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运行状况及产业链状况分析(可行性报告模板)

    可研报告2018-10-11 10:11:31来源:

    第一节 世界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1、深加工比例越来越高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已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自动化生产,其深加工的程度和副产物利用水平较高。如美国的玉米加工技术与装备,日本的稻谷加工技术与装备,欧美的油脂精炼及副产物精细化工产品制取技术与装备等均属于此。在发达国家,以初级农产品上市的比例越来越低,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能力达到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品的90%左右;在欧美、日本等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是经过商品化处理和加工后进入市场的;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2%,美国、巴西的柑桔加工量占柑桔总产量70%以上等等。

    2、产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发达国家已实现了食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生产基地化、加工品种专用化、质量控制全程化、生产管理科学化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产生了许多高科技、跨国界发展的大公司和大集团。

    3、加工技术达到高新化

    近年来,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包装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挤压膨化技术、通电杀菌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法国已建立了较大规模的高效浓缩发酵剂生产车间,发酵剂的接种量从2%-3%降为0.02%~0.03%。发酵肉制品具有独特的发酵香味,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贮藏性能,该产品在欧洲具有广泛的消费市场。美国FMC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把橙汁浓缩到60°Bx以上,既降低了能耗又保证了产品的色香味,而一般分离只能把橙汁浓缩到25~30°Bx。日本利用超高压杀菌技术,生产出与食品原料相同色、香、味的产品。

    4、投入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要,特别是巨大市场和经济回报率的吸引,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基础投资,特别是企业纷纷投身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并不断加大投资,成为投资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发达国家与产值相对应,对产后加工环节的投入比例要大于对农业的投入。如美国在农业总投入中,用于产前和产中的费用仅占30%,用于产后加工环节的资金约占70%,从而提高了农产品高附加值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5、资源高度综合利用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农产品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有的国家利用食品厂和造纸厂废水,经酵母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已建成万吨级菌体蛋白加工厂。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利用棉子饼粕提取棉子蛋白,用做饲料添加剂和生产抗生素药品的氮源。美国利用废弃的柑桔果籽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利用葡萄皮渣提取葡萄红色素,从桔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柠檬酸,并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美国ADM公司在农产品加工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利用能力,已实现完全清洁生产,使原料得到完全综合有效利用。

    6、质量标准体系越来越完善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多采用GMP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和设备选型配套,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对加工厂的生产过程实施HACCP(危害 分析 及关键控制点)的过程控制;对卫生要求实施SSOP程序。国际上对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WHO、FAO和各国都为食品的营养、卫生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第二节 国内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增长速度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两 行业 亏损状况持续好转。

    从所属子 行业 分析 ,2007年,各 行业 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业利润增速提高而亏损减少明显, 行业 效益明显好转。此外,制糖业利润增速上升明显,食用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其他食品制造业减亏明显。而利润增速减缓而亏损增速加快的 行业 主要有谷物磨制、饲料加工、其他农食品加工、糕点面包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钱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

    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而食品制造业产业集中度连续上升。从子 行业 分析 ,食用植物油加工、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和其他农食品加工集中度较高。

    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大中小型企业利润均保持增长,增速由大到小依此提高,而小型企业利润增速回落明显。在所有子 行业 中,除大型企业在饲料加工业、中型企业在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中利润增长最快外,其他子 行业 的小型企业利润增长都远远好于大、中型企业。

    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中各种所有制企业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但增幅比上年均有所减缓,其中国有企业的利润减缓幅度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中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速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在食品制造业中私营企业利润增长速度保持领先。

    在子 行业 中,国有企业在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和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业、糕点面包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钱制造、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速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业、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领先;股份制企业的饲料加工、罐头制造、利润增长领先;私营企业的谷物磨制、制糖、方便食品制造、其他食品制造业利润增长领先。

