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1、玉米种植
1)发展现状
我国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0%左右,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由于我国玉米在2000-2003年间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减产,而需求自从1985年开始始终保持刚性的平稳增长,这导致我国玉米供需状况在2000以后出现转折,每年产不足需使得库存不断被消耗,库存消费比从2000年的85%下降至2006年的20%。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杂交技术的广泛采用,我国玉米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玉米的市场需求仍呈继续增加的趋势。玉米约70%用作饲料,10%用作工业原料,在畜牧业的配合饲料中,60%的部分是玉米。2006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42亿吨,较上年增长263万吨,增幅1.9%;玉米需求料增加3.5%,达到1.415亿吨。06年我国玉米总供给量和总消费将保持同步增长,供给略大于需求,库存小幅增加,但仍维持在相对低位。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49亿吨。
2)市场需求
目前深加工产品结构逐步由初级的淀粉和乙醇向精深加工扩展,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氨基酸、化工醇、淀粉糖、有机酸等产品所占比重不断增长。这些下游产品最终都消费玉米。2007/08年度预计全国淀粉类玉米消费量预计为2350万吨,如果按照最终去向粗略预计,淀粉糖消费850万吨玉米,食用淀粉预计消费550万吨玉米,味精消费270万吨,柠檬酸消费250万吨,赖氨酸消费230万吨,变性淀粉消费120万吨,其他消费50万吨,玉米淀粉直接出口消费30万吨。下游 行业 中柠檬酸和赖氨酸均属于出口主导 行业 。预计2007/08年度中国酒精类消费玉米数量为1400万吨,主要用途为食用用,工业用、燃料乙醇和出口,原油价格上涨导致近年国内酒精 行业 发展较快。预计燃料乙醇消费玉米数量在300-400万吨左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007/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将继续增加,国内玉米消费量预计达到14500万吨,较上年增加500万吨,增长幅度为3.6%,较前一年的增长幅度增加1.7个百分点。其中,饲料玉米消费预计为96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00万吨,而较2005/06年度只增加150万吨;工业消费量预计为3750万吨,较增加200万吨;食用消费、种用消费等保持上年水平。
2003-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需求及进出口量
单位:万吨
项目 | 2003-2004年 | 2004-2005年 | 2005-2006年 | 2006-2007年 | 2007-2008年 |
生产量 | 11,583 | 13,029 | 13,937 | 14,548 | 14,900 |
进口量 | 0 | 0 | 6 | 2 | 50 |
新增供给 | 11,583 | 13,029 | 13,943 | 14,500 | 14,950 |
食用消费 | 715 | 714 | 710 | 710 | 700 |
饲料消费 | 9,100 | 9,450 | 9,450 | 9,300 | 9,600 |
工业消费 | 1,650 | 2,100 | 3,150 | 3,550 | 3,750 |
种子用量 | 105 | 110 | 115 | 120 | 130 |
损耗量 | 310 | 309 | 315 | 320 | 320 |
国内消费 | 11,880 | 12,683 | 13,740 | 14,000 | 14,500 |
出口量 | 755 | 759 | 379 | 500 | 200 |
总消费 | 12,635 | 13,442 | 14,119 | 14,500 | 14,700 |
3)进出口状况
(1)玉米净出口趋势明显。
1978-2006年29年间累计出口玉米14097.8万吨,累计进口玉米1823.8万吨,平均年出口量486万吨,年进口量62.9万吨,平均每年净出口423万吨。29年中有21年是净出口,8年是净进口。最近10年全部为净出口,年平均净出口量778.1万吨。
(2)玉米出口量占玉米总需求量较小。
1996-2006年10年间,平均净出口量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为2.7%,平均年净出口玉米734万吨。在净出口玉米最高的年份2002/03年,占玉米总需求量的11.5%,
4)发展前景
(1)饲料玉米
饲料用玉米所占数量大,约占我国玉米总产量的70%。我国饲料用玉米质量低的主要问题是含水量高、霉粒多,而国家标准将籽粒含水指标统一在14%以下。为追求高产,均选育和选用生育期偏长的品种,特别是在东北春玉米产区,含水率在20%左右,还有华北的夏播玉米区,由于含水量高,还容易导致破损粒、生霉粒增加。因此,生产优质饲料玉米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育种和栽培措施,选育和种植容重高、生育期适宜、籽粒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通过栽培措施强化提高这项指标。
(2)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
玉米是高淀粉、高能量作物,在淀粉和将来新生物能源开发方面大有潜力。淀粉用玉米以马齿型等淀粉含量高的品种为代表,低于三等的玉米和经烘干或发热后的玉米不宜用于淀粉及发酵工业。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和出粉率对玉米生产企业的效益至关重要。因此,高淀粉专用型玉米品种是最早能够实现优质价收购和实施订单生产的品种类型。其次,还有生产支链淀粉的工业,专门收购糯玉米,国内这方面品种有鲁糯玉1号、黑糯3号、白糯2号等。
(3)鲜食玉米品种
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糯、彩色和口味较佳的常规玉米品种。这类玉米在国外将其归为果疏类,市场需求量也很大,尤其是甜玉米,目前世界上各类甜玉米种植面积约300多万公顷,其中美国种植面积最大。在所有蔬菜作物中甜玉米的总产值排在市场蔬菜鲜售产品的第4位,加工产品的第2位,是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目前世界上甜玉米罐头的贸易量约25~30万吨,其中日本的年进口量就达5~6万吨,泰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年出口量已超过3万吨。在美国甜玉米罐头的产量仅次于番茄,出口量世界第一。速冻玉米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甜玉米有普甜型、超甜型、加强甜型、甜脆型、甜糯型等,每种类型有各自特点和用途。在我国,糯玉米因其籽粒粘软清香,皮薄无渣,内溶物多,比甜玉米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好的适口性,且易消化吸收,将其作为果蔬型玉米,极具开发潜力。彩色玉米即除了黄、白颜色的籽粒之外,具有紫、红、黑等颜色籽粒的玉米,它们除了适口性佳外,还具有颜色上的新奇和一定的营养,是鲜食玉米的新种类。
(4)青饲玉米
