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中国丝绸市场发展预测与建议(可行性市场分析)

    可研报告2018-10-08 10:20:56来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丝绸的消费热点也在逐渐形成,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增长。蚕茧产量、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都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内销将有较快的增长。在丝绸制成品中,绸缎、服装等传统消费品生产在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针织产品、家纺产品、蚕丝被等非传统性产品生产增长幅度将会更大一些。

    第一节 规模预测

    一、整体规模预测

    总体来看,丝绸 行业 所面临的形势比较好,2005年茧丝绸 行业 将继续在上升通道中运行。

    2005年丝和丝织品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丝产量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产量在11-12万吨之间;丝织品产量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产量在90-98亿米之间。

    2005年丝绸工业整体规模预测

    近年来农业部门通过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多元化的趋势,这种理性的种植心态能够保障蚕茧的生产规模控制在市场供需平衡的范围之内,有利于保证蚕茧价格的相对稳定。
    此外,我国水电能源、各类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人工费用的逐渐增加,都将会继续助涨丝绸制成品的价格,价格的上涨将反而会刺激高消费群体的消费。

    二、主产区规模预测

    2005年,浙江、江苏、四川和山东仍然是丝的主产区。其中浙江省丝产量增长率预计在10%左右,产量在4-4.1万吨之间;江苏省丝产量增长率预计在10-15%之间,产量在2.25-2.4万吨之间;四川省丝产量增长率预计在18%左右,产量在1.8-1.9万吨之间。

    2005年丝绸工业主产区规模预测

    第二节 出口预测

    从出口环境来看,一是国际动荡局势已趋于缓和,国际经济形势将会稳中趋好,国际经济形势的趋好将会给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丝绸 行业 带来机遇;二是受欧美市场取消纺织品配额的影响,将大大拓展我国纺织品的市场空间,量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丝绸产品的出口;三是由于茧丝价格已止跌回升,国际市场对丝绸产品消费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和增加。因此,2005年国际市场环境对我国茧丝绸业的出口比较有利。

    我国茧丝绸产品的出口目前正处于恢复性上升周期,可以预期,2005年丝绸产品的出口将会继续增加,并且出口商品的价格增长仍将高于数量的增长,考虑到丝绸出口额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的增幅都在25%以上,由于基数的变大,加上印度准备对我出口绸缎也要采取反倾销手段以及我国进一步放宽丝绸出口的管理而带来的更多竞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5年的增长幅度可能会低于2004年。

    2005年丝绸类产品出口预测表

    第三节 增加内需——应对丝绸出口摩擦

    2005年初,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取消后,我国纺织品对欧美出口摩擦日益增多。我丝绸产品目前在欧美市场无配额限制。但我主要市场的印度,在继对我低级丝征收反倾销税后,现又对我绸缎进行反倾销调查。

    丝绸市场的大小最终体现其消费总量的多少。丝绸 行业 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丝绸出口的同时,应着力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随着丝绸新产品的研发,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不断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发现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市场。13亿人口的中国丝绸市场,理应十分广阔,也很具潜力,但实际上我国的年人均丝绸消费量远低于印度、日本等国。如果我国年人均丝绸消费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全国国内的年消费量增加到约4万吨丝,那么,我国的丝绸业就可避免过多地依赖国际市场。同时,还要不断用新思想、新观念推动茧丝绸的科技进步,不仅要利用好一粒茧的25%的茧层,还要广泛开发利用好75%的蚕蛹,扩大其应用领域,提高其综合利用水平。

    国际市场上,一些传统的原料消费市场,如西欧、日本及韩国,对生丝原料消费日益萎缩,转而进口成品。而一些新兴国家,如印度、越南、泰国及中亚国家,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扩大出口,成为我们的竞争者。因此,从长远看,大力发展终端产品是振兴我国丝绸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目前仍需保持一定比例的原料出口。几年来我丝绸出口成品比重逐年提高,2004年服装已占出口总金额的67%。但丝绸制品出口仍以来样、来料加工,客户定牌为主,只赚取加工费,出口效益不高。如我领带每年出口多达1.5亿条,占世界销量的三分之一,但平均每条售价不及3美元,而意大利领带售价较我货高数十倍。