    第三节 种植业

    1、粮食生产由数量恢复向能力提升转变。

    预计粮食产量超过9800亿斤。

    推广了50个主导品种、10项主推技术。

    科技的贡献率提高了1%,单产提高,品质改善。

    预计粮食亩产超过310公斤,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四大粮食品种综合优质率达57%,比2003年提高15%。

    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2、粮经关系由此上彼下向全面协调转变。

    棉花面积预计达到约8000万亩,产量有望超过650万吨,亩产首次超过80公斤。

    糖料产量达到1.15亿吨,为历史新高。

    初步形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产业带。

    3、结构调整由区域布局向产业升级转变。

    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6年主要农作物订单面积5.28亿亩,比上年增加2380多万亩;主要粮食品种订单面积超过总面积20%。

    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蔬菜、水果、茶叶药物残留得到有效控制。

    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2006年1月~10月,园艺产品出口金额67.6亿美元,顺差59.8亿美元,顺差同比增幅达19.6%。

    4、产业功能由单一供给向多样性转变。

    增收方面,2006年前三季度,农民出售种植业产品的收入人均675元,同比增长11.5%。

    就业方面,园艺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和服务等环节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能源方面,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有一定规模。

    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农业有了成功的探索,观光农业蓬勃发展。

    5、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保护型转变。

    围绕提高耕地地力,各地集成推广了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等保护性耕作模式。

    围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启动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去年实施面积2.6亿亩,减少不合理用肥49.4万吨(折纯),节本增效约60亿元,项目区首次出现了氮肥用量下降趋势。

    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集成推广了抗旱保苗、集雨节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10大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建立了一批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

    围绕生物灾害可持续治理,提出了绿色植保理念,推广科学施药技术,减少农药的残留、污染。

    第四节 畜牧业

    1、畜产品产量增加。

    2006年,猪肉5197万吨,同比增长4.4%,牛羊肉总产量1220万吨,同比增长8%;据 行业 数据表明,奶类产量1039.5万吨,同比增长28%;但受禽流感影响,禽肉产量550万吨,同比下降0.8%,禽蛋产量1201.0万吨,同比下降1.55%。

    2、畜产品价格回升。

    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主要畜禽和畜产品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扬。据农业部对347个县的定点调查,8月末,肉猪的市场价格为9.24元/千克,同比增长46.43%;猪肉价格为14.72元/千克,同比增长38.74%。牛羊肉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有小幅上涨。禽流感疫情后,禽产品价格逐步回升。鸡蛋价格为6.89元/千克,同比上升29.27%;活鸡价格10.96元/千克,同比增长20.7%。

    3、畜牧业的效益提高。

    按目前的价格水平,农民养一头商品猪获毛利200-250元,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企业每头毛利100元以上,均比去年同期提高50元以上,生猪主产省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饲养一头奶牛获利在2500元左右。

    第五节 渔业

    近年来,中国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了淡水养殖、深海养殖、种苗、饲料、加工、水产生物工程、运输、冷藏、保鲜、进出口、方便食品、包装、批发市场等产业链,并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6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到525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其中近80%水产品上市交易直接用于居民消费或用于水产品加工;同时从国外进口直接食用的水产品70万吨,主要是带鱼、鱿鱼、鳙鲽鱼、鳕鱼、虾、鲱鱼等品种。

    水产品消费量同步增长。随着居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消费者信心增加。2006年各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逐步增加,年底比年初增加2个百分点,拉动了水产品的消费。据对全国44家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情况统计,2006年水产品成交量为490万吨,成交额6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8%和7.12%。另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自产水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达到196万吨,比上年增长18.7%。

    水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据对全国63家水产品批发市场49个品种价格的跟踪监测,2006年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12.76元/公斤,和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22.45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9.35元/公斤,比上年小幅下降了4.1%。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水产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2,和上年基本持平。

