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价格 分析
一、价格走势变化
2009年在焦煤成本和钢厂需求的双重因素制约下,焦炭市场呈现振荡运行,价格在7-8月、11-12月份出现两个高峰。7月份,钢材市场上演了一出“暴涨”大戏,各品种价格纷纷上涨,建材尤为显著,钢产量持续增加拉动对焦炭、焦煤需求量的增加,炼焦煤市场供给仍呈现货紧价扬的走势,因此出现了焦炭市场价格不断被推高的走势,下游钢铁企业随市场变化对焦炭采购价格做了及时调整。8月中下旬,钢材价格在经历了暴涨之后开始大幅回落,焦炭价格又开始纷纷回落。而第四季度由于炼焦煤价格支撑以及运输因素的制约,焦炭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在2009年煤焦市场的运行基础下,2010年1月份冶金焦市场价格将以资源紧张、价格上涨为主,国内部分地区焦炭价格上涨幅度或达到200-250元/吨,焦炭市场将迎来元旦后的开门红。
1、华北地区
进入2009年以来,华北地区焦炭市场走出了先扬后抑再扬的市场行情。年初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刺激下,焦炭市场价格走出了一轮反弹行情,由去年底的1400-1500元/吨迅速上涨到1800-1900元/吨。然而在市场没有真正回暖、需求没有释放出来的情况下,焦炭价格又出现了快速下行的走势,跌幅达300-400元/吨,焦化企业出现整体亏损的局面,大部分焦化企业处于限产中。
山西地区在价格提高的同时仍要求各焦化企业保持较高幅度的限产比例。由于前期山西焦化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在此情况下,山西省出台了减轻重点焦化企业的政府基金和收费负担的政策,山西焦煤集团向省内焦化企业供应1200万吨炼焦煤,都为焦化企业的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下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及部分地方煤矿煤价的上涨,助推焦炭价格的上升。
河北地区在下游钢铁企业需求增加的作用下,焦化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即使这样,焦炭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价格不断攀升且销售情况较为乐观,各企业仍保持着较低的库存量,且基本实现了扭亏为盈。钢厂方面对焦炭价格的不断上涨,仍保持较为谨慎的采购量,以适当的库存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圹大,拉动内需政策也初步见效,钢铁市场逐渐回暖,价格不断上涨。在此行情的刺激下,拉动了对焦炭需求的不断增加。由于各焦化企业库存普遍偏低,钢厂在加大生产力度的同时,焦炭市场的供给就显得有些供不应求,从而推动焦炭价格一路走高。但随着焦化企业产能的不断释放,下游需求的承接能力是否还能再有效的放大,还需要看钢铁市场的走势而定。预计后市焦炭价格会稳中有升。
2、东北地区
进入2009年,东北地区焦炭市场在其他地区的相互影响下,价格有所上调。但是,当地主导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并没有完全恢复生产,因此对焦炭的需求拉动作用有限。尽管在其他地区焦炭价格快速回升之际,东北地区焦炭价格没有能够快速上涨,但是东北地区焦炭市场因为需求下降不得不更随市场降低焦炭价格。然而,随着全国钢材价格的逐步回升,钢厂也开始提高产量并增加了对焦炭的采购需求。而且因为炼焦煤价格的连续下调,焦炭企业的生产也逐渐开始有了利润空间。目前下游需求也较为平稳。
3、西北地区
2009年,西北地区焦炭市场与其他区域相比,价格普遍偏低。尽管伴随着下游需求的起落,焦炭价格也有一定的涨跌,但是调整幅度相对较小。而且因为地处内陆,交通运输方面没有其他区域有比较优势,尤其是通过公路运输的焦炭,运费的上涨成为制约焦炭价格回升的很大问题。
4、华东地区