    从战略发展观点,在积极发展出口的同时,现在必须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我国人民有爱好丝绸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购买力提高,对丝绸需求日益增加。2004年我进口真丝绸缎1.17亿美元,真丝服装及制品3270万美元,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高档丝绸产品的需求。因此,必须逐渐转变“重出口轻内销”的观念,在出口为主的同时,大力开发国内市场适销的传统和非传统产品。这将对出口提供有力支援,也为丝绸生产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在全球配额取消后,出现了自由贸易的环境,如何做到公平竞争是个现实问题。目前我国丝绸产品,除少数丝类仍实行配额外,绝大多数品种都是放开经营。一些新加入出口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惜低价甚至亏本竞销,破坏市场正常秩序,对整个出口造成恶劣影响。更有甚者,今年以来发生了有的出口商应印度进口商要求,绸缎出口虚开低价发票,欺骗印度海关,逃避关税,引起印方对我绸缎动用反倾销调查措施。针对此动向,我主要绸缎出口企业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组织下,已成立全国绸缎出口协调委员会,呼吁全 行业 加强团结‘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坚决抵制“低开发票”,以维护全 行业 的利益。

    第四节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中国目前还没有国际丝绸品牌,要想成为丝绸强国,首先应该注重发展丝绸终端产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一、 行业 品牌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茧丝绸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丝绸工业年产值900亿元,茧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丝绸贸易量占世界丝绸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丝绸年出口额40亿美元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丝类产品和绸缎等原料性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当今国际丝绸市场流行“中国的丝绸原料,意大利的商标,国际市场的价格”的说法,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为他人作嫁衣的地位。我国每年直接出口原料丝类两万多吨,而在最终产品上以来样加工为主,只是赚取少量的工本费和物料费而已。

    1993年放开出口配额后,我国丝绸业过度发展,各地盲目建厂,各种乡镇小型缫丝厂、丝织厂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投入,导致初级加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原料供给相对不足。各新建小厂由于技术、管理水平不高,消耗了好茧却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绸产品,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却因原料不足或购进质次价高的原料而导致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恶性竞争的结果带来的是 行业 低水平发展。

    我国与国际丝绸领先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技术装备落后。目前,日本、巴西、韩国自动丝机占85%以上,而我国只有60%;意大利无梭织机比例达90%以上,而我国仅为15.4%。在生产加工技术上,印染后整理是制约我国丝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我们丝绸印染后整理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意大利等先进国家,而且能加工高档产品、相当于国际上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印染后整理生产线仅占总生产线的10%,严重制约了丝绸最终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以领带为例,我国嵊州领带每年出口1.5亿条,占全世界领带销售量的30%左右,平均每条售价20多元人民币,而国外同类产品一般为20多美元,价格相差近10倍。我国丝绸服装的价格仅为韩国产品的1/2,意大利、法国产品的1/6。

    我国丝绸发展了上百年,但是始终没有一个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令很多业内人士担心的是,更多的“中国制造”最终只能招致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起诉。意大利每年从我国和印度等国进口大量原料,主要出口面料(印染绸)及制成品,他们拥有一批世界级的丝绸名牌,如“华伦天奴”、“娇娇”等,以中国原料制出的名牌树立了意大利丝绸在国际上高档、优质的整体形象,其产品价格高于我国同类产品的5-10倍。有专家认为,我国丝绸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主要是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企业创新能力弱、市场营销观念淡薄。

