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外农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国外农药发展现状
农药工业走向联合之路,托拉斯现象世人瞩目
近年来,农药工业利润连年下降,已由1980年代的11%多下降至1990年代的8%左右。随着竞争加剧,新品种开发风险剧烈攀升,公司别无选择,兼并、合并、重组、分化成了1990年代农药 行业 的显著特点,超级农药公司应运而生,雄踞世界农药市场:
众多公司的合并、重组创建了一些有战略意义的联盟,增强了竞争实力。但业内人士指出,日益风行的大集团合并,尤其是强强合并会削弱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国外农药发展方向与趋势
目前,从国内外农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言:预计21世纪50年代以前化学合成农药仍是农药的主体,虽然目前生物农药的呼声很高,前景也很好,但目前生物农药仅占世界农药产量很小的一部分,同时对大多数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是大面积的快速防治仍然显得无能为力,所以生物农药很难在近期内成为农药的主力军,在我国尤其如此。从化学农药本身的发展趋势而言,化学农药将进入一个超高效、低毒化、无污染的新时期,农药工业将会发生大的变革,超高效农药的发展将使农药使用量由每777m2几百克或几十克降到10g以下,使农药成为一种精细化学品;目前国外开发的超高效农药的急性毒性致死中毒量均〉1000mg,并且无慢性毒性和三致作用,这与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一批LD50<30mg/kg高毒农药具有天壤之别;无污染是体现在所开发的农药对人畜、害虫、天敌无害,同时用量极低,易于在自然界降解,而无害于环境。在发展超高效、低毒化、无污染农药的趋势之下,国外各大农药公司在新农药的开发上显示了下列新动态,十分值得注意。
(一)重视设计生物合理性农药,着手开发生物农药,大力推广基因工程产品。从80年代起生物合理性农药得到迅速发展,这些产品适宜于综合昆虫治理(IPM)或低投入的持续农业(LISA)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要求这类农药必须保持天然的捕食性生物和寄生生物间的平衡,且不伤害它们,例如:害虫快速进食剂、生物杀菌杀线虫剂、抗蒸发剂以及性外激素为主的产品,均得到推广应用,同时基因工程的开发和基因工程的推广也成为目前农药开发的热点(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前面已有叙述)。
(二)含氮杂环化合物仍为化学农药 研究 重点,含氟化合物在农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统计超高效的农药中约有70%为含氮杂环,而在含氮杂环化合物中又几乎有70%的为含氟化合物, 研究 发现含氟化合物的特异生物活性,使原有的杀虫杀菌、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添了新的活性,同时具有选择性好、活性高、用量少、毒性低的特性,受到各大农药公司的重视,当前正式商品化的含氟农药有67种(除草、植调37,杀虫18,杀菌12)。
(三)手性农药的使用更加普遍,开发与应用倍加重视进入90年代后,出于提高有效活性同时又保护环境的考虑,国外一些农药行政管理部门只登记认可有效的单一光学活性异构体,不允许将无效的异构体施放到环境中去污染环境,因而在农药工业的合成工艺上大力开发单一光学活性异构体的合成技术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已开发了一批以单一光学活性异构体形式出现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四)积极开发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新农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倡将害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不是最大限度的杀灭有害生物,而是调节和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密度,例如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和推广,代表这种新观念的树立。
(五)倡导绿色农药,大力开发绿色化学技术和绿色农药制剂大力开发绿色化学技术和绿色农药制剂成为农药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智选择。绿色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为目前流行的新概念,被倡导为21世纪的中心科学,当今绿色化学已成为化学领域 研究 的新热点,为了使农药工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必须改变农药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形象,农药应走绿色农药之路,在农药化学合成中开发应用绿色化学技术,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中,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例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光降解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绿色农药的概念也包括绿色农药制剂,倡导使用低毒、低污染的农药剂型及相关填料、溶剂、助剂,其中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液剂减少有机溶剂用量,向悬浮剂或水乳剂发展,从而减少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节 中国农药产业经济指标与国际比较
一、农药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国内农药消费结构
