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四大 行业 用煤需求 分析 及预测
由于电力、冶金、建材等高耗煤 行业 持续快速增长,煤炭需求增加1.8亿吨左右,其中火力发电增加煤炭消费量在1.1亿吨以上,冶金 行业 增加煤炭消费约4000万吨,建材等 行业 增加需求煤炭约3000万吨。据初步估算,GDP每增加1%,对电的需求量将相应增加1.2%,全国电煤的消耗量为8.7亿吨,而未来这一数字将超过9.5亿吨。
一、电力 行业 :煤炭需求将大幅增长
国内外煤炭加工利用的经验表明,燃煤发电是煤炭消费的主要方面,发达国家一般都占其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其中,2000年美国发电用煤占90.8%,较我国同期的48.1%高出42.7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发电用煤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燃煤发电同水电、核电、燃气发电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预测期内燃煤发电会有较大的增长。
近年来发电量增长速度很快,2000年~2005年电力弹性系数都在1以上,主要是高耗电产品快速增长的作用,应被视为特殊情况,从长远发展看,电力弹性系数应在0.8左右。
以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为基数,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国装机容量分别为5.8亿千瓦及8.2亿千瓦~9亿千瓦;发电量分别为27600亿千瓦时及39000千瓦时~42900亿千瓦时。
在考虑优先利用水电、气电及核电资源的情况下,预测2010年及2020年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9亿千瓦及5.2亿千瓦~5.8亿千瓦;发电量分别为21390亿千瓦时及28600亿千瓦时~32175亿千瓦时。
随着新增发电机组大型化,发电煤耗将逐步下降,预测发电及供热用煤2010年为10.9亿吨,2020年为13.5亿吨~15.1亿吨,其中,发电用煤分别是9.88亿吨和12.4亿吨~14亿吨。
未来我国煤炭需求的增长实质上是电煤的增长,电力 行业 发电及供热用煤将从2002年的7.3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15.1亿吨左右,年均增长4330万吨。电力 行业 用煤占全国煤炭消费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54%提高到2020年的71%左右。
二、钢铁 行业 :煤炭需求将保持平稳
在钢铁 行业 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左右,主要是炼焦用煤、燃料煤和高炉喷吹用煤,全 行业 消费煤炭2.3亿吨。生铁产量2.2亿吨,消耗焦炭约1.2万吨(含非炼铁用焦),折合煤炭1.7亿吨以上;燃料煤和高炉喷吹用煤分别为2000万吨左右。
未来钢铁 行业 的煤炭需求量主要由生铁产量和能耗决定。根据国内钢铁权威部门预测和国外经验,我国生铁产量未来十年仍呈增长趋势,但增速不会像近年来这样快,十年以后,钢铁需求可能出现饱和。此外,随着钢的积累量的提高,铁钢比将小于1,并逐步降低,生铁产量将保持一定产量规模。随着喷煤比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焦比(炼制1吨生铁需求的焦炭)也将逐步下降。随着钢铁企业对工业锅炉余热利用程度的提高,预计未来燃料用煤增加不多。
预测2010年、2020年我国生铁产量分别为2.7亿吨、3亿吨,焦比由目前的450千克/吨,下降到2010年以后的390千克/吨,焦炭需求保持在1.1亿吨左右,折合炼焦煤1.55亿吨左右,高炉喷吹和燃料用煤在6000万吨左右。因此,2010年和2020年钢铁 行业 煤炭需求保持在15亿吨左右。
三、建材 行业 :煤炭需求将小幅下降
建材 行业 煤炭消耗2.2亿吨,其中水泥耗煤近1.3亿吨,实心泥土砖耗煤3780万吨左右(折合20.9兆焦/千克的煤炭),两项合计占建材 行业 耗煤的92%。
2005年我国水泥产量为8.23亿吨,年人均消费量为620千克,人均累计消费量已达9.4吨。根据发达国家水泥消费量 分析 ,当人均累计消费量为12吨~14吨,年人均消费量为600千克~700千克时,水泥消费量达到饱和,并开始缓慢下降。预测2010年以后,我国水泥产量将达到9亿吨,人均累计消费量为14吨,年人均消费量为660千克,届时我国水泥消费有可能达到饱和。
目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仅1亿吨,而落后的工艺产量6亿多吨,使得我国生产水泥的平均能耗比先进工艺高近50%,水泥节能潜力很大。随着水泥生产工艺水平和节能水平的提高,吨水泥煤耗将逐步下降。预测水泥产量2010年以后为9亿吨。吨水泥煤耗2010年及2020年分别为120千克及110千克。水泥用煤2010年为1.1亿吨左右,2020年下降到1亿吨左右。
随着我国对使用煤矸石砖的鼓励和对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限制,实心粘土砖的产量逐步减少,煤炭需求量相应下降。
综合考虑,建材 行业 2010年、2020年煤炭需求分别为1.5亿吨、1.35亿吨。
四、化工 行业 :煤炭需求不会增加
化工用煤包括氮肥厂生产合成氨使用的无烟块煤,以及供热等使用的燃料煤,近年来煤炭消费量维持在8000万吨左右。据预测,未来以煤为原料的氮肥增长缓慢,考虑节能因素,煤炭需求量不会增加。随着锅炉热蒸气的利用程度提高,燃料煤也不会增长。
煤炭液化和煤制醇等替代液体燃料将是未来化工煤炭需求的增长点,但不确定因素较多,考虑这一因素,预测化工
行业
煤炭的需求量2010年及2020年分别为9000万吨和1亿吨。
另外,根据
分析
预测,民用煤需求量将逐步减少,居民生活用煤8000万吨左右,预测煤炭需求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5000万吨和4000万吨;其他用煤需求将有所下降,其他用煤总量在1.9亿吨左右,预测2010年、2020年煤炭需求量分别为1.3亿吨和1.2亿吨;煤炭出口和进口基本稳定,国际市场煤炭需求继续缓慢增长,但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可供量、国内需求和煤炭开采对环境影响的副作用,煤炭出口不宜大幅增长,预测2010年、2020年出口量在1亿吨左右。
第二节 电力 行业 对煤炭的需求现状及发展预测
一、电力 行业 对煤炭的需求现状
