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
一、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
2006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分季度看,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4%、11.5%、10.6%和10.4%。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
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棉花产量673万吨,比2005年增产17.8%。畜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增长。肉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8000万吨和2950万吨,分别比05年增长4.5%和3.0%。
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提高
200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05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12月份增长14.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增长17.9%,轻工业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0%。
3、国内消费市场活跃,增速加快
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05年增长13.7%,加快0.8个百分点(12月份7499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2%,汽车类增长2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4.0%,通讯器材类增长22.0%。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
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05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05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05年增长4.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05年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
5、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房价涨幅仍然偏高
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05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5%。从构成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2006年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涨幅比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0%,比05年回落2.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5.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比05年回落1.9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比05年回落0.1个百分点。2006年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05年上涨5.5%,比05年回落2.1个百分点。
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就业增加较多
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05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05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06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587亿元,比05年末增加20544亿元。06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05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政府对产业的政策及影响 分析
1、《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对纳税人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木(竹)纤维板、木(竹)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炭棒综合利用产品,继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通知中明确:纳税人应单独核算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或应纳税额。在申请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手续时,要提供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检测报告。
“三剩物”是指:采伐剩余物(指枝丫、树梢、树皮、树叶、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条、木竹截头、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等)。“次小薪材”是指:次加工材(指材质低于针、阔叶树加工用原木最低等级但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次加工原木,其中东北、内蒙古地区按LY/T1505—1999标准执行,南方及其他地区按LY/T1369一1999标准执行);小径材(指长度在2米以下或径级8厘米以下的小原木条、松木杆,脚手杆、杂木杆、短原木等);薪材。
2、人造板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十五”期间实施的人造板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使人造板企业获得了“血液”再造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包括由人造板产业推动的上下游产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速生林的大规模建设。
第二节 全球 行业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行业 的发展状况
1、纤维板
近10多年来,纤维板和刨花板的生产是以次小薪材为原料,资源供给矛盾不突出,发展较快,但由于中、高密度纤维板与刨花板相比,具有材质细密、性能稳定和应用领域广等特点,发展更快,是目前我国比较流行的一种人造板材。在我国,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和消费量逐年上升,已成为人造板市场需求的主流。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业发展非常迅速,至2005年底统计,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量已达到1854.14万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26.43%。从1999年起,我国已成为全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的第一大国。主要原因是:
1)我国的中纤板消费市场,尤其是家具业的迅速发展和中纤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了大量的中纤板,为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业高速发展提供了空间。
2)国家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中、高密度纤维板发展。由于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利润率较高和中央对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政策优惠,加上产品销售的市场空间广阔,已引起各方的浓厚兴趣,目前,在我国大陆的31个省、市和自治区中,除的西藏、宁夏自治区和青海省外,都有程度不同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至2006年,我国的中纤板年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2429.3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475.10万立方米、广东249.80万立方米、广西和江苏分别都达到190.50万立方米。
2、刨花板
