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
一、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
从当前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因素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以及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惯性依然很强;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可能会因上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作用而趋缓。
在全球经济表现强劲的情况下,200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中长期形成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如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等问题。同时,在全球经济紧缩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硬着陆可能会损伤中国经济的增长。具体表现为:
1、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
2006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680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5亿元,增长9.4%。
2006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368亿元,增长31.3%,加快4.2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695亿元,增长24.2%,加快0.7个百分点。分 行业 看,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轻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2%。
2、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2006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
200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3、市场价格温和上涨,PPI和CPI价格差扩大
2006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2.7%。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PPI和CPI价格差扩大,由年初的1.15个百分点扩大到6月末的2个百分点。这也反映了上半年我国投资需求旺盛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4、贸易总额达到近8000亿美元,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2006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286亿美元,增长25.2%,增幅回落7.5个百分点;进口3671亿美元,增长21.3%,增幅加快7.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614.5亿美元,同比增加217亿美元,增长率54.9%。6月份当月贸易顺差14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并成为连续第26个实现贸易顺差的月份。
5、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对整个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负面影响增大
2006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1-6月,外汇储备增加1222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12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给外汇资产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外汇占款使中国目前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效率大打折扣。
6、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使货币供应量高居不下,金融机构存差更加突出
2006年6月末,外汇占款达到82874.24亿元,占资金运用总额的24.63%,较年初上升了1.05个百分点。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使货币供应量高居不下,6月末M2余额为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提高2.7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提高0.86个百分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在股市向好分流银行存款以及银行信贷增长偏快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存差继续呈扩大趋势,6月末存差余额高达103157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0677亿元,对银行来说,如何运用过剩的资金依然是最紧迫的问题。
7、银行信贷投放过多
