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冷凝器产品分类与构成 分析
一、冷凝器 行业 产品分类标准
按冷却方式的不同,冷凝器可分为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水冷却式冷凝器、蒸发式和淋激式冷凝器三大类。
二、冷凝器产品国内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相关统计资料,截至2008年底,国内生产冰箱、空调用蒸发器、冷凝器的大、中型企业为10家左右,其他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主要为下游二、三线冰箱、空调厂商提供配套加工。以年销售额作为衡量依据,国内两器生产厂家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阵营:第一阵营销售额在6亿元以上;第二阵营的销售额处于1-6亿元之间;第三阵营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
第二节 国内冷凝器产品 技术工艺 应用 分析
近年来随着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下游产品功能的提升以及与国外市场的逐步接轨,国内两器 行业 的竞争日益加剧,多数两器生产企业研发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水平。
1、吹胀式蒸发器纯单面吹胀生产技术的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末,吹胀式蒸发器纯单面吹胀技术主要为欧洲和日本所掌握,国内尚属空白。经过不断试验与探索,常发股份于本世纪初首先研制开发出该技术并进行大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国内纯单面吹胀式蒸发器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
2、斜插翅片式蒸发器技术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冰箱的制冷形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直冷式与风冷式,其中风冷式冰箱制冷性能较好、档次较高。风冷式冰箱原使用传统型直管拉胀翅片式蒸发器,其工艺技术相对简单。斜插翅片式蒸发器由于管路排布的优越性,在国外主机 行业 受到广泛青睐,但对工装模具设备的要求较高。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正式引进该技术,目前国内已形成了批量、规模生产的能力。
3、生产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的两器制造已处于专机自动化及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生产阶段。本世纪以来,国内的两器 行业 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检验检测设施的投资,我国两器的自动生产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国内两器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4、技术革新成为 行业 技术发展主题
随着国内外对冰箱、空调主机高效、节能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下游 行业 对两器产品结构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革新成为两器 行业 技术发展的主题。两器的结构功能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发展,满足了在主机功能上实现变频、保鲜的要求。设计与制造各项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以适应国际绿色环保的要求,满足国际市场提出的无氟与欧盟RoHS 指令的要求。选材与加工技术上不断创新以加快产品材料的替代进程。
第三节 国外冷凝器产品 技术工艺 应用 分析
1、国外仍在积极进行强化传热元件的 研究 ,无论是水冷或风冷,高效传热元件是开发高效冷凝器的技术关键。近10多年来针对冷凝器的换热规律,已不是纯粹去增加传热面积或增大流速去提高其传热效能.而是从传热、传质及流体力学以及深入 研究 传热介质的物性去设计符合这种传热规律的传热元件。从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取得了很高的效益,并已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新的要求不断反馈出来,另方面随着基础 研究 的不断深入.相信强化传热元件的技术进展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2、对国内外公认的已趋成熟的CFC替代工质.如R134a,R123,R152a,正在抓紧传热特性方面的 研究 。除性能 研究 外,针对新的替代工质的物性重新设计、选择井研制新的高效传热面,并对其传热性能及机理进行 研究 ,作为CFC替代的预前开发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3、在压缩式氟里昂制冷系统中,润滑油始终伴随着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在冷凝器中,由于润滑油存在会令工质侧的舞动阻力增加,工质热物性改变,冷凝传热效能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针对强化传热目的而设计的微细加工的传热元件的传热规律正在深入 研究 。
第四节 我国冷凝器产品技术应用成熟度解析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冷凝器 行业 的技术水平已基本处于成熟阶段,但 行业 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仍参差不齐,技术差别跨度较大。本 行业 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如下:一是 行业 技术标准较低、更新较慢,目前冷凝器 行业 执行的技术标准仍是《QB/T 2098-95 房间空气调节器用热交换器》(中国轻工总会1995 年5月发布);二是 行业 技术开发整体力度不够,两器 行业 在国内仍然是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够高。
第五节 冷凝器产品 技术工艺 与市场应用关系 分析
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国内企业已逐步转向综合实力的竞争。在这种综合实力的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谁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谁就能占据市场的主动。只有市场与技术二者有机结合,技术只有适应市场需要才能有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首先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要想使企业保持先进,就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创造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发达的制造力。
