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上游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
1、我国电子元件 行业 现状
中国电子元件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中国全球电子元件制造大国的地位。我国电子元件 行业 已在电子制造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2007年,中国的电子元件 行业 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07年我国3379家规模以上电子元件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6585.73亿元,同比增长20.95%。在产业规模上,我国电子元件已在国内电子制造业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计算机制造业,而超过了通信制造业。
自2007年以来电子元件等基础 行业 一直保持较快发展。2008年1月-4月电子元件制造业收入增速为31.8%,超过全 行业 平均增速8.7个百分点。从比重看,5762家规模以上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共实现收入2844.54亿元,占全 行业 比重19.41%。由此看来,电子元件在全 行业 的比重和地位都在大幅提高。
从电子元件 行业 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来看很相似,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起, 行业 规模发展速度加快,到2007年,电子元件 行业 规模增长速度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8年上半年,电子元件 行业 工业总产值达到4131.14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959.05亿元,涨幅达到32.24%。
2001-2008年6月电子原件
行业
产值变化
2001年-2007年,该 行业 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该 行业 毛利率为11%,与历史最高水平相差近4个百分点,但与其相反的是,该 行业 净利润在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299.18亿元,这说明电子元件 行业 规模在不断扩大,该 行业 在销售过程中除了控制销售成本以外,对销售期间产生的其它费用进行优化,改良经营方法,使得 行业 利润不断扩大。
2001-2008年1-5月电子原件
行业
销售毛利率与利润变化趋势
2、产品细分 分析
1)多层陶瓷电容器
多层陶瓷电容器目前国际上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元件之一。主要应用于各类军用、民用整机的震荡、耦合、滤波、旁路电路中,应用领域已经拓展到自动控制仪表、计算机、手机、数字家电、汽车电等 行业 。目前,多层陶瓷电容器已构成了电容器市场的主体,在大容量市场(10μF以下)中,陶瓷电容器已部分取代钽电容器,而在1μF以下,陶瓷电容器占绝对优势。市场需求巨大,产业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片式电感类元件
多层片式电感类元件包括了一大类具有叠层式介质/线圈结构的新型电子元件,是电感类元件发展的方向,也是三大类无源片式元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大类。目前,这类元件已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产业和近百亿美元的国际市场。片式电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移动通信、计算机、音像产品、家电、办公自动化等。预计在今后若干年中,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数字电视、高速计算机、蓝牙产品等新一代数字化电子产品的推出和世界各国EMI控制标准的相继制订,对各种片式电感类元件,特别是抗EMI类片式电感元件的需求将急剧上升。因此从整体上看,片式电感器的市场前景将十分看好。
3)微波与频率元件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片式化和高频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微波陶瓷器件也正向片式化、微型化甚至集成化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移动通信、WLAN和微波集成电路发展的需要,一批新型的射频/微波器件不断涌现,包括片式微波电容器、片式多层微波滤波器、LC滤波器、双工器、功能模块、收发开关功能模块、平衡-不平衡转换器、耦合器、功分器等。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元件及相关介质材料的市场规模正急剧上升。
4)多层压电元件
多层压电元件种类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元件是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MPT)。该元件是一类技术含量高、技术难点多的新型片式元器件。它是继绕线变压器、脉冲变压器之后的第三代变压器,与传统的绕线变压器相比,压电变压器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厚度薄、升压比高、无电磁干扰、无燃烧短路隐患、适合表面安装、安全可靠性高等显著特点,由于液晶显示器背光电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MPT及其背光电源极具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它的推广应用将有力的推动智能化电子信息产品向小型集成化方向发展,在笔记本电脑、PDA、液晶PC、液晶屏手机、液晶TV、可视电话、GPS、传真机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3、发展趋势
1)电子元器件正进入以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体的新一代元器件时代,它将基本上取代传统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由原来只为适应整机的小型化及其新工艺要求为主的改进,变成以满足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发展所提出的特性要求为主,而且是成套满足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2)新型电子元器件体现了当代和今后电子元器件向高频化、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低功耗、响应速率快、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功率、多功能、组件化、复合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等的发展趋势。同时,产品的安全性和绿色化也是影响其发展前途和市场的重要因素。
3)电子元器件门类和品种之间呈现出新的相互竞争、相互消长的关系,各有一个新的市场定位。有的门类和品种要大发展,包括数量和应用范围;有的要减少,甚至要被取代;有的是数量增长不多,主要是品质的明显提高;有的需要确定新的配套对象;还有更新门类元器件的出现,并迅速发展。
4)为适应电子整机普及和规模生产,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百亿计。制作工艺精密化、流程自动化,生产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投资力度越来越大。还要加上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精度和成本因素,才能确立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市场定位及其发展前景。
5)产品更新快,要求开发快、形成生产能力快,这主要是要适应电子整机的产品和市场寿命不断缩短,以及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6)电子元器件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引进在─定时期是必要的,但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包括品种、数量和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并能获得合理的利润。国内企业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产、学、研、用有效结合,自主开发产品,提高品质。
第二节 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可见,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7.9253亿kW,是1978年的13.96倍。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第一个1亿kW,此后,又用了8年时间跨越第二个1亿kW,1995年达到2.17亿kW,2000年达到3.19亿kW,2004年达到4.4238亿kW,2005年达到5.1718亿kW,2006年新增发电装机超过1亿kW,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亿kW。仅2007年半年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就超过了改革开放以前3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总和。2003—2007年发电装机的增速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高,需要发电装机容量多,说明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因此,发电装机容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潜在的经济实力。1978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不到3%,2008年已超过15%。早在1995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可以预计,2010年我们将会超过美国,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在全球名列前茅。
