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技术发展现状
1、动态频谱优化图像后处理技术
优质的乳腺X线影像需要显示乳腺组织内所有的解剖结构细节信息,同时能够探查到细微的差别。传统的屏-片成像体系中,影像的对比度和密度主要由所采用的曝光条件和胶片的特性曲线所决定。而在数字成像过程中,除了曝光条件和数字探测器的因素外,图像后处理软件也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对于乳腺摄影技术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乳腺组织的特性,乳腺影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显示恶性肿块或恶性肿块的间接征象-微钙化和皮肤变化。而由于腺体组织和肿块的X线衰减系数非常接近,微钙化虽然密度特性明确。但是,其尺寸往往较小,因此数字乳腺技术必须要捕捉最细小的差别,并表现为视觉可以分辨的优质影像。
数字化成像技术,探测器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原始数据,转化为视觉敏感的影像,就是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意义所在。
动态频谱优化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分别处理图像的腺体、脂肪组织区等不同的组织,这样可以在不改变某一组织对比度的情况下,使另一不同组织的对比度达到临床诊断要求。举例来说,可以保证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同时以优异的对比度显示。
动态频谱优化图像后处理技术另一突破性进展是不仅可以实现不同组织均以高对比度显示,更可同时根据乳房不同组织的动态范围加以优化调整,从而实现对整个乳房,包括腺体、脂肪和皮肤腺和皮下组织的结构的全面显示。动态频谱优化图像后处理技术使得同一幅图像,既以优异的对比度显示所有组织,又保证所有组织结构均清晰显示,真正实现“既见林,亦见树”。为医生提供最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帮助明确诊断。
2、滤线栅技术-高通透性蜂窝状滤线栅
乳腺摄影中,由于组织密度非常相近,因此对比度对于乳腺成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散射线的增加无疑会降低对比度,因此滤线栅成为整个成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线型滤线栅普遍的应用于普通X线摄影和乳腺X线摄影,栅板一般为铅,比较常见的栅板间的充填材料是炭纤维和铝。其结构特性决定了:第一,线型滤线栅只能过滤与其垂直的散射线,对于平行于它的散射线则不起作用;第二,填充材料的存在导致了有效射线的通过率降低。尽管如此,线型滤线栅完全可以有效地满足普通X线摄影的要求。而对于乳腺摄影来说,如何使得滤线栅更好地发挥作用,则成为提高图像对比度,降低剂量的关键因素。
高通透性蜂窝状滤线栅的出现,将这一愿望变为可能。滤线栅的蜂窝状交叉设计,可以在X、Y轴两个方向过滤散射线,显著提高图像对比度;另外中空的设计使得有效射线的通过率增加,这样在同样的对比度水平下,需要的曝光量也显著减少。临床 研究 显示,与常规栅比为5:1的线型滤线栅相比,在相同剂量下,HTC滤线栅可以明显减少散射,提高对比度。对比度增加的结果表现在提高微钙化和针状结构等细小病变的锐利度。
第二节 产品技术特点
近20年来,由于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机器制造水平的提高,X射线装置不断改进,仪器设备都在向精确、安全、可靠及自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结构及功能更趋完善合理。钼靶X线机的问世,为乳腺及软组织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最基本、最可靠的物质保证。乳腺机的发展已由中频发展到高频,其功能由以往的单纯摄片提高到集摄片、活检与介入治疗于一体,并已实现数字化。目前,高频乳腺机有以下技术特点:
1、图像质量提高:由于采用了高频率发生器(可达100kHz),高毫安值(500~750mAs),小焦点(011~013mm),全自动乳腺曝光系统(自动测量乳房厚度与密度),因而保证了高质量图像的基本参数。
2、检查范围增大:采用乳腺18cm×24cm专用暗盒,具有升降、±90°倾斜及±180°旋转功能,能较好的显示乳腺后部及腋下软组织病变。
3、微小病变的放大摄影:配备了具有放大功能(可放大115~210倍)的设备,因而提高了微小病变的空间分辨率。超微焦点放大可在提高成像质量的同时,使高频微细结构显示在人眼容易识别的分辨范围内。
4、具有立体定位活检功能:由于配有立体定位仪,能在计算机引导下利用三维立体定位进行活检,精确度在±015mm,并可对临床触诊阴性病变行金属线定位以提高手术定位的准确性。
5、介入治疗功能:乳腺机配备Mammotone biopsy活检系统,由于Mammotone高速旋转活检枪加负压吸引器,因而能对某些病变达到介入治疗目的。
第三节 国内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
1、数字化
数字化乳腺X线是利用光导性将X线直接直接转换成电信号产生数字动态和静态图像,在成像过程中做各种各样的图像后处理,数字化的各种优势不断显现,数字化的应用与开发已经成为高频乳腺机发展的重要趋势。
2、产品稳定性增强
在传统屏/片时代,X线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成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到了数字乳腺成像时代,有了更多技术手段来实现以较低剂量获取优质的影像,数字化探测器和图像后处理技术,以及滤线栅、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进步使得在整个成像流程中,X线源的作用逐渐弱化,而稳定性则成为其最重要的特性。
双靶角阳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研发设计的,双靶角为大小焦点分别提供不同的轨迹,避免了电子束对同一轨迹的持续轰击,可显著提高球管寿命;此外,高的阳极热容量,也为在高流通普查提供最为稳定的系统。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