    我们不能总以出口大国而自喜,要看到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近年来,联合国、日本、法国等对印度、巴西、越南丝绸产业的扶持,上述几个国家已成为我国丝绸 行业 的竞争对手,印度和泰国形成了印度绸和泰绸等风格独特的产品,与我国争夺欧美市场,越南、中亚等国也以低成本在国际市场上与我原料出口竞争。有数据表明,仅2003年4月至7月,印度丝绸产品对美国出口增长43%,成为美国第一大丝绸进口国。由此看来,我国丝绸出口不容乐观。

    二、品牌建设对策

    要提高我国丝绸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把重点转移到以出口最终产品为主上来,提高产品品质,扩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品牌,扩大丝绸出口。这需要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走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茧、高档丝、精品绸的路子,建立最终产品的开发中心、科研中心和出口及市场的信息中心,推动丝绸的产业结构升级。

    培育国际名牌应是我国丝绸业的目标,并以此推动一批品牌企业的发展。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认为,中国丝绸应该走向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的道路,应该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优质高效上追求最大效益,让我们的宝贵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近几年,中国纺织品市场巨大的需求潜力,促使众多的国外丝绸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原料供应便捷的优势,逐步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的速度。这一个过程也促进了中国丝绸企业改变落后状况,加快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的步伐,国内企业的产品也由简单的原料、初级产品出口扩大,发展到逐步扩大深加工、高端产品出口。尽管这个学习的过程缓慢,但已经初见成效。

    2004年,高档丝绸标志在全国开始推行。高档丝绸标志在生产工艺、环保标准、质量检测等各方面要求比较高,从最初的依法注册、依法检测,在推广过程中也必须依法保护、依法监督,从各个环节确保标志形象的高品位。高档丝绸标志的创立和推行,标志着我国丝绸 行业 的发展真正步入产业链的高端,由初级原料的竞争转向终端品牌的竞争,中国正在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迈进。

    目前我国的丝绸产品已初步摆脱了产品单一、加工工艺落后的状况。随着高新技术在丝绸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我国丝绸产品的质量和研发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不仅如此,丝绸产品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任何废物,而且其附属品在生物、制药、保健、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丝绸产品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特性也是其他纺织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要提高丝绸 行业 的竞争力,就要充分开发新产品,加大科技投入。目前,国家每年在丝绸 行业 的投资有4000万的科研资金,这与整个 行业 的科技创新需求相比缺口还很大。

    目前,我国丝绸 行业 的总家底只有1000个亿, 行业 规模不大不仅没办法获得更多国家倾斜性政策支持,也无法吸引国际风险资本介入。科研资金不足已经成为丝绸 行业 向更广阔领域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从各个方面尤其是科研资金的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在这一点上,印度在科技创新方面就非常积极,虽然印度由于地域气候等因素,茧、生丝的品质不如我国,但这种差距并不是绝对的,印度政府正在通过多种方法加大对丝绸 行业 的扶持,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全球贸易实现了自由化,我国丝绸产品的出口会面临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挑战。因此,丝绸企业必须要在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上下大力气,才能把握住新的国际贸易时代带来的机遇。

    中国作为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国际上具有资源垄断性优势,但我们的丝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我国丝绸企业的品牌意识亟待加强。2004年,在人民大会堂,国家部委对我国17家丝绸企业授予中国高档丝绸标志,这个举动不仅是对这些企业多年在品牌建设上的肯定,也是对整个丝绸 行业 树立品牌意识的大力倡导。丝绸产品注册商标只是品牌运作这个系统工程的第一步。我们的丝绸企业对品牌的理解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丝绸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文化性,使之成为丝绸品牌发展的有力支点。丝绸产品要具备流行性,就必须引领时尚潮流,这样的品牌才有价值,这样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在品牌经营方面,中国的丝绸企业要转变重外贸轻内销的传统做法。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企业一定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让广大中国老百姓购买使用丝绸产品,尤其是家纺类耗丝量大的产品。一种产品或一个品牌不被本国消费市场接受和认可,只倚重境外市场的发展,其发展道路会很坎坷艰难。如果我们的产品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对外贸出口就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中国的丝绸企业在品牌经营上要向国际性企业发展,所谓国际性企业必须要看:第一做到民族性,第二是国际化的经营模式。并不是你在国外销售就称国际化。国际品牌不一定非得在国外有销售,哪怕仅仅在中国销售,但你的买家是国内外卖手同样能被认为是国际品牌。国际化首先是要有国际性经营理念,其次是国际化的经营模式,最后是引导国际潮流,或者说符合国际潮流。

