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1、定义
开关柜是一种电设备,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
低压开关柜是适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高层建筑等 行业 ,作为输电、配电及电能转换之用的设备。
2、分类
1)从结构形式上分
(1)固定式:
能满足各电器元件可靠地固定于柜体中确定的位置。柜体外形一般为立方体,如屏式、箱式等,也有棱台体如台式等。这种柜有单列,也有排列。
为了保证柜体形位尺寸,往往采取各构件分步组合方式,一般是先组成两片或左右两侧,然后再组成柜体,或先满足外形要求,再顺次连接柜体内务支件。组成柜体各棱边的零件长度必须正确(公差取负值),才能保证各方面几何尺寸,从而保证整体外形要求。对于柜体两侧面,固考虑排列需要,中间不能有隆起现象。
另外从安装角度考虑,底面不能有下陷现象。在排列安装中,地基平整是先决条件,但干整度和柜体本身都有一定误差,在排列中要尽量抵消横向差值,而不要造成差值积累,因为差值积累将造成柜体变形,影响母线联结及产生组件安装异位、应力集中,甚至影响电器寿命。故在排列时宜用地基最高点为安装参考点,然后逐步垫正扩排,在底面干整度较理想并可预测条件下,也可采取由中间向两侧扩排方式,使积累差值均布。
为了易于调整,抵消公差积累,柜体宽度公差都取负值。柜体的各个构件结合体完成以后,视需要还应进行整形,以满足各部分形位尺寸要求。对定型或批量较大的柜体制造时应充分考虑用工装夹具,以保证结构的正确统一,夹具的基准面以取底面为妥,夹具中的各定位块布置以工作取出方便为准,对于柜体的外门等因易受运输和安装等影响,一般在安装时进行统一调整。
(2)抽出式:
抽出式是由固定的柜体和装有开关等主要电器元件的可移装置部分组成,可移部分移换时要轻便,移入后定位要可靠,并且相同类型和规格的抽屉能可靠互换,抽出式中的柜体部分加工方法基本和固定式中柜体相似。但由于互换要求,柜体的精度必须提高,结构的相关部分要有足够的调整量,至于可移装置部分,要既能移换,又要可靠地承装主要元件,所以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精度,其相关部分还要有足够的调整量。
制造抽屉式低压柜的工艺特点是:(1)固定和可移两部分要有统一的参考基准;(2)相关部分必须调整到最佳位置,调整时应用专用的标准工装,包括标准柜体和标准抽屉;(3)关键尺寸的误差不能超差;(4)相同类型和规格的抽屉互换性要可靠。
2)从连接方式上分
(1)焊接式:
它的优点是加工方便、坚固可靠;缺点是误差大、易变形、难调整、欠美观,而且工件一般不能预镀。另外,对焊接夹具有一定的要求:
①刚性好、不会受工件变形影响;
②外形尺寸略大于工件名义尺寸,可抵消焊后收缩影响;
③平整、简易、方便操作,尽量减少可转动机构,避免卡损;
④为防止焊蚀和易于检修调整,要选择好工件支持,支持还要加置防焊蚀垫件。
工件焊后变形现象是焊接时由于焊接处受热分子膨胀,挤压产生微观位移,冷却后不能复位而产生的应力所致。为了克服变形影响,必须考虑整形工艺。整形的方法一般有:
①通过试验预测工件变形范围,在焊接前强迫工件向反方向变形,以期焊后达到预定尺寸;
②焊后用过正方法矫正;
③击、压焊接后相对收缩部分,而得到应力子衡;
④加热焊接后相对松凸部分,达到与焊接处同样收缩的目的;
⑤必要时对构件进行整体热处理。
另外,焊接点选择、焊缝走向、焊接次序、点焊定位对焊后变形现象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处理得当可减少变形,但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紧固件连接:
它的优点是适于工件预镀,易变化调节,易美化处理,零部件可标准化设计,并可预生产库存,构架外形尺寸误差小。缺点是不如焊接坚固,要求零部件的精度高,加工成本相对上升。紧固件一般都为标准件,其种类主要有常规的螺钉、螺母和铆钉、拉铆钉,以及预紧而可微调的卡箍螺母和预紧的拉固螺母,还有自攻螺钉等。也有专用紧固螺钉(如国外引进的低压柜大多用专用紧固螺钉)。
工艺特点:以夹具定形,工装定位,并视需要配以压力垫圈;铆接一般要配钻,且预镀件要防止镀层被破坏;对于用精密的加工中心或专用设备加工的构件,如各连接孔径与紧固件直径能保持微量间隙时,则可以不用夹具进行装合,一次成形;对导向及定位件的紧固,应以专用量具先定位再以标准工装检测。
第二节 行业 发展历程
总体而言,我国输配电设备 行业 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70年代以前,我国全部采用、模仿前苏联的产品;第二个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我国通过技术改进、消化吸收后,实现国产化,部分产品可以自行设计;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我国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可以自行设计、自行开发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输配电设备产品,如在12kV和40.5kV开关方面,8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西门子(SIMENS)公司真空断路器和开关柜的设计制造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成为国内众多厂家的主导产品。进入90年代,国外生产厂家纷纷到国内寻求合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朝着大容量真空开关和金属封闭气体绝缘方向发展。目前已有一些产品达到了国外90年代中期水平,但在零部件和整机可靠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 分析
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1、夏粮实现连续六年增产,畜牧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国夏粮产量12335万吨,比上年增产260万吨,增长2.2%,连续六年增产。其中,因面积扩大增产粮食250万吨,占夏粮增产总量的96%以上。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580万吨,增长6.3%。其中,猪肉产量2363万吨,增长8.1%。生猪出栏增长7.9%;生猪存栏增长3.9%。
2、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工业利润降幅减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6月份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集体企业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6.6%,轻工业增长8.2%。分 行业 看,39个大类 行业 中,36个 行业 保持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5.9%,中部地区增长6.8%,西部地区增长13.2%。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比1-2月份降幅缩小14.4个百分点。在39个大类 行业 中,19个 行业 利润下降,部分 行业 利润仍保持较快增长或实现扭亏为盈。食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增长17.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16.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由1-2月份的亏损8亿元和19亿元转为盈利26亿元和96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6月份增长35.3%),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9%,第二产业增长29.0%,第三产业增长36.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26.7%,中部地区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7.4%,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126.5%,道路运输业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
