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场竞争 分析
一、中国内燃机市场竞争特点
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对内燃机 行业 是个利好。利好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要从主机市场去 分析 ,因为内燃机作为主机的配套动力,是个中间产品,其市场受上游产品即主机的支配是毋庸讳言的。给内燃机 行业 带来利好的六个方面:
第一,汽车 行业 虽然结束了井喷式的发展,但也只是向理性回归,尤其载重汽车行情一路看涨,去年一些内燃机企业抓住这个机会、获益不小。
第二,国家一些特大型项目仍在施工,新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还将上马,在宏观调控中饱受冲击的工程机械 行业 2005年增长15%~20%同样是大有希望的。
第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机的春天已经来临。
第四,今年我国电力缺口有增无减,电力紧张状况一时还得不到缓解,发电机组市场依旧会紧俏无比。
第五,近年来,我国铁路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列车提速要求内燃机车随之发展。
第六,船机市场也在平稳发展。
二、中国内燃机业经济运行新走势
内燃机是汽车、农机、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移动和备用电站、船舶等装置的主要动力,其技术经济关联度高,受相关 行业 的景气指数影响很大。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06年1-5月份全国内燃机产品产量1.8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销售收入253.31亿元,同比增长32.23%;利润18.23亿元,同比增长35.24%。
1-5月份全国内燃机及内燃机配附件进口15.32亿美元(其中内燃机8.19亿美元,配附件7.13亿美元)。出口4.68亿美元(其中内燃机2.98亿美元,配附件1.7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逆差10.64亿美元(其中内燃机5.21亿美元,配附件5.43亿美元)。
1、高速增长转为迅速回落。上半年内燃机 行业 经济运行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季度1-3月,内燃机 行业 的产销是直线上升,第二阶段为4-6月即进入二季度,内燃机 行业 产销大幅下滑。统计资料表明,内燃机3月份月产景4825万千瓦,4月份月产量4310万千瓦,4月比3月减产515万千瓦,下降10.67%。进入5月,内燃机产量3090万千瓦,5月比4月减产1220万千瓦,下降幅度达28.3%。6月份最新资料目前还没有出来,但从一些主要企业反映,产量仍在继续下滑。可以这么认为,内燃机 行业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第一个特点是,产销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迅速回落。玉柴、锡柴等企业反映,5、6月份订货量很低,比SARS期间更冷,进入近几年的市场最低谷。
由高速增长转变为迅速回落的原因是:上半年,国家针对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 行业 出现一些过热现象,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其宏观调控效应在二季度开始显现出来。
近几年内燃机产量攀升,主要得益于汽车(特别是载货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需求上升而攀升的。一般规律二季度是汽车市场传统的“黄金季节”,从一季度3月份进入旺季,大约持续3-4个月时间,这是全年市场高峰期。但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并在货币政策上开始紧缩银根,提高了银行准备金,降低了货币供给量,压缩了基本建设项目。其结果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市场萎缩,使得内燃机企业市场也不景气。加之,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公布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消费者贷款买车的门槛。随后,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新的汽车贷款政策,开始紧缩车贷,取消了“零首付”,提升了首付20%(有的提到30%和40%)的准入门槛。接着5月1日起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7部委又制定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载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公路收费居高不下等多种因素造成了顾客持币观望的局势,同时也出现了现有车辆暂停运营的现象,造成今年汽车、工程机械不但无旺季反进入低谷。这是引发内燃机今年上半年产销量由高速增长转为迅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虽然 行业 整体状况如此,但也有个别企业例外,如潍柴、上柴等少数企业,它们在当前宏观调控环境下,尚能继续保持产量和效益相对平稳地增长。这些企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是企业自身通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各种新产品,拓宽了市场。同时这些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不断努力打造了一个用户满意的品牌,初步形成了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产品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大为增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2、产销量降低,库存量增大。由于市场下滑期提前,下滑的幅度又比往年大,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已居高位,而消化压库需要一定时间,必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3、增支减利现象严重。由于钢材、生铁、焦炭、油料、运输等涨价,现虽略有缓解,但仍居高位,企业的制造成本和配套件采购成本增加。而内燃机的用户——汽车厂、工程机械厂却一再要求发动机降价,再加 行业 内部价格竞争,使内燃机 行业 和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造成增支减利现象严重。例如,朝柴上半年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5%和27.4%,而利润则比去年同期下降8.4%。
