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由第一代工业机器人向第二代(具有一定感觉功能)和特种机器人发展
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863”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近几年弧焊、点焊、喷涂、搬运等机器人的开发生产基本上是按用户需求结合应用工程进行的。随着我国汽车、电器、核能工业和建设事业等的快速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弧焊机器人需要焊缝跟踪,装配机器人需要一定的视觉和力觉,搬运、喷涂等机器人需要一定的移动功能,一些特种作业需要爬壁、管道、遥控操作等机器人,上述机器已在开发和走向应用。
4.2.2 机器人应用大户转向开发生产机器人
一汽集团开发了大负载点焊机器人和冲压生产线(含冲压上下料机器人);东汽公司开发了点焊、喷涂和龙门式搬运翻转机器人,华录集团开发了装配机器人和AGV小车,海尔集团开发了注塑上下料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利用引进的机器人开发了机器人化的新产品等。这些企业开发生产的机器人除满足自身需求外,已推向市场。
4.2.3 大量开发和应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型机器人和机器人化机器
在许多焊接、喷涂、装配、上下料场合都用上了专机和经济型机器人(有些价格在10万元/台以下)。近年我国建设事业大发展,对各类工程机械需求量增加,且要求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近几年进口不少。国家“863”计划安排了在工程机械 行业 开发机器人化机器的项目,已取得良好成效。如徐工集团开发的机器人化装载机改型产品已售出300余台,替代了进口并能出口创汇。其他还有喷浆、凿岩、压路等机器人也陆续推出市场,不但用于建设,还用于矿山采挖。
4.2.4 由单机生产出售走向工作站、生产线等成套设备交钥匙工程
如几十台机器人的焊接生产线,数台机器人的喷涂生产线,十几台机器人的搬运、上下料生产线已大量用于汽车、摩托车等 行业 ,含多台机器人和机械手的包装、码垛生产线已有几十条用于石化、烟草 行业 和物流系统中,含多台装配机器人和移载、搬运机器人的生产线已有多条用于电子家电 行业 。
4.3 产品技术引进
由于机器人技术属于国际剧烈竞争的高技术,各发达国家都在搞技术封锁,故而机器人产品的技术引进有相当的难度。我国二十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4.3.1 引进单机测绘、解剖、消化、吸收、创新之路
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我国机器人开发的萌芽期,一些主要研发单位相继引进了各类工业机器人样机:原机械部北京自动化所引进了挪威Trallfa喷涂机器人,北京机床所引进了日本、意大利的搬运、点弧焊机器人,广州机床所引进了日本的点焊机器人、大连组合机床所引进了日本的弧焊、搬运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引进了美国的Puma装配多功能机器人等,一些高校引进了教学机器人和各类工业机器人。在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通过测绘、解剖、消化、吸收,研制出我国第一批机器人样机。经过“七五”攻关第二轮、第三轮的改进设计和创新,终于开发出自己的各类国产机器人,掌握了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又引进了美国的Adept高功能装配机器人,沈阳自动化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西南自动化所等引进了带视觉焊缝跟踪的弧焊机器人,从而开发出1.5代~第2代带有一定感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并都已投入应用。
4.3.2 与国外技术合作项目
与国外进行技术合作以零为起点是不可能的。由于我国机器人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约为20年,要跟踪、创新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专家们认为高技术合作实际是“珍珠换玛瑙”,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谈合作(我国水下6000m无缆机器人与俄罗斯合作就是一例)。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我们已有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而国外厂商竞相争夺中国和东南亚机器人市场,这给我国与国外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合作提供了契机,目前已有的一些主要技术合作项目列于表9,尚有20多家代理、维修服务中心等合作项目未计入内。表9 我国工业机器人国际技术合作项目及三资企业。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