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市场发展 环境 分析
一、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加快0.6个百分点。
中国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12月份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12月份上涨8.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12月上涨5.4%)。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
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加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二、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趋势
1、经济增长走势 分析 与预测
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其有三大理由:
CPI增长与PPI的两波增长比较
一是消费增速明显加速是经济增长周期处于中部(繁荣期顶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
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增强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人们开始扩大消费,即经济扩张由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增长仍处于高位),因此,经济增长将处于周期性最繁荣的区间。80年代的两次周期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一次周期都是这样。当消费增长达到顶点时,投资增长便会明显回落,经济增长也随之回落。这次繁荣持续的时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长,主要是由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及与世界经济景气重叠而导致的投资与出口的持续性“双扩张”。
GDP缩减指数和CPI年度增长率变化趋势
GDP增长与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周期关系
二是物价增长进入第二波上升,其中价格增长的结构变化最引人关注,显示经济周期中增长率变化的信息。
当前这波价格增长的特点是CPI加速而PPI减速、生产资料价格放慢而生活资料价格加快,这是经济处于扩张期后期的基本特点。两波价格上涨中生产资料价格的不同走势可能意味着经济周期中增长率阶段性变化正在酝酿中。
三是预计国内房地产在2008年下半年后将进入适度调整期,将使投资增长有所减速。
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繁荣已经持续10年,我们估计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房地产仍将保持偏热增长态势,正处于中期繁荣的顶部区域,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作用,房地产在奥运会后可能步入中期调整期。这些因素是:持续过高的房价对住宅需求的抑制作用、供给的释放及货币信贷的收缩效应以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上涨预期的变化等。房地产调整将明显地带动钢铁、水泥等相关重化工业调整,整体投资增长将会逐步放慢。另外,受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及世界经济增长可能逐步放慢的影响,出口增长将趋于放慢,对投资增长也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GDP增长的高位走平主要是源于周期性的因素及人们对奥运会后房价预期的一定变化,当然还有世界经济增长周期的变化的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GDP可望突破28万亿元,增长11%,其中上半年超过11%,下半年会有所回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受出口放慢的影响将会有所回落,但受国内消费旺盛的支撑,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预计增长17.5%。为了与以前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国家对GDP增长的预期目标仍设定为8%。
2、投资、消费和就业增长 分析 和预测
受高收益率和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等的影响,2007年投资增长呈逐季上升趋势,但由于前述所讲因素的影响,2008年投资增长可能趋于放慢,并逐渐步入周期性的调整期。房地产增长和出口增长可能双双调整将是投资回落的直接动因;也因为如此,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明年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积极性变化。与之相反的是,消费增长将继续有所加快,这是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投资增长放慢意味着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长和产出增长的放慢,同时由于经济的适度调整将影响企业的利润,一些高耗能的落后企业将会被市场逐步淘汰。
预计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50694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4857亿元,增长16.5%。
明年就业增长的形势依然较好。目前尽管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有放慢的迹象(主要是由于其他企业如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增长有所放慢),但工业企业就业增长一直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预计2008年这一趋势会延续。利用就业弹性预测方法,我们预计2008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103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1200万个。2008年城镇就业增长的目标可设定为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3、物价增长走势 分析 与预测
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进入2002年以来的第二个上升期。二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6%,比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三季度继续加快,特别是7月和8月CPI增长分别上升到5.6%和6.5%的相对高位,引起了社会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我们认为,此轮物价加速上涨,不是一种内在的长期趋势,而是由于部分粮油及肉类产品阶段性的供应紧张而形成的价格“扰动”,不会对未来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
2008年物价继续加速上升的可能性较小,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像2003年至2004年的物价上涨一样,目前推动物价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本轮经济周期以来,除食品类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一直在1%上下窄幅波动,今年核心通胀率仅为0.7%,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农产品涨价带有恢复性质,原因是短期性的供求不平衡;而且,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猪肉的缺口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我们认为,此波物价上涨的走势在性质上与2003年至2004年相似,持续性不强。2003年10月食品价格增长首次突破5%(5.1%),持续了13个月,成为导致CPI短期内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次物价上涨也是源于食品价格的明显上升,2006年12月食品价格再次突破5%(5.8%),目前已持续了9个月,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是在现阶段的增长环境中,流动性过剩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偏快增长难以传导到CPI上。多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M2都保持了17-19%快速增长水平,去年以来虽然M1增速明显加快,这反映了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但由于实体经济中绝大多数产品并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反是多数产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结果,流动性过剩问题冲击的不是物价(CPI),而是资产价格,导致房地产与股票价格的明显上升,并加剧投资需求的膨胀(投资的膨胀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通过增加产能抑制产品价格上涨),即近阶段货币供应量增加或流动性过剩与CPI关系较弱。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不在货币方面,这是我们对近期物价增长走势比较乐观的原因。
