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情况 分析
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1、对建设高速公路认识的统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所产生的的后果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主要干线公路交通拥挤、行车缓慢、事故频繁。为改善主要干线公路交通紧张状况,缓解公路交通的瓶颈制约,从“六五”开始,公路交通部门重点对干线公路进行加宽改造。尽管有些路段加宽到15米甚至20米以上,但收效甚微。为了寻求缓解我国公路交通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公路交通部门开始深入 研究 发达国家解决交通问题的经验,并对我国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 。 研究 结果显示,我国公路交通存在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由于运输工具种类繁多,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畜力车、行人混行,车辆行驶纵向干扰大;二是由于人口稠密,公路沿线穿越城镇较多,横向干扰大;三是公路平交道口多,通过能力低,交通事故严重。以上三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功能的发挥。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建设高速公路是解决主要干线公路交通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
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非常关注,对于“中国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认识并不统一。直至1989年7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这样的结论是明确的,这已经不是理论问题”。认识的统一,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序幕。
2、起步建设阶段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规划 并付诸实施,从而为我国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997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年均增长477公里。相继建成了沈大、京津塘、成渝、济青等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突破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多项重大技术“瓶颈”,积累了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等建设和管理全过程的经验,为1998年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快速发展阶段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交通 行业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从1998年至今,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年均完成投资1400亿元。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2000年,国道主干线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之间形成了快速、安全、畅通的公路运输通道;2001年,有“西南动脉”之称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经过10多年的艰苦建设实现了全线贯通,西部地区从此与大海不再遥远。
2002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年底超过3万公里。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拥有高速公路,有15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
辽宁省和山东省已实现了省会到地市全部由高速公路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也正在形成。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规模效益逐步发挥,人们切身感受到高速公路带来的时间、空间观念的变化,在山东、辽宁、广东、江苏等地,省会到地市当天可以往返,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可以说,仅仅17年,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速度,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
国高速公路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公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京沪、京沈、京石太、沪宁合、沪杭甬等一批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相继贯通,我国主要公路运输通道交通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高速公路的速度和便利也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 高速公路 行业 市场需求 分析
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新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将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覆盖10亿人口。
在 规划 的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中,目前已建成2.9万公里,1.6万公里在建,还有约4万公路待建。到2010年,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目标是:建成5—5.5万公里,实现“东网、中联、西通”。届时可贯通“7918”网中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路:北京—上海、北京—福州、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哈尔滨、沈阳—海口、包头—茂名、青岛—银川、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重庆、上海—昆明、福州—银川、广州—昆明。实现整个 规划 需要20—30年。
这个建设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在 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之前,国家已经明确在2007年底前要贯通“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在2010年要基本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公路通道,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考虑上述两个 规划 中的高速公路能够在2010年前完成,加上目前在建及今后陆续开工的其他高速公路,到2010年,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里程将达到5—5.5万公里。
二是从1998年开始,高速公路建设明显加快,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到2004年底,预计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建成2.9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3.4万公里,其中地方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其中东部1.3万公里,中部0.9万公里,西部0.7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从当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形势看,有关方面专家预计我国今后一段时期交通压力会持续增加,因此,在2010年前,就国家高速公路而言,基本保持每年建设3000-4000公里的速度是适当的。只有保持这种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避免出现新的瓶颈制约。
三是在2010年形成国家高速公路“东网、中联、西通”的发展格局,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目前已经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有45%集中在东部地区,有31%在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只占24%,这基本符合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对高速公路的需求。未来在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及环渤海等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实现高速公路成网,对这些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主要是针对“中部崛起”的需要,从交通发展特征上,主要是力求使其尽早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格局,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全国经济发展服务;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的目标是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并力求在2010年前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2010年以前,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的重点依然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对于高速公路而言,主要是建设国道主干线和西部通道中的高速公路。预计到2010年,东部地区可建成国家高速公路1.8—2.0万公里,中部地区可建成国家高速公路1.6—1.7万公里,西部地区可建成国家高速公路1.6—1.8万公里。
四是从目前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上看,预测2010年国家高速公路建成5—5.5万公里是比较保守的。之所以确定这个目标,主要是考虑了在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高速公路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需要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包括农村公路)协调发展,也需要高速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从发展实际出发,突出强调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避免高速公路发展的盲目性,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一些交通量目前还比较小的路段,要合理选择建设时机和技术标准。因此,2010年的建设目标是有一定约束性的,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政府意图。
根据计划,到2007年末,建成4.2万公里,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高速公路;到2010年末,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5万-5.5万公里,完成西部开发八条省际通道中的高速公路。根据 规划 方案,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亿多人口。将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的快速出行。
