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国民经济经济状况
200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0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9635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1080亿元,增长7.8%。
2、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又获丰收。据初步统计,夏粮总产达到10627万吨,增产512万吨,增长5.1%。早稻也可望获得好收成。畜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肉类总产量增长6.2%。
3、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2274亿元,同比增长16.4%(6月份,6191亿元,增长1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6%,股份制企业增长18.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5.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6.9%,轻工业增长15.4%。分产品看,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3.2%和9.7%;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28.3%和25.9%;微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61.3%和5.6%。汽车产量增长6.5%。其中,轿车增长5.2%。上半年产销衔接仍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5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7.9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相对平稳。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95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967亿元,增长27.1%(6月份,8248亿元,增长28.8%),回落3.9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5%(6月份,1549亿元,增长21.1%),比去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煤、电、油、运等 行业 投资得到加强。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增长36.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9%,铁路建设增长48.0%。
5、消费需求增长加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10亿元,同比增长13.2%(6月份,4935亿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快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9882亿元,增长14.2%;县及县以下9727亿元,增长11.1%。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4%,汽车类增长9.7%。
6、市场价格上涨比较温和。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低于去年同期3.6%的水平,继续处于温和上涨的状态。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2.9%。主要类别中,食品价格上涨4.4%,居住价格上涨5.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动态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步回落。4、5、6月的同比涨幅分别为1.8%、1.8%和1.6%,环比分别下降0.3%、0.2%和0.8%。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6月份,同比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6月份,同比上涨9.0%),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7、外贸高出低进。上半年进出口总额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比去年同期减慢1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423亿美元,增长32.7%,减慢3个百分点;进口3027亿美元,增长14.0%,减慢28.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96亿美元。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0%;实际使用金额286亿美元,下降3.2%。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711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1亿美元。
8、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4元,同比实际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0.8和1.6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表明,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总体形势良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合理;部分 行业 经济效益明显不如上年;煤电油运形势总体仍然偏紧。展望下半年,只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宏观政策,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年经济仍可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业经济状况
一、2005年2季度房地产 市场发展 形势
(一)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趋缓
销售面积不能完全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当期交易情况。在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中,销售面积仅仅针对房地产增量市场当期竣工当期销售或上期预售当期竣工的房屋,与反映当期成交状况的房屋成交面积有很大区别。因此,虽然4、5、6三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4.8、8.6、13.0,增幅逐步增加,但其并不能完全代表房屋当期成交状况的变化。
2季度,商品房销售/竣工比快速下降。2005年3月商品房销售/竣工比达到近年最高水平为1.41,2季度则呈现快速下降的局面,4、5、6三个月分别为1.10、1.09和1.01,6月份销售/竣工比已经接近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同期商品房销售/竣工比,商品房供不应求状况得到大大缓解,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现房需求增长趋缓。
2季度,定金及预收款增幅快速下降。定金及预收款的同比增幅由1~2月的47.4%持续下降为1~6月的21.1%,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5.6个百分点。其中,4、5、6三个月的同比增幅逐步下降,分别为18.58%、17.32%和11.08%。定金及预收款增幅的快速下降反映了商品房预售增长趋缓。
2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幅大幅下降。截至2005年5月底,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4、5、6三个月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增长额分别同比少增29.02亿元、25.6亿元和37.18亿元。
央行及七部委调查证实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持币观望态势形成。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持续下降1年后开始有所回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持续下降,但商品房开发投资增幅有所回升。1~6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5%,增幅继续下降。商品房开发投资由商品房建设投资、土地开发投资和土地购置费组成,扣除了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不可租售部分的投资,它的变化代表了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的变化。1~6月,商品房开发投资的同比增幅为23.3%。其中,4、5、6月商品房开发投资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1.66%、23.19%和26.44%,增幅逐步增加。