1983年以前,我国消费的农药品种主要以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为主,同时还有对硫磷、敌百虫等有机磷杀虫剂、代森锌、福美双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以及2,4-滴、萘乙酸等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从1983年起,我国对农药品种进行了较大的结构调整,一方面停止生产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同时开发了数十个以有机磷农药为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17品种,使我国的农药品种出现了成倍增长,农药消费水平无论在消费量还是消费档次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的农药品种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药类型,如不对称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杂环杀虫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酰胺类除草剂;取代苯类、唑类、杂环类杀菌剂等。1992年以后,随着国家农药技改专项的实施,我国农药品种结构调整又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农药从数量上已完全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但新品种尚需不断的 研究 开发。品种上的不足部分由进口解决。目前我国消费的农药品种大约有230余个,根据业内人士估计,2003年的消费量为25~28万吨(折百),2004年的消费量为30万吨左右,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消费比例为70:10:19。80年代以前,我国的农药经营体制基本是生资公司独家经销的单一体制。进入80年代中期,农业部门的各级植保站和林业部门的各级林业站开始介入农药的经营,习惯称“一主两辅”,现在又叫农技“三站”。随着农药经营体制进一步放开和农药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的转变,农药经营渠道迅速分化。在目前农药经营中表现最为出色,最具活力的当属遍布全国的个体经营户。目前,个体经营户销售额已经占据农药经营份额1/3以上,有些省份和地区可达到4/5的份额。
2004年我国农药使用量25.9万吨,出口量43.5万吨,农药出口成为拉动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主动力。我国农药出口快速增长,是农药进出口企业、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多年来努力的成果,是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药出口受到生产能力大于国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对农药需求不断增加的双重刺激。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600多家,能够生产600多种农药原药,2004年生产量86.3万吨,但国内市场需求量仅为25.9万吨,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只有移转到全球农药市场上才能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全球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促成了对农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促成了对农药购买力的不断增强。
(二)国外农药消费结构
1)美国农药 行业
美国农药产业约占世界农药产业销售收入的1/3。从美国l992-l997年农药产量统计的平均数据来看,美国农药的产品结构是除草剂占农药总量的63.2%,杀虫剂占26.3%,杀菌剂占8.5%。
在农药品种方面:2001年,美国农业部的国家农业统计调查(NASS)所得的最新调查资料表明,大约有3280万磅(14900吨)草甘膦施用于调查的8个州的739/0的大豆面积上。草甘膦、莠去津、乙草胺是2001年最普遍使用的除草剂;七氟菊酯、毒死蜱、百树菊酯和嘧丙磷是2001年普遍使用的杀虫剂。最普遍使用的杀菌剂是百菌清(61%),代森锰锌(51%),嘧菌酯(34%)。
2003年美国CLA成员各类农用农药销售比例:除草剂64.3%,杀虫剂20.9%,杀菌剂9.4%,其它5.4%。
2003年美国CLA成员各类非农用农药销售比例:除草剂50.7%,杀虫剂35.2%,杀菌剂11.4%,其它2.7%。
在进出口方面:1997—2000年问,美国海关出口了近32亿镑的农药产品,平均速率几乎是220万镑/天~或者是45吨/小时,比1992—1996年问的每天936吨的出口记录增加了15%。这些产品的57%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而剩余43%的一半被运送到比利时和荷兰的港口,但可能最终仍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
2)日本农药 行业
2001年日本农药产量为28万吨,产值计3565亿日元。近20多年来日本农药产量变化呈“山"形分布,从1977年至1985年处于上升期,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当年农药产量约63万吨,产值计4110多亿日元;从1985年到现在呈下降态势,1998年农药出口800亿日元,2000年出口720亿日元。由于成本太高而缺乏竞争力。
2004年,日本农用化学品市场销售额得以恢复,但销量继续减少,这是因为农民使用的农药浓度越来越低。据日本作物保护协会统计,2004年前三季,日本农药市场销售额达到3343.85亿日元(合3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销售量为24.3854万吨,下降2.6%。