4、严重缺电,影响正常生产秩序。今年上半年电力供应非常紧张,特别是在华东沿海地区尤为突出,经常发生限电、拉电情况,给企业组织正常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5、发电机组供需矛盾突出。由于我国严重缺电,许多企业不得不自备发电设备,所以今年内燃发电机组市场火爆。例如,潍柴生产的6160A内燃发电机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倍,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组织生产中,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发电机组,特别是200kW及以上的大型发电机组缺货,影响了内燃发电机组的生产和供货,也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增长。
三、中国内燃机 行业 危机 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加快,我国内燃机市场成井喷式的裂变飞跃状态,刹那间,点燃了全球内燃机及配附件巨头的投资激情。然与此同时,也显现一些问题,若掉以轻心,繁荣火热的背后也许就是暗潮涌动。
相对于全球其他内燃机市场而言,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热度和持久性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各大世界发动机生产厂家都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康明斯、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广州丰田、福特、上海通用东岳、一汽德国大众、卡特彼勒、道依茨、戴姆勒-克莱斯勒、帕金斯、美国德尔福、德国博世、日本电装、西门子威迪欧汽车技术集团等等。
仅康明斯在华营业额去年就达10.5亿美元,占其全球业务的1/10还强。不算其他日系、德系、美系的发动机生产企业,就已经让国人惊叹不已,加之去年德国博世公司在无锡成立了其在德国以外市场最大的投资项目——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并将于今年底竣工投产,生产现代柴油汽车的先进共轨系统零部件。该公司是由博世集团和无锡威孚集团合资组建的,合资比例为博世集团占67%的股份,威孚占33%,这样的股权分布,根据《公司法》,最终的话语权还是掌控在控股方的手里。因而业内人士不禁忧心忡忡。因为燃油喷射系统是发动机零配件的核心技术。而当下柴油电喷技术是被美国德尔福、德国博世和日本电装三家垄断。在这三家企业中,德国博世最强。
曾经博世公司通过投资威孚高科的B股,成为威孚高技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然现在已经晋升为绝对控股型的老大,让人不禁想到1996年的博西华(博世和西门子的合资公司)购并扬子冰箱厂的故事,也就是在外资占70%的控股权下,四年后,外方将中方成功地排挤出局了。这样的路径,谁能排除它不再重演呢?在某些产业,我们仍然缺乏与外商分庭抗礼的能力,而外商也借经济全球化和入世之机,千方百计在华争夺控制地位,尤其是在合资并购过程中,都力图掌控主动权,因为这样,就容易在中国市场上纵横捭阖了。
另据调查,日本电装公司在2003年底即与上柴子公司上海浦东伊维燃油喷射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电装燃油喷射有限公司,生产喷油泵产品。将来公司以制造高压共轨系统的供油泵和共轨管为主导产品。
中国内燃机工业几十年来的发展,产量在世界上确实算大国,但不是强国。应该承认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不行,比如电控技术、高压喷射技术、稀薄燃烧技术、噪声排放控制技术、代用燃料技术等等。中国无论技术、人才、资金都很短缺。
据资料显示,一批批外资整车厂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纷纷在中国设立发动机厂,其规模之大,不得不让人惊叹。这些项目大多计划在2006年左右正式生产运行,不考虑国内其他车用发动机生产厂家扩大产能的计划,那么这些产量加起来也有240万台之巨了。而我国整个汽车工业经过了前几年迅猛发展后已逐步进入成熟理性期,现有汽车保有量是2800万量,新增产量为507.05万辆,轿车产量为230.63万辆。参照2004年,产能假如以15%左右的较高速递升,那么这样,每年可增产的产能是500万量左右,这其中仅一半是轿车。而国内汽车生产大户一汽、东风、奇瑞等都用自己的发动机。虽然随着中国内燃机市场的开放搞活,尤其是轿车用的发动机,更是随着轿车的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而节节攀升,国内外整车厂和内燃机专业制造厂纷纷抢位这块市场,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紧缩及轿车市场的渐趋成熟平稳,发动机的产能却有被放空之险。
从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来看,内燃机 行业 就呈现产量增加、利润下降的态势。对如此大的压力,大概有40%的企业还要亏损,这里面也会有大型企业。但换个角度解读,也许是件好事,有助于内燃机 行业 升级换代。在大功率柴油机市场,要好于其他机型。在整体汽车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重型车市场是增长的,特别是重型车中的大马力车型。而重型车发动机中潍柴的表现比较突出,这在 行业 里是有共识的。市场变幻莫测,由于内燃机牵涉的 行业 比较多,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度很快,如果产品结构不能及时跟上,即使是大企业,也会摔下马。因此对市场的判断便显得尤为重要。
内燃机是个高新技术的载体,它集电子控制、新型化工原材料和复合材料技术于一身,要靠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内燃机配附件是内燃机发展的基础 行业 ,在国内,这一块问题很突出,配附件企业开发能力更弱、条件更差,比如电控燃烧系统。而国外有一套强大的配附件系统,研发搞得很快,出了新的机型,一整套配附件就随后跟进,甚至提前。我们的企业目前很难做到这样快的作战能力。
虽然媒体上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达到欧Ⅲ,欧Ⅳ排放要求,但是,没有合格的柴油,也很难如愿。
目前我国柴油品质整体较差,含硫量高,只相当于欧美1990年以前的水平,含硫量较高的燃油会对柴油机的高压供给系统、电控系统以及后处理器造成影响,不但会导致柴油车排放系统的恶化,还会缩短系统寿命。柴油标准的修订也严重滞后,整个供应链,包括油厂、运输、分销上的油品品质的稳定性还有些问题。也许,行政成本和信心也是柴油车际遇不佳的原因。
第二节 企业产品竞争策略
一、环境与能源双重压力
