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6年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发展现状 分析
2006年前三季度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同比增幅达到3.17%。水产品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城乡市场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态势。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下降1.53%,其中海水产品价格上涨0.72%,淡水产品价格下降4.39%。水产品进出口双向增长,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
1、水产品产量小幅增长
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水产品产量3260.9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17%。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478.12万吨,同比增长5.69%,海洋捕捞产品产量940.34万吨,同比下降0.98%,海水养殖产品产量842.50万吨,同比增长5.82%。其中山东、广东、福建是我国前三大主产省,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4.96%、13.14%和12.28%。
2、水产品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城乡市场趋同态势明显
06年1—8月,全国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2%,其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仅次于住房价格的涨幅,达到1.7%,城市食品消费价格涨幅高于农村0.9个百分点。水产品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7%。在食品消费价格中,除了肉禽产品及蛋类产品价格下降外,其他品种均有所上升。
可以看出,2006前三季度水产品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从5月份开始,消费价格均高于去年同月。同期食品和粮食的消费价格均高于去年。除了5、6月份水产品城市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农村外,其他月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态势,从城乡水产品价格走势看我国城乡市场统一的趋势已经逐步显现。
考察近5年水产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2006年水产品市场较为稳定。2004年以前各月水产品消费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水产品消费价格从1998年到2004年期间始终处于绝对下降趋势。2004年和2005年开始恢复性增长,2004年增长强劲,2005年增幅有所减缓。但是从2006年1—8月份各月情况来看,1-5月份消费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直到5月份后,价格才开始小幅上升,整体 分析 ,2006年前三季度水产品价格较为稳定。 分析 其原因,除了市场供给充足外,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是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
3、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下降1.53%
06年前三季度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下降1.53%,其中海水产品价格上涨0.72%,淡水产品价格下降4.39%。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下降主要是由淡水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从水产品前三季度各月反映来看,只有1月份和休渔期的4、5、6月份价格比上年同月增长,其余各月价格均有所下降,反映出前三季度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整体下滑的态势。1—9月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各月增减(比上月)情况分别为9.41%、-1.84%、-0.67%、1.85%、1.66%、0.24%、-2.22%、-3.61%和-3.35%。进入第三季度,我国伏季渔休全面结束,各地冰鲜及鲜活水产品全面上市,产品丰富,货源充足,总体价格处于下行态势。
由于海水产品产量下降,价格总体同比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仅为0.72%,其中还藻类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10.38%,除了贝类产品价格同比下降5.39%外,海水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价格同比分别上升1.61%、3.54%和3.9%。考察前三季度各月海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情况,可以看出除了海藻类产品外,其他产品价格波动都较频繁。海水甲壳类产品从1月到5月份,价格持续上升,到6月份后又连续下降。海水鱼类价格2月、3月走低,此后一路上扬,6月涨幅达到4.84%,此后又连续下降;贝类产品前半年波动较大,进入第三季度价格略有波动,9月份价格上涨8.74%;头足类产品价格在2月、5月和8月出现下降,其他月份均有所上升。
淡水产品价格同比小幅下降,其中淡水鱼类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下降了8.85%,淡水甲壳类产品价格上涨了15.87%,其他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上涨了10.12个百分点。从各月的市场表现来看,淡水鱼类产品价格变化同往年不同,1—4月份除了2月份小幅上涨外都一直走低,到5月份价格才止跌回升,但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除了受到福寿螺事件的影响,8、9月份价格下滑外,生产价格指数降低也是淡水鱼类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淡水鱼类生产价格指数为99.67,生产成本降低直接导致了淡水鱼类价格的下降。淡水甲壳类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经过4月、5月短暂回升后,6、7、8、9月持续下降,但前三季度价格同比仍然上升15.87%。其他淡水类产品价格一路上扬,但上升幅度逐渐走低,到6、7月份回落后8、9月份又有所上涨。
二、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市场特点 分析
1、打破贸易壁垒,紫菜首次直接出口日本。利用WTO规则,2004年我国启动了对日紫菜贸易壁垒调查案,成功破解了日本紫菜贸易壁垒,2005年中日紫菜贸易招标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成功举行,我国条斑紫菜第一次直接进入日本市场。2005年全年紫菜出口量2800多吨,出口值2370万美元。紫菜案的成功,不仅促进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紫菜养殖、加工产业的发展,为渔农民就业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而且通过江苏省紫菜协会的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在发挥 行业 中介组织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珍惜重新开放,欧盟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2年初由于氯霉素事件欧盟对我动物源性食品实施封关,到2004年下半年才全部解禁。2005年,政府和企业格外重视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市场开放,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水产品符合欧盟标准,严格杜绝含氯霉素产品流入欧盟。2005年对欧盟出口达到10.7亿美元,实现历史最高水平,比2002年欧盟封关当年的2.8亿美元出口额(为有可比性,按欧盟25国计算)增长近3倍,比封关前2001年4.9亿美元的出口额增长1.2倍,其中我国自有水产品资源(淡水小龙虾、对虾、冻鱼等)出口总量10.6万吨,出口总额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86%。2005年欧盟超过韩国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三大市场。对韩国出口由于初级水产品较多,出口价值相对较低。
三、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技术发展状况
1、虾蟹类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与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研发
蟹类具有保健、医药功效,蟹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应开展基础 研究 ,建立虾、蟹功能成分数据库,对其有效成分,采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提取、浓缩,制成专供运动员饮用的无激素饮料、冲剂、口服液等。另外,对甲壳素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将虾头、蟹壳经过去钙、去脂肪、漂白和脱脂质等化学处理,制成各类包括不同分子量的甲壳素制品,适应纺织、印染、人造纤维、造纸、木材加工、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应用。
