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配额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受配额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在纺织品配额的管理体制下,配额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拥有配额就意味着拥有将纺织品出口到欧美等纺织品市场的通行证。
纺织品配额取消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影响: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的纺织品由于配额的限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配额逐步取消以来,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稳步增长,在迎来了后配额时代之后,阻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得以清除。我国纺织品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任何的国家和地区,自由的开发国际市场,特别是原先设限的欧美市场,积极地促进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
其次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能够更方便“走出去”整合世界各地的纺织品资源,节省了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并且可以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的纺织产业的升级。
此外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导致出口手续简化和谈判风险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纺织企业扩大出口起着积极的作用。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品出口所要面临的问题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会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机遇和商机,但是也会同时带来不少挑战。龙永图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纺织品如何迎战后配额时代”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时说,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全球而言不会突然出现惊人的奇迹或灾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全球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形势也是一样,而且存在诸多负面因素使因配额取消而得到的利益会大大折扣。这些负面因素是:
(1)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并已经在美国和欧盟进口市场占有了巨大的份额;如果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进一步增长,无论是进口国,还是WTO其他成员国都不会保持沉默。
(2)我国在2001年底加入WTO后,向美国和欧盟输出的纺织品数量的大幅增长和价格的持续走低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满。
(3)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纺织品服装因设限遭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常是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焦点。
(4)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失效”,各种贸易壁垒成为一些国家保护本国纺织业、维护市场稳定以及阻碍其他国家纺织品进口的重要手段。这些壁垒严重的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及 行业 的发展。各种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责任壁垒等几乎成为我国一些纺织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
(5)在后配额时代的初期,国外的一些经销商都对纺织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把手中的订单分散到世界各地的生产企业,以减少风险。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出口前景。
(6)由于我国纺织产品的同质性较大而且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国际国内市场都趋于饱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纺织企业中出现了一些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现象,厂商们纷纷压低价格甚至是低于自己的成本展开恶性的价格战,最终使得一些国家以次为借口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进行了反倾销等设限措施,严重扰乱了我国纺织品的正常出口。我国政府在这样的局面下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措施,如:加征从量出口关税、自动纺织品配额以及调整出口退税率等等。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对规范市场起着积极作用。我国的纺织品企业应通过 行业 协会等组织加强协调,整治出口秩序,控制出口节奏,从而在良性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如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对148项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从量关税。此次,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又决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对纺织品出口关税做出调整。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不仅仅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机遇与商机,更给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挑战。配额取消使得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手段盛行: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纺织品实行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特保措施等;土耳其、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常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等措施;更有一些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前景。
第二节 《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国家强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l8401-2003)已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规范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纺织产品生产和倡导绿色消费方面迈出了法律意义上的实质性步伐。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与增发配额对棉纺市场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幅2%;同一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作出决定:自2005年8月1日起,对目前仍在征收出口关税、2005年7月20日起受到欧盟进口数量限制的17种纺织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
7月22日,国家再度发放2005年关税配额外进口棉花配额70万吨;
7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推迟对中国产毛制裤子启动“特保”,这已是一周之内美国第二次推迟对我国纺织品的“特保”裁决,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悬念叠起。
目前政策面的变动成为短期内影响棉花市场的关键因素。
(一)棉纺织企业
据调查,人民币升值的消息确定后,多数企业接到的订单变少,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对后市人民币是否继续升值不确定,因此很一部分订单也停了下来,此外,他们的客户还不肯提价。再加上前期尽管发放了对纺织企业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输欧纺织品配额,但还是大大限制了出口数量,压力很大。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由于幅度不是太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后的成本如何化解有待结合企业情况进一步考虑,和他们的客户一样在等待观望中。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客户肯负担全部或部分升值成本,但是棉纺织 行业 以棉纱、坯布等初级产品为主,与国际价格连动的原料占较高比例,附加值较低,议价能力较弱,预计大部分的升值压力由企业承担。
(二)棉花企业
尽管2005年7月22日至28日棉花现货行情没有出现明显松动,7月28日,328级棉花价格为13521元/吨,比22日的13523元/吨跌了2元/吨,229级棉价为13980元/吨,涨了2元/吨,低等级棉527级为11986元/吨,涨了8元/吨。
但由于纺织企业销售萎缩,成品库存占用大量资金,纺织用棉需求呈下降趋势,资金紧张状况使得购棉款“拖欠”现象层出不穷。对于棉花企业来说,随着新棉脚步的临近,存棉风险及压力明显加大,回笼还贷及准备下年度收购资金是大部分棉商的普遍想法,而不乐观的纺织前景及对新棉长势和上市的预期使处于青黄不接时期的国内棉价仍不能顺利上涨。对于增发的70万吨棉花配额,进口关税仍按5-40%的滑准税,加上4月份的70万吨,2005年至今已发进口棉配额140万吨。此外,近期一些纺织企业定购的进口棉将陆续到港。棉花的涨途仍荆棘丛生,盘整或小幅回落可能为主基调。棉花企业同样期待着棉纺织市场能够柳暗花明。
(三)国际棉商
2005年7月21日美国纽约期货在跌破50美分/磅后,受美国农业部出口报告利好影响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在7月22日大幅反弹,随后开始盘整。
从理论上讲,本年度配额使用期限最多至明年的2月底,纺织企业为了能获得下一年度配额必将赶时间使用当前配额,再加上现今美棉的期货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的现货价格,以及人民币升值对美棉采购成本降低,价格优势会使美棉销售显著增加。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升值后询价的棉纺企业没有增加,企业对升值后的原料采购反映平淡,主要还是受制于纺织品销售前景堪忧。
人民币升值对包括纺织企业在内的产业链所造成的打击到底有多大,短时间内还无法断言,但可以预见的是降低新棉采购价格预期将很可能成为多数贸易商和纺织企业的共识,还可以断言的是企业在国内市场和非欧美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纺织业如何脱困将是今后政府、协会、企业共同探索的问题。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