内燃机发展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但也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由于汽车数量的增长,我国一些主要大城市大气中的NOx、CO、HC主要为汽车尾气所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汽车工业还不是很发达的今天,我国非公路机动机械占有相当大部份:我国拖拉机和农用车413万辆,各种小型农用机械、植保机械100万台,内河船舶42万艘等等。这些非公路机动机械年产量达到550~600万台,相当于汽车产量的2.5倍。如果加上摩托车,我国道路和非道路用机动机械实际运行量达到1.2~1.4亿辆,它们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数倍于汽车,可能下一步对环境的污染,小城镇将首当其冲。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我国汽车工业经过若干年实践确定以欧洲汽车法规体系为蓝本。我国环保、汽车、交通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政策》中已明确规定2000年采用EuroI排放法规,2004年采用EuroII,2008年采用EuroIII,2010年争取与国际接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施期限会提前)。这便意味着国外用了30年走过的历程,我们要在10年内完成。
我国非公路机动机械是等同采用了ISO8178排放测量标准,并参照欧洲法规体系制定了我国非公路机动机械排放法规,这些机械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工程机械、叉车、林业机械、建筑机械、发电机组、中小船舶等。这些产品中,我国农用运输车又是各种非道路用途设备中数量最多而且情况特殊的机种,应按照何种标准考核一直在争议之中。为了推进农用运输车由目录管理向型式认证制度转化并纳入机动车管理范围,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7月组织制定《关于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农用运输车排气污染物的设计规则》以广泛征求意见,总的来说,我国内燃机工业排放法规体系正逐步走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由于排放法规的要求,内燃机的技术进步围绕以降低排放为核心,以先进的节能、低污染发动机的目标作为设计的主旋律。这就要求采用高新技术提升内燃机的技术含量,相应改善燃油及润滑油品质,并实现燃料多元化、动力多元化方能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
柴油机的技术发展从欧洲、美国、日本技术进步的历程可以看出,要满足欧III以上法规,基本上都是采用多气门技术,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高压喷射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燃用相适应的、规范的柴油(低硫、低芳香烃)。
优化柴油机的燃烧过程。针对柴油机主要有害排放是NOx和颗粒物生成特点,从燃烧室的结构,气流的运动及喷射过程的匹配上抑制初期燃烧放热规律的峰值;提高后续燃烧放热规律强度,同时缩短后燃,尽早结束燃烧持续期。前者为了降低NOx排放,后者为了改善燃油耗及降低烟度及颗粒排放。
为了有效控制颗粒物排放,通常采用高压喷射,EuroIII要求喷射压力在120MPa以上,EuroIV在150MPa以上甚至更高,目前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达到200MPa以上。
NOx排放有效控制方法:采用先进燃烧室(如低涡流直喷燃烧系统),排气再循环的使用(冷却的EGR),电控燃油喷射并通过预喷和推迟喷射定时都可以减少NOx排放。
为了使发动机性能全面提高,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包括VNT、AVNT、e-turbo),空一空涡轮增压中冷,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高压共轨、泵喷嘴,新型泵—管—嘴系统),多气门,喷油器中置等等,这些已成为目前欧、美、日为满足更加严格排放法规通常设计理念。
柴油机工作过程是复杂燃烧过程,而且NOx、PM排放增减是一个相互矛盾过程。为了达到严格法规,机内净化措施必须对进气、供油、燃烧室优化匹配。因为在很多净化措施中降低HC、CO、PM排放与降低NOx排放的措施是相互矛盾的,同时有的净化措施又与燃油耗相抵触。因此,在发动机设计可改进提高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机型及使用要求提出优化折中的方案。
现代设计理念中,有一点也是大家的共识:柴油机开发目标,从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效率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从源头上对有害排放加以控制,也就是首先在发动机内对排放物加以控制。
就目前技术而言,为了满足EuroIII、EuroIV以上法规,机外净化措施被采用,通常在内燃机上使用的机外净化措施有;氧化催化转化器、还原型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化器及颗粒净化器。任何有效排气后处理使用的先决条件是无硫柴油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还要满足日益严格甚至苛刻的排放法规,今后的柴油机必须是先进的柴油机,今后的内燃机 行业 是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的产业。现在我国的内燃机企业不应该停留在盲目追求产品数量,大规模发展低档产品的层面,面对日益严格的法规,唯有适者生存,没有技术进步的产品其生命周期将是很短暂的。
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内燃机工业发展除了面临环保法规的巨大压力,同时又面临着石油资源日趋枯竭的现实。1993年起,我国已是石油净进口国,目前进口数量已超过我国石油产量30%以上,且有增无减。石油资源不足影响到内燃机工业持续发展,也危机到国家能源完全。在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量中,可供投入国际市场的产油国,又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因而油价的政治和垄断因素很大。国际上用油的不稳定性,使各工业国对增加消费用量持谨慎态度,各项减低内燃机油耗措施,甚至法规都在促使发动机经济性不断提高。所以,合理和节约用油及寻找代用燃料是对今后内燃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另一方面,我国有丰富煤炭资源和相当数量的天然气、煤层气可开发利用,这些能源可以转化为煤制汽油、煤制柴油、二甲醚、醇类燃料及NCG、LNG、LPG可供内燃机使用。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物质燃料及生物柴油还有待我们去开发。