与去年不同,在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同时,出现了银行信贷投放过多的特点。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实现央行全年新增贷款目标的87%。我们认为,从目前的融资结构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因此,投资快速增长对银行信贷投放形成强烈的外部需求。而且,从期限结构来看,多数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增幅高于短期贷款的增长,2006年6月末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05年末的45.20%上升到45.37%,提高了0.17个百分点。值得警惕的是,在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短期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的提高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政府对产业的政策及影响 分析
1、《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该决定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或降低部分货物的出口退税。化纤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了2~3个百分点。
2、2004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 行业 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产业政策 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随《通知》下发了《当前部分 行业 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对纺织等九大 行业 控制信贷。
3、2004年5月11日,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倡导并建立的中国化纤 行业 投资预警系统启动,该系统的建立是给现有企业及将要进入该 行业 的企业以警示,以防 行业 投资过度和可能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此系统分为五级预警、二个层次,涉及化纤各主要品种、各主要生产技术。
4、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联合编制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其中化纤 行业 优先发展: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复合超细短纤维及产品、重要产业用纺织品、大规模聚酯及纤维加工设备、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以上政策的实施,一方面规范了 行业 的运行,抑制了 行业 的过渡投资;另一方面,又通过政策鼓励 行业 的发展。在这些政策的限制或保护下,人造纤维 行业 必将更加有序的发展。
第二节 全球 行业 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 行业 的发展状况
1、印度扩大人造纤维生产
2006年4月份人造纤维生产创9173万公斤记录,5月份产量9558万公斤,6月份产量9301万公斤。2006/2007年一季度,聚酯短纤生产增长幅度最高,为33.65%,产量为2.0175亿公斤。4月份聚酯短纤产量增长27%,至6143万公斤,5月份增长48%,至7109万公斤,6月份增长26.6%,至6923万公斤。
2、全球聚酯类纤维技术发展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工业的发展,聚酯纤维在数量上快速发展,但在性能和功能上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开发了一大批差别化﹑功能化及高性能的合成纤维。目前,国外差别化及功能化聚酯纤维的开发有较大进展,如日本,从80年代新合纤(shingosen)摆脱了模仿天然纤维的时代走向目前的“超真”的“新新合纤”阶段,在聚酯纤维方面如超膨松性纤维﹑超悬垂性纤维﹑超柔软性纤维﹑香味纤维﹑防辐射纤维等;美国发展合纤的品种主要是弹性纤维﹑工业用丝﹑地毯和非织造布。在聚酯纤维产品开发方面不仅注重聚酯工业丝和非织造布的开发,而且注重服饰用聚酯纤维的开发,及多种差别化纤维,如改善纤维的光泽。加入不同添加剂﹑不同截面形状的纤维﹑不同的纤维根数,聚酯阻燃长丝,中空聚酯长丝,低熔点涤纶长丝。韩国开发功能性纤维和产业用纤维,如高模低伸高强聚酯纱﹑导电聚酯纱﹑聚酯超细纤维等。
二、当前 行业 发展特点
1、功能性:人造纤维的新优势
人造纤维作为人造的高分子聚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预先设计其功能性。例如添加抗菌剂,使其具有抗菌功能;添加矿物微粉,使其具有低辐射功能或远红外辐射功能。这样做显然比改造天然纤维更容易、更经济,而且效果更显著。
2、高感性:人造纤维的个性化方向
从根本上讲,天然纤维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产物,因此带有面面俱到的性质。即如果从一种纤维的各个方面去综合评定,还没有一种人造纤维能比得上天然纤维,但从局部指标评定,许多人造纤维品种的性能都超过了天然纤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纺织品的消费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触感,包括了纺织品的柔软性、悬垂性、压接触、热接触、冷接触等方面的感觉。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纤维的技术指标也要求越来越细致,比如与纤维强度有关的就有弹性模量、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拉伸强力、剪切强力、拉伸强度等一系列技术指针。 研究 中发现,如果改变人造纤维的分子量、聚合度、取向度以及人造纤维的纤度、截面形状和长度,就可以改变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于是所谓的差别化人造纤维便脱颖而出,成为人造纤维的发展方向。