从长期物价增长走势看,我国现阶段发生高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较小,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组合仍然是“高增长低通胀”,这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最基本特征。2004年GDP增长10.1%,CPI增长3.9%,2005年和2006年GDP增长10.4%和11.1%,CPI则仅增长1.8%和1.5%。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1.5%,CPI增长3.2%,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长11.5%,CPI增长4.3%。相对于GDP增长,目前CPI增幅依然较低,处于可承受的增长区间。而且,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看,目前经济增长正处于或已经达到繁荣期的顶峰区间,明年下半年或后年的经济增长极可能出现周期性回落,这对物价增长将形成下压作用。
因此,我们倾向地认为,明年物价增长将像2005年一样,趋于回落。预计CPI增长3.5%左右,宏观调控的目标可定为不超过4%。
4、出口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预测
在所有宏观经济增长变量中,出口增长特别是贸易顺差的预测是最难的。影响因素太多,而且许多因素是相当不确定的。预计2008年出口增长将是回落的,主要是出口政策调整的效果所逐步显现。这在今年8月份的出口增长中已有所表现。8月份出口总额为1113.6亿美元,增长22.7%,比1-7月放慢5.9个百分点,比7月份大幅回落11.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7月份开始实施的出口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另一个可能导致出口增长回落的因素是美国经济增长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将趋于放慢。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将会继续深化,但不会导致美国经济进入明显的衰退或萧条,不过,会使经济持续一段时间处于相对低位增长,这对世界经济景气和外部对我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自2006年以来,出口最重要的支撑因素是国内工业产能释放所产生的“外推效应”,如2006年受钢材产能大量释放及国内需求放慢的影响,我国钢材贸易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2006年净出口额为2450万吨,2007年上半年则达到2510万吨,全年钢材净出口预计将超过5000万吨,而最近几年我国新增钢铁产能为7000-8000万吨,即70%的新增产能是通过出口增长来消化的。预计2008年出口的这种“外推效应”会继续加大。我国外贸出口政策调整在相当程度上是抑制这种“外推效应”过大。受以上“两减一增”因素的影响,预计2008年出口增长将回落到20%左右。贸易顺差将继续有所扩大,但增幅明显放慢。预计2008年贸易顺差为3084亿美元,增长20%。
尽管经历了强有力的政策调控和外部环境的负面冲击,2007年的中国经济总体走势依然可以概括为:GDP强劲增长;增长质量继续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增加,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保持良好走势的同时,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依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持续抬头;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依旧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顺差增长规模仍然偏大;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仍有待提升;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过快攀升等。以上问题的产生和显性化,亦是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以来的阶段性特点。这些复杂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关联性,共同驱使宏观经济反复发生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这一背景决定了2007年的宏观调控在手段上体现为总体偏紧、多管齐下的政策组合,在策略上体现为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相机抉择的政策有序轮动。2008年,预计宏观调控将继续坚持总量适度从紧、注重结构优化升级的调控主线,强调财政政策在推动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以此促进经济稳健、均衡增长。
三、 行业 相关政策及影响 分析
目前,我国对包装产业所涉及的法律规范散见于环保、消费、知识产权以及一些零散的 行业 法规和规章及标准中,但这些与发达国家相比,略偏滞后。尤其在近几年,商品的“包装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出口商品遇到的最为频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国包装法律法规与国际法规及标准接轨中的产生的法律问题,将是我国包装产业稳步、良性地融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以环保法、产品质量法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行业 标准来规范包装产业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在目前也许是比较可行的一条路。但这样的方案使包装法律的体系比较凌乱,也无法全面、系统地解决产业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况且,以民法来解决虚假、过度包装的问题,恐怕也是司法力所不能及的。因为其所损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权益,还浪费了社会资源,损害了自然环境。司法只能达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却是无力解决的。
第二节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市场基本特征
一、 行业 界定及主要产品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行业 指主要为商品运输或包装而制作的金属包装容器及附件的制造。
包括:金属斗、筒、罐、桶、盒等;金属软管容器、易拉罐及罐体、罐盖;金属塞子、盖子、瓶帽、螺口塞、塞子帽、金属封志等包装用附件。
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金属包装是中国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约占中国包装工业的10%,主要为食品、罐头、饮料、油脂、化工、药品及化妆品等 行业 提供包装服务。金属包装容器是指用金属薄板制造的薄壁包装器。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品包装、仪器仪表包装、工业品包装、军火包装等方面。其中用于食品包装的数量最大。我国金属包装的最大用户是食品工业,其次是化工产品,此外,化妆品和药品也占一定的比例。
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行业 是金属制品业下的一个子 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特别是近年来国际航运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为众多 行业 提供包装的配套产业,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行业 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三、 行业 特性
