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影响煤炭 行业 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响煤炭市场运行的几种有利因素
1、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带来的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有利于煤炭市场稳定运行。预计,保持今年国民经济增长将新增煤炭需求5000万吨以上,还有消息说,今年元月份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迅猛,并由此引发了局部地区电力供应危机。我国沿海地区缺电的形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煤炭需求持续增加应属必然。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用煤用电的集中地区,也是我国煤炭消费量最大、交易最活跃的地区。国内煤炭总体需求的增加和沿海地区煤炭交易的活跃,有利于市场煤价的稳定上行。
2、世界石油价格波动有利于国内外能源市场增加对煤炭的消费和需求。尽管欧佩克多次表示将弥补可能由于伊拉克遭受美英等国军事打击而减少的石油产量,但国际石油价格仍然比伊拉克危机前上扬了20%。如果美英等国打击伊拉克,国际石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冲高,如果伊拉克危机化解或伊拉克遭受军事打击之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可能会有一个急速下跌过程。因此,无论伊拉克局势如何发展,石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已成定局,将促进国际国内能源需求向煤炭转移,有利于煤炭市场的消费和流通。同时,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扬,也会拉动煤炭价格上行。
3、从目前形势看,计划内煤炭的供应(在年度煤炭订货会上国家认可的供应计划)价格上涨已成定局。尽管还有部分计划内电煤的供应价格没有最终敲定,但从现有情况看,无论是计划内冶金用煤,还是计划内电力用煤,价格上调已成定局,只是上调时间和上调幅度问题。这一结局将有利于提升今年市场煤炭价格的总体水平。
二、影响煤炭市场运行的几种稳定因素:
1、国家已经明确延长鼓励煤炭出口的政策。煤炭出口的扶持政策确定后,煤炭出口工作至少可以保持2002年的水平,煤炭出口工作的稳定将有效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缓解我国煤炭产量超常增长对国内市场的资源压力,避免由于出口量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而有利于国内市场稳定运行。
2、计划内电煤价格及供应问题行将确定,将消除国内煤炭市场的最大不稳定因素。我国发电用煤的消费量占煤炭流通总量的六成以上,一般采取计划内衔接和市场采购两种供应渠道,并且计划内电煤的供应在主要电力企业的煤炭需求中占绝对比重。计划内电煤供应问题由于煤炭和电力两个 行业 在价格上的争议,未能在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得到落实。这一隐患的化解从两个方面对煤炭市场起到稳定和平衡作用。首先从数量上对最大用煤 行业 的基本需求进行了衔接,减轻了电煤完全市场采购对市场供应的压力,保证了煤炭流通的基本平稳;另一方面,电煤价格会对市场煤炭交易价格起到支撑和平抑作用,避免市场煤价的过度波动。
3、06年煤炭进口数量将比去年减少。造成2002年煤炭进口数量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001年末煤炭价格暴涨,国内市场上到达部分用户手中的煤炭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导致部分用户将采购转向国际市场。但是去年底和今年初国内煤炭市场稳定,吨煤价格也比2001年末低30~40元左右,用煤单位对煤炭进口的热情自然降温,减少煤炭进口也顺理成章。因此,今年煤炭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将减弱。
三、影响煤炭市场运行的几种不利因素
必须提防煤炭生产快速增长对煤炭市场的影响。近14亿吨的煤炭产量和今年仍然较高的煤炭生产热情必须引起充分重视。不仅应该对近14亿吨煤炭的消费、库存状况进行合理的解释,而且应该对目前比去年同期仍然增长的煤炭生产形势进行论证,警惕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给煤炭流通带来的负面影响。
1、煤炭市场行将进入淡季。三月份以后,春暖花开,气候宜人,白天时间加长,“冬季取暖"进入尾声,社会对煤炭和电力的需求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电力 行业 进入机组检修高峰,火电对煤炭的需求减少,煤炭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淡季,受季节供求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必然受挫。
2、水电的恢复将相应减少社会对火电的需求。尽管目前还不能断定未来水电的恢复状况,但随着雨季的到来,水电逐步恢复和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将抑制电力市场对火电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火电对煤炭的消费。
3、目前我国主要煤炭用户(特别是华东和华中地区各省电力企业的煤炭库存)和主要中转港口的煤炭库存大多呈现增长态势并处于较高水平,而煤炭消费量、交易量、中转量又大多呈现下降态势,将对人们的消费心理、营销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市场煤炭价格的稳定。
从以上影响煤炭市场的三种因素看,前两种因素,即有利因素和稳定因素似乎更长远一些,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力度相对弱一些;而后一种因素,即不利因素对煤炭市场的影响似乎更近、更现实一些,短期内的势能也更大一些。所以,我认为近期煤炭市场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将稳中趋弱,煤炭价格难免继续下滑。
第二节 煤炭工业发展对策
煤炭工业现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炭工业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要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全面 分析 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认真 研究 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确保煤炭工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制定煤炭 行业 发展政策
1、降低煤炭工业税负水平。
2、强化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提高煤炭 行业 准入门槛,制定煤炭 行业 资源消耗标准,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3、制定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全面实现小康的指导意见。
4、制定煤炭工业转产发展基金的筹措和使用办法。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
1、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在部门 行业 管理向职能综合管理转轨阶段,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要通过完善法律规范、科学制定 规划 和强化管理,形成有序开发和供应适度从紧的格局,促进社会节约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
3、发展煤电联营,集中治理污染,减少煤炭最终直接消费量,推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组建煤炭大集团
企业组织结构分散是煤炭工业最主要的矛盾。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其它一切问题则迎刃而解。
1、组建煤炭大集团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煤炭 行业 竞争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稳定的要求。
2、组建大集团必须要有资产所有者的强力推动。
四、正确引导小煤矿健康发展
1、关闭整顿小煤矿已取得一定成效。
2、按照统一 规划 、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方针,本着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法治为本、关闭整顿与重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依法开办的小煤矿进行改造,减少生产矿井个数,扩大单井生产规模,提高矿井回收率,促进安全生产。