2、虾酱、醉蟹传统食品的现代加工技术
醉蟹、虾酱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古今中外食客们的青睐。近几年来,我国的水产醉制品、虾酱生产获得较快发展,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醉制法加工水产品是古老而又新鲜、独特的加工方法,但加工并不能杀灭寄生虫囊蚴, 研究 既能保持醉蟹风味品质,又能杀灭蟹中的微生物、寄生虫囊蚴的加工新技术,以保证食品安全性。
3、干制水产品的机械烘干技术
传统的低水分水产调味干制品有很好的常温保藏能力和令人满意的风味,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回归天然的追求,采用轻微干燥等温和加工手段的高价值即食水产制品已经成为热点。耐贮藏高水分水产调味干制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己经与世界水产食品深加工潮流同步,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整个 行业 的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模拟食品加工技术
人造蟹肉、人造虾肉、人造海蜇皮、海洋牛肉均为模拟食品。模拟蟹肉是以鱼糜为主料,配以淀粉、砂糖、调味料等辅料,经斩拌、蒸烤、成卷、包装和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仿生食品。因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含热量低、美味适口而被视为保健食品之佳品,深受欧美和东南亚上流社会人士的喜爱,我国的星级宾馆也把它作为一种高档菜肴用于酬宾。
第二节 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1、加工产品市场开发、规范力度不够,尚未进入品牌时代。目前,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还偏向于鲜品,水产加工品消费市场尚需开发、培育,需要企业花大力气去开发市场。另一方面,国内规范水产品市场的相关制度还处于初创阶段, 行业 准入制度缺乏统一标准,水产加工企业、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这些,都为 行业 整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实现水产加工品的品牌时代,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2、加工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加工业是工业化生产,要求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目前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均缺乏,甚至一些企业招工困难。
3、产品研发跟不上市场需求,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发展缓慢,品种单一,加工规模小,保鲜、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在产品方面半成品、粗加工品多,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问题在面对国际竞争的时候尤为明显。
4、国内水产品市场的相关制度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对于水产加工品、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质缺乏统一的规定,造成水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业内人士认为,应该由国家制订统一的水产品准入制度,以避免一些地方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5、出口市场过分集中。我国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2002年,这四大市场占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85%,无疑增加了水产加工出口企业的风险。
6、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尚需开发、培育。国内水产品市场现仍以鲜活、冷冻品消费为主,内陆省份消费以淡水水产品为主,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水产加工品还比较少,大宗水产品的价格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7、我国水产加工企业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我国水产品加工的比例不到总产量的30%,其中淡水加工比例不足5%;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如除腥技术、淡水鱼类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虽然,我国不少水产加工企业已通过ISO质量认证及HAC??CP认证,但是具备较高认证水平的企业还不多,其中,同时获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认证的企业仅有几百家。
8、 行业 组织化程度低, 行业 内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是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 行业 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一些鳗鱼出口企业为争夺日本市场竞相压价,相互“残杀”,导致我国鳗鱼加工业利润下滑,增产不增收。
第三节 我国水产品加工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一、水产品加工 行业 上游产业
水产养殖业作为水产加工 行业 的上游产业,为水产品加工 行业 提供鲜水产品,即原料供给。因此,水产养殖 行业 发展直接影响到水产加工 行业 。水产养殖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水产加工产品的质量。水产加工产品的质量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原料本身的质量以及加工技术。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消费安全健康的要求,为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两产业应该为共同的目的,星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保证水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水产加工产业的另一个上游产业为水产加工设备制造业。加工设备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产加工品的质量。因此,水产加工企业应该购买更好的设备进行水产加工,以保证产品质量。
二、水产品加工 行业 下游产业
水产加工品的下游产业主要有餐饮和批发零售业。这两个 行业 的运作、营销方式等都影响着水产加工业的经营策略、生产计划等。
2005年我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质量不断提高,餐饮连锁发展势头强劲,餐饮企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1、2005年餐饮市场情况
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6亿元,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7.4%和2.3%。全年实现营业税金488.8亿元,同比增长17.8%。
分月看(按统计局以前公布但未调整的数据),年内有3次创下历年月度零售额新高记录,分别为:10月份846.7亿元、11月份823.1亿元、12月份905.1亿元。其中12月份最高,比上年同期增长24%,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1.5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较高,分别为23%和3%。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餐饮业零售额最大,中部地区增长贡献率最强,西部地区餐饮业零售额占本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以下简称社零比)最高。东部地区11个省份零售额5007.7亿元,占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56.4%,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占东部地区社零比12.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4.8%和2.1%,广东、山东、江苏省零售额依然位列东部地区前三名;中部地区8个省份2150亿元,占全国的24.2%,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占中部地区社零比13.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8.2%和2.5%,河南、湖北、湖南省仍位居前三名;西部地区12个省份1724亿元,占全国的19.4%,比上年同期增长15%,占西部地区社零比14.9%,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5.8%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