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
轮滑鞋多采用塑料制作鞋身,而其轮子必须是高弹性轮,一般是聚酯材料制的胶轮。
1、塑料
1)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塑料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塑料消费国,也是第三大塑料生产国。
我国塑料工业相比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劳动力成本较低,但人员素质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助剂、塑机模具、加工应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有着稳定的社会和宽松的市场环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塑料 行业 技术装备水平还较低,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料比例低,中低档产品偏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高;产业集中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塑料产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加快结构调整。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看来,增加高性能、多品种的合成树脂是发展塑料工业的基础,提高塑料机械与模具的制造水平,是塑料制品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包括余姚在内的塑料产业要加强应用 研究 ,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快“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步伐。
“十一五”期间,我国塑料产业的主要走向是:合成树脂的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产量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其原料渠道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了满足电子电器、汽车、建材等 行业 需要,树脂的合成共混改性、合金化将会有较快发展;我国塑料工业仍将进口50%左右的合成树脂,塑料制品的出口将继续增加,产品由低端向中高档发展;国际塑料工业巨头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将达到15%。
2)进出口
2007年1-10月,我国初级形状塑料进口增长6.1%。而塑料制品出口数量的增幅却从2006年同期的8.9%下降至5.2%,下降了3.7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经济中占据相当比例,但却一直是充当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同时还容易招致国外反倾销。塑料制品也不例外。从2006年开始,国家调整了外贸政策,对塑料制品出口从鼓励变成限制。从2006年9月15日国家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2007年7月1日又将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7月23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又将塑料制品列入新增加工贸易限制类出口目录,新增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共计1853个10位商品税号,其中塑料原料及制品的税号150个。特别是出口退税率下调以来,不少塑料制品企业因退税大幅降低而减少了相关商品的出口,国内塑料制品的出口量一下子就降下来,而进口量则相应增加。
塑料制品一直是我国出口强势产品。2001年至今,我国塑料制品出口年均增幅超过13%,出口额年均增幅超过25%。但这种以加工方式为主的低级贸易出口,实际上是企业靠拼资源、拼劳动力换取低廉的加工费,于塑料 行业 结构调整毫无益处。巨大的出口额和贸易顺差,并不能掩盖以量取胜和以低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现实。目前国内拥有塑料加工企业9万家,而规模以上塑料制品企业只有9000家。
3)发展趋势
(1)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方面广东省已走在前面。据符岸介绍,广东省塑料 行业 通过引进、吸收、改造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了 行业 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广东多项塑料生产工艺、技术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并产生了一批塑料制品 行业 名牌产品。广东塑料企业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等称号60多个,逐步形成了塑料 行业 的名牌产品集群。
(2)在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指引下,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一方面要优化产品设计、节约用材。在塑料加工机械方面,通过配置节能降耗装置、关键部件优化设计、降低物料温度等措施达到效果;在塑料原料及加工技术领域,采用节能型原料、合理选材、采用多孔技术都可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要求国产塑料机械企业加大节能降耗产品的开发,广东金明塑胶设备公司制造的7层共挤吹膜机组、青岛高材科技发展公司制造的HDPE管材生产线在节能方面都达到或优于世界先进水平。
(3)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预计2010年我国塑料回收量将超过1000万吨,回收率约为25%,2015年将达到30%,塑料再生 行业 前景广阔,并将由低质量、高能耗向高质量、低能耗、多品种、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大降解塑料的研发力度,尽早将其工业化。
(4)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促进全 行业 均衡发展。据符岸介绍,广东工业产业结构整体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转化推动了全省塑料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形成了包括国内最大的塑料包装材料企业、国内最大的高性能改性塑料企业、亚洲最大的塑料饮料瓶、啤酒瓶企业等在内的一批大型、超大型塑料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佛山市高明区被授予“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称号,湛江吴川市被授予“中国塑料鞋之乡”称号,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正在申报“中国塑料中空容器包装制品产业基地”。这些企业在为电子信息、家电、汽车、工业包装、高档日用塑料、高档皮革、家具等 行业 的配套形成了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塑料 行业 的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度明显提高。
2、聚酯材料
1)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小聚酯可谓遍地开花,小聚酯生产常规切片盈利空间很小且无规模效应,无论从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上与大聚酯相比,都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不可再走一哄而起、散乱布局、盲目发展的路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五"期间,浙江省化纤 行业 快速发展,2004年化纤产量557.8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占世界产量的15%左右。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化纤企业效益急剧下降,成为工业 行业 中效益下滑最突出的 行业 之一。因此,去年底前,浙江省率先下发了关于加快该省化纤 行业 结构调查意见的通知。通知强调,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新建日产300吨及以上聚酯项目须报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实施。严格限制新建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的聚酯项目。对未经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得予以贷款,不得予以办理相关减免税确认手续。浙江省压缩整合小聚酯,在全国开了先河,目的是为了通过不断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努力将浙江省建设成为重要的化纤生产、营销和研发新基地。
