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外市场整体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农机 行业 的不景气而使其发展呈现一种低迷状态,而国外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使农机 行业 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采用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提高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数量和价格的相对优势。
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德国和意大利,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商都有一个巨大和多变的国内市场,都拥有技术、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技能,并做好了进入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准备。但是制造商们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且/或者与当地制造商建立伙伴关系。亚太和拉美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都对投资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北美、西欧和某些太平洋沿岸地区农业收入充足,而且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在贷款时有足够保障和资金支持。而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情况则正好相反,农业收入仍然很低、资金匮乏,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手工犁进行生产。
第二节 亚洲地区主要市场概况
目前,亚太地区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中国占48%、日本占17%、印度占13%、韩国占8%、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分别占4.5%和2%。尽管其他国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农业,但贫困、官僚政治、低投资额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成为了其购买农业机械的绊脚石。尽管如此,已有当地和外国制造商在建厂和发展营销网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日本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农业也很发达的国家。田间作业从耕整地、插秧、植保、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1996年,日本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达到了机收的85%(其余为割捆机收)。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居世界领先水平。能在水稻育秧、移栽方面很快实现机械化,有赖于高度重视农艺和农机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所提供的高质量设备。
日本的农业,特点是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对小规模经营适应力强,此外,每公顷农用地拖拉机功率比美国、英国、法国等高度机械化国家投入多(每公顷农用地拖拉机功率:日本8.0kw、美国0.4kw、英国1kw、法国1.6kw、意大利1.5kw)。
日本的农机生产企业有近千家,但小企业多,农业机械主要生产供应集中在久保田、洋马、井关、三菱四大农机公司。久保田和洋马等公司生产水稻从育秧到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械、水稻收获、脱粒、干燥、运输等各类农业机械。
2009年日本农机产销统计表
单位:台
第三节 欧盟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农机出口国,也是西欧最大的农机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德国农业机械制造业产值约占全世界总产值的10%,在西欧国家中约占1/4,产品出口率达74%。
2007年, 行业 出口首次突破40亿欧元,主要出口对象是法、俄、英、美等国家。从业人数超过3.3万人,但员工超过20人的企业仅200余家。
2008年,德国农机销售额为75亿欧元,增幅达24%。德国农机产品以动力设备(拖拉机)为主,占农机业产值的近一半(47%),08年销售额为35.4亿欧元。三大拖拉机生产基地(曼海姆、马克特奥伯多夫和劳伊根)去年共生产拖拉机6.55万台,83%外销,目的地主要是欧盟各国,少量销往美国和东欧。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功率拖拉机逐渐成为主流。德国生产的拖拉机中,150马力以上占37%。除拖拉机外的其他农用机械销售额为39.6亿欧元,增长约30%。其中联合收割机11.8亿欧元,增长达52%,出口率85%。农业机械继续朝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方向发展,例如实现松土、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的机具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
2008年,德国本土的农机市场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45.3亿欧元,增幅23%。其中26.5亿欧元来自进口。德国市场的拖拉机销量为3.13万台,平均功率140马力。犁具、矿物施肥机、联合收割机和脱粒机等市场也需求旺盛。
第四节 北美地区主要市场概况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给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产业,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条件。
美国农业,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实现了从耕地、播种、施肥、除草到收获以及加工全过程的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个环节的全面机械化。
目前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 研究 推广把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现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除病虫害等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五节 当前 行业 存在的问题
2009年明显是一个分水岭,由于补贴资金的大幅度提高,农机工业实际上跨入了真正的补贴经济时代。在130亿元补贴资金的拉动下,农机工业快速发展,企业产销两旺。但是,企业生产不均衡、补贴资金占用周期长、农机市场需求不稳定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应引起足够重视。
1、企业生产规律受到挑战。
2009年前三季度农机工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1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的拉动,使得市场动力非常强劲。但由于补贴额度巨大,补贴指标全国集中下拨,对农机企业的影响非常直接,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生产规律,导致生产不平衡,对农机工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产生了很大影响。
补贴改变了农机市场需求规律,补贴指标下达后集中购买,但在没有补贴指标时,用户就不买或少买,农机市场在冰与火中经受考验。尤其是在年初补贴指标下达后,农机市场的火暴所在难免,许多补贴产品在3、4月份供应非常紧张。
2、补贴资金占用周期过长。