近年来,玉米青饲料已成为反刍家畜的主要能量食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专用的青饲玉米品种和生产上种植的面积还都比较少,尚不能达到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的青贮玉米种植比例。随着畜牧业,尤其是草食家畜的发展,青饲玉米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更为广阔,种植专用青饲玉米比种植普通玉米效益更高。
(5)爆粒玉米
爆粒玉米是欧美市场十分畅销的商品。在美国爆玉米花被列为多营养食品,市场巨大。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爆粒玉米生产国,年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年需爆玉米商品产量约4亿千克。爆玉米花在我国是一种传统食品,但大多是普通玉米籽粒高压机爆制作。随着爆玉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呈供不应求状况,市场前景和生产前景广阔,应大力发展。
(6)高油玉米
高油玉米的长处是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因其种胚大,含脂肪多,饲料能量高,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也都较高,并且高油性状是涉及十多个基因的数量性状,不必隔离种植,并且具有花粉直感的遗传效应,串粉还能够提高普通玉米的籽粒含油量。因而开发玉米的杂种优势、单交遗传效应集成利用技术大有发展潜力,它将是继杂交优势普遍应用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7)优质蛋白玉米
优质蛋白玉米(以前称高赖氨酸玉米)主要是赖氨酸含量较高,约0.4%左右,比普通玉米高1倍。虽然赖氨酸的含量增加有限,但属人类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优质蛋白玉米是一种质优价廉的食品原料和优质高效饲料,但目前绝大多数饲料厂和食品加工厂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价值,没有作用优质优价收购,加上目前推广的一些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民种植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尽管如此,我国的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和种植生产面积已处于世界前列。
(8)粮饲兼用型玉米
粮饲兼用型是指在获得高产玉米籽粒的同时,还可获得大量家畜用利用的玉米秸秆。在玉米籽粒成熟时,植株仍保持青枝绿叶的高产品种是理想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青秆活熟型高产玉米可做到粮食与饲料兼顾,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生产发展方向。
2、木薯种植
1)发展现状
木薯是全球产量过亿吨的七大农作物之一。目前全国木薯种植面积约600万亩,总产量近5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两广及海南、云南等地,而广西总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0%,年产值超过10亿元。在众多的淀粉植物中,以木薯适应性最广。它粗生易种,抗逆性强,耐干旱,无论平原、丘陵、沙土、荒地均可种植,即使是种植其它作物产量很低的新开荒地,种植木薯都可获得可观产量。
2007年国内木薯供应量较为充足,但随着国内新扩建酒精厂的增多,酒精产能的不断扩张,对木薯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上升,加上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高涨的刺激,促使国内木薯价格处于高价运行态势。
尽管目前降低关税会使泰国等进口木薯产品对我国形成冲击,但广西及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木薯产业仍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和潜力,主要原因如下:
(1)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生产的木薯,主要供食用,只有少量用来进行深加工,欧盟和北美都不是木薯产区,如果进口木薯用来生产饲料,再运来中国与我国的同类饲料竞争,极不划算。所以我国入世后,国际市场因素对广西大规模发展木薯产业不会有多大冲击。
(2)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淀粉、酒精的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木薯原料供不应求,大多数淀粉厂的年加工期仅有50-60天,加工区外很多酒精厂大量收购木薯干片,使木薯原料供应更加紧张。国际上对木薯系列的市场需求量愈来愈大。
(3)木薯酒精的生产成本低于玉米酒精,在价格和利润空间上都具有竞争优势。以酒精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玉米售价是1300--1500元/吨,而木薯则是750--850元/吨,扣除木薯粗蛋白含量低的因素,以木薯为原料制造的酒精成本仍然比玉米酒精每吨便宜400元左右。
实现木薯规模生产,研发木薯深加工新技术,是提高木薯产业竞争力、积极应对入世的根本策略。
2)发展趋势
(1)重视高产、高含淀粉的良种选育。
泰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基金开发委员会,由农业大学 研究 培育新品种,农业部门组织、淀粉加工厂协助推广。印度也比较重视木薯良种的选育,每年都有高产新品种面市。国内华南植物 研究 所、海南热学院和热作 研究 院、广西大学和广西亚热带作物 研究 所长期以来都在从事高产、高含淀粉、早熟木薯良种的选育,已育成华南205、南植199、华南5号、华南8639等良种,近年已开始推广。
生产经营由零星种植、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泰国多为大面积连片种植,推行机耕、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推广规范化种植,并实行间作套种花生、豆类、西瓜、红瓜子等作物,既促进木薯生长,又收到一地多收的效果,增加薯农收入。
(2)木薯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美国和欧盟的玉米、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年产在10多万吨至数十万吨的规模。泰国的木薯淀粉厂年产在5—15万吨。近年来,国内的淀粉加工也在向大型化发展,吉林、山东等省的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产能已达年产10—30万吨。广西也有不少木薯淀粉厂在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已有5家企业淀粉年产能力超过2万吨。
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广泛推广节能技术和能耗低、效率高的设备。目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淀粉生产都建立了工艺控制系统(PCS)和合理的控制程序(PLC),以确保最佳的工艺自控,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普遍采用负压脉冲气流烘干机,配置热风分配调节装置,循环使用部分干燥气等,吨淀粉耗标煤下降到0.1吨以下。国内也有少数大型企业开始推广应用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有部分淀粉厂已经应用一级负压脉冲气流烘干机。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医药 行业 发展现状
