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偏光片 行业 发展趋势
偏光片(Polarizer)是液晶面板关键零件,是目前业界投资最为热门的 行业 之一,其成本约占面板原材料制造成本的11%左右。Displaybank指出,全球偏光片市场销售额2006年已增长到45亿美元,而由于2007年大尺寸面板市场仍持续增长,偏光片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约47亿美元),年增幅约11%左右。2008年市场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全球经济不景气对平面显示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TFT-LCD偏光片市场也无法幸免金融海啸风暴冲击。DisplaySearch最新全球TFT-LCD光学膜 市场 研究 数据指出,由于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面板价格大幅度下跌,终端市场需求仍不明朗以及面板厂商保持低库存水平等因素,DisplaySearch预期2009年TFT-LCD用偏光片销售量将呈现下滑情况,预计2009年全球TFT-LCD偏光片市场产值将仅能达到57亿美元,比2008年下滑1%。
近年来,韩国及我国台湾偏光片厂商不断崛起,如我国台湾的力特光电以及韩国的LG化学,积极扩大产能,打破了日系偏光片厂商的垄断局面,虽然总体来看日系厂商仍占据着技术和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韩国和我国台湾厂商的追赶步伐在明显加快。其中尤以韩国厂商扩充脚步的速度更值得注意。例如,由Displaybank资料显示,韩国的LG化学在全球偏光片的市场占有率2008年第四季度已攀升至30%,超越日本日东电工(NittoDenko)成为全球第一。
纵观全球偏光片 行业 的发展,可以发现2009-2013年韩系偏光片厂在垂直整合营运模式下,在市场上将会有更强的发展态势,预计2010年市场占有率会达到45%,甚至更高,预计2013年将达50%市场占有率。另一韩国厂商AceDigitech出货给三星监视器应用偏光片,具有5%的市场占有率,使韩国在全球偏光片出货方面表现更加强势。近年面板厂加速垂直整合,使全球偏光片产业版图快速变化。面板厂透过垂直整合,实现偏光片内制化,效益十分显著。
第二节 国内偏光片 行业 发展趋势
偏光片的制造技术一直被日本、韩国等国家所垄断,我国台湾企业虽然在偏光片的生产上有一定规模,但其技术完全依赖于日本,实际是日本企业的加工厂。我国大陆企业在偏光片领域生产规模较小,主要有深圳深纺乐凯、温州侨业、盛波、百合等批量供应TN-LCD用偏光片和部分STN-LCD用偏光片,产品档次较低,因而我国 市场发展 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大陆电子产品市场巨大,并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游面板及组件也在迎头赶上,但另一方面上游材料产业明显滞后。偏光片及其配套薄膜材料(如光学TAC及TAC深加工薄膜、光学PET及PET功能薄膜、PVA薄膜)作为上游材料中的关键原材料,因技术含量高而被日本厂商所垄断,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平板显示器用光学功能膜在中国大陆仅偏光片有个别企业的小规模生产,如深纺乐凯、温州侨业、佛山塑料生产偏光片,但也仅能满足低端TNSTN-LCD显示的需要,满足TFT-LCD需要的各种功能膜材料尚属空白,使用的均为进口产品,导致整个产业链严重失衡,但同时也说明了未来偏光片 行业 在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FPD产业链的不完善,已成为我国平板彩电 行业 发展大而不强的主要瓶颈。可以说,FPD面板的制约已经成为我国彩电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这种上下游产业链不均衡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我国在电视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等终端产品的生产上虽然早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充其量仅仅是一个低附加值的大组装车间而已,这些 行业 处于无 行业 话语权、无核心竞争力、无利润空间、无发展后劲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平板显示器件用偏光片等上游材料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程度。
随着平板显示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光学功能膜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外厂商纷纷建厂扩产,对薄膜性能、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偏光片及其配套薄膜材料等上游材料研制成功以后,将打破国外特别是日本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封锁及垄断格局,填补TFT-LCD用光学膜材料制造技术的空白。同时可以形成专利技术及技术标准,解决我国平板显示制造 行业 缺少核心技术、制造利润率低的问题。
有上述 分析 可以看出,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及全球LCD产业向我国转移,未来我国偏光片 行业 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根据预测,其未来15年的全球偏光片市场年均增长率高于11%,中国市场的增幅将位居前列。
第三节 偏光片竞争策略 研究
从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来看,2004年产出面积1.4亿平方米左右,主要的供应商有日本的日东电工(Nitto),我国台湾的力特光电(Optimax)以及韩国的LGChemical。总体看来,日系厂商仍占据着技术和市场的主导地位,而韩国和我国台湾厂商的追赶步伐也在明显加快,其中尤以韩国厂商扩充脚步的速度更值得注意,其全球市占率2003年为9.81%,到2005年时已成长为16.48%。而日本厂商2005年的产能市占率则下降至57.42%(2003年为66.81%),我国台湾厂商占有率仅小幅成长至24.50%(2003年为21.94%)。细究其原因,这与LGChemical(LG化学)及AceDigitech(威讯)积极的扩增产能策略密切相关,尤其是AceDigitech,其产能全球市占率由2003的1.03%,大幅成长至2005年的7.24%。因此,韩国偏光片厂商LG化学及AceDigitech积极的产能成长策略以及我国台湾厂商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的举动,必然将对未来全球偏光片产业的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关键是要尽快磨会现有生产线,在稳定生产TN型及晋通STN型偏振片的同时,加大FSTN及TFT型偏振片的开发及技术引进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尽快进入中高档偏振片的市场,尽快形成规模经济,以适应我国LCD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面板厂加速垂直整合,使全球偏光片产业版图快速变化。面板厂透过垂直整合,实现偏光片内制化,效益十分显著。垂直整合重要关键零组件已成为面板制造商降低材料成本的最佳策略,因此,为了获得更低的战略成本,面板厂采用策略投资方式进军偏光片市场已成必然趋势。LPL及Samsung分别投资LGChemical及AceDigitech,以供应自给所需的偏光片,并采取低价策略进攻其他国家市场。友达、广辉及奇美等面板厂,也开始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入偏光片产业,如达信(友达)、晶威(广辉)、奇美材料(奇美)等关联厂商都已经相继量产。作为背后都有强大的集团母公司支持的后进入者,凭借与面板厂天然的资本纽带关系,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容小视。但由于偏光片自制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必需的学习曲线以及短期规模经济和上游关键原材料如TAC膜的取得不易,这些因素又表明新加入者对现有偏光片大厂形成重大威胁还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