土地购置和开发活动有所回升。购置土地面积维持小幅增长,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同比增幅结束2004年以来逐步下降的局面而开始有所增加。2季度完成开发土地面积结束自2004年末同比减少的局面,同比增幅为13.07%。其中,5月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同比上升14.27%,6月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更是达到了同比50.98%的增幅。说明土地开发活动自5月份起开始有所加强。2005年全国购置土地面积则一直维持小幅增长,2季度购置土地面积同比增长7.24%。其中,4~6月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0.72%、7.91%和11.50%,同比增幅逐步增加。
新开工面积增幅有所增加。2005年1~2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幅降至最低水平为1%,1~6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幅为10.9%,其中,4、5、6三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21.8%、7.7%、10.3%。相对1季度,2季度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幅有所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指标2季度的增幅虽然相对1季度有所回升,但累计增幅仍为近年最低水平。
(三)房屋销售价格增速放缓
2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0%,涨幅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与1季度相比,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1.8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 市场发展 变化的区域性差异较大
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全国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不等同于个别城市的市场变化。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为例,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各不相同。
2季度,北京市从土地购置和开发、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到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均逐步下降,反映了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继续下降;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幅不断下降、销售/竣工比不断减小同时反映了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趋缓。
2季度,上海市销售/竣工比不断减小、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幅保持平稳态势,但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降,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趋缓;上海市新开工面积增幅下降反映当期房地产投资意愿的下降,但土地购置和开发面积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在6月份则有小幅回升。
2季度,广州市从土地购置和开发、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到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均逐步增加,反映了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有所增加;同期销售/竣工比和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幅有所上升,反映了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仍在增加。
2季度,深圳市土地完成开发面积和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幅有所增加,反映了同期房地产开发意愿的增加,但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幅在下降;深圳市销售/竣工比有所增加,定金及预收款同比降幅有所减小,反映了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的上升。
二、需求增长趋缓原因 分析
2季度,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幅趋缓是宏观调控措施效应的显现。2004年以来,为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以及防范银行信贷风险,政府对土地和信贷同时实施紧缩政策。然而,在投资增幅不断下降的同时,由于供给受到控制,房价出现上涨,而负利率和投资渠道缺乏导致大批的资金进入房市,强化了购房需求的旺盛,供求出现失衡,房价上涨加速。2005年3月以来,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以抑制投机、调整住房供给结构为主的调控政策。由于房地产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属性,以抑制投机为主要目的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可避免地对所有的购房需求都产生了影响,包括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促使2季度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幅放缓。
消费者对宏观调控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加速了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幅的下降。6月份,由建设部等七部委组成的国务院督导组对8个省市进行了房地产市场情况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宏观调控的理解和认识很不一致。其中,消费者普遍将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简单地理解为要降低房价,因而纷纷推迟购房,持币待购。来自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调查数据同样证实了这个结论:6月份,城调总队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组织了快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八项措施”出台后,38.7%的消费者购房心理预期和购房计划发生了变化,其中,60.6%准备推迟购房,15.7%准备提前购房,7.7%打算取消购房,16%准备去租住廉租房。
第三节 中国居民居住条件
一、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居民个人得到了实惠,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人口调查数据推算,200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2634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42.5倍,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年均增长9.2%,基本上与同期的经济增长同步。
