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纽甜(Neotame,简称NTM)的化学名称是: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为白色结晶粉末,含约4.5%的结晶水,熔点为80.9-83.4℃,比旋光度为-39.8°。纽甜在常温(25℃)下水中的溶解度为12.6克/升,此溶解度能完全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
纽甜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但其诸多性能皆优于阿斯巴甜,因此被认为是阿斯巴甜的理想替代物。其甜味与阿斯巴甜相近,无苦味及其它后味,纽甜的甜度为8000-10000倍,即在5%的甜度时为8000倍,在2%的甜度时可达10000倍。
纽甜具有以下特点:甜味纯正,清新自然,与阿斯巴甜相似,但安定性较高;甜度高,是砂糖8000倍左右,等甜度成本较Aspartame低;所含的营养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低能量或无能量、可供糖尿病人食用、不致龋齿、可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不会引起蛀牙、血糖波动,是保健型食品的首选甜味剂。
在酸性条件下,纽甜具有与阿斯巴甜大致相同的稳定性。在中性PH范围或瞬时高温等条件下,纽甜要比阿斯巴甜稳定得多,这大大扩大了其应用领域,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纽甜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干粉具有极佳稳定性,但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局限,其稳定性受温度、酸碱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甜度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常温下(25℃)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大致为:PH3.0时半衰期为78天;PH4.0时半衰期为156天;PH4.5时半衰期为208天;PH5.0时半衰期为150天;PH5.5时半衰期为112天。最佳PH值为4.5。鉴于此,纽甜的使用如果与蔗糖或者其它甜味剂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该甜味剂作为新一代强力甜味剂,它完全具备了非营养型甜味剂获得商业成功的5个基本要求,即甜度高、溶解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和甜度成本低(为相对成本,即对单位质量的食品产生相同增甜效果的生产成本),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纽甜作为一类新型的二肤类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目前国内外很多 研究 人员对其已经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 。
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FunctionalSweeteners),纽甜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起有益的调节或促进作用。该甜味剂由美国纽特公司开发,早在1998年12月纽甜作为食品甜味剂低温的申请已在美国提出。已于2002年7月9日通过美国FDA食品添加物审核允许应用在所有食品及饮料。目前至少在全球7个国家中申请了专利保护。
第三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阿斯巴甜是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的新型甜味剂,口感非常接近白糖,甜度则为白糖的120倍,但热量只有后者的1/20。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其已被用于生产咀嚼片等药物制剂,但由于在高温消毒时容易分解成两种氨基酸,因此不适合生产糖浆等必须经高温消毒灭菌的液体药剂。
阿斯巴甜由美国Searle公司在1981年首先开发上市,并在美国享有长期市场保护权(外资生产的阿斯巴甜不能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在上世纪90年代初,阿斯巴甜曾一度创下年销售十几亿美元的惊人业绩,但现在随着更多优异甜味剂的上市,其销路已大不如从前。
日本、美国和欧洲均为阿斯巴甜的高消费国,早已生产出添加阿斯巴甜的药物制剂。
我国的阿斯巴甜生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产量的80%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和欧洲。而国内因其价格较贵无论在食品工业还是医药工业都使用较少。据了解,我国仅有少数几只制剂使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
随着我国阿斯巴甜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今后其售价将会下降,在国内药物制剂上的用量也会随之增加。
第四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中国饮料 行业 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 行业 ,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30年来,饮料 行业 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五类产品中22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
近五年来,中国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 行业 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饮料每年以16%的增幅快速发展,2005年总产量达3380万吨,比上年增长17.8%。
2006年1-12月,中国饮料制造 行业 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0,224,72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38%;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9,112,73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6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9,216,80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63%;截至2006年12月底,全 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3,782家。
2007年1-11月,中国饮料制造 行业 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55,426,20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67%;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7,281,99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4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8,534,09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1.00%。
中国本土饮料企业大都实行分散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技术含量低以及自身实力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其市场空间的拓展。然而随着市场的日趋国际化以及本土饮料企业多年来的品牌经营,也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忠实的品牌消费群体,为新时期企业产品及市场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饮料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08年奥运会将给饮料 行业 带来很大的投资机会,最直观的就是大量外来人口将带动饮料的直接消费。
“十一五”期间,中国着重调整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饮料 行业 生产总量继续提高,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因此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未来5年将是软饮料 行业 框架结构重构时期,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将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追求健康价值,是未来中国市场饮料发展的必然方向。
第五节 产品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纽甜由美国纽特甜味剂公司独家专利生产和销售,从纽特公司第一篇专利报道至今,专利报道合成纽甜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化学合成法和化学—酶联合法,其中主要以化学合成法为主。
化学合成法工艺简单,但收率较低;虽然化学一酶联合法专一性强,污染较小,但在该工艺中对酶的开发、培养、选拔、活性测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发酵成本较高,所需设备较多,固定资产投资较大。
第六节 产品工艺特点或流程
1、以氛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合成纽甜
Nofre和Tint于1993年第一次报道了合成纽甜的方法,该法以3,3—二甲基丁醛与阿斯巴甜(APM)为原料,用氰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烷基化合成纽甜。在该专利中对合成的各种阿斯巴甜衍生物进行了甜度测试,发现3,3—二甲基丁基取代的阿斯巴甜衍生物(纽甜,NTM)甜度最高,从而掀起了纽甜的开发热潮。但该方法中所用的还原剂氰基硼氢化钠价格昂贵,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2、以过渡金属催化还原烷基化制备纽甜
Nofre和Tint发现纽甜甜度极高之后,为了开发一种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进一步 研究 ,开发出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还原烷基化制备纽甜的新工艺。该方法同样以3,3—二甲基丁醛与阿斯巴甜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通过加入乙酸调节pH=4.5—5.0,在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剂用量为阿斯巴甜质量的1%一2%),在室温、0.1MPa氢压下对APM进行氢化烷基化,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表2)。结果表明,对该反应而言,所用的4种类型催化剂对反应的转化率以及目标产物的收率影响不大,延长反应时间也不会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以及目标产物的收率。
过渡金属催化还原烷基化制备纽甜
3、用其它中间体合成纽甜
3,3—二甲基丁醛和APM缩合生成亚胺衍生物,在无水条件下,亚胺衍生物环化合成咪哇琳酮衍生物,然后对中间体用把碳氢化开环制备纽甜。用该合成方法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高纯度(99%)的产品,但比APM直接氢化烷基化制备NTM的工艺复杂。
4、用化学—酶联合法制备纽甜
酶水解不对称合成氨基酸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 研究 发现N—酞基保护的氨基酸酯不易被脂肪酶或酯酶水解,由此Prakash等开发了一种用酶催化水解纽甜酯化物制备纽甜的新方法。该方法以L—天冬氨酸——酯为起始原料,先用化学方法合成纽甜酷化物X,然后再用脂肪酶或酯酶水解制备纽甜。
第七节 国内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
1、新技术广泛开发
由于Pd/C催化剂价格便宜,且对该反应催化活性较高, 研究 人员大多以3,3一二甲基丁醛与阿斯巴甜(APM)为原料,以Pd/C催化系统制备纽甜,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例如改进后处理方法,拓宽原料来源,对Pd/C催化剂进行改进等。
2、开发成本低廉催化剂
开发性能更为优异、成本更低的催化剂,是发展纽甜合成工艺的重点。由于阿斯巴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以阿斯巴甜为原料氢化烷基化制备纽甜依然是近期需要重点 研究 的合成方法。针对国外对此项技术的垄断,国内将趋向于加强对纽甜的合成工艺的 研究 ,努力开发新的合成工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