通常这些代用燃料多含氧、不含硫和芳香烃,往往被人们称作为“清洁燃料”。目前采用代用燃料发动机可以达到低排放和超低排放目的。因此内燃机工业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燃料多元化。
在动力多元化方面,开展对气体燃料发动机、煤制清洁燃料发动机、内燃机复合动力 研究 。这些方面 研究 应包括燃料燃烧特性 研究 、缸内过程 研究 、燃料的混合气配制及燃料喷射、发动机磨损等。
随着排放法规的贯彻和实施,内燃机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例如EuroII到EuroIII、EuroIV的阶跃,不是简单法规定义,而是意味着内燃机技术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层面。将会进一步加快国内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原有的内燃机企业将会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阵痛,企业会产生分化,那些只靠价廉而不顾质量的企业会陷于绝境。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将敞开一个巨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每个企业都将面临不同的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的考验。所以环保指标不仅仅是一个法规,更是一个商机。通过法规贯彻实施,对内燃机产品可能会发生质的飞跃。从现在开始给我们的时间最多只有6~8年。
三、内燃机工业发展战略
1、技术发展战略
开放自主形成内燃机及零部件开发能力,在市场开放的今天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自我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国内、国外),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开发等,但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排放法规实施,推动内燃机 行业 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现有产品,加大科研及产业化投入。不断开发出适合于配套要求的节能、低排放、低噪声、高可靠性产品。
根据我国能源特点,发展内燃机产品燃料多元化、动力多元化。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发挥产、学、研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混合动力、新型动力)。
2、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按照现代内燃机产品发展特点,它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同时又是适合于专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业。所以要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能与国际大公司抗衡的内燃机企业(整机、零部件)。并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推出世界上一流产品的企业(世界上进入500强内燃机整机及零部件企业有20多家)。
农机内燃机 行业 要克服散、乱、差的局面,走出低价竞争的格局,重整 行业 形象。
3、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加入WTO以后,国外一些实力强劲的企业依靠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国际性的营销网络必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特别是汽车、工程机械、大中型农业机械等技术含量很高的内燃机产品的进入(目前我国轿车产品的绝大部分,工程机的30%~35%,大型拖拉机都为国外技术的进入),对我国企业及产品造成很大的冲击。我国内燃机企业要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实施与国际、国内大企业多种形式合作,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面对环保法规严格要求和能源日益枯竭的挑战,面对入世后国际上发达国家企业的产品、技术、资金进入,我国内燃机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三节 内燃机 行业 运行态势 分析
一、销售收入情况
06年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业三季度出现12%的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工业今年以来销售增长出现较大回落,如2003年1至10月同期增长38%,而2006年1至10月同期增长20%。全年,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业销售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10%左右。
二、利润实现情况
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业毛利率变动不大,3季度实现利润略有回落。
三、总体发展情况
由于房地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 行业 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国家04年以来一直实施宏观调控。在这一背景下,内燃机 行业 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三季度是十分明显的,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实现利润均出现明显的减缓、回落。更需要注意的是10月底央行调高了存贷款利率,显然,这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举措。从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06年仍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央行再度调高了存贷款利率的可能性仍存在。这必然进一步影响到相关 行业 ,机械 行业 业绩将继续受到影响。
从 市场发展 情况看,由于自2004年4月大盘的调整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大,机械 行业 板块不少个股调整幅度比较大,风险得到有效的释放,大盘一旦出现转机,应具有一定力度的反弹。
因此, 行业 总体投资评级为:中性偏淡。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