五、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1、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工业潜力巨大。
2、用信息化技术重造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3、认真搞好煤炭液化等示范项目的建设,拓展煤炭工业生存空间和提高经济效益。
4、支持煤炭地下气化等技术 研究 ,积极探索煤炭开采的新路子。
六、促进煤炭 行业 可持续发展
1、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
2、注重生产经营和产品质量管理,坚持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变化,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益。
3、发展综合利用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
4、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环境。
煤炭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明显好转,结构调整有所进展,但煤炭工业结构还没有本质上的优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煤炭工业发展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严峻,需要系统地 研究 煤炭工业发展战略,制定有利于煤炭工业发展的政策,发展煤炭大集团,优化煤炭工业结构,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提升煤炭 行业 竞争力的建议
一、增强竞争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唯一出路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正在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随着我国加入WTO,这一进程将明显加快,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对于我国的工业经济的发展,资源比较优势的相对重要性下降了,我国的各个地区很难主要依靠资源的开发来实现现代化,在影响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各项因素中,竞争优势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比较优势的作用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够发展。
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比较优势主要涉及到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复,以煤炭 行业 为例,我国的煤炭 行业 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储量丰富,仅次于俄国和美国占世界总储量11.02%,劳动力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炭工业发展迅速,从1969年到1997年28年连续增长,自1989年突破10亿吨大关以来,已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的地位。但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煤炭工业缺乏竞争优势。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对于市场的反应迟缓(即对于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的反应迟缓),产品结构单一。大小矿和产量结构不合理,小煤矿过多过乱。
竞争优势涉及到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的关系,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企业的战略行为。增强竞争优势意味着国家对产业的发展将采取优胜劣汰的战略,如果国内的某些产业不能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采取种种替代政策(包括从国外直接进口)。我国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备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迅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我国在继续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产业升级的速度。而我国煤炭产业的升级之路困难重重,而且有下滑的倾向,小煤矿的过度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强调增强煤炭工业的竞争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我国煤炭工业走出困境的唯一道路。
我国煤炭 行业 未来几年的发展将会呈现"强者逾强"的局面,煤炭企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会越拉越大,这既是我国的 产业政策 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整个煤炭 行业 为迎接复关调挑战必然要作出的调整。在我国煤炭 行业 未来的残酷竞争中,制胜的企业必然是:把企业的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完善与自己的技术优势相匹配的先进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为客户提供更宽的产品线;不断向与煤炭 行业 关联度高的产业拓展。
二、国有煤矿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国有煤矿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三个方向
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承担着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供应重任,必须加大对大中型煤矿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国有煤炭企业技术改造的基本方向应是,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品种、改进质量、保持环境、扩大出口、提高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抓好煤矿安全系统改造
集中支持一批资源可靠、产品有市场但安全隐患大的设备、设施的升级改造,完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2、大力提高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
重点支持主要产煤地区、煤炭出口基地实现采掘、运输等环节的高效机械化。
3、抓好洁净煤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洁净煤技术,扶持资源优势企业实施稀缺煤种深度洗选加工。
(二)国有煤矿立足市场的三大支点
1、技术是立足市场的先决条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煤炭生产企业亦如此。国有煤矿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拥有一大批采矿、地质、机电、测量和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这是其他所有制煤炭生产企业难以具备的。国有煤矿怎样发挥这些技术上的优势呢?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变优势为生产力、竞争力。具体就是要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把优秀的技术骨干安排在重要岗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是利用他们的技术专长及经营经验,搞好煤炭的生产、经营管理;二是利用他们的传、帮、带培养自身的人才,提高本矿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一个煤炭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仅是依靠大量的民工苦干、蛮干,不进行科学生产作业,只顾打矿井、挖煤炭,不出安全事故则万幸。此举或许在某一时期能取得一定的经验效益,但并非长久之计。
因此,国有煤矿要打破常规,创造有利条件,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精的专业人才队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这是立足市场的先决条件之一。
2、管理是实现效益的根本基础
