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全国人才市场供求分析(可研报告范文)

    可研报告2018-10-09 10:41:01来源:

    第一节 2007-2008年全国人才市场供求 分析

    一、人才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1、供求总量及供求比情况

    2007年第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共有35万家单位参加招聘,提供招聘岗位322.9万个,登记求职812万人,职位供求比为1:2.51(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2.51,下同)。第四季度供求比达到全年的最高点。东部地区招聘职位数和求职人数仍占全国总数的2/3,职位供求比达到1:2.61。

    2、招聘单位分布情况

    第四季度进入人才市场的招聘单位数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按照单位性质排名前4位的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4.2%、16.2%、15.1%和12.4%。

    3、招聘职位对专业要求和求职者所学专业情况

    计算机、市场营销、机械、行政管理、建筑等专业是人才市场招聘的热点,求职人员主要集中在这五个专业。

    4、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情况

    职位需求中,对 研究 生学历的需求占5.8%,本科学历的占44.1%,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0.1%。求职人员中 研究 生学历的占5.4%,本科学历的占41.7%,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2.9%。数量显示,在职位供求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增加,说明某些职位,特别是建筑、市场营销、计算机、企业管理、财会等职位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较受欢迎。

    5、人才市场供求专业对比情况

    第四季度,人才市场各专业的职位供求比都在1:2到1:3之间,其中排在前十位的专业中,行政管理、财会、延续上个季度的高供求比;企业管理、机械类职位供求比接近1:2,供求压力较小。

    另外,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进入择业期,自11月20日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各级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方便毕业生求职,通过对用人单位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用人单位进入校园招聘,同时各地人事部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人才交流洽谈活动2000场。在人事部11月18日~24日举办的“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中,参加网络招聘会参会单位7,320多家,共发布了30,139条职位,113,985个岗位信息,各地人事部门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120场。

    本季度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数据由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沈阳、哈尔滨、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合肥、南昌、贵阳3个省会城市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

    二、人才市场供求情况特点

    (一)毕业大学生现状描述

    1、在校大学生更加不自信,更加担忧

    与06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表示"自信可找到合适的工作"的比例与06届毕业生(20.08%)相比降为15.04%,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与06届毕业生(8.09%)相比则升为11.15%.

    2、在校大学生的态度选择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与06届毕业生(13.11%)相比,比例上升为19.91%.而表示"信心十足、应对自如"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6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把"考研"作为面对就业的一种选择,调查中选择"其他"(3.68%)的学生中,绝大多数表示会选择"考研"来作为就业的选择,这个选择值得人们注意和思考。

    3、外企成为更多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首选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6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民企和私企仍是受到在校大学生的冷落,选择比例依旧很低,仅分别为6.39%、5.74%。

    4、在校大学生薪酬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

    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第一份薪酬的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与06届毕业生(11.30%)相比,3000-4000元的薪酬期望(比例:25.22%)大幅增加,另外4000元以上的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的预期还是挺高的,但具体到能不能得到自己预期的薪酬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5、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仍是大学生就业时的首选

    北京、上海、广东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其中北京(25.32%)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与06届毕业生(24.69%)相比,略有升高。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趋势,与06届毕业生(9.62%、7.39%)相比有比较大的下滑,分别仅为5.63%、6.06%。

    (二)大学毕业生需求描述

    "提高自己的技能"是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数据统计显示,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41.28%),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31.94%),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是"获得更多的就业渠道"(24.84%)、"通过实习等更加了解企业"(23.15%)。

    有意思的是"调整就业心态"(22.87%)、"调整择业期望值"(17.15%)被毕业生放到了第五、第六位,这个结果和调查 分析 的企业对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看法有巨大差异。

    2、"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求职方法技巧欠缺"(31.66%)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第二大因素,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仍没有掌握较好的求职方法和技巧,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仍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社会的相关渠道也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30.54%)成为困扰毕业生生求职的第三大因素。

    在困扰毕业生求职的前三大因素中,关于企业的因素就有两项,说明毕业生有强烈了解企业的愿望,但相关的渠道并没有建立起来,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矛盾。

    3、毕业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及能力是"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49.23%)成为06届毕业生认为毕业生需要具备素质及能力最多的选择,其次为"沟通能力"(43.24%)及"适应能力"(41.42%)。

    有意思的是,06届毕业生对"品德"(14.50%)的关注程度最低,品德成为最受毕业生忽视的因素。

    4、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在06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61.23%),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26.93%);而"学校名气"(21.62%)排在第三位。一下依次为:潜力(17.17%)、专业技能(17.57%)、学历(11.16%)、品德(10.32%)、专业成绩(9.34%)、性别(6.83%)、生源(1.39%)。