日本纺织界针对纺织品消费市场的变化,将差别人造纤维维称为高感性纤维,实际上就是设计生产出系列化的、在局部有突出优点的人造纤维,再通过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将不同人造纤维的性能取长补短,生产出各式各样综合性能超过天然纤维的纺织品。日本人造纤维业的发展方向,已得到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认可,故日本人造纤维产品的差别化率早已高达40%以上。
三、全球市场环境 分析
1、人造纤维的使用率不断增加
现今全球的纤维生产发展趋势主要仍在於人造纤维方面,尤其是聚酯纤维的生产量更是逐年稳定的成长。2000年到2005年间全球的人造纤维需求量成长20%,而聚酯纤维的成长率更高达30%左右。在市场需求的带动影响下,聚酯纤维市场占有率从1960年仅有1%的市占率,发展至2005年为41%。从过去40年全球纤维市场的发展趋势,人造纤维的使用率明显增加,尤其是聚酯纤维更为主要的成长动力来源,并且在中,短期内,聚酯纤维的成长趋势仍将持续,因此也将会对於其他纤维产品的 市场发展 空间产生一定程度的压抑作用。
2、中国与东南亚人造纤维市场潜力巨大
整体而言,未来亚洲将成为全球人造纤维产业的主要发展地区,中国也将逐渐取代美国与欧洲成为生产大宗产品的主要基地,而美国与欧洲地区则转为生产特殊化产品。
至于台湾、南韩目前虽仍在国际人造纤维版图上占有重要制造地位,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国家持续扩充产能及低价竞争下,正处于由量产型的一般规格品转向差异化与高科技产品发展的转型关键期,近年台湾业者已经陆续将大宗规格品的产品线移往中国或东南亚等国家,朝向差异化、高附加价值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发展。
3、人造纤维夺取天然纤维市场份额
2005年人造纤维产量达到4400万吨。全球人造纤维需求预计将以5.4%的年增长速度增长。
人造纤维将从天然纤维中夺取一些市场份额,在2005年人造纤维占全部纤维总需求上升到65%。全球人造纤维市场将从良好经济前景中受益。特别是全球建筑 行业 的扩张将带来一些新的需求,如地板覆盖物、室内装潢、家庭陈设、土工纺织品和无纺布,消费者消费行动的加强将支持服装和家庭用品的采购,如床单、毛巾、毯子、棉被等。
四、 行业 的发展趋势
新纤维技术开发的脚步未曾一刻停歇,为使人造纤维能够在产品特性上超越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开发的领域仍然存在着相当宽广的空间。
1、多彩闪耀纤维
杜邦纺织成衣事业部推出了一项可闪耀细微双色调的新型彩色纱种“TactelPrisma”特达多彩纤维。本项新产品的构成是在纺纱工程阶段,混合两种不同色光的聚合体,以达到不同程度明、暗、深、浅的双色调彩影及闪烁的效果。“TactelPrisma”特达多彩纤维制作的布料,展现出了未来布料设计的丰富可能性,也是杜邦公司研发中心本身的成果。
2、天然原料的应用
在天然纤维消耗量渐减、人造纤维愈加受到喜爱的同时,各家人纤大厂无不致力于效法天然纤维的手感及触感,藉以抢攻市场占有率。预计,2010年人造纤维产量将为棉的2倍。可以预见的,我们将运用天然资源,创造一种介于天然与人造纤维之间的新型纤维类型,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将天然资源转化为机能性聚合体,并可经加工而成为纤维及布料。
使用天然农作物的PLA纤维是以玉米淀粉发酵形成的乳酸为原料,经蒸馏脱水反应制成的聚乳酸溶液纺丝后,抽取可生物分解的合成纤维,是一种集综合天然纤维及人造纤维素材性能优点的合成纤维,具有优良手感、水气转化、防污、抗紫外线、低燃度等特质,而且可以自然分解。加工所需要的能源较石油塑化类制品可节省20至50%的能源,而且是能够不断再生的资源。PLA纤维目前虽以玉米淀粉中的天然植物糖作为原料,但是此技术日后也可运用在其它天然原料如甜瓜、大麦,甚至其它农作物的副产品上。至于商品开发方面,CargillDow公司已经与美国化纤大厂Unifi共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气纺式染整色纱,以PLA纤维制造的产品已经正式在美国衣着及家用纺品市场推出。
3、生物机能纤维
在追求保健的风气下,具有抗菌效果的纤维将更为炙手可热。Rhovyl将此种纤维的运用延伸至平织布户外运动服成衣市场,不仅轻暖、舒适、排汗性佳,现在更要生产具有抗菌效果的弹性牛仔布。聚酯纤维大厂Unifi也早已加入此一领域,并在国际纱展中推出了”Amy”及”Insulyte”两种新商品。”Amy”是一种新的抗微生物纱线,具有持久防臭特性,外观具蓬松感,适用于运动服装。”Insulyte”为新型中空纤维,其聚酯及尼龙制成品有加强保暖及隔音效果,是运动服装的理想素材,质地轻而具有蓬松感。而Hoechst推出的”Trevira”纤维,其抗微生物及抗菌的特性获得了热烈的反应。此纤维具有永久的效果,可抑制细菌的繁殖滋长,同时也达到除臭、保护皮肤的目的。另外,Acordis推出比”Amicor”更为柔软、具有抗菌效果的”Amicordry”纤维,这是为机能性运动服市场设计的纤维,其构成是将”Amicor”及超细亚克力纤维(比尼龙更软)混纺而成。”Amicordry”可用于工作服,也可运用在多层功能的运动袜及睡袋使用。
4、快干功能
至于一向强调“让身体更舒适的科技”的瑞士大厂Schoeller,则推出更为有效的快干机能性运动服装布料,”3XDry”具有三重快干效果,无论是在夏天或冬天运动时皆能维持身体自然功能。不但布料表面维持干爽,在拨掉水分及灰尘后,布料内侧仍是干的,因为水气可快速传导至布料表层,而且即便在洗濯以后,其快干效果依旧比其它材质快约6至8倍。新制程让布料具备了更多层功能,Schoeller公司在2002/03秋冬已经推出了多种运用”3XDry”技术的布料产品。在未来几年间将推出更多种新技术布料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