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 定义及产品分类
一、肉类及肉制品定义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指主要以各种畜、禽肉为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以及畜、禽副产品的加工活动。
主要包括包括:各种畜、禽肉类的熟制品;肉粉、肉松或肉类废料的生产;腌、熏肉制品、干制品等的生产;猪油或其他食用动物油脂的提炼精制;肠衣、生皮、扯下的羊毛、绒毛等副产品;在同一企业内进行的畜、禽肉制品的罐装加工活动。
二、肉制品产品分类
1、腌腊制品的门类
肉经腌制、酱渍、晾晒(或不晾晒)、烘烤等工艺制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加工。有咸肉类、腊肉类、酱(封)肉类、风干肉类。酱(封)肉是咸肉和腊肉制作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2、酱卤制品门类
肉加调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白煮肉类、酱卤肉类、糟肉类。白煮肉可以认为是酱卤肉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糟肉则是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的一类产品。
3、熏烧烤制品门类
肉经腌、煮后,再以烟气、高温空气、明火或高温固体为介质的干热加工制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烟熏肉类、烧烤肉类。熏、烤、烧三种作用往往互为关联,极难分开。以烟雾为主者属熏烤;以火苗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制而成者属烧烤。
4、干制品门类
瘦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干、熟肉类制品。可直接食用,成品为小的片状、条状、粒状、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类、肉干类和肉脯类。
5、油炸肉制品门类
油炸肉制品门类是以食用油作为加热介质为其主要特征。经过加工调味或挂糊后的肉(包括生原料、半成品、熟制品)或只经干制的生原料、以食用油为加热介质,高温炸制(或浇淋)的熟肉类制品。油炸制品有:上海狮子头、炸猪皮、炸乳鸽和油淋鸡等。
6、香肠制品门类
1)中国腊肠类
以猪肉为主要的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肉丁,用食盐、(亚)硝酸盐、白糖、曲酒和酱油等辅料腌制后,充填入可食性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制成的肠衣类制品。食用前经过熟加工,具有酒香、糖香和腊香。
2)发酵肠类
以牛肉或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绞碎或粗斩成颗粒,用食盐、(亚)硝酸盐、糖、等辅料腌制,并经自然发酵或人工接种,充填入可食用肠衣内,再经烟熏、干燥、和长期发酵等工艺而成的生肠类制品,可直接食用。发酵肠类有:图林根香肠,色拉米香肠等。
3)熏煮肠类
以肉为主要原料,经切碎、腌制(或不腌制)、细绞或粗绞,加入辅料搅拌(或斩拌),充填如肠衣内,再经烘烤、熏煮、烟熏(或不烟熏)和冷却等工艺制成的熟肠类制品。包括:不经乳化的绞肉香肠;干淀粉添加量不超过肉重的10%的一般香肠;乳化香肠和以乳化肉馅为基础,添加瘦肉块、肥肉丁、豌豆、蘑菇等块状物生产的不同品种的乳化型香肠。熏香肠有:法兰克福香肠、波洛尼亚香肠、啤酒肠、茶肠、天津火腿肠、北京大腊肠、哈尔滨红肠等。
4)肉粉肠类
以淀粉、肉为主要原料,肉块经腌制,(或不腌制),绞切成块或糜,添加淀粉及各种辅料,充填入肠衣或肚皮中,再经烘烤、蒸熏和烟熏等工序制成的一类熟肠制品。干淀粉的添加量超过肉重的10%。肉肠粉类有:北京蒜肠、小肚、天津粉肠等。
5)其他肠类
除中国腊肠类、发酵肠类、熏煮肠类、肉粉肠类等以外的肠类制品外,还有生鲜香肠、肝肠、水晶肠等。必要的条件是:
(1)须经切碎、绞碎或乳化加工;
(2)调味处理;
(3)充填入肠衣。
7、火腿制品门类
用大块肉经腌制加工而成的肉类制品。虽然中国火腿与西式火腿在工艺上差异很大,但在名称上是一致的,有利于归纳和检索,在“类”这一层次,无疑是符合工艺一致性的原则的。有中国火腿类、发酵火腿类、熏煮火腿类、压缩火腿类等。
8、其他制品门类
1、肉糕类
以肉为主要原料,经绞碎,切碎或斩拌,以洋葱、大蒜、西红柿、蘑菇等蔬菜为配料,并添加各种辅料混合在一起,装入模子后,经蒸制或烧烤等工艺制成的熟食类制品。
2、肉冻糕
以肉为主要原料,调味煮熟后充填入模子中(或添加各种经调味、煮熟后的蔬菜),以食用明胶作为粘结剂,经冷却后制成的半透明的凝冻状熟肉制品。
第二节 行业 特性
一、 行业 总体特征
肉类
行业
特征