补贴资金拨付周期长也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这是一个在补贴经济环境下的老问题,虽然有关部门下大力气解决,但未见明显好转。从这几年结算情况看,一般长达4~6个月甚至更长,这显然使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2009年,农业部、财政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快补贴资金结算进度。4月初,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结算进度,保证补贴资金至少每季度结算一次,各地定期上报补贴资金结算进度。但是,从2009年执行的情况看,一些地区的资金拨付速度已有所加快,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在差额购机的方式下进行,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补贴资金拨付周期长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2009年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总额高达130亿元,在补贴资金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意味着短期占用企业资金的数量将越来越多,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加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第六节 行业 竞争状况 分析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农机产品整体上国际竞争力还很弱,与农机生产大国相比,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但我国农机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高。
对我国主要出口农机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 分析 发现:手扶拖拉机、耕播整地机械零件和收割机零件三类农机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农用泵零件是我国的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内燃机及内燃机零件贸易具有中性的国际竞争力;农用泵虽然是我国农机的第一大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也在不断提高。
第七节 行业 发展预测与投资前景 分析
一、 行业 发展预测
展望2010年,农机市场有利与不利因素共存。不利因素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后危机时代农机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刚出现回暖迹象,但要真正恢复尚需时日。在补贴经济时代,存在问题的解决也非一朝一夕。但是,未来农机市场的发展动力依然存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做了38字的定性描述:“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百亿农机补贴将继续主导未来农机市场,成为拉动市场的主导因素。
预计2010年,农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2700亿元,同比增长10%-15%。
二、 行业 投资前景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前提条件之一。与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机械化率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家实行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对农机制造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国家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也将发展农业机械作为重点振兴的十六个领域之一,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率将从09的48.50%提升至2020年的65%,从而使得市场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也有望取得较快增长。我国农业机械 行业 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
第八节 政策风险
农业机具市场面临着利好的政策环境,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11月日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其中把“三农”放到首位;而作为拉动农机市场需求的主要动力农机补贴,2010年将在2009年130亿元基础上适度增加。
但也不排除政府由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宏观调控等因素,出台针对 行业 的限制政策,如企业不能及时应对,将造成政策风险。
第九节 技术风险
适应农机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农业机械化将由解决资本和劳动节约逐步向解决资本、劳动和资源节约并重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农机产品将在满足目前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逐步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性能、多功能和低能耗方向发展,将更加注重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
第十节 市场风险
钢铁是农业机械主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其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钢铁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公司的效益。
另外,美元的有效汇率不稳定,汇率过度波动。美元货币贬值对靠性价比优势出口的中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相对减弱。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不足,企业纷纷转战国内市场, 行业 竞争激烈,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第十一节 财务风险
制度及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有力保障。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不断落实,检查和监督,也存在公司有关人员在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时由于未能正确理解,把握和执行相关规定而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贯彻的可能,因此公司面临财务内部控制风险。
第十二节 经营管理风险
财政部提出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44.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4.9亿元。由于近年来农机市场已经成为典型的补贴市场,在补贴经济下,企业自身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大大降低,企业对补贴资金的依赖将给其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第十三节 当前 行业 企业防范措施及策略
1、在现有的补贴资金条件下,农机企业应该马上着手调整全年的经营目标,已经进入渠道没有形成实质销售的产品应该全力以赴进行消化,形成备件准备的应该谨慎进行生产组装,否则,一旦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可能面临着大量产品滞销的可能,另外密切关注后期市场走势,根据上半年需求特点合理进行下半年的营销准备,调整产品结构,避免形成结构性库存。
2、推进农机 行业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加强农机工业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 行业 技术创新的速度,还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农机化高速发展的要求。目前国内农机企业的装备研发工作相当艰难,所以政府在重视购机补贴工作的同时,应该为企业未来的装备研发项目提供一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