4、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6月份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元,增长16.4%。分 行业 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3%,汽车类增长18.1%。
5、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1.3%,农村下降0.6%。分类别看,烟酒及用品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食品下降0.3%,衣着下降2.4%,交通和通信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住下降3.9%。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4%(6月份同比下降2.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7%(6月份同比下降11.2%);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8%(6月份同比上涨0.2%)。
6、对外贸易持续大幅下降,贸易顺差略有减少。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贸易顺差969亿美元,同比减少21亿美元。
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8、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增加。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末加快1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9.3万亿元,增长24.8%,加快15.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1.5%,回落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7.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4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6.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0万亿元,同比多增5.0万亿元。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下阶段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着力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势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经济回升的质量,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四节 行业 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1、“十一五” 规划
1)发展战略与目标内容
“十一五” 规划 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利用本国资源的同时,适当进口国外优质能源,促进电力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电力与设备制造、煤炭协调发展,实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不断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气化水平的构想。
2)“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
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电网建设,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核电,适当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新能源开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源效率。就深化体制改革而言,“十一五”期间,电力 行业 将进一步打破垄断,消除省级市场壁垒,开放区域电力市场,鼓励跨大区资源流动。并且还要稳步推进输配售分开试点工作。在优化发展煤电方面,将要求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新建燃煤机组的单机容量要在60万千瓦及以上,鼓励建设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容量机组。在缺水地区要推广空冷机组建设。在新能源发电方面,将在大力发展水电的同时实施“乘风计划”,建设若干10万千瓦到20万千瓦的大型并网风电场。在有稳定热负荷地区,建设背压式供热机组。
3)电力工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安排投产规模为1.65亿千瓦左右,关停凝汽式火电小机组1500万千瓦。投产大中型项目1.5亿千瓦左右(年均投产3000万千瓦),包括水电4512.7万千瓦、煤电8738万千瓦、核电4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1364万千瓦。新能源发电100万千瓦。与此同时,关停小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提高到6万千瓦,其中火电平均单机容量提高到8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所占比重达到50%,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到370克标准煤。
4)电力设备需求方面
煤电设备中,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共计1.16亿千瓦。按照我国现有设备制造能力,在总量和品种上都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增加设备的供应能力,特别是对超临界机组、超超临界机组、大型燃气机组和大型核电机组,要通过打捆招标,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尽早实现本土化。输变电设备主要是实现±500千伏直流设备、交流500千伏GIS设备、紧凑型设备、高于75万千伏安的大容量变压器、灵活交流输电装备的国产化。
2、相关标准
GB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国家标准已于2006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7251.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自新版标准实施之日起,原适用的旧版安全标准自动废止。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