握先进机组的制造技术,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2、原材料价格走低,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走低,缓解了困扰多年的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成本压力,使 行业 平均毛利率水平提升约1-3%。
3、根据国家风电发展 规划 ,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但这只占到国家发电装机容量的3%,风电在整个电网中的比重则更少。因此,风电的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多发或少发电,而真正带动国内风电设备 行业 的发展才是成功标志。目前国产风电设备市场中,大部分风电设备制造去也产品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发电设备市场投资风险 分析
1、发电设备未来存在着市场过剩的风险。
全国的电力紧张局面将于2007年得到改变。许多专家预测,发电设备的集中投产,使中国电力有可能在2008年出现过剩。2007~2008年,电力市场供需形势会要发生新的变化,也可能出现一个重要的拐点,预计到2010年,我国装机容量可达7亿千瓦。
2、发电设备 行业 寡头垄断。
电力需求的强劲,刺激了电力投资的狂热,五大发电集团到处"跑马圈地"建电站,拓展了发电设备市场空间,卖方市场出现了,"饥饿"了很久的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难免"暴饮暴食"。受惠于 行业 总体景气,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三大主力厂商订单安排到了2007年。
3、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
2004年电力投资过热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电力布局结构,继32号文件叫停了1.25亿千瓦违规电站项目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又接着公布约30家违规项目,其中绝大部分是电站建设项目。随后,在两会期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8号文)给32号文的一个交待,最终被"卡"住的项目仍有5000万千瓦之多。
4、由于发电设备制造建设周期长,制造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电站设备具有较高的 行业 壁垒和 行业 垄断性。电站设备的 行业 特性决定了其 行业 盈利能力具有相对稳定性,而 行业 受益者也主要是 行业 领先的龙头企业。
第三节 投资建议(中经纵横-CMRN)
风电设备面临巨大投资机会。目前我国风电建设成本在8000~9000元/千瓦,而风电厂将有60%-70%的投资在风电设备上,风电设备成本在5000~6000元/千瓦。
我们按照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测算,“十一五”期间新增的风电设备市场可以达到450亿元的规模,2007~2010年后设备需求为400亿左右,年均份额达到130亿元,巨大的市场给相关的企业带来市场机会。
1、叶片由于技术含量,进入壁垒较高,国内目前具备叶片生产能力的企业不多,分别是河北保定的中航惠腾和天津LM,加上Vestas、Gamesa与Suzlan即将在天津的建厂,中国将有五家工厂批量生产叶片。
2、齿轮箱也是重要部件,国内生产齿轮箱的厂家主要由重庆齿轮厂、杭州齿轮厂、南京高速齿轮厂。据了解,南京高速齿轮厂的认可度很高。在上市公司中,目前,没有相应的企业。
3、发电机也是重要部件,但绝对价值不高, 行业 竞争较为激烈,不适合长期投资。以年产30万KW风力发电机的厂商为例,年销售收入大约为12000万元,对于规模较大的电机厂贡献不大。目前国内生产风力发电机的厂商主要有上海电机厂、兰州电机厂、湘潭电机厂、沈阳电机厂、永济电机厂、杭州发电设备厂。
4、对于直驱式电机而言,由于没有齿轮箱外,电机是最高价值的零部件,价值要高于叶片,对应的规模也相当可观。
第四节 发电设备 市场发展 预测
一、影响因素
1、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GDP在相当长的时间仍然会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相应电力需求的增长也不会放缓。
2、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化时期,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来看,美国这一时期经历了约20年,德国日本也都经历了十几年,我国的重化工业时代还远未结束,单位GDP的耗能仍然较大。
3、从世界人均用电量看,我国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将大的差距,从消费升级的观点来看,我国的电力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4、经济持续向好拉动电力消费需求;上大压小带来替代火电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水电核电未来仍旧持续增长;海外 市场发展 空间大。
二、技术趋势
1、清洁煤发电技术
1)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CFBC)(大型化)
我国目前CFBC锅炉容量相对较小,已有数十台不同流派的75t/hCFBC锅炉(12MW)投入运行。130t/h(25MW)、220t/h(50MW)CFBC锅炉正处于设计安装阶段。
近年来国内各锅炉制造厂以各种方式与国外厂家合作,加快大型CFBC锅炉的开发和研制。东方锅炉厂引进美国FW公司大型CFBC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哈尔滨锅炉厂采用美国Pyropowcr技术合作生产50MWCFBC锅炉供大连化工厂、杭州热电厂等用户,上海锅炉厂正与芬兰Ahlstrom公司合作生产50MWCFBC锅炉。
2)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PFBC—CC)
我国对PFBC—CC起步较晚,进展缓慢。国内以东南大学为主,从“六五”开始已进行大量实验室 研究 。全部国内自行设计和制造的15MWPFBC—CC中试电站1997年底在江苏省徐州贾汪电厂建成、并完成整体性能和关键技术 研究 试验工作。在此基础上,拟引进100MW级PFBC-CC试验电站,并同时论证和 研究 开发适合国情的第2代PFBC-CC。