    5、06如何面试成为毕业生求职前最想获得的知识"如何面试"(30.82%)、"如何了解一个企业"(30.13%)、"企业选人的标准"(29.15%)三项成为06届毕业生求职前最希望了解的知识。这三项和06届毕业生就业有直接关系。

    (三)不同籍贯、区域、性别、专业大学生在就业现状及区域上的差异

    1、大城市大学生更偏睐外企

    调查显示:不同籍贯性质的大学生,均把外企作为毕业就业时的首选。其中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选择外企的比例最高,来自中小城市、城镇、农村的大学生选择外企的比例依次下降。

    来自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高于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2、不同籍贯大学生:求职中最困扰因素的选择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虽然不同籍贯大学生求职中最困扰的三项因素相同,但轻重有所不同。对于来自大城市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生来说,首要困扰他们的因素和来自城镇及农村的大学生一样,均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但第二项因素与来自城镇及农村的大学生不同,他们更困扰于"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来自城镇及农村的大学生,他们更困扰于"能力不足".从这一方面说明可能来自城镇及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大城市或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更缺少自信。

    3、大城市大学生首先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沟通能力"

    调查显示: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首先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而来自中小城市、城镇、农村的大学生都首先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而且对"专业水平"看重的程度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镇、农村选择比例依次升高。对"沟通能力"的选择上则相反,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镇、农村选择比例依次降低。

    4、不同籍贯大学生:求职前最必须具备的四项知识和能力选择

    不同籍贯的大学生对求职前最必须具备的四项知识和能力选择有所不同。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认为首先具备的应该是知道"如何面试"其次为指导"企业选人的标准",第三为获得"必要的资格证书",而"到企业长期实习的经历"及"如何了解一个企业",则相对不受重视。

    来自中小城市的大学生认为首先具备的应该是知道"企业选人的标准",其次为"如何了解一个企业",第三为"如何面试",而"到企业长期实习的经历"及"必要的资格证书",则相对不受重视。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选择的前三项都是关于企业的,分别是"如何了解一个企业"、"到企业长期实习的经历"、"企业选人的标准";"如何面试"及"必要的资格证书"则相对不受重视。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认为首先具备的应该是知道"如何了解一个企业",其次为"如何面试",第三为"企业选人的标准",而"到企业长期实习的经历"及获得"必要的资格证书"则相对不受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从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镇、农村,对"如何了解一个企业"的选择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对获得"必要的资格证书"的选择比例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可能和大学生从小所处的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四)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现状描述

    1、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受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71.17%),偶尔一两年不招聘大学生企业比例为12.52%。

    2、对招聘的大学生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11.93%,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47.91%,表示"一般"的比例为29.93%。

    3、多数企业年度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多数企业年度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4、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调查显示:35.39%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28.03%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25.45%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不变。

    5、毕业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数据统计显示:只有49.90%的企业表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要求的薪酬福利是合适的,而高达37.18%的企业表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的薪酬福利要求偏高。

    (五)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描述

    1、企业人士:大学生最应该调整就业心态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

    2、"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3、企业招聘最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潜力及品德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4、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成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三项素质及能力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5、大学生要提高"专业知识"以符合企业要求

    在企业人士看来,首先大学生要提高"专业知识"以符合企业要求,其次是"实践经验",第三为"心理素质"。

    三、2008年五大新举措促大学生就业

    据了解,多部委将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1、抓住《就业促进法》施行的有利时机,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并狠抓落实。

    2、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

    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将组织一系列公益性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并对所有高校毕业生免收招聘会门票,政府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还将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3、将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

    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推动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在全国组织开展创业行动,在城市地区建立一批创业示范基地。

    4、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8年有关部门将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项目,还将促进地方扩大有关项目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尽快启动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项目,街道、社区聘用劳动保障协理员也将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五是开展为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相对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和保障工作。高校将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组织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贴,对其中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岗位帮助。

    据悉,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发起组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今起为08届毕业生举办首场大型网上招聘活动——“全国大中型企业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周”,将为毕业生提供10万余个岗位。作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重大举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将分季度举办四场综合性的大型网上招聘活动,还将举办包括铁道、建设、卫生、农业、商务等 行业 的系列网上招聘活动,目前已确定时间的就达13场,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据教育部门介绍,今年的网上招聘活动将做到综合性与 行业 性相结合,季节性与常年性相结合,高校、政府和社会招聘相结合。同时,校园招聘推介、各地有形市场的招聘活动也将丰富多彩并更加规范,力争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