    第五节 转变出口增长模式

    从2005年开始,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时代到来,我国政府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取消了蚕丝类商品出口核实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丝绸和部分蚕丝类商品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使丝绸 行业 面临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市场。

    目前我国丝绸出口仍存在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的严重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丝绸生产相对较为稳定,桑蚕茧年产量大体在50-55万吨。真丝绸出口也逐步得到恢复。从前几年每年出口22-25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31.99亿美元。但目前丝绸出口仍存在价格低,我国生丝每公斤出口价格1990年曾达50美元,但随后几年丝绸出口陷入“量增价跌”的怪圈中,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4年是多年来出口最好的年景。桑蚕丝出口价格较上年提高了25%,每公斤仍仅19美元,远低于十年前的水平。从《茧丝绸 行业 “十五” 规划 》的执行情况看,2004年桑蚕茧产量为56.5万吨,略高于 规划 要求的50-55万吨水平,但出口价格则低于 规划 的要求:厂丝每公斤25美元(2004年为19美元);印染绸每米6美元(2004年为3.7美元);真丝服装每件/套12美元(2004年为8.82美元)。这些情况反映了我国丝绸出口还是粗放式经营,经济效益不理想。丝绸业的茧、丝、绸各个生产环节和流通体制中的贸工农组合关系,形成了完整的丝绸产业链系统。为使这一产业链保持平稳、持久运行,必须处理好丝绸业发展几个主要问题,才能根本转变丝绸出口增长模式。

    我国2000万个体蚕农是弱势群体,丝绸工业企业有2480家,但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经常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冲击。2004年我桑蚕丝出口数量较上年进一步下降9.18%。按全社会口径测算,2004年桑蚕丝产量在9万吨左右,已超过历史最高产量1994年的8.78万吨。对此要有足够重视,要控制与稳定生产总量。适度的产量和合理的价格是我们立足于世界市场的基础,也是转变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条件。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给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丝绸 行业 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使得我国丝绸出口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我国进一步放宽丝绸出口的管理,也将面临更多的竞争者。与此同时,国际上针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增加,不少国家和地区保护主义势力、反倾销调查和多种贸易壁垒正在“磨刀霍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印度是我国丝绸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他们已经对中国绸缎进口实行了反倾销调查;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则更多的从劳工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提高对我丝绸品的进口门槛;一些亚洲国家由于比我们更具有劳动力的成本优势,纷纷加大出口,增强和我们争夺市场的能力。现在美国市场,印度的绸缎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我国出口的绸缎数量。因此,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我国丝绸 行业 要把握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这关系到我国丝绸的出口大局,甚至是整个丝绸 行业 的未来发展。

    优势与差距并存

    我国丝绸主要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产业链条较齐全。但在企业生产规模、设计 研究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与国际的先进水平差距不小。因此,丝绸出口企业大多都是以量的增长来争夺市场份额。 行业 的低价竞争,使外商有机可乘,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混乱。目前我国丝类及丝绸出口价格水平只相当于10年前的50%~60%,由于出口价格连年下滑,多年来,丝绸的出口已经陷入量增价跌的怪圈。2004年,国际丝绸市场需求没有大的变化,但在国内成本上升的驱动下,丝绸产品出口价格有了较大提高,增长幅度在15%-20%左右,这其实应该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丝绸本身就是高档商品,应该物有所值,市场也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由于近年来丝绸产品出口价格长期处于低水平,已经使丝绸 行业 的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尽管2004年出口价格有所提高,但2004年1-8月,全国丝绸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仍只有3%,企业亏损面达21.13%。来自浙江的一些丝绸企业家感叹: 行业 的平均利润已从过去的5%-8%下降到2%-3%,企业的赢利空间已经很小了。