但是,进一步 分析 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下降。2004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35.7%上升到69.2%,上升了33.5个百分点;相对应的,农民收入的比重则由64.3%下降到30.8%,下降了33.5个百分点(见表2)。占全国41.8%的城镇人口占有着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9.2%,而占全国58.2%的农村人口仅占有30.8%。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居民倾斜,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镇居民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存在差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为17.9:82.1,2004年,这一比例改变为41.8:58.2,变化了23.9个百分点,这必然使居民收入中城镇居民所占的比重上升。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总的趋势是城镇快于农村,唯有1979年——1984年期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焕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一度高于城镇居民,1983年曾达到66.3%。1985年以后,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推开和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而农业生产进入缓慢增长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放慢,除个别年份外,大多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民。特别是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使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弱势变强,上升到52.8%,改变了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口多和收入增长快带来的比重优势,导致了居民收入明显向城市倾斜。随后,城镇居民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就直线上升,1999年到2004年,短短6年就从57.8%上升到69.2%,比重变化了11.4个百分点(见表2)。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份额上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农村居民收入份额下降过快,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不利于扩大农民消费,不利于投资消费关系的协调,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我们在进一步的收入分配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家庭结构变化 分析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给中国的婚姻和家庭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家庭模式呈现多样化,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婚姻功能正逐渐在被削弱。
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是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家庭结构呈现出以核心化家庭为主,小家庭式样愈益多样化的趋势。2002年,全国城乡家庭户人均规模是3.39人,比1973年下降了1.42;户均人口规模已接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户均三人左右的水平。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占有更大的比重,一人户和二人户相加分别为35.91%和35.98%;北京市一代户所占比重为30.93%,上海市为35.18%;两代户在北京所占比重刚刚过半,而上海甚至不到一半。这说明除核心家庭外,其他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式样,如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中国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婚姻制度的重要性在下降,传统的婚姻功能正在受到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生活享乐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挑战,正在被削弱、淡化。
中国的城乡社会的结婚率1981年达到最高峰(2.08%)之后,开始逐渐回落,从1987年至今,结婚率呈连续下降之势。除被动不婚外,选择性独身和晚婚是导致结婚率下降的原因。初婚年龄推迟和独身增多影响到初育年龄后移和生育率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在25.1岁至25.5岁之间波动,2000年为25.5岁。
大城市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更显著。2002年,北京市生育率最高年龄组的前两位是25岁至29岁和30岁至34岁组,旺育年龄不断推后而且延长。在上海,不断下降的生育率已使人口进入负增长。
许多调查证实,在大城市,由政策导致的强制性节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变为由观念导致的自愿节育,甚至不育。婚姻的人口再生产功能正在被年轻一代所淡漠、忽视。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的离婚率还将会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而大城市离婚率的迅速攀升,挑战了婚姻所特有的双系抚育功能,使得社会学家心目中最适合子女抚养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改变。
此外,近年来家庭、婚姻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未婚同居现象迅速发展,并被社会道德观念所默许。婚姻对两性关系的约束力在下降,越来越多的性行为不再借助于婚姻的形式,或者逃避这种形式的约束。
三、中国城镇人均居住支出变化
1995年以来,城镇居民的居住支出占其年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具体数字是,从1995年的5.3%上升到2003年的7.59%),但在2000年以后,这一比重却呈现降低趋势,即从2000年的9.52%降低到2002年的7.71%和2003年的7.59%。城镇居民在年收入快速增加的条件下,居住支出所占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这既不符合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不符合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对此现象,可能的解释之一是,商品住宅的供给量不足以满足城镇居民的购买需求。
退一步来说,即便不从城镇居民收入来 分析 他们居住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只 分析 他们居住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也可以看出,这一比例过低。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的数据,1990-2003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只占其消费性支出的10%左右。不仅如此,与2000年相比,城镇居民年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27%,而居住支出只增加了23.72%,这引致了居住支出占比从2000年的11.31%下降到10.74%。
在发达国家,城镇居民每年的居住支出占其生活支出的比重通常在30%以上。但在中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支出在最高年份也仅为10%左右,而在年收入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又呈下落走势。与2000年相比,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总额增长了69.04%,而居住支出却从9.43%降低到7.59%。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需求能力。
如果按照居住支出占消费性支出30%的比例估算,则2003年城镇居民的居住支出应不低于10230.51亿元,比实际支出的3663.07亿元高出6567.44亿元,即1.8倍左右;如果按照居住支出占年收入30%的比例估算,则2003年城镇居民的居住支出应不低于14486.61亿元,比实际支出高出10823.54亿元,即3.96倍。将这两个数字与2003年商品住宅销售额6543.45亿元相比,可以发现,它们均大于后者。由此,可初步看出,2003年商品住宅的供给量并不足以满足各个不同层次的城镇居民的需求。
第四节 建材 行业 经济运营情况 分析
一、我国建材 行业 投资热点
(一)装饰木材方面