二、 行业 生命周期特征
肉类 行业 属于一个超长持久 行业 ,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该 行业 几乎没有被替代的可能性。该 行业 具有的超长久性和超低风险性以及其超大规模的顾客群体,是其他 行业 所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处于 行业 成长期,以及 行业 的低技术性,使得该 行业 呈现出低利润率。随着 行业 逐步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细分,加之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技术含量较高及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入市提供了重大机会和可能性。
可以预测,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成长期,完成由老成熟 行业 向新朝阳 行业 的转换和过渡。
三、 行业 集中度
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产业非常分散,全国肉类 行业 有3万多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31家, 行业 集中度比较低。双汇、金锣、雨润三家肉类 行业 龙头企业屠宰生猪仅占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4%不到,而美国前三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
第三节 行业 产业链
一、养殖环节
生猪的养殖成本中国与美国相比并无优势;与加拿大及欧盟主要生猪生产国相比,也只有微弱的成本优势,如果考虑生猪品种质量上的差距,是否还有优势就很难说了。活牛的养殖成本中国有一定优势,收购价仅为养牛业十分发达的美国的50%。中国活鸡的收购成本比美国明显高出,美国活鸡对中国有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优势。虽然同为动物源食品门类,但不同的畜禽在养殖要素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仅对奶牛和肉牛的养殖环节比较如下表:
肉牛与奶牛的养殖要素比较
二、屠宰加工环节
国内的屠宰加工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白条猪肉比美国、欧盟等国家每吨要低100多美元;牛肉加工成本也低于发达国家,进一步扩大了饲养阶段的成本优势;鸡肉加工尽管活鸡比美国价格高出不少,但屠宰加工后的批发价反而低于美国。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肉类出口价格的成本比较不能以活畜(合)价格相比,更不能以零售价作参考,只宜以批发价格进行对照,这是因为肉类的批发价是各国肉类出口的基础价格。中国屠宰加工成本低,在内销市场上应说是一种优势,只要质量有保障就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如果出口外销,仅靠加工成本低是不够的,只有在加工的卫生条件、产品质量同时达到出口国的要求,才能夺取出口竞争上的优势。
三、零售环节
中国肉类零售价格普遍比发达国家低出很多,甚至只有他们的几分之一,这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批零差价极大,批发让利于零售;同时由于发达国家肉类的分割、包装、保鲜、物流运输和营销服务等劳动附加值较高,相当多的劳动在零售企业进行,加上产品的内在质量好,国民购买力强,从而提高了肉类的零售价格。
中国肉类的价格有一定的优势,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优势必须与质量、服务、品牌等结合起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隔行如隔山”,即使同为肉类 行业 ,不同细分 行业 也存在很大差异。猪肉和禽肉在中国的分布较为均匀,而牛羊肉则多在北方饲料和牧草相对丰富的地带。畜禽的生长周期也存在很大差别,由此也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价格波动。一般而言,肉鸡的生长周期很短,仅为1.5个月,肉猪的生长周期为10-12个月,肉牛的生长周期为25-30个月。因此牛肉价格通常相对稳定,而肉鸡的价格则波动加大。除了生长周期影响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价格影响因素值得关注。以牛肉为例,在学生开学季节,很多农牧民会集中销售育肥套现以支付相关教育费用,价格会偏低。反之在秋冬牛肉消费旺季,肉源紧俏,价格会走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