    水产品市场价格走势特点:总体平稳,海水产品强于淡水产品。

    1、各品种涨跌互现,总体价格水平走势平稳。

    除2006年1、2月份因节日效应导致水产品总体价格水平略高于上年同期以外,其它月份价格总体水平均略低于上年同期,但跌幅很小,跌幅最大出现在9月份,下跌了1.7%。跟踪监测的49个品种中,有28个品种价格出现上涨,占监测品种总数的57%,2个品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占监测品种总数的4%,19个品种出现下跌,占监测总数的39%。

    2、海水产品价格走势强于淡水产品。

    从同期指数看,海、淡水产品价格全年走出了逐月下降的趋势,但全年海水产品价格均高于或于上年同期持平,淡水产品价格除2006年1月份高于上年同期,2月份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其它各月价格全部低于上年同期,全年海水产品价格同期指数高于淡水产品价格指数5.7个百分点。从同月比指数看,海水产品价格全年有7个月高于上年同月,3个月与上年同月基本持平,只有两个月低于上年同月;淡水产品价格全年只有1个月高于上年同月,其余11个月全部低于上年同月。

    3、节日或季节性价格波动明显。

    从环比指数看,海水产品价格2006年1、4、5、11和12月份价格上涨,淡水产品价格在5、6月份出现上涨。从各种类价格走势看,海水鱼类1、4、5、6、11和12月份价格上涨,海水甲壳类1-5月份和10-12月份价格上涨,海水贝类1、4、7、9、11和12月份价格上涨,海水头足类1、3、4、6、7、9、10和12月份价格上涨,海水藻类1、2、3、5、6、9和12月份价格上涨;淡水鱼类2、5、6月份价格上涨,淡水甲壳类1、4、5、10、11和12月份价格上涨,淡水其它类1-5月份和8-11月份价格上涨。

    4、海水藻类和淡水甲壳类价格比上年大幅度上涨。

    海水藻类和淡水甲壳类价格虽然比上年都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但走势不同。海水藻类价格走出了逐月上涨的态势,1-5月份低于上年同期水平,6-12月份全部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全年比上年同期增长12.9%,成为2006年水产品中涨幅最高的种类,其中,紫菜和海带价格分别收于27.58和2.98元/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5.7%。淡水甲壳类价格同期指数虽然走出了逐月下降的趋势,但全部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且全年比上年大幅度上涨12.7%。

    5、淡水鱼类下降幅度较大,海水贝类小幅度下跌。

    淡水鱼类和海水贝类价格都走出了逐月下跌的态势,这也是全部水产品种类中下跌的两个种类。淡水鱼类价格跌幅高于贝类产品,成为2006年跌幅最大的种类,全年比上年下跌8.7%,且各月价格全部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次为海水贝类产品,比上年小幅度下降3.6%,只有1月份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余各月全部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第六节 餐饮业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 行业 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2005/2006年度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的餐饮业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将实现1万亿元的跨越,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将增长17.6%,达到800元。中国居民的个人餐饮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餐饮业的主要力量,居民个人消费占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比重在60%左右,公务和商务消费所占的比重则降至40%,快速发展的餐饮业已经成为中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2006年我国住宿餐饮业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6.4%投资规模升级。预计随着国外资本、管理和品牌的大举进入,中国餐饮业市场的饱和度将越来越高,餐饮的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增强,餐饮企业在品牌特色化、运营产业化、业态多样化、连锁规模化和店面小型化等方面的特点将更加明显。中国餐饮投资市场经过10年高速发展,已经从简单招商上升到商机行销,未来5年中国餐饮投资将在以下方面获得重大突破。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并以年均增长7-8%的速度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不断改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日趋加快,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餐饮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更趋成熟,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我国餐饮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007年上半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预计实现5811.8亿元,增长1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9%。预计全年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将超过18%,并有望实现12200亿元。

    2007年一季度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为2983.6亿元,同比增长17.4%;二季度为2828.2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一月份又创新高,达到1083.9亿元,月度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07年上半年,全国星级住宿企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预计为1707.9亿元,增长18.5%。一改以往低于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增幅的状况,高出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限额以下餐饮企业营业额预计为4103.9亿元,增长17.7%,占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的70.6%。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