进入2009年,华东地区焦炭市场跟随钢铁企业的增产而有所回温。华东地区能源消耗量大,以宝钢、沙钢为代表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拉动了该地区对焦炭的巨大需求。前期积压的原燃料库存基本消耗殆尽,也为焦炭价格的上涨提供了空间。然而好景不长,春节后国内钢材价格大幅度回落,引发焦炭需求大量缩减,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随着钢厂减少库存及压缩产量计划的逐步落实,对焦炭的市场需求也因此大幅减少,焦炭价格经历了全面下降。山东省焦化 行业 协会继续号召山东省内焦化企业,严格执行限产措施,加大限产幅度到50%~60%。随后,钢厂库存开始下降,焦炭供应因焦企的持续限产而略显紧张。因矿石、焦炭等原燃料价格的大幅回落,钢材价格连续两个月的回升,促使钢厂开始放量生产。焦炭价格的上涨势头依然维持着,但是迫于钢厂盈亏底线的限制,焦炭价格保持小幅上涨趋势。
5、中南地区
2009年,中南地区焦炭市场走势随国内市场需求而产生波动。年初,焦炭价格随钢材价格的上涨而上扬,部分地区焦炭价格一度达到1850元/吨,然而随着市场的虚假繁荣,下游需求的萎缩,焦炭价格直落300-400元/吨,价格原本不太高的企业也有200元/吨左右的降幅至1450元/吨左右。经过调整,市场逐渐向好,钢材市场价格不断走高,下游需求开始转旺,国家刺激经济政策显效的环境下,焦炭价格开始出现上升走势且局部地区呈现货紧价扬行情。随着钢铁市场的继续回暖,焦炭市场依然保持强势。由于各焦化企业库存均较低,且下游需求较旺盛,加之各地方煤矿的焦煤价格有所上涨,这些因素都推动了焦炭价格的不断上升,形成了南北方焦炭价格的联动。
6、西南地区
经历了08年4季度的持续大幅度限产,进入2009年,西南地区焦炭资源便略显紧张,价格有所攀升。此外,在国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后,西南地区钢材价格很快回升,钢厂生产也开始放量。钢厂对焦炭采购需求的增加,使得焦炭价格在上涨了近30%左右。然而好景不长,春节过后,焦炭市场随着钢材价格的回落而急转直下。而后,当地焦煤因小矿的停产整顿价格仍在继续上升,钢厂对于焦炭的涨价要求更是难以满足。在上下游的共同挤压下,焦炭企业再次陷入亏损。西南地区焦炭市场因下游钢厂需求下降的原因,连续下调了焦炭销售价格。但是,因部分四川本地的钢厂都有灾后建设钢材的订单,因此生产还是在正常运转,尽管焦炭价格保持较低水平,但是出货情况较好。西南地区焦化厂多于钢厂,焦炭的供应量充足,抵消了因钢厂库存下降、补仓推动起来的焦炭价格上涨。因焦煤供应货紧价扬,当地焦炭价格价格开始小幅回升。
二、影响因素 分析
综合来看,影响焦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需求旺盛
钢厂方面加大采购焦炭,导致不断上调焦炭采购价格。2009年12月7日,衡阳钢管将焦炭采购价格上调80元/吨,调整后从山西采购准一级冶金焦价格执行1840元/吨。近期安阳永兴钢铁将冶金焦采购价格上调50元/吨,调整后准一级焦(A<12.5%)采购价格执行1815元/吨左右。近期安钢将冶金焦采购价格上调50-80元/吨,调整后准一级焦(A<12.5%)采购价格执行1815元/吨。近期广西个别钢厂从山西地区采购主焦煤价格为1360元/吨左右,从贵州地区采购主焦煤价格为1240元/吨左右。近日河南济源钢厂将冶金焦采购价格上调80元/吨,调整后二级冶金焦(A<12.7%)采购价格执行1730元/吨。
2、资源供给偏紧
鉴于进入冬季以来煤炭价格上涨,为防止刺激煤炭市场无序涨价,焦化 行业 出现亏损面。山西焦化 行业 协会要求各焦化企业继续严格执行以销定产的原则,加强生产自律,继续按60~70%的限产幅度安排生产。山东焦化协会要求各焦化企业,按照30%的限产幅度安排生产,稳定市场供应量,降低库存。在山东、山西焦化 行业 协会的号召下,全国大多数焦化企业焦炭均限产30%以上,局部企业限产幅度达到60%以上(山西)。
3、上调出厂价格
随着焦炭需求好转及价格上涨,焦炭企业上调价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2009年12月1日,河北省焦化 行业 协会发布公告提出12月份焦炭价格上调50-80元/吨,二级冶金焦指导价格为1750元/吨。山西焦化 行业 协会经过调研,提出2009年12月份有关焦炭市场的指导意见,质量以硫份≤0.7、灰份≤12.5的焦炭为基准,12月份焦炭价格(车板含税)最低1750元/吨。12月份河南地区焦化企业济源钢厂采购二级冶金焦(A<12.7%)到厂价格为1730元/吨,安钢采购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格为1735元/吨左右。山东焦化协会发布12月焦炭指导价,一级冶金焦地区指导价为1830元/吨,二级冶金焦地区指导价为1750元/吨。
4、生产成本增加