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4%,远远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国家已经规定禁止在一些地区砍伐森林,因此,开发节木型装饰材料已成为发展方向。
(二)外墙材料方面
近年来,我国装饰中使用硬质材料蔚然成风,占外墙装饰材料的85%以上,而软性材料仅占15%左右,这种用料上的比例不协调成为必须调整的重点。
(三)门窗材料方面
塑钢门窗具有防潮,防腐,保温,隔音等特性,并且在生产能耗和使用功能方面比其他材料门窗节能效果更显著,是较为理想的推广应用产品。
(四)管道材料方面
复合管是传统的镀锌管的升级换代产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新一代管道材料,具有不易生锈,不易结垢,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特点。目前,我国钢塑、铝塑复合管使用率较低,应是推广应用产品。
(五)填缝材料方面
由国外引进的聚氨酯发泡填充剂是一种高科技化学建材,适用于多种建筑物在结构部位作保温、填充、粘接、固定、绝缘等材料,还可作防水,防火材料。聚氨酯发泡填充剂也是无毒,无污染,不含氟利昂的绿色环保建材,今后将取代传统的水泥、砂浆、矿棉等填缝材料。
二、建材 行业 优先发展领域
当前建材产业优先发展的领域已确定,其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建筑体系、防水建筑材料、建筑节能系列产品,既有建筑改造及加固技术等方面。
(一)新型墙体材料
我国目前使用的墙体材料80%仍为墙体砖。年产量约6000亿块标准砖,破坏了大量耕地,耗能6000万吨标准煤。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减轻墙体自重、节约原料和土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造价和改善热保温性能等优点。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非粘土类砖、砌块和板材;各种水泥类轻质板、纸面石膏板、彩色钢夹心板等板材和轻钢龙骨等轻质的骨架材料、多功能(轻质、高强、隔热、防火及无毒)复合墙体材料及制品等。
(二)新型建筑体系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住宅建筑等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建筑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而必须发展新型建筑体系。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与产品开发,并且进行了多处示范,为新型建筑产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多孔砖和承重空心砌块、砌体建筑体系,预应力混凝土大开间结构体系,轻型钢结构体系,异型柱框架结构体系,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体系,大中跨度新型空间结构体系,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体系和节能建筑结构体系等。
(三)新型防水建筑材料
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建筑的迅速发展,框架结构建筑、大板装配式建筑和玻璃幕墙结构的广泛应用,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迫切要求防水建筑材料与之相配,也对防水建筑材料的品种、物理化学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防水建筑材料不断向高性能、低成本、多品种及适于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在沥青卷材基础上发展的新型柔性防水材料、三元乙丙橡胶和聚氯乙烯等高分子防水片材,橡胶改性沥青、聚氯脂等防水涂料,弹性硅酮、聚硫和聚氨脂等密封材料以及刚性防水材料等。
(四)建筑节能系列产品
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5%以上。建筑节能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制定了一批建筑节能及其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高效保温墙体材料及制品,墙体反射膜材料,新型节能门窗及配套五金件、中空玻璃和保温隔热玻璃,节能、节水型卫生洁具,节能型家用燃气设备,高效节能供热采暖系统,建筑节能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供热系统自动控制与调节设备。
(五)既有建筑改造及加固技术
目前,我国不少工业与民用建筑已超过设计基准期,有些建筑因使用不当而发生安全性问题,有些建筑因用途改变不符合使用要求,有些建筑因建设年限较早不符合现行规范规定,需要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维修、改造加固。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建立既有建筑功能性、安全性、耐久性的评估体系;建筑物质量与功能现场检测仪器、设备技术,维修、改造加固用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三、我国建材 市场发展 趋势
(一)装饰性趋势
建材产品的装饰性能日益受到重视。
(二)配套性趋势
凡是上水平的现代化建筑一般都是各种新型装饰材料的综合运用。
(三)特优性趋势
即指一定的建材产品要具有特定的优越性能,如屋面防漏、地面防潮等,这些特定需要都是建材产品在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时应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可选性趋势
同一用途可供选择的建筑材料品种增多,这是必须趋势。
(五)高档化趋势
高档材料,不仅内在质量要好,同时外观品质也要超出一般,消费高档化发展的速度正在明显加快。
(六)返璞归真又超越自然的趋势
人们需要并逐步适应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新材料,在这方面建材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天地。
四、我国建材装饰业发展潜力 分析
(一)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外销商品房、高级别墅、小康住宅装饰需求量巨大
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约为20%。“八五”期间,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已包含房地产生产总指标,并已纳入国民经济投入产出的体系之中。“九五”期间,房地产业的产值与建筑业相近。根据远景 规划 及专家预测,21世纪初的10——20年内,房地产国民生产总值有可能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5%。住宅建筑业在新一轮宏观经济周期启动中,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国每年至少将有300万套新住宅竣工,家庭装修量巨大。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装饰市场,不仅国内企业开始涉足,外资企业也抱有浓厚的兴趣。
(二)公共建筑装饰量将迅速增长
过去我国公共建筑注重装饰的不多,许多公共建筑低矮、陈旧、灰暗。改革开放以来,城市 规划 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无论是金融商贸小区,还是住宅小区、公共游乐场所,城市总体 规划 、城市小区 规划 与控制性 规划 ,都对公共建筑的布局、设计、装饰基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建筑的形象、色调要与城市整体轮廓、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城市环境卫生大检查和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评选,对推动公共建筑装饰走向科学化、艺术化与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公共建筑年竣工面积7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约有10%——15%需要适当装饰,年装饰量将达35——52亿元。
(三)涉外宾馆、饭店装饰趋向高档化、民族化,装饰需求有增无减
随着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外商来华投资、考察、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涉外宾馆、饭店装饰趋向高档化、民族化,以吸引外国客人。有关资料表明,仅涉外饭店,我国就有2000多家,共有30万套客房,年装饰工作量总计达30——35亿元以上。
仅以上三项,我国每年的装饰市场容量就达350——400亿元。加上商业网点170万个,每年装饰改造仅10%,就超过100亿元。我国城市装饰市场容量在500亿元以上。
此外,农村新建住宅近10年已达70亿平方米,也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可见,我国装饰市场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