随着技术进步及电源结构的优化,我国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我们运行着全球最大的电网,成为我国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在能效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来源: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07年我国供电煤耗为357g/kW·h,已接近美国的水平,比我国1977年的471g/kW·h下降114g/kW·h,节约了3.1亿t标煤;2007年我国电网线损率为6.97%,接近美国2006年6.52%的水平,比我国1977年的10.19%下降3.22个百分点,节约0.468亿t标煤。仅在能源效率提高方面,与1977年相比,2007年我国电力工业节约了3.5亿t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47亿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5万t,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是1977年的15倍。人均生活用电量可以反映国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及人们的收入水平。2007年我国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273.09kW·h,是1977年的21.77倍,这充分显示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在GDP电耗方面,2008年为0.139kW·h/元(2005年价,下同),比1978年下降了15.4%,而同期能耗下降了66%。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导致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将更多的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所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由1977年的不到6%上升到2007年的19.6%,接近美国的水平。发达国家都有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带动能源强度下降的实证。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也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了很大贡献。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打造了坚强的经济基础,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展望2009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2009年,在煤炭供应和来水不出现大问题的前提下,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延续2008年下半年供大于求的态势。其中华东、南方电网供需基本平衡,华北、华中、东北、西北电网电力富裕。受煤电矛盾、来水、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上个别地区存在的电网“卡脖子”问题,个别省份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存在少量电力供应缺口,需要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加以调节。
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家见事早、出手快,适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将宏观调控政策由2008年初的“双防”转变为“保增长”,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 规划 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综合 分析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以达到8%左右。
1)电力供应能力 分析
(1)装机容量及电网建设。电力投资方面,国家出台拉动投资的各项措施后,电力企业积极行动,确保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预计2009年电源投资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投资比例,特别是核电投资比例将会继续提高。电网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电网投资(包括各类技改投资)预计在3500亿元左右。
新投产机组及发展方向。全国发电生产能力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8000万千瓦左右,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有望达到或超过1300万千瓦。到200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8.6亿千瓦,相对于电力需求,电力供应能力总体比较充足。
电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水电建设规模仍然较大,火电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及电网建设加速。2009年,在解决好移民、环保问题的前提下,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电建设步伐将加快;2009年仍将是水电投产高峰期,全年将有一批大中型水电机组(包括抽水蓄能)集中投产。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一般火电项目建设有可能适度放缓,热电联产和大型煤电基地将是火电建设的重点;新投产的火电机组中,80%以上为30万千瓦以上机组。同时,国家积极推进甘肃、内蒙古等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生物质能发电将继续适度发展;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等一批核电项目将开工建设。
电网建设方面,2009年,国家将继续支持提高电网抗灾能力、青藏联网和中西部地区城乡电网改造等工程;继续推进皖电东送、川电东送、葛沪直流改造、西南水电送出、宁东、呼伦贝尔及锡盟煤电外送等。在海南联网一期工程预计2009年投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建设。
(2)电煤供需深层次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有可能影响电力供需。煤电之间深层次矛盾仍将十分突出。由于煤、电企业分歧较大,2009年一些发电公司仍未签订电煤合同。如果煤、电双方的价格之争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不利于煤、电两个 行业 的正常发展。预计2009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消耗煤炭约为15.5亿-16亿吨。
(3)来水情况预计。目前,大部分水电站蓄水较为充分,基本可以保证2009年冬春水力发电基本出力。预计2009年全国大部地区来水总体为平水年,来水可能不均匀,若极端天气较为频繁,可能影响水电出力和水力调度。
2)电力需求及供需形势预测
专家预计,2009年一二季度电力需求增长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仍有可能持续出现负增长。预计自二季度末期,部分地区相对上年同期有可能出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进人三季度,各地区特别是华北、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电力需求可能会陆续出现正增长,并逐步影响或带动中西部地区进人四季度后有一定的用电增长,全年可能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态势。预计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约为4%~5%,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在44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在4600小时左右。
2009年,在煤炭供应和来水不出现大问题的前提下,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延续2008年下半年供大于求的态势。其中华东、南方电网供需基本平衡,华北、华中、东北、西北电网电力富裕。受煤电矛盾、来水、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上个别地区存在的电网“卡脖子”问题,个别省份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存在少量电力供应缺口,需要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加以调节。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