其次,技术创新要与加快企业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发展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性的高附加值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一个品牌的成功,一个品牌的成功就是整个企业价值链整体的成功。企业只有明白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上,才能把握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与时俱进的独特技术,让价值链在市场向前滚动时脱节,当然不可能满足不断攀升的市场需求。企业要长期占有市场优势,必须让自己求。企业要长期占有市场优势,必须让自己的技术及产品与时俱进。
正确恰当地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维系我国冷凝器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六节 不同类型生产工艺优缺点比较
冷凝器类型和用途多众多样,主要分为为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水冷却式冷凝器、蒸发式和淋激式冷凝器三大类,在生产中要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路径。
第七节 冷凝器生产工艺流程 分析
空调冷凝器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第八节 国外冷凝器生产工艺发展阶段比较
国外的蒸发冷凝技术发展比较早,所取得的理论和 研究 成果也比较高。蒸发式冷凝设备基本传热传质理论是在1925年由merkel所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为以后的理论 研究 奠定了基础。
蒸发式冷凝冷却技术在国外的 研究 从上个世纪至今从未间断过,并且在理论 研究 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大多局限于管内无相变的蒸发式冷却器的 研究 和蒸发式冷凝器的理论及性能模拟。随着节水和节能的需求,蒸发式换热器在系统中应用的深入 研究 将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 研究 课题。
第九节 我国冷凝器生产工艺创新历程与途径
国外部分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用于 研究 开发的投资占企业销售额的1%时,企业难以生存,占2%时可勉强维持,占5%时才有竞争力,而我国冷凝器企业用于 研究 开发的投资平均还很低。
针对上述 行业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冷凝器 行业 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企业与优秀的 研究 院所和著名的高校相结合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瞄准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与装置,共同开发、共担风险、联合竞争、共同受益。
第十节 国内冷凝器生产设备简介
冷凝器生产线主要包括钢丝校直下料机、多点焊接机、自动弯管机、帮迪管校直下料、电泳涂装机等生产设备。
第十一节 国内冷凝器生产设备应用现状
铝及其合金的钎焊问题,是近年来 研究 最多、发展较快的 研究 领域之一。因为各种空调器、加热器的散热部件和冷凝器等都是用纯铝或铝合金,而在国防工业上各种强化铝合金的应用正以极高的发展速度增长,这些铝合金的应用前提首先是要解决钎焊问题,并有配套的钎料作保证。
国内对铝及其合金的钎焊技术 研究 的应用,主要针对铝散热器、铝-不锈钢异种材料、微波器件、铝合金门框等产品。
最近,哈焊所 研究 开发出500℃左右钎焊A1的材料,目前,正在进行生产试验,一旦解决了批量生产成本问题,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提出一种适用于铝以及铝与其它金属异种接头钎焊的钎剂和钎料,研制出了一种液体有机钎剂、一种固体钎剂以及Sn-Zn-Me钎料,这种钎剂-钎料搭配具有极优良的钎焊活性、抗腐蚀性和工艺性,达到或超过了世界上某些最优良厂家产品的水平,并在一些散热器和冰箱冷室的钎焊上获得了应用,但目前尚未形成产业化或商品化,有待进一步 研究 开发。
第十二节 我国冷凝器生产设备技术研发动态
近年来在钎料成形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非晶态"技术的新突破钎料的的高度合金化,使部分钎料无法按常规方法加工成丝材或带材,限制了这些钎料的应用范围。70年代中期"非晶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由实验室已走向工业应用,为无法用常规方法加工成型的钎料开辟了新的加工途径。我国在70年代中期才刚刚着手 研究 ,从1978年召开全国第一届非晶态材料讨论会,到80年代中期,经过7年左右时间,我国将非晶态钎料应用于生产。近年来在收卷技术上有突破,已具备了中小批量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100mm宽,0.03~0.05mm厚的箔带。目前已有Ni基、Cu基、Cu-P、A1基及Sn-Pb等五大类30多个品种的脆性钎料,可以通过"非晶态"技术生产。哈尔滨焊接 研究 所已成功地将Ag-Cu-A1系中温铝钎料制成0.1~0.2×20mm的薄带,用于铝及铝与PTC陶瓷的钎焊。
(2)粘带钎料研制成功粘带钎料是将一些无法用常规方法加工成带材的钎料粉加工成带才的另一种加工工艺方法。我国已研制成功这项技术,通过选用新的胶粘剂及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了粘结性和使用质保期,特别适合于Ni基高温钎料的大面积钎焊。
(3)Cu-P系列钎料的加工成型技术有突破性进展Cu-P系列钎料虽然具有良好的钎焊工艺性能,但是在常温下非常脆,长期以来都是以铸棒使用,给钎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经过多年 研究 ,80年代中期已能拉拔成ф0.5的丝材。目前这项加工工艺逐渐成熟,许多钎料生产厂家都能生产Cu-P系列钎料丝材,这一加工技术的突破为Cu-P系列钎料的应用拓宽了市场。
(4)膏状钎料的 研究 与生产取得多项成果
用于SMT技术的软钎焊膏以及用于硬钎焊的膏状钎料近年来已有许多单位陆续研制成功,并有少量产品投放市场。这一领域的市场前景也将十分广阔,因为无论是大量使用的移动电话,计算机还是制冷配件 行业 ,都在大量使用膏状钎料,目前大量还都从国外进口。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