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7年我国冷库及相关产品发展方向及对策
一、我国冷库及冷风机的研发方向
1、土建冷库设计与安装。
2、组装式冷库设计与安装。
3、速冻装置。
4、空气调节保鲜库设计与安装。
5、真空速冻技术开发。
6、冷风机、蒸发冷凝器开发。
7、预冷技术。
8、轻钢结构及延伸产品。
二、发展对策 分析
1、树立“以土建冷库、组装式冷库为主,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开发新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2、新产品开发要突出核心技术的掌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市场需求。
重点在真空速冻技术、预冷技术、速冻装置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实现发展目标,增加品种,扩大产品的外延和内涵,真正使产品经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以优质、优价、优良服务参与竞争,占领市场。
3、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
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待遇,实施更为有效的激励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做出人尽其才;二是要不断引进企业短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
4、以更新营销理念为先导,在开拓市场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舞活市场这个“龙头”,扩大产品销售。
准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定位,细化目标市场。围绕销售目标的实现,针对市场及时制定完善冷库及冷风机的营销战略,要重视物流枢纽建设、农业果品基地、速冻食品基地、肉食加工基地、城市“菜篮子”工程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牢牢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将市场信息收集、市场
分析
预测,以及市场营销战略的
研究
和管理等项工作形成程序化和制度化。注重营销网络的建立和管理,广开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真正使我国冷库、冷风机公司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和竞争主体。
第二节 我国冷库 行业 现状 分析
1、冷冻冷藏能力
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吨,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50万吨,国有冷库450多万吨,大都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多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达70多万人,日冻结加工能力约9万吨,日制冰能力约7万吨,日贮冰能力约16万吨。
2、冷藏库的形式
我国冷藏库的单库规模,大型的每座容量0.5万吨以上,小的为百吨左右。建筑形式大、中型冷藏库以多层建筑为主;小型冷藏库均为单层建筑。我国的各类冷藏库,不论规模大小或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到目前这种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就以予制装配式冷藏库取代了其他方式建造的冷藏库。
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是外贸系统于1973年首先整座引进的,截止1985年广东、北京等省市共约引进了40座,总库容约为7.5万吨装配冷库。近几年来我国聚氨脂和聚苯乙烯隔热板生产已形成规模产业,部分中小型冷库,特别是小型冷库都倾向采用装配式的,其优点是施工周期短,安装调试方便。
3、制冷设备
我国的制冷设备制造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上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市场用户的需求。活塞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大型溴化锂吸引式制冷机等主要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制冷设备产品已出口走向世界。在换热器方面,80年代以前设计的冷库,冷凝器以立式、卧式水冷式为主;库房内的蒸发器,低温库采用排管,高温库采用冷风机。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由于食品结构改革,包装冷冻食品增加,低温库房的蒸发器逐步采用了低风速,小温差的冷风机;根据水源情况,高效蒸发式冷凝器也在逐步推广之中。冷库制冷系统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如机器的安全保护、库温遥测等已普遍应用,不少冷库在热负荷与压缩机匹配和库房货物的管理电脑化方面,在扩大应用。
4、储存形式
冷库是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流通体制的改革,冷藏库的储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大批量、少品种、多存量、存期长、向小批量、多品种、少存量、多流通的形式发展,由贮存形转向经营形,有部分冷库对外开放,并提供各项服务,有部分企业以冷库为依托,建立冷冻、保鲜食品批发市场,开展多种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