2)发展前景
(1)降低产品成本
国际原油的持续涨价,使全国聚酯业受制于国际垄断,形成成本提高和产品难以消化的被动局面。面对国际原油高价时代的到来,聚酯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加强管理、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有关专家指出,降低投资、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效益是中国聚酯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原料采购上,掌握进货的最佳时机。在内部挖潜上,要广泛发动员工深入开展"既要抱西瓜,又要拣芝麻"的活动。在生产中,不断提高聚酯熔体的性能及质量,以满足更高速熔体直接纺的涤纶长丝及工业丝的需要。改建扩容项目可采用半敞开式露天聚酯装置,以节省建筑费用,缩短建设周期,减少通风和低爆要求。
(2)拓展应用领域
聚酯是最重要的的合成材料之一,是各类包装材料中最有活力、最具发展前途的材料,也是聚酯众多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领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饮料包装、食用油包装、农药、医药、日化产品包装,调味类商品包装和啤酒包装尚处于起步阶段。聚酯还用来制造绝缘材料、塑木托盘、塑拆集装箱、PP中空板、纸箱胶带与胶线、绿色涂料。 2005年,我国塑料制品需求量2500万吨,其中塑料包装材料需求550万吨,占总量22%,居前位。包装业已成为聚酯的第二大用户,仅次于合成纤维。娃哈哈的饮料瓶,已连续多年使用仪征化纤的瓶片产品。农夫山泉的饮料瓶,几乎全部是由仪征化纤生产的瓶片制成的。
(3)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国外化工原料和纤维原料企业一致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它们的市场调查和预测认为,今后中国市场对聚酯的要求将持续保持高增长速度,预计今后10年间将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现在国内聚酯产量已经供过于求,但一部分特殊产品所需要的聚酯还要依赖进口解决,这是国外企业开辟市场的重点。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构建稳定和谐的聚酯业,产品创新能力、原创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对聚酯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就非同一般。比如,目前市场上需求高 FD数白丝、混色空气变形丝、纺绒彩丽丝、网络丝、阳离子丝、有色FDY、有光收缩丝、高膨低收缩丝等差别化纤维。哪个企业在引领市场和创造市场上"先人一步",哪个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国内对聚酯产品的需求看,尽管目前国内聚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聚酯专用料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仪化股份公司年产15万吨聚酯专用料项目,以至光膜级聚酯切片、超有光聚酯切片、超有光膜级聚酯切片为主,同时也能生产纤维级聚酯切片,被国家列为"双高一优 "项目。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我国的体育市场逐步由过去的零星、单一、主次不清逐步向层次分明、全面发展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框架已基本形成,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术培训市场正在建设中。体育这个无形资产经营市场已发展成为市场的一大主体,体育用品经营市场、体育旅游用品市场、体育音像制品市场、体育建筑市场等作为体育相关市场也在持续发展之中。此外,国家已确立并形成了保证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筹资机制,有效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彩票业、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传播业筹集了部分资金用于体育事业,填补了一定的资金缺口。
2、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
1)社会文化向心力强,产业经济附加值高
体育作为一种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文化已经强有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行为、健康意识、消费价值取向等诸多领域。当代体育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体育消费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带有普遍性的生活消费方式。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正是以人们对体育运动所产生的强烈的社会向心力为社会基础的。体育产业,不仅是当代经济范畴的一种社会生产方式,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承载体。不断壮大与发展的体育消费市场,不仅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市场结构的完善,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体育产业边缘市场的经济附加值不断得到延伸和发展。
2)市场潜力大和可持续发展
体育产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的结合、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生产与市场消费需求结合的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其产业的发展已深入到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的多个领域。有的已经和正在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虽然还没形成一定的社会规模和经济形式,但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体育旅游、体育医疗保健、老年体育用品生产等。因此,人们经常把体育产业比喻为“朝阳产业”或“绿色产业”,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3)符合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需要
长期以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和体验体育运动,是基于人们对体育精神的追崇和对生命健康向往的文化基础。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以康为主体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各种物质享受和精神快慰的同时,也对生命健康的认识有了飞跃。走向户外、参与体育锻炼、珍惜生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个体越来越强烈的需求,这种追求生命健康的现代生活意识也在不断的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所以,在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余,以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作为追求健康长寿的消费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当代人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