冬季一向是传统的煤煤需求旺季,目前山西地区中小煤矿整合整顿工作尚未结束,北方市场可供资源紧张的态势并无明显改善。而且由于雨雪、加上年底运力逐渐出现紧张,近期北方地区钢厂和焦化企业焦煤到货量有所减少。截止2009年12月,山西地区9级主焦煤市场价格已经涨至1300元/吨,较11月初上涨了50元吨。河北冀中能源矿11月份三次上调焦煤出厂价。从11月21日起,其对长期用户主焦煤出厂价上调60元至1100元/吨(不含税),对非长期用户上调170元/吨,汽车运输客户执行1320元/吨(含税价1544元/吨),火车运输客户执行1300元/吨(含税价1521元/吨)。受此影响,目前河北地区9级主焦煤市场价涨至1520元/吨,较11月初上涨了260元/吨。
5、国际焦炭市场出现回暖
2009年10月份除中国以外国家生铁产量为3467.6万吨,同比下降3.11%,但环比上涨5.23%,连续6个月呈回升态势,其中美国、德国、日本、乌克兰产量增长明显。截至11月下旬,全球因金融危机关闭的74座高炉,已经有40座恢复生产。目前国外钢厂整体焦炭库存水平不高,年底前都有补库存需要。同时,台湾和东南亚部分钢厂明年一季度将有新高炉投产,目前正处在建立煤炭和焦炭库存,预计后期焦炭需求将继续回暖。
第二节 销售渠道 分析
近年来因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环境变化、政策调控等影响,使得焦炭产业结构、规模、市场等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变化是营销渠道,由过去经中间商销售向直接销售,从多渠道向单一性渠道转变。
一、从间接渠道到直接渠道
早期焦炭营销渠道大多数采用间接渠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焦炭市场产品过剩、竞争加剧、成本增高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变化等,焦化企业逐步选择直接与客户联系减少了中间环节。目前除了焦炭出口经过进出口公司外,其余大多数采用直销,少数焦炭企业也有出口经营权和外贸公司。
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建立,使生产商与消费者直接对话,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也令企业降低了销售成本,增加了整体利润水平。直接渠道主要分三种,首先为企业自身建立的门户网站,提供销售服务。其次就是以省市 行业 协会为依托的销售服务。再者就是网络交易平台,例如中国煤焦数字交易市场和山西焦联焦炭电子交易市场等网络B2B交易平台。而在2009年12月18日,渤海商品交易所推出焦炭现货交易服务。
这些销售渠道的推出,为焦化企业提供了多选择的直接销售渠道,为整个 行业 的合理发展提供了销售保证,也为企业利润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多渠道到单一性渠道
多渠道营销系统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焦化厂把同一等级的焦炭通过不同的联系人卖给不同的用户;另一种是焦化厂通过不同联系人销售不同等级有差异的焦炭产品。
焦炭企业生产的焦炭质量良莠不齐,在企业规模小,市场需求大的时候,利用多渠道营销有利于增加焦炭的销售量,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适应不同顾客需求。就产品本身而言,产品是否对路,质量如何,在多渠道营销中很重要。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焦炭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质量求生存的今天,产品质量更要过硬。