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我国对IGCC的 研究 始于80年代初。目前已完成IGCC可行性及示范工程初步 研究 工作。积极争取在2000年前后开始建设一座200~400MW的IGCC示范电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计划到2010年后逐步实现国产化并进行推广。
4)大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GT)
南京汽轮电机厂与美国GE公司合作生产MS600IB型燃气轮机,额定功率37MW,业已生产了5台。当前市场需求已经向大功率高效率联合循环机组转化,燃机单机功率已达200MW以上,联合循环电厂功率达到300~450MW。因此,近期应稳定MS600OIB型燃气轮机生产,并组成联合循环机组成套供应,积极扩大国内外市场;同时考虑引进或合作生产100MW等级及以上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的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机组的制造技术。
2、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
1)脱硫方面
(1)湿法烟气脱琉技术。其中以石灰石/石灰湿式洗涤法为主要脱琉工艺。这种工艺脱琉效率可达90%以上,但投资和维修、运行费用都比较高。我国珞磺电厂已引进了这种技术和设备;
(2)旋转喷雾半干烟气脱硫技术。其脱硫效率可达80%左右。国内在白马电厂进行过半工业性试验。日本在我国黄岛电厂210MW机组抽炉烟进行半工业性试验;
(3)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技术。脱硫效率达70%。世界上已有几台机组采用该技术;
(4)电子束照射法。它是一种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脱琉效率90%,脱硝效率80%。日本任原公司提供技术,现正在成都热电厂进行半工业性试验;
(5)磷铵肥法。脱硫效率95%。副产品为氮磷复合肥料。我国在四川豆坝电厂进行过半工业性试验,生产出磷铵肥;
(6)活性焦法。活性焦是一种柱状脱琉炭,目前只有德国BF公司和日本三井(MMC)生产。由于活性焦本身价格很高,因此没有推广。现我国煤炭科学院煤化所正在研试和开发我国的一种廉价天然焦,目前已有了试验性的成果,如工业性试验成功,它将是一种价廉,高效的既能脱琉又除烟尘的好方法,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市场。
2)脱硝方面
控制火电厂NOx排放的措施分两大类,一类是尾部加装烟气脱硝装置;另一类是通过燃烧技术的改进(包括先进的低NOx燃烧器)降低NOx排放量。后者由于运行费用低,是当前采用最广泛的措施。
三、市场前景
由于我国电源建设快速增长,发电设备需求巨大,一季度我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发电设备价格已经翻倍。
大中型水电站和核电站工期一般需要6至10年,而小型火电站通常也需要二三年。为保证应有投产容量及电力结构调整的需要,应保持合理的电力建设规模。目前,全国发电项目在建规模为1.3亿千瓦,从其结构 分析 看,相对于电力需求来说,近几年能够投产的机组仍显不足。为保证电力工业发展后劲,满足电力结构调整的需要,尽快解决发电项目建设与电力需求的矛盾,有必要抓紧 规划 建设一批大中型发电机组。
在加快建设速度的同时,还要考虑布局、结构和项目规模。近期要尽快增加投产规模,适当提高工期相对较短的中型火电项目比重。在布局上,结合各地电力供需形势和在建项目情况,适当增加在建规模偏低、电力需求增长较快、电力供需紧张地区的开工规模。为调整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大型发电机组,继续加大水电、核电项目的开工规模,推进清洁电源的建设,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今后二三年的电力需求增长将高于经济增长,因此,近期仍需加快电力建设,这势必为发电设备提供一个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五节 发电设备市场营销策略
一、渠道策略
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要视投放市场的产品不同,市场开拓的阶段不同,当地市场资源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要考虑切人市场的效率、渠道开拓和维护的成本等多种因素。
1、推行精益生产,快速响应市场
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LP)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经营成本,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而生产出多品种、高品质产品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被认为是解决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妙药良方,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因此,不管企业采取何种基本竞争战略,精益生产方式将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缩短交货期,提高合同兑现率
σ(Sigma)是一个希腊字母。在统计学中常用来表达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然而在六西格玛管理法中,6Sigma意味着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意义与统计学上的σ不同。6Sigma就是应用数理统计来协助衡量价值流的每一过程、每一工序,协助衡量每一个改善过程与结果。因此,六西格玛管理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的基础是具备完整的数据,包括对数据的收集、 分析 和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是用数字说话的管理,任何凭主观臆断的管理决策都不为六西格玛所利用,数字为生产企业、服务 行业 、甚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明确而清晰的目标。因此,大家可看到,由于六西格玛管理的客观性,统计 分析 方法在六西格玛管理的各个阶段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六西格玛管理法几乎利用了所有的统计方法。