目前国产的稀土多元合金镀层钢板还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发展的需求。据悉,迄今为止国内生产这种新颖防腐蚀钢板的企业很少,年产能只有几万吨,若我国在建和即将新建的高速公路全部采用稀土多元合金镀层钢制护栏,显然不能满足。因此,希望冶金 行业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进一步开发防腐蚀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的国产稀土多元合金镀层钢板护栏,以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的需求。据了解,眼下有家金属制品生产企业将投资1亿元,用于开拓稀土多元素镀层金属制品生产规模,年产能为10万吨。
此外,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这2万亿元的投资,年均1000亿元左右,又将带动一批产业群。诸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养路车等重要施工机械设备需求将明显增加。据统计,今后3年内,仅公路系统用于新购置施工机械设备的总量将在350亿元至400亿元,我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仍有空间。目前中国具有2级以上公路施工资质的企业约400余家,他们大多属国有企业,人力、财力相对雄厚,现在或今后一段时间所需求的机械设备是大功率、大容量、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如ZL60型以上的装载机、160马力以上的平地机、320马力以上的推土机、斗容量超过20立方米的铲运机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设备。而这些施工机械设备需求的增加,将带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钢材的需求。
再有,高速公路建成后由此形成的产业带、经济群,对钢材的需求更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从高速公路上流过的不仅仅是人流物流,而且是商业流、金融流、信息流、文化流。据测算,我国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3亿元。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已形成9个上档次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京沈高速公路靠路兴起近千个市场。大量新兴产业群体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成为改造我国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传统企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速公路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工业,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大都建在运输需求量大、原有一般公路通过能力超饱和的国道主干线上。高速公路一通车,便缓解了出行难,使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汽车用钢的需求。
高速公路建设对房地产业是一大利好,在高速公路周边的房地产立即升热,一幢幢住宅楼和商业楼拔地而起,由此又惠及到钢铁业和建筑业,8.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将托起多少楼群,需要多少建筑用钢。
国运兴,交通兴;交通发达,经济繁荣。难怪,有人预测在“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建成后,每年可节约燃油10%,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为400至50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2000亿元以上。
《国家高速公路网 规划 》的实施,2万亿铺就8.5万公里高速公路网,对钢铁业、钢材流通业带来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如何赢得这一市场,还需下一番功夫。
第三节 2007年交通运输发展预测
一、铁路
1、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2007年7月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39172车,同比增长8.5%;完成货运量2.65亿吨,增长9.8%。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16568车,增长7.7%;完成货运量2.23亿吨,其中煤炭运量1.07亿吨,分别增长8.5%和15.5%;粮食、棉花、化肥农药运量分别增长5.5%、10.1%和18.8%,石油运量下降0.8%。
2007年1-7月,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38409车,同比增长9.1%;完成货运量17.99亿吨,增长10.6%。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15684车,增长7.5%;完成货运量15.08亿吨,其中煤炭运量7.06亿吨,分别增长8.5%和10.9%。
2、客运量快速增长
2007年7月全国铁路客运量1.31亿人次,同比增长9.3%。国家铁路客运量1.24亿人次,增长8.3%,日均突破400万人次,达到400.7万人次;其中直通旅客增长9.3%。1-7月,全国铁路客运量7.83亿人次,增长6.3%。国家铁路客运量7.43亿人次,增长5.7%;其中,直通旅客2.84亿人次,增长8.5%。
二、公路及水运
1、公路、水路运输保持快速增长,公路运价略有下跌
统计显示,2007年7月份,全国公路、水路运输分别完成客运量16.6亿人和1993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9%。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3.2亿吨和916.7亿吨公里。水路运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3亿吨和5450.2亿吨公里。
2007年前7个月,全国公路、水路运输分别完成客运量118.5亿人和13679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1%。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89.8亿吨和6236.6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和17.1%。
2007年7月份公路整车运输均价为0.233元/吨公路,比上月环比增长1.3%;零担重货均价0.323元/吨公路,比上月环比增长-4.2%;零担轻货均价0.096元/立方米公里,比上月环比增长-5.9%。其中,7月份公路货物运输零担重货运输增长百分点为-2.6,零担轻货运输增长百分点为-6.2;7月份内综合运价指数波动幅度比上个月进一步缩小,市场仍然保持低迷状态且状态十分稳定;各类型运输方式波动幅度也比上个月要偏小。
数据显示,2007年7月份的综合运价指数再次轻微下跌,但跌幅并不是很大,继续平稳波动。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仍是公路货运市场的淡季,货运价格仍保持较低水平。另外,由于燃油价格的上涨,成品油生产企业寻求涨价的可能,货物运输在近期将面临更大压力,市场价格可能出现部分回升。
2、港口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增长。全国港口生产延续了近几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9694万吨,同比增长15.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22237万吨,同比增长15%;内河港口完成77457万吨,同比增长18.5%。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007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2631万吨,内河港口完成11376万吨。
旅客吞吐量略有下降。2007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4687万人次,同比下降4.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030万人次,同比下降4.5%;内河港口完成657万人次,同比下降6.7%。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736万人次。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52万人次,内河港口完成84万人次。
外贸货物吞吐量稳定增长。2007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0402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604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内河港口完成79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5%。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5211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3993万吨,内河港口完成1218万吨。
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增长。2007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6209.01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5759.55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23%;内河港口完成449.46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30.4%。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943.87万TEU。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74.03万TEU,内河港口完成69.84万TEU。
3、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2007年7月份,我国公路及水路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6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前7个月我国完成公路及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3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
2007年前7个月,公路及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中,公路建设、内河建设和沿海建设分别完成投资3072.8亿元、82.1亿元和34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25.6%和10.9%。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1597.5亿元、944.8亿元和109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5.9%和19.1%。
三、民航
2007年,虽然增速较整个二季度有所回落,但7月我国民航业仍持续稳定增长。数据显示,7月我国民航业总周转量为32078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3%。旅客周转量258.41亿客公里,同比增长15.4%。旅客运输量1744.7万人,同比增长15.5%。货邮周转量9.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0%。货邮运输量317976吨,同比增长10.2%。
其中,国内航线总周转量21285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5%。旅客运输量1593.2万人,同比增长15.1%。货邮运输量224850吨,同比增长8.6%。国际航线,总周转量10793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0%。旅客运输量151.5万人,同比增长20.7%。货邮运输量93126吨,同比增长14.2%。
虽然2007年7月民航业交出的答卷仍令人满意,但上述数据较整个二季度却出现回落。据统计,二季度全 行业 分别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为87.7亿吨公里、4581.3万人和96.9万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17.5%和17%。
值得注意的是,港澳地区航线各项指标出现下降。统计数字显示,其总周转量8453万吨公里,同比减少3.8%;旅客运输量49.1万人,同比减少3.3%;货邮运输量14508吨,同比减少1.1%。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