日本农药产量减少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科技的进步使农药的使用效率提高,二是日本政府紧缩农业的政策造成需求减少。经过改良后的农药,施用少量就能达到以前相同的使用效果。例如,目前日本水稻除草剂单位面积施用量只有250克,用量越来越少;杀虫剂、杀菌剂以前需施用几次,现在在育秧时拌好药,农药通过缓释在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发挥作用,减少了用量。另外,由于日本土地资源匮乏,从1995年起,日本政府采取了紧缩农业的政策,开放农产品市场,水果、蔬菜进口增多,而日本人由于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国内大米消费量减少,同时水稻实现了小面积高产,这一切都使日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减少,直接导致对农药的需求减少。
日本成功地采用“跟踪策略",在农药研发上领先世界。1950年前后住友并首先合成了丙烯菊酯。1961—1972年时间,日本即已创制成功45种震撼国际农药市场的新型农药,如杀螟松、速灭杀胺菊酯、速克灵等。参加创制的公司有15家之我,各有贡献。1972住友公司又在宝琢市建立了占地40万平方米的独立 研究 所,和一个占地10公顷的药效试验农场。迄今该公司已先后 研究 开发出20多个新农药品种。
日本农药业从1945年的战争废墟上只用了20多年时间便跻身于世界农药创制强国之列,就是因为立足于大力推进了农药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3)印度农药产业
印度的农药市场规模为250亿卢布(5.48亿美元)/年,年增长率为10%-20%(世界农药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3%-4%)。印度市场上的农药产品中,杀虫剂占74%的市场份额,杀菌剂占12%,除草剂占14%。
有20多个公司在印度生产和销售农药,其中包括几个世界领先的大公司,它们认为印度的原材料资源费用较低。
在印度农药市场上杀虫剂占主导地位,因为棉花和水稻是印度最重要的农作物。业界人士认为,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市场容量很大。假如使用的进口农药标准提高的话,印度将会大大提高农业出口量。目前在印度,油菜和向阳花上还没有使用太多的农药。
印度是个农药低成本生产基地,中国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所有主要的欧洲农药生产商都在印度建有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直接销住印度或出口到其它国家。
印度化学生产协会称:印度农药的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实际生产8.5万吨/年。毒死蜱、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四个杀虫剂的生产能力大大过剩,最近印度政府已禁止使用磷胺。
近几年来印度农药的供大于求给其农药 行业 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中国生产的低成本农药进入印度市场对印度当地的农药工业也产生了冲击。
印度农药在亚洲位于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之后,列第4位。由于当地原材料便宜,吸引了国际上20多家大型农药生产企业在这里投资建设生产企业。印度的农药市场年销售额为5.48亿美元/年,其年平均增长率为10%。印度农药中杀虫剂占74%,杀菌剂占12%,除草剂占14%。
印度是个农药低成本生产基地,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印度农药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实际生产8.5万吨/年。1999年3月31日统计的前一年的农药消耗量为8万吨。毒死蜱、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4个杀虫剂的生产能力已大大过剩。最近印度政府已禁止使用磷胺。
二、主要企业产量、销售额的国际比较
国内农药产量最大的10家农药生产商可以看出,杀虫剂的生产最为分散,前10家生产商的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30.01%;杀菌剂的生产集中度最高,前10家生产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5.58%。生产集中度最低的杀虫剂 行业 正是未来农药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最为活跃的领域。
世界农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新产品研发能力的竞争。新农药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成功率急剧下降,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1950年代开发一个新的农药产品的成功率是1/1800,到了1996年下降至1/80000,仅为1950年代的1/40。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化合物需历时7~10年,耗资上亿甚至几亿美元。由于农药开发投入和风险过大,中小公司逐渐放弃新农药的开发。大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降低销售成本,90年代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兼并或合作,由于公司间的兼并、合并,农药 行业 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从九十年代末开始,10家最大的农药公司控制了85~90%的农药原药的生产和销售,而1972年这个数字是57%,1988年是65%,1992年是70%。2003年,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商先正达(Syngenta)销售农药57.73亿美元,占其中非选择除草剂6.16亿美元,选择性除草剂17.17亿美元,杀菌剂14.38亿美元,杀虫剂9.6亿美元,专业农药产品(Professionalproducts)6.42亿美元。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