我国的刨花板生产经过由80年代的上升,到90年代的下降再由2000年的再上升的反复过程,刨花板通过九十年代由于质量差和其它一些原因,被市场抛弃后,许多刨花板企业吸取教训,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和提高工艺水平后,近年我国的刨花板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又重新被市场所接受,许多家具生产企业又重新选用刨花板为原料,再者,定向刨花板也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的刨花板需求量是逐年上升。
目前,全国的刨花板企业约500家左右,年生产能力接近1000万立方米左右,由于产品质量普遍较差,增幅上升几年,,又下降了,如2005年的产量仅576.0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17%。但是,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仍看中我国家具企业对高质量刨花板的需求空间,所以,2006年又有一些大型的刨花板建成投产,例如,亚洲创建(惠州)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年产20万立方米生产线已在今年一月投产,除亚洲创建惠州投产外,江苏的大亚和福建的福人也引进国外年产20万立方米生产线,建设的刨花板生产线都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刨花板生产设备,这些将对提高我国的刨花板质量将有一定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刨花板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例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世界的优质刨花板大量进入我国的家具业,加上国际定单中,对刨花板为原料的家具增多,使我国的家具业使用刨花板的数量明显增多,带动了我国的刨花板生产。
二、当前 行业 发展特点
人造板 行业 作为一种资源消耗型产业,“高耗能、集约化”是其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人造板 行业 的先进技术也逐渐发展到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另外, 行业 面对全球资源的紧张状况,积极 研究 低耗能的技术,使人造板 行业 走向集约化道路。
三、全球市场环境 分析
1、生产过程自动化及运行生产安全化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目的是简化设备的手动操作,减少人为主观因素,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如法国Isoroy公司的Ussel中密度纤维板厂,日产量230m3,整条线由计算机控制,只有7名人员监视全部生产过程;加拿大一家刨花板厂,年产量15万m3,整条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只有4名操作人员;西欧部分生产线均通过计算机中心控制室监视每台机器工作状况。
发达国家对人造板设备,尤其是高速运转的设备都要进行设备作业安全的评价,设备上必须装备有防护和联锁技术的安全装置,并贴有经欧共体安全认证的CE标志。在生产线上容易产生起火、爆炸、不安全的工序上都设置有防火、防爆、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安全系统。如德国Grecon公司的火花熄灭装置,能报出火花出现的信号,并几乎在瞬间于传感器前方6-8m处形成短时的稠密水雾,火花便在水雾中被熄灭,以防止火花可能引起木质粉尘爆炸;德国ZettierGmbH公司研制的RAS5l型起烟信号器,通过光一电传感器经常测定空气中烟气的存在,同时测出可产生的火花点。
2、产品标准系列化同设备质量最佳化
各类人造板生产设备品种、规格齐全,达到标准化和系列化,以满足不同生产规模的需要。欧共体宣布从1993年1月起正式执行:EN29000系列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要求出口到欧洲统一大市场18个国家的商品,不仅质量必须符合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而且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也要得到ISO9000系列标准的认可口。产品要到世界市场上竞争,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质量,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产品的标准水平,从而促使各国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某些国家先进标准来组织生产。欧美及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对本国本地区出口企业依据ISO9000系列标准开展了质量体系评审工作。中国于1989年将ISO9000系列标准等同纳入国家体系,正式颁布GB/T10300系列国家标准。
3、设备生产环保化和技术创新持续化
人造板生产的环保问题与人造板生产工艺、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动力技术和电力技术等问题紧密相关,只能综合解决。动力技术是所有生产的推动力,它在保证生产作业的同时,又毫不怜惜地破坏环境。因此,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各国都在加强 研究 和开发对环境影响最小而又能发展人造板生产的技术和装备。
四、主要地区及国家 行业 发展
1、北美
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人造板工业发展不同导致市场份额也不同。在3类人造板生产中,美国保持领先地位,硬质板占90%多,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占大约70%,特别是刨花板,美国的生产份额从2005年的64.4%增至2006年的71%,中密度纤维板从69.1%增至69.2%,硬质板从91.3%增至91.4%。
加拿大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相对强和稳定,其生产在2005年和2006年占北美地区生产能力的30.2%。然而,加拿大刨花板产量在北美地区从28.8%下降到22%,硬质板的生产从8.7%下降到8.6%。墨西哥只有刨花板的生产有些国际影响,从2005年占北美地区生产份额的6.8%增加至去年的7%。
2、德国
根据德国人造板工业协会(VHI)的数据,德国人造板工业2006年销售额增长6.4%达到51亿欧元。家具工业的繁荣和国外良好的需求是2006年德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提高是制约性因素。根据VHI的调查,2006年在联邦范围原材料和能源平均提价如下:工业用针叶材50.6%,木材削片73.2%,刨花97.3%,能源21.9%,胶粘剂20%。
五、 行业 的发展趋势
世界人造板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人造板机械正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大原材料范围、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节能和开发新能源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
1、大型化
为集中信息、利于新技术采用,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人造板厂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所使用的人造板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大。
2、高速化
人造板机械的主轴转速、进料速度等在普遍提高,设备的加工速度、运输传送速度在大大加快,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
3、自动化
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实现了设备的自动检测、自动调节和控制、自动信号连锁、保护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4、多样化
为扩大原材料利用范围、提高木材利用率和人造板产品质量,适应木材资源不足和产品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国际上不断开发研制新型人造板机械,从而满足市场对人造板机械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的多样化需要。
5、节能化
随着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全球越来越重视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不断提高人造板机械设备的效率。
6、环保化
一些发达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增加投资在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对人造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污水、有害挥发物和噪声等的防治开展了大量 研究 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