医药 行业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 行业 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7年,医药 行业 迎来了恢复性增长。全 行业 收入和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007年,医药 行业 实现利润总额达109.95亿元,较2006年增长达62.98%,创造了近7年来的最大增幅,但是利润结构有喜有忧:2007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由2006年的91.3%下降至65%,投资收益占比则上升至24.83%;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的比重则由62.6%提高到82.91%,利润质量明显提升。
2、需求情况
医药 行业 的旺盛需求将维持 行业 景气高位运行,医改将为 行业 发展提供推力,在众多有利因素影响下,预计2008年和2009年医药 行业 利润将保持25%-35%的增长速度。维持医药 行业 “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和很多 行业 一样,2008年医药 行业 将有相当一部分利润将被高企的成本所吞噬, 行业 利润增速将相比07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行业 分化也将较为明显。
医药 行业 2008年在“医改”推动、需求量上升的情况下,仍将延续2007年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08年 行业 利润将保持25%-35%的增长速度。
3、进出口状况
2007年中国医药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出口金额34.33亿美元,进口金额23.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4.1%和19.2%。整个医药 行业 商品的进出口总额与增幅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医药 行业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生产、销售和效益等亦创近年最高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年医药生产总产值完成了2332亿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完成578亿元人民币。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2%和20%,其中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不过,在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方面,医药工业显然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去年的工业产品产销率比上年同期有明显提高,达到94%,但仍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低了3.1个百分点。
2006-2007年我国医药进出口量
单位:亿美元
4、发展趋势
1)药品需求多样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和保健食品购用量越来越大。有资金支持的购销者对高档药品、新药有特殊偏爱,而中、低层次的购销者仍占据大部分药品市场份额。在资金的投向上,购销者在产、供、销、研、用的方面有不同投入比重,构成了新的购销格局。如全国最近两年医药大类销售就呈现以下变化:老年人、妇女、小儿用药量有所上升,成年人用药量有所下降;新品种需求量上升,老品种需求量下降;保健药品、名特优成药用量上升,一般药材、成药用量下降;合资药用量上升,进口药用量下降。
2)药品价格渐趋合理
前几年,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比较严重,但今后几年这种现象将会基本扭转。受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加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药品价格近年来持续走低。药品属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也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对 行业 而言销售量增长是否能抵消价格下降造成的销售收入减少将直接影响医药 行业 的经济效益。从短期效应来看,价格下降的效应超过了需求增长的效应,确实对医药企业业绩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有些企业生产难以为继,有些企业不得不申请计委重新定价。国家计委正在就医药价格问题咨询各方意见,不排除出台新政策的可能,而新的政策必然会充分考虑上几次降价的负面效应,最终使药品价格更趋合理,在老百姓受益的同时,医药企业利益也能得到保障。
3)医药市场结构多元化、
国内药品市场在国有医药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各类型的集体经济、股份经济以及"三资"和"合作"经济都在共同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医药经济结构,对活跃医药市场大有好处。医药市场的构成多层次化,包括以招标为特征的开放性市场、以医药合同为基础的半开放性市场、以国家计划为基础的封闭性市场和以自由购销为特征的零售市场,都是以药品市场为导向,充分体现供求关系、价值规律。
4)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国内企业将面对大型跨国企业而不仅仅是国内其它企业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就现阶段医药市场而言,竞争还刚刚开始,因为外资准入仍有诸多限制,国外商品进入还有关税壁垒。现阶段外商投资中国市场只能以合资、合作方式进行,并有投资比例限制,而国外同类药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因关税高导致价格偏高而丧失一定竞争力。几年后,上述情况将会改变。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和农村医药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对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从整体上看,医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但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医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得更加紧迫。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正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
分析
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选准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适应市场变化。这也是企业经营者工作中助重中之重。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