电力 行业 近几年增长一直高位逐年回落,06年电煤需求增长率相对05年回落1%左右2005年1-12月份累计,全国发电量24145.76亿千瓦时,比2004年同期增长13.3%。其中,水电364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火电1985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核电75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68%。1-12月累计全国煤炭 行业 .投资策略2006年11月6热电厂供热量预计为18.56百万亿千焦,同比增长12%。1-12月份累计全国供电标准煤耗为374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克/千瓦时。1-12月份,发电耗煤量98380万吨,同比增长9.9%;供热耗煤量按1.11亿吨预计,同比增长12%。电力 行业 6000千瓦以上机组煤炭消费量约为10.95亿吨,同比增长10.2%。
2006年1-9月份累计,全国发电量20111.1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3.36%。其中,水电288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9%;火电16795.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0%。1-9月累计全国热电厂供热量预计为13.12百万亿千焦,同比增长17%。1-9月份累计全国供电标准煤耗为363克/千瓦时,同比下降4克/千瓦时。1-9月份,发电耗煤量76046.31万吨,同比增长11.2%;供热耗煤量按7074.26万吨,同比增长12.20%。电力 行业 6000千瓦以上机组煤炭消费量约为83121亿吨,同比增长11.30%。
电力 行业 的煤炭需求:2006年预计保持在11.30%左右,在水电来水偏枯,发电量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下,比2005年的11.97%仍有有小幅的回落。根据电力煤炭需求增长率2003年~2005年增长分别为16.4%、14.8%、11.97%,判断未来几年电煤的需求增长率会进一步回落。
二、未来电煤需求预测
1、火电提速,电煤需求量持续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火电发电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年增长率9%的高位。
2、电煤市场目前供给趋紧
06上半年煤炭的社会总库存已接近底部,其中煤电的市场煤价持续处于高位滞涨状态。煤炭企业处于超产能生产状态,存在生产缺口,预计煤炭产需缺口将维持在0.8亿吨。
电煤价格将保持高位,但升幅有限。从煤炭大宗合同价格 分析 ,煤炭的需求保持旺盛,虽然合同量比往年有所减少,目前市场煤价比合同价高200元/吨,存在价格上升空间。
近年来发电量增长速度很快,电力弹性系数都在1以上,主要是高耗电产品快速增长的作用,应被视为特殊情况,从长远发展看,电力弹性系数应在0.8左右。
以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为基数,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国装机容量分别为5.8亿千瓦及8.2亿千瓦~9亿千瓦;发电量分别为27600亿千瓦时及39000千瓦时~42900亿千瓦时。
在考虑优先利用水电、气电及核电资源的情况下,预测2010年及2020年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9亿千瓦及5.2亿千瓦~5.8亿千瓦;发电量分别为21390亿千瓦时及28600亿千瓦时~32175亿千瓦时。
随着新增发电机组大型化,发电煤耗将逐步下降,预测发电及供热用煤2010年为10.9亿吨,2020年为13.5亿吨~15.1亿吨,其中,发电用煤分别是9.88亿吨和12.4亿吨~14亿吨。
三、中国发电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预测
国内外煤炭加工利用的经验表明,燃煤发电是煤炭消费的主要方面,发达国家一般都占其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其中,2000年美国发电用煤占90.8%,较我国同期的48.1%高出42.7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发电用煤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燃煤发电同水电、核电、燃气发电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预测期内燃煤发电会有较大的增长。
四、电煤改革趋势
传统的煤炭订货方式将可能改变,以维护电、煤交易双方权益为宗旨的《煤炭交易规则(建议稿)》已经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交到国家发改委,电煤价格也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并轨。煤炭订货会这种传统的煤炭订货方式有可能要改变。
《煤炭交易规则(建议稿)》已经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交到国家发改委。制订《煤炭交易规则》(建议稿),其目的是为严格供货合同管理,规范煤炭市场交易,维护交易双方权益。下一步还要积极督促政府及早发布《煤炭交易规则》,改革现行煤炭订货制度,抓紧建立煤炭价格指数,推行中长期供货合同,创造条件培育期货市场。
近20年来,中国的煤炭供求大户都会在每个年初聚集在某个城市,洽谈新一年的订货合同,就是俗称的煤炭订货会。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产业链的各环节保持着某种平衡,合同双方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但是,发展到至今,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最为明显的是2003年的煤炭订货会,由于电力部门自始至终坚持“三个不能改变”,否则便不能洽谈订货,“三个不能改变”是:按2002年煤炭订货合同“价格不能改变、合同条款不能改变、订货基数不能改变”,由于煤炭交易双方的顶牛,使这一年能够签订的电煤合同寥寥无几。
电煤顶牛的根源在于对煤炭价格的争议,为了避免尴尬的局面再度上演,2004年的煤炭订货会发改委有备而来,首次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允许发电用煤价格每吨上涨不超过12元,同时允许发电厂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上涨7厘,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涨8厘。2004年全国电煤订货会完成重点合同订货4.8亿吨,煤电双方顺利地签下90%的合同。
但是根据电力企业有关人士的说法,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电煤合同订货量也仅占电力企业全年用煤量的1/3不到。电力企业还需购置大量的市场煤,电煤合同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对电煤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签订的订货合同中,很多只签了数量而没有签订具体价格。传统的煤炭交易方式无法从交易数量、价格方面满足双方的需要,这种订货方式基本上已经出于有名无实状态。