3、开展技术营销,实施蓝海战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技术营销是以精通产品使用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组建营销队伍,实施技术前移,形成技术和营销一体化。其功能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设计、开发和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成为客户的技术咨询顾问,辅助用户进行采购,而不是简单地劝诱顾客或向顾客推销产品;并且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 分析 市场,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或直接参与产品研发。
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技术是企业生命之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是企业实现其产品价值最关键的一环,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技术与营销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技术的发展要以市场营销为导向,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营销创新和营销策略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营销的发展则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越发展越是需要高水平的营销与之相适应。营销策略的实施要以技术变革为核心,使产品更加贴近顾客,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最好的技术若缺乏营销就不一定能转化为市场需求,而最好的营销策略,若没有技术作为支撑,则很难形成市场,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需要技术与营销联姻。成功的企业就要善于运用“技术+营销”的战略,把最佳的技术创新与现代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商机与财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4、与终端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向下游延伸产业链
任何一个 行业 的发展不能孤零零地存在,而是与相关 行业 结成产业链实现共赢。这种产业链实际上是一种战略联盟,它们不会因价格的波动轻易地将这种利益共同体破坏。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5、加强沟通,共同维护镁市场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市场受市场供求关系、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国际镁价格、进出口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都有较大的波动幅度,虽然大多数价格的涨跌是正常的、合理的,但也有一些是非理性的。
不管价格如何涨跌,市场风云如何变幻,厂方和经销商都要以正常的心态理智对待,理智操作。价格的涨跌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是很正常的现象。在价格出现拐点时,要静下心来,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冷静,多一分思索,多沟通,切忌盲目跟风,互相杀价,共同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推广策略
1、组建团队,制订制度,推进技术营销
制定一系列制度,明确技术营销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走访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了其待遇和考核办法,使技术营销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力地推进了技术营销工作的开展。
2、深入市场,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市场是无情的裁判,你的产品只有被市场接受,受客户欢迎,你的产品才会有市场,企业才会发展壮大。要做好产品,不仅要 分析 市场和 行业 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市场调查,和用户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了市场的需求及公司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公司再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和期望。同时,在收集市场信息中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发现市场机遇,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3、走进终端,进行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产品使用的技术指导与使用效果的现身说法是最经济、效果最好的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方式最好的实施者就是技术营销人员。通过指导客户使用以技术带动营销。同时要真诚地听取客户意见。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抱怨或投诉,其实正是企业需要寻找和解决的不是之处,善于搜集客户的抱怨和意见来改进产品,正是产品适应市场,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获得永续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4、建立用户使用档案,开发差异化产品
在进行技术营销过程中,不仅要建立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使用情况档案,同时还要建立该客户使用其他镁厂同类产品的使用情况档案,比较公司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解决存在的问题,开发出优于竞争对手,具有特性的差异化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