    政策与科研并施

    要改变丝绸业的困境,适应后配额时代新形势,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转变我国丝绸出口增长模式。

    为实现这一转变,政府继续对丝绸 行业 进行指导和宏观调控是十分重要的。《茧丝绸 行业 “十五” 规划 》提出的2005年桑蚕茧产量在50万~55万吨较切合实际。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对部分纺织品采取从量税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这一措施将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优化纺织品出口结构。同时,也可遏止一些低档产品的低价竞争。

    实施名牌战略是丝绸出口实现质量型增长的关键。我国已正式推出高档丝绸标志,并在国外主要市场注册。目前丝绸高档标志只有少数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这就要求丝绸企业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依靠终端产品的进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丝绸科研领域已经取得重大成果,破译了家蚕基因组,生产出彩茧,丝绸产品后整理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等等。今后这个工作要继续加强,尽快地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多生产优质茧、高档丝、精品绸,提高产品竞争力,追求最大效益。

    第六节 提高产业竞争力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关系2000万户蚕农和近百万丝绸工人的切身利益。但多年来出口数量增加,而单价下降。据我国海关统计,2003年1~10月,我国真丝产品出口总值20.36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0.93%,扭转了自2002年初以来出口额持续下降的局面。但多年来持续的出口量增价跌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丝绸出口,2003年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2003年1~10月的出口价格与2002年同期相比,蚕丝类和坯绸类的下降幅度都在13%以上。

    一、我国丝绸出口价格逐年下滑

    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发表的《丝绸评论2001年》,以厂丝(20/22条份)每公斤美元价为计算基础:1993年为31美元,以后逐年下跌,至2000年为24美元。据我国海关统计,2002年更跌至17.6美元,比2001年下降20%以上;2003年1月~10月同比又下降13.79%。换言之,目前,出口丝价只为10年前的50%。1994年是我国丝绸出口高峰,出口额达32.75亿美元。近年来,每年出口约22亿美元,不是出口数量减少,而是由于价格逐年下跌所造成的。

    目前,生丝出口价格处于不合理的低价水平。出口低价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上半年,缫丝企业亏损面达到92%。目前,丝价也脱离正常的纤维间的比价。过去,一般生丝与棉花比价为1∶18~1∶20,目前已低至1:12左右。与其他主要丝绸生产国的丝价相比,我国的丝价也明显偏低。印度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丝价在30美元/公斤左右。泰国国内丝价为22~24美元/公斤。巴西丝出口价保持在30美元/公斤以上。而10年前,巴西丝的价格比中国丝低2美元/公斤。

    我国生丝出口价格连年下跌,引起印度对我国生丝的反倾销。2002年,印度产丝1.73万吨,仅低于我国;印度同时是最大的生丝进口国,每年从我国进口生丝6000吨左右。印度认为,我国2A级丝国内生产成本应在18美元/公斤以上,出口价低于成本。因此,从2003年起对我国出口的2A及以下等级的生丝,征收27.97美元/公斤的反倾销税。在2003年7月的国际丝绸协会大会上,印度对中国丝的反倾销措施得到其他蚕丝生产国的支持,使我国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丝绸出口价格逐年下滑,客观上是由于国际丝绸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我国出口量增价跌是供大于求、产大于销的直接反映。近20年来,世界生丝产量逐年增加。据国际丝绸协会统计,世界生丝产量1980年为5.5万吨,我国占40%左右;1990年世界总产量增至7.2万吨,我国比重升为60%;1995年世界总产量突破历史纪录,达10.2万吨,主要因我国当年产量增至7.79万吨,占76%。随后我国产量逐年下降。2002年,世界总产量8.9万吨,我国为6.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2%。世界产量的起伏取决于中国产量的变化。

