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策风险
行业 标准不统一,尤其是空罐与塑料盖的匹配性比较差。我国铝质气雾罐 行业 只有罐口尺寸和耐压指标是全国统一的,除此之外,几乎没有统一和规范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的设备和技术分别来自欧洲、美洲和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标准不一,导致引进后都引用各自的标准。目前很严重的一个问题是顶盖卷封直径和顶盖缩颈长度,因为这两项指标直接与罐装厂家的塑料盖相匹配,而现在的塑料盖业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是杂乱无章。另外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连体阀,而顶盖高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会出现各家自定义、一片混乱的状态。
第二节 技术风险
1、原料质量差
我国企业往往选用价廉质次的原辅材料,导致铝质气雾罐的基本质量难以保证。廉价的原材料质量差,达不到应有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影响其成品罐的保质期,同时往往会有厚度不均,硬度、拉伸强度、延伸率等达不到规定指标的现象,因而,机械加工性能差,导致难以成圆、焊线不均、卷封结构无法保证等等,造成变形爆破等耐压指标难以达到。质量差的密封胶弹性差,会影响空罐的密封性,有的密封胶由于溶胀性差,可能还会导致因密封胶溶胀而漏罐等现象。
2、生产水平低
就国内的总体状况来说,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工艺技术较为落后,生产装备水平较低。尤其是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非常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国内的铝质气雾罐企业,很少采用全自动生产,有的企业只有生产线中的某一部分为全自动,与之配套的是一些半自动设备,有些工序还是采用人工解决,生产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第三节 市场风险
1、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铝质气雾罐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不断波动,煤、电、油价格持续上涨,物流运输成本增加,加之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人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整体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短期盈利能力下降,全 行业 经济效益提高面临更大压力。
2、部分厂家粗制滥造
铝质气雾罐的产品质量与其产品标准、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及生产设备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家相关标准只规定了气雾罐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和尺寸要求,并未包含气雾罐的全部指标要求,各企业往往按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但目前有的小企业既没有完整的标准,也不制订生产工艺,仅靠操作工的经验和感觉生产。更有甚者,不检测变形爆破压力指标和卷封结构就盲目生产。
3、假冒伪劣产品禁而不绝
国家有关部门严禁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但铝质气雾罐的假冒伪劣产品未能得到有效杜绝,不少铝质气雾罐厂家每年要为打假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
第四节 财务风险
由于大多数企业本身的规模小、产品单一、自由资金不足、管理基础弱、抗风险能力差、融资渠道有限等特点,导致铝质气雾罐企业普遍财务风险相对较高。大部分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仅资金来源非常有限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支持;存在着偏高的资产负债率,债务风险高。
第五节 经营管理风险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企业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营中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没有完善的战略 规划 ,缺乏强有力的管理队伍,管理部门绩效水平较低,对生产部门监控不利,高层管理者素质有欠缺,员工激励措施不利,企业文化建设不足等方面,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第六节 防范措施
1、把握机遇,加大投入,扩大规模
把握 市场发展 的机遇,在装备、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缩小与国外同类企业的差距,确保规模经济由数量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
2、实现 行业 整合
以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先进营销模式及对中小企业的集约整合,实施联合发展,提升和强化 行业 的整体水平,积累与跨国公司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技术进步除了硬件装备外,更要注重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再造;品牌建设的重点是打造中国的民族品牌;先进营销模式主要是从原来的销售产品转型为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提供增值服务;中小企业的集约整合重点在于联合创新,由量变到质变,通过联合实现合作共赢。
3、强化减排降耗与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
围绕铝质气雾罐材料消耗大、成本比重高的问题,加大“减量化”、“薄壁化”的开发与 研究 ,重点是包装材料的消耗减少率、辅助材料的消耗减少率、能源的消耗减少率、公共资源的消耗减少率、废旧材料利用率、加工过程中材料回收利用性等方面。
4、以铝质气雾罐企业为利益核心,打造利益共同体
借鉴国际发展金属包装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国实际,积极协调产业链,形成以铝质气雾罐包装容器制造为龙头,联合制盖厂、印刷厂、涂料厂,联合铝、塑料等原材料厂商,联合包装机械等设备企业,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增强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
5、加强交流和合作
交流和合作包括企业之间联盟与交流,企业与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国内铝质气雾罐 行业 与国外同 行业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等等,以便达到共同推动铝质气雾罐 行业 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目的。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