中间商介入过多,减缓了商品流通速度,而且容易出现重复定购的情况,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减少了所分配利润;中间商之间互相竞争,不惜牺牲企业的利益来换取他们的利益,消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造成渠道之间的冲突,给渠道控制和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随着焦炭产品在渠道内的利润下降,导致部分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压低焦炭的采购价,很多焦炭企业为消除积压不惜低价销售,使得整个焦炭市场价格混乱;迫使部分焦炭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改变炼焦配煤比例,延长结焦时间,致使焦炭质量受到影响;不少小型炼铁企业为单纯追求利润,降低成本,与焦炭企业签订低档次焦炭的供货协议,对焦炭的灰分、硫分、机械强度等指标要求下降,形成了一定的劣质焦炭需求市场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给焦化企业的清理整顿和环保治理增加了很大困难,影响了整个焦炭 行业 的形象。
多渠道营销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新的要求,渠道要想高效运转,要求成员在统一协调下,以整个渠道系统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一体化或联合经营,从竟争交易型向合作伙伴型转变,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炼钢降低铁钢比,要减少焦炭消费量。
中国炼钢的铁钢比较高,近期钢产量在高速增长,钢积累量不断增多,加大了废钢回收量,炼钢多用废钢、少用生铁的趋势,将减少焦炭消费量。
目前,中国炼钢的铁钢比在0.96左右,与日本的0.73、美国的0.39相差悬殊。美国的铁钢比低是由于钢已积累量到78亿吨,国内的各种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机械设备已实现正常循环淘汰,如每年要报废的汽车1000多万辆,产生的废钢用于炼钢,生铁用量减少,导致焦炭消费量减少。
随着钢产量增多,10年后中国钢积累量将达到90亿吨左右,废钢回收量也将明显增多。如现有一大批不符合环保要求汽车的陆续报废,各 行业 落后装备的淘汰,不断扩大的拆船量等都将产生大量废钢。
还有直接还原铁过几年要发展扩大,顶替高炉生铁节省焦炭。如炼钢的铁钢比降低到0.91时,每年少用焦炭1200万吨。中国炼钢的铁钢比要达到日本水平,每年要减少消费焦炭6600万吨。
我国过了基础建设高峰期,钢材消费要逐渐降下来,随之焦炭消费也要降下来。进入21世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拉动钢铁产量每年增长6000多万吨,这是大量消费焦炭的主要原因。但是,钢产量不是无止境的增长,不可能长久维持5亿吨钢产量,也不会维持像近几年这样大的消费量。
从宏观来看,当中国的能源、交通、港口、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差不多了,建筑钢材使用量要大量降下来。从国家钢积累量来看,大体上可以估量出各 行业 建设的程度和钢材消费量的情况。
以美国为例,美国经济发展到1988年,钢积累量达到近60亿吨时,钢产量从1973年最高峰13678万吨降到9000万吨左右,达到比较稳定正常消费量,说明国民经济各个 行业 经济建设比较完善了。美国的国土、海岸线与中国差不多,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决定了中国比美国多消费一些钢材。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能源、交通、港口以及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都在进行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预计再过10年,中国能源、交通、港口、城市基础设置的框架建设基本完善(相当美国钢积累量60亿吨水平),届时也就过了建设高峰期,建设的速度要放慢,建筑钢材用量也要减少,钢材要逐渐走向比较稳定正常消费量,建筑钢材消费比例要减少到35%左右。同时,国民经济发展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后一段时间汽车、船舶、飞机、机械等品牌产品要大量发展,铁路、高铁、地铁、桥梁等要走向世界,这要多消费一些钢材。综合来看,钢产量要减少,逐步退到4亿多吨(约占世界钢产量35%)。这样,每年要减少焦炭消费7000万吨左右。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