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近十年来世界上杂粮作物的发展趋势是,除玉米、大豆外,发达国家如美、德、法等种植面积稳中略有下降,发展中国家杂粮 作物面积却呈现上升趋势,据专家 分析 ,近几年全世界小杂粮的消费量和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杂粮作物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产较低但不利于机械化生产,使得国际市场上杂粮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第二节 亚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日本年荞麦消费量为11.6万吨,而本国产量仅2.1万吨,主要产自北海道及九州地区,由于受气候影响产量很不稳定,因此,日本主要从中国、加拿大、美国进口荞麦,以满足国内需求。近年来,日本从我国进口的荞麦每年达5.54万吨,仍不能满足其需求。荞麦原麦出口价格亦因此一路上升,由每吨260美元升至600美元。
第三节 欧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欧洲各国对杂粮的消费量也很大,但由于其本身的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其本国的杂粮的产量不高,多从中国等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进口。由于热爱面食,荞面在欧洲意大利有较大的市场,荞麦米、荞麦片的市场价格每公斤可达60-80元人民币。
第四节 美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2008年美国粮食总产量将有所减产,总产量约3.61亿吨。尽管小麦、大米和大豆增产,但洪涝灾害使得美国玉米减产约3450万吨美国甜玉米播种面积500万亩,居全球首位。即使如此,美国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甜玉米及其加工品。
第五节 当前 行业 存在的问题
1、品种退化,质量下降
当前我国杂粮主要问题,就是品种退化,出口质量下降,外商反映强烈;例如:红小豆在日本最受欢迎的品种是“天津红”,这些年,河北廊坊地区的农民认为种“天津红”不如种玉米划算,减少了种植面积,造成货源短缺,一些企业就用“陕西红”替代“天津红”出口。最近客户反馈,“陕西红”种近两年已退化,颜色很淡,发展下去日本将会减少进口,再如中国芸豆普遍存在品种退化问题,水蚀粒增多,颜色不正,同一产地的颗粒大小不匀。这些年中国芸豆很难进入南美市场,主要就是我国芸豆质量不符要求,颗粒大小不匀.无法与阿根廷的货抗衡。现在对伊拉克出口芸豆.对方要求货到检验合格后才付款,我企业常常因货的质量担惊受怕。
中国的蚕豆产量居世界第一,为250万吨。近年出口最多的是1999年的16.4万吨。但这两年出口数量在减少,2001年仅出口3万多吨。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成本高且质量又不如世界其他主要生产国的蚕豆。
2、科技含量不高
我国杂粮出口原料多,深加工产品少。我国杂粮杂豆出口商品多年来以原料为主,深加工产品不多,这也是我国杂粮杂豆卖价很难提高的原因所在。如多年来韩国商人只要我国谷子,不要我国加工的小米,主要认为中国加工设备不行,而国内没人肯在这方面投入、搞深加工。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信贷、税收、投资等方面,国家对杂粮 行业 的扶持政策比较少,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第六节 行业 未来发展预测 分析
1、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提高脱水蔬菜在农产品加工业投资的比重,增加对脱水蔬菜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大力支持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2、给予相关的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对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有关银行应积极予以支持,把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列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优先扶持对象。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脱水蔬菜出口的支持和协调服务。
3、发展杂粮产业,质量是前提,规模是基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引导农民调整杂粮的品种结构,提升质量,提高单产,逐步塑造杂粮品牌形象。要在科技、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逐步实现杂粮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实现杂粮流通的市场化和标准化。
第七节 行业 投资前景 分析
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域,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不但小杂粮种类多,而且占有的份额大。其中荞麦、糜子的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蚕豆占世界产量的1/2,绿豆、小豆占世界产量的1/3,燕麦、豇豆、扁豆是主产国,故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左右,产量约1500-2000万吨,在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杂粮多种植于无污染源,工业欠发达地区,生产过程不施农药、化肥,其产品是自然态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开始注重营养的全方位,追求无污染的洁净的干净的自然食物已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旺盛,杂粮投资前景广阔。
第八节 政策风险
近几年,随着三农问题的深入,国家的 产业政策 有利于杂粮等农作物产品和其产品深加工的项目发展。总体而言,杂粮的生产厂家遇到政策风险较小。
第九节 技术风险
我国的杂粮生产技术近几年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外国的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生产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面对市场竞争日益的激烈,公司面临着一定的技术风险。
第十节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上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波动将直接导致公司上述产业生产成本的相应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效益。另外,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第十一节 财务风险
公司经营资金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公司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不排除由于融资能力的限制出现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经营的可能。
2009年国家贷款利率政策的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随着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公司的融资成本将不断增加,从而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效益。
第十二节 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管理经验是否充足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好坏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今后整个 行业 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尽管公司都会十分注重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优化,但是制度的完善和优化需要一定的过程,因而不排除完善的速度滞后于发展速度的可能。
第十三节 防范措施
针对技术风险,公司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和管理,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建立完善公司内部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保持和增强人才、技术和研发优势;由此规避技术风险。
针对市场风险,低成本、低废品率是抗御原材料涨价和市场竞争的重点。原材料的涨价主要是市场因素决定的,是不以企业的意志而转移的,能不能抗得住这次涨价,就得看各个企业的“内功”,能否消化一部分原材料涨价引起的成本上涨因素,是企业“内功”强弱的反映。另外,公司可以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来稳定原材料的价格。
针对融资能力风险,公司同时进行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对公司的存量资产的变现周期较长的部分,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按比例实行转让贷款,保持公司较强的支付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公司还将开展资本运营,进行低成本扩张,建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或者以委托加工形式,减少资金的支出数额,资本运营还可扩大公司规模,增强融资能力,保持资金的灵活运转。
针对经营管理风险,公司应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并且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另外,公司还应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特点,通过内部组织管理培训和送出培训的方式并引进外部管理人员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持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具有较强活力,以抵抗经营管理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