    从世界消费量看,1999~2002年,除中国外,其他各国生丝及短纤维年消费量为8.5万吨,除去各国自产,需求总量约为6万吨。而2003年1~10月,我国各种丝绸产品出口折丝量为6.33万吨,估计全年出口折丝量为7.59万吨,比2002年增长18%。从近年来世界需求量与我国的出口量对比,已显示出世界丝绸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要进一步扩大出口将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

    二、企业出口无序竞争加剧价格下跌

    改革开放后,改变了过去生丝出口由少数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的局面,逐步放开了丝类出口经营权。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丝类出口。在我国已占世界市场容量80%的情况下,出口经营企业的增加并未相应增加国家出口总量,而是加剧我国出口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一些后来的企业往往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以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我国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厂丝出口配额有偿使用的政策,以防止出口价格过低。但是几年来,实际上一些企业以双宫丝等不需要交纳配额有偿使用费的丝类名义出口厂丝,回避管理,串证、竞销。此外,我国出口产品多属中低档货,竞争乏力。如厂丝,由于国外无梭织机的发展,对厂丝的等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丝的质量却没有提高。由于印度需要大量低价的低等级丝,因此成为我国生丝的主要市场。我国服装以对方来样加工,国外定牌生产,缺乏自己的名牌高档产品。我国出口的大量大路丝绸服装,受到快速发展的化纤制品及仿制丝绸制品的较低价位的冲击。

    三、策略建议

    1、控制与稳定生产总量

    考虑到国际丝绸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大量增加国内丝绸消费非短期内能做到,因此,必须在茧丝生产上采取控制总量的原则。但如果能按“蚕丝绸发展十五 规划 ”,全国桑蚕丝年产量控制在6万吨左右,供需大体平衡,市场稳定,厂丝出口价格可望恢复到如 规划 所要求的2.5万美元/吨,比现价提高60%左右,出口效益大为提高,将出口利润部分还馈给农民,蚕农的实际利益就不会减少。目前,国内市场暴涨暴跌,产量时起时伏和出口量增价降的局面才可能得到扭转。适度的产量和合理的价格是我们立足于世界市场的基础。

    2、用厂丝储备加强市场调控

    蚕农是弱势群体,既要面临自然风险又要面临市场风险。蚕茧收成的丰歉和国际市场的波动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政府运用经济的、法律的甚至是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建立的厂丝储备是对市场进行调控的强有力手段。遗憾的是,由于机制不顺,收储资金不落实,以往国家掌握的厂丝储备数量远远低于调控需求,调控力度弱,难于实现预期的目的。有鉴于此,建议借鉴美国棉花收购的做法,制定法律,在收购蚕茧时,依法征收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例如2%,则每年可有上亿元的稳定收入,部分可用于充实厂丝储备,起到稳定市场、发展科技的作用。

    3、加强出口管理,协调对外步调

    鉴于国际丝绸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出口企业日益增多,竞争加剧,如果听任市场进行调节,强胜弱汰,对整体利益损失太大。建议组织出口联合体(类似美国棉花出口合作社),协调对外步调。同时,由目前只对厂丝收取配额有偿使用费,扩大对所有丝类商品的有偿使用,收取的费用可用于充实风险基金。这样可杜绝串证、竞销,促使丝类出口价格回升,也使企业免遭受国外反倾销。

    4、建立 行业 信息平台,引导 行业 发展

    我国广大蚕农由于生产分散,市场观念不强,信息不灵通,容易受市场一时价格波动所误导,致使蚕茧生产时起时伏,市场供需波动。因此,通过有关的专业协会,建立信息平台,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信息平台可沟通产业链的两端,使蚕农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动态,预测发展趋势。丝绸出口企业了解国内的生产和供求情况,从而引导产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我国丝绸出口历史悠久。尽管目前面临出口价格逐年下滑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走出困境是完全可能的。我国丝绸 行业 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