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其中富矿占53.6%。铬矿产地有56处,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13个省(区),以西藏为最主要,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铬矿床是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绝大多数属蛇绿岩型,矿床赋存于蛇绿岩带中。西藏罗布莎铬矿和新疆萨尔托海铬矿等皆属此类。从成矿时代来看,中国铬矿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
我国铬铁矿,矿床规模小,成矿类型单一,均为阿尔卑斯型豆荚状铬铁矿。我国在铬铁矿勘查方面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除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以外,已作出了前景不大的结论。2000年年产矿石20.8万吨,我国年需铬铁矿100万吨,80%依靠进口。考虑到国际上铬铁矿供应充分,铬铁矿石价格走低,我国仅保有储量365万吨,因此停采储备,铬铁矿的需求全部由进口供给。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铬精矿的下游产业就是铁合金产业,因为铬精矿作为个铁合金的主要原材料,专门供个铁合金的生产。
1、2008年铁合金内需继续呈现增长态势
1)钢铁生产持续增长。
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52~54亿吨,比2007年增加3100~5100万吨,增长6.3%~10.4%。2007年全国不锈钢产量720.6万吨,比2006年增长35.96%,2008年不锈钢粗钢产量仍增长20%。2007年全国金属镁产量65.93万吨,比2006年增长25.44%,2008年产量80万吨左右,再增长21.34%。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以及有色、化工、机械等 行业 继续增长,对铁合金需求的增大,给铁合金 行业 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2)铁合金产量继续增长,但增幅大幅回落。
2008年1~2月份全国铁合金产量247.85万吨,比2007年同期增长10.60%,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29.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湖南、贵州、重庆等南方地区遭遇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输电线路中断导致大面积停电,不少企业被迫停产减产。3月份以后随着全国电网恢复供电,铁合金企业也恢复正常生产。近年新增生产能力释放出来的同时,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仍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因此,2008年国内铁合金产量继续增长,但增幅大幅回落,基本上与粗钢产量增长同步。
2、铁合金进出口既有国家政策限制也有市场需求机遇
1)2008年国家进一步加大限制铁合金出口政策力度。
(1)提高铁合金出口关税税率。从2008年1月1日起硅铁恢复原出口执行关税税率25%;锰铁、硅锰合金恢复原出口执行关税税率20%;铬铁执行暂定税率20%;工业硅执行暂定税率10%;金属锰及其他特种铁合金执行暂定税率20%。
(2)商务部目前正在制订2008年铁合金出口许可证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与 行业 准入条件挂钩。生产企业只有符合铁合金 行业 准入条件的才可以申请出口许可证;流通企业出口铁合金产品须从符合国家有关 产业政策 和 行业 准入标准的生产企业购买,并提供其货源企业符合标准的有关材料。
(3)海关总署继续执行《出口应税商品海关一级价格风险参数》,当出口价格大幅变化时,这个价格风险参数变相为增加出口关税,控制出口增长。
2)铁合金进口继续大幅增长,其中主要是高碳铬铁和中低碳铬铁。
2008年1~2月全国进口铁合金30.8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1.1%,增幅同比回落149.9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铬铁进口量增加。我国从2002年起成为铬铁净进口国,随着不锈钢粗钢产量大幅增长,铬铁进口量成倍增长。我国铬铁生产与国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不仅国外限制铬矿出口,而且实行最低限价,铬矿价格继续高企,严重削弱我国铬铁生产的竞争力。2008年进口铁合金继续大幅增长,主要是铬铁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
3、原材料价格高企,生产成本增加,制约铁合金尤其是锰系、铬系产品生产
1)进口锰矿受制于人,价格继续高位上涨。
2)进口铬矿价格继续上涨,且面临资源国出口限制。
3)铁合金国内表观消费量继续增长,市场高位震荡,铁合金生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