管理出效益。国有煤矿必须把现场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把最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生产第一线,否则一事难成。同时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是国有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一环节。
3、文化是促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煤矿工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有精神上的追求。为使他们在工作之余不空虚,必须有东西来填充这一空间,充实他们的生活。那就是文化。企业文化是把一个企业的效益发展和职工的精神面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煤炭生产 行业 因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各个煤矿都去培育和发展一种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是不现实的。很大一部分煤矿都是靠钞票来凝聚矿工的生产力。因此,国有煤矿可发扬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矿的优良传统,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培养职工一种爱矿如家的主人翁意识。企业文化可改变职工的思维习惯,使之纳入经营发展的思维轨道,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拓展,最终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国有煤矿与其他所有制煤矿的显著差别就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煤炭 行业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恢复性增长的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当前煤炭经济状况的好转只是恢复性的,煤炭工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突出表现为“四低”:
一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经过几年的清理整顿,目前全国各类煤矿仍有2.6万个,产煤近14亿吨。其中,原94个国有重点煤矿,平均规模在760万吨左右;2400个国有地方煤矿,平均规模在10万吨左右;2.35万个乡镇煤矿,平均规模只有1.8万吨。
二是技术和装备水平低。为数相当多的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安全没有保证。全国58%的小煤矿仍采用巷采方式,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小煤矿井下仍使用三轮车和畜力运输。一些国有大矿生产安全欠账多,设备老化,监测监控系统不健全,存在很多隐患。
三是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煤炭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远远不够。全国煤炭洗选率低,多数煤矿只能生产和销售原煤。煤化工、煤矿办电、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液化等战略性起步工程进展较慢。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安全管理水平低。煤炭 行业 依然是事故高发 行业 。目前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产煤国家煤矿事故死亡总数。今年上半年,煤矿事故死亡2798人,占工矿企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3%。
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23起,死亡534人;分别占全国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3%和43%。“四低”集中反映了我国煤炭工业的传统弊端,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背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实践创新, 研究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联系煤炭工业的实际,我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煤炭 行业 整体竞争力。煤炭 行业 目前这种分散的格局,既不利于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市场竞争。要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煤炭企业结构布局;继续关闭整顿那些质量低劣、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对全国现有的2.35万个小煤矿,要取缔关闭一批,整顿规范一批,改造提高一批。通过深入整治,解决小煤矿无序开采、过多过滥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政策导向,推动小煤矿实现规模经营。同时,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探索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引导国有煤炭企业进行联合,增强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二,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增加煤炭附加值。要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现“两个转变”,拉长“两条产业链”。“两个转变”是,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和由初级产品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两条产业链”是,煤、电、高能耗产品产业链和煤、焦、化工产品产业链。特别是第二条产业链,发展前景很广阔:可以以煤焦油加工为重点,发展第一代产品,提供化工原料;可以以乙炔化工为重点,发展第二代产品;可以以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优质液体燃料为重点,发展第三代化工产品。
第三,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促进洁净煤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炭的清洁生产和清洁燃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要以《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广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在大力推广洗选加工、水煤浆、型煤等传统洁净煤技术的同时,利用世界先进的成熟技术,加快推进煤炭气化、液化的示范工程,争取早日进入工业化生产,实现洁净煤技术的重大突破。
第四,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产业。要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的面貌,提升煤炭工业的整体素质,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要搞好矿井技术改造和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要瞄准煤炭发展的主攻方向,搞好科技攻关,解决煤矿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高煤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技术、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第五,加快煤炭综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强大动力。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积极推进煤炭信息化建设。比如,加快煤矿信息网络化 研究 、信息化煤炭企业 研究 、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与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研究 、煤炭电子商务和电化服务 研究 、煤炭企业实时综合信息网络集成化 研究 、煤炭工业数字化技术 研究 、煤炭企业管理和安全管理分类模型 研究 等。
总之,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敢于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煤炭工业的安全高效和健康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