1、资源耗用型产业
包装工业产品70%以上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即成为废弃物,产品生命周期较其它工业产品短,故消耗资源量大。由于目前国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回收包装废弃物的有效机制和相关政策配套,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能耗比重大
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相刘金属包装而言,铁、铝包装材料的耗电量(同一体积容器)铁为O.70kw/h,铝为3.OOkw/h,能耗比电都远大于其他包材的比重。中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如果这种资源消耗状况不改变,那么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全世界的资源供给都会出现进一步紧张。从这个角度说,减少单位产㈩的资源消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且是维护中国发展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的需要。
金属包装工业也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居多的 行业 。一些 行业 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规模小、集约化生产度低、低水平重复、品质结构趋同化、价格竞销等;再加之2003、2004年我国煤油电运空前紧张,国际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上游企业也以此为由,实施材料提价等;增加的生产成本不能有效地向下游 行业 转移等等。雪霜之累令业内人士至今还虎色变,记忆犹新。面对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和困难,都对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从产业结构到产品结构,从环境生态要求到技术升级换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都迫切要求我们做根本性的调整。
四、发展历程
金属容器包装工业有个漫长的历史,旧中国在几个大城市有几家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金属桶罐的手工作坊和小型罐厂,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人久兰德发明的通过密封和加热杀菌可长期保存的食品罐头铁罐技术传入中国。由于在旧社会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只有少数罐头厂应用了此项技术,所需空罐仍依靠进口。
50多年来,经过风雨坎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我国金属包装容器 行业 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仅在北京、天津、广州几大城市有少数半机械化的工厂。6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70年代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金属容器 行业 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八五”期间是金属包装发展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前的1979年全国仅有168家工厂,到2005年已达1500家左右,增长8倍。
从1991年~1994年的四年间,大批外商蜂拥而至,促成 行业 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发展过快,加之宏观失调,从1996年开始 行业 出现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全 行业 步入低谷。有些企业半停产或全停产,亏损面增大,有些企业运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互相杀价,无序竞争,造成人为的市场混乱局面。到2000年下半年,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的成功以及相关 行业 的持续快速发展,金属包装容器市场终于出现了新的生机。1996年金属包装容器总产量完成161万吨,2001年完成200万吨,总产值1996年完成148亿元,2001年完成190亿元,五年间分别增长24.22%和28.38%,尽管增长速度缓慢,但基本上已经走出低谷。
“十五”期间,随着技术发展和 行业 管理的加强,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并逐步进入稳定有序的良性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金属包装容器 行业 2005年耗材210万吨,实现产值250亿元,约占总包装产值的10%,其中产值列居前5位的品种有:三片饮料和食品罐65亿元(26%)、两片铝质饮料罐55亿元(22%)、各种钢桶50亿元(23%)、各类瓶盖和易拉盖31亿元(12%)、各种出口内销杂罐20亿元(8%)。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金属包装容器制造 行业 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上半年,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利润总额5.3亿元。
我国金属包装 行业 历经改革开放28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印铁制罐、两片罐、钢桶、瓶盖、气雾罐为一体的完整金属包装工业体系,成为中国包装工业的重要门类之一。
五、国内市场重要动态
1、西南最大金属包装基地落户蓉城
“中粮之父”宁高宁空降蓉城,揭开了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包装基地的神秘面纱。中粮包装(成都)有限公司在成都市温江海峡两岸科技园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主要为蔬菜、水果、调味品和啤酒等食品及饮料的储藏提供各类金属包装产品的专业化设计、照相制版、印刷及生产,同时,还提供食品加工类包装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完全达产后年产金属包装制品40000吨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是西南地区最大、最具实力的金属包装基地,也是成都被批准为全国试验区后,引进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2、瓶盖包装集散地烟台领跑全国金属包装 行业
烟台酒类包装企业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据了牢固的根基,并且大量出口欧美、非洲、大洋洲、独联体、中亚、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有力地打造了烟台这一包装强市的名片。依靠科技不断创新,调整产业化结构部署,发展低耗能、贡献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化的包装业,开辟结构增效、结构降耗等创新措施,将使烟台包装 行业 更加协调快速地发展。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的金属包装 行业 最早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瓶盖包装集散地之一。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机械化高科技作业,烟台的金属包装 行业 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烟台市从事酒类金属包装 行业 的企业大大小小有近百家之多,年产值近10亿元,在国际国内的金属包装市场上占据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大型的酒类包装企业发展很快。
从很多企业发展迅速的情况看,技术和设备更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目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制盖机械已经引进到烟台市的酒类包装 行业 。
同时由烟台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科研课题先后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和科技进步奖。例如,中凸瓶盖、一次可完成1-6色侧面印刷,可制作出绸面效果的铝板印刷技术。众多先进的设备技术,是使烟台酒类包装走在国内前列的重要因素。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