煤炭订货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国务院领导对此已有明确指示。政府将倡导和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同时,将改革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实现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协商定价。
我国煤炭市场长期存在重点煤炭合同与市场煤两种市场,因而也有重点煤炭合同价格和市场煤价两种价格,有人士算了一笔账,自1993年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的11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段是市场煤价高于重点煤炭合同价,这期间电力部门与煤炭企业以国家重点电煤合同形式签订的煤炭供应量为20亿吨,由于这20亿吨煤是煤炭企业以低于市场煤炭的价格销售,仅此一项,11年来煤炭企业实际少收入约328亿元。
由于重点合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和“人为”因素,两种价格的同时存在,人为地扭曲了煤炭价格,使煤炭 行业 的利润水平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很多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投入欠账较多,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变,将严重阻碍煤炭工业的发展。
从 行业 收益分配看,煤炭价格确实不合理,有必要放开电煤价格,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调整 行业 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按照市场取向,下决心理顺电力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04]4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电价调整后,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合同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同时尽快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濮洪九认为,用市场机制解决煤电价格问题,为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奠定了基础。这标志着煤炭价格的彻底放开。
电煤价格并轨就可能执行的时机来判断,在目前电煤紧张的情况下,实行的可能性不高,一旦实行必然会加重电力企业负担,加重目前缺电的态势,但是在电煤供应缓解的情况出现后,并轨的可能性就将加大,另外,一旦电力开始竞价上网,电煤也必将并轨。
第三节 冶金煤炭市场变化情况 分析
一、供给稳步增长
冶金用煤的主要领域是以钢铁为主的冶金 行业 ,占煤炭总消费的20%左右,其中钢铁消耗冶金用煤的比重达74%。
近期的宏观紧缩,虽然短期内遏制了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主要冶金用煤 行业 高涨的需求,但国家对钢铁等 行业 的紧缩控制旨在降低其过快的增长速度,并增加对高附加值产能的投入。因此,从需求角度 分析 ,冶金用煤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二、供求关系趋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基于环保目的陆续下调焦碳产量,而我国作为国际焦碳生产和出口大国,成了这一缺口的主要弥补者,在去年国内钢铁 行业 投资超速增长、对冶金用煤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形势下,焦碳价格持续高涨。目前炼焦精煤出厂价格达到400-60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了40%,配焦煤及高炉吹喷煤也保持了同步增长,达到280-320元/吨。
为了保证国内的供应,国家将焦煤和焦碳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预计2006年焦煤、焦碳出口将缩减4成左右。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虽然抑制了煤炭生产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但由于供应短缺导致欧洲钢铁工业原材料价格的高涨,基本弥补了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
第四节 保障供需总体平衡的建议
一、加大对国有重点煤矿的合理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鉴于国有重点煤矿对煤炭市场供给的重要地位,今后国家应继续加大对煤炭 行业 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煤矿企业也应注重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煤炭洗选率水平,扩大洗精煤产量,提高开拓进尺、单产单进及人员效率。另外,国家应对一些开采水平低、危及国有大矿生产安全的小煤矿进行限制,避免煤炭资源的浪费。
二、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保障煤炭运输的需要
煤炭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最便利,成本也相对较低的方式。因此铁路承担了大部分煤炭的运量。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运力紧张状况应引起重视;特别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华东地区,应避免由于煤炭供给不足,而影响这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协调好煤电价格,保证电煤供需平衡
电价与煤价缺乏联动性,由此产生的矛盾由来已久,但自去年煤炭涨价以来,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并且已危及到今年电煤的供应。建议有关部门继续采取措施,理顺电价与煤价的关系,保障电煤的充足供给。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