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未来全球生物制药发展预测
1、基因生物
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从牛、羊等动物的乳汁中提取某些药物的技术已获得成功。专家预计,通过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或蛋白,在未来几年将大量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2、海洋药物
据预测,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药品将达到两万种。海洋药物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抗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保健药物、抗微生物感染药物、愈合伤口药物等,预计这些药物将走俏市场。
3、微生物药物
自青霉素问世以来,已有150多种微生物药相继用于临床,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专家指出,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及新病源体的不断出现,人们必需不断地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寻找新药,以保障人类的健康。
4、绿色药物
随着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老年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科学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植物药库。如从红豆杉中提取抗癌成分紫杉醇;从银杏叶中提取抗脑血管病药物。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雷公藤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五味子果实能有效降低转氨酶;从千层塔中分离出的石杉碱甲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有效药物等。
第二节 中国医药研发状况及趋势
1、医药研发亟待提速
我国的医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还十分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差距应该成为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奋起直追的动力,而不是畏难的理由。造成这种落后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起来需要时日,此次国家发布的《科技纲要》对医药研发非常重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接下来,需要政府、企业、学者共同 研究 一些具体问题,逐步解决积存的弊端,但应该有急迫感,步伐要加快。
《科技纲要》提出要注重保护知识产权,这为医药自主研发扫平了障碍。自主创新理所当然地要保护创新者,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研发创新新药将受到更全面的保护,研发应该提速。
《科技纲要》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入近期有可能取得突破的68个优先主题之一,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们希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研发获得重大成果,国药将傲然跻身于世界主流用药市场!
2、鼓励创新研发是未来发展趋势
2007年7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并于10月1日起施行。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着重强化药品的安全性要求,严把药品上市关,具体措施是:
1)强化了对资料真实性核查及生产现场检查的要求,防止资料造假;
2)是抽取的样品从"静态"变为"动态",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3)是调整了新药生产申请中技术审评和复核检验的程序设置,确保上市药品与所审评药品的一致性。
为保护技术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采取了几项措施:
1)是对创新药物改"快速审批"为"特殊审批",根据创新程度设置不同的通道,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2)是厘清新药证书的发放范围,进一步体现创新药物的含金量。新办法规定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适应症,将不再按照新药管理,不再视为新药注册审批;
3)提高了对简单改剂型申请的技术要求,更加关注其技术合理性和研制必要性,进一步引导企业有序申报;
4)提高了仿制药品的技术要求,强调仿制药应与被仿药在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上保持一致,进一步引导仿制药的研发与申报。
鼓励创新研发是中国医药 行业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确立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生物医药涉及3个重大专项,包括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防治等。医药 行业 的"十一五" 规划 ,也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疫苗、诊断试剂等创新研发均属于医药 行业 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
第三节 投资
现代生物技术将是新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而与此相关的生物制药 行业 同样前景无限。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 行业 不到10%的增速。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产品起步于80年代初期,但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在基础技术和实验室阶段己步入世界前列。
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资金投入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还相去甚远。生物制药企业的短期资金缺口很大,长期运营资本更无着落,81%的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只能部分或不能满足需要,60。5%的企业没有1至3年的中长期贷款,即使能获得,仅16%能满足需要,52。7%部分满足需要,31。3%不能满足需要。我国目前产值超过亿元的生物制药企业仅1至2家,全部企业产值加在一起尚不如美国-家生物技术药物公司。
1、融资难题
贷款是生物制药企业的最好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和其他赢利性金融机构坚持成本核算、稳健经营的原则,往往不愿为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资金,其原因如下:
1)生物制药企业的项目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
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一般仅有5%至10%,却需要8至10年时间和l亿至3亿美元的投资。这与商业银行等赢利性金融机构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相悖。
2)银行贷款成本过高
生物制药企业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银行对高科技贷款项目进行 分析 、论证和评价也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银行更倾向于贷款给技术己成熟的企业和项目。
3)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银行在高科技项目贷款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赢得资金提供者的信任并取得贷款会不惜掩盖项目的缺陷甚至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银行与资金需求方的这场博弈中,前者往往会选择拒绝放贷而保证资金的安全。
4)贷款抵押物不足
生物制药企业大都规模小,资产总量少,但无形资产比重大,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实物资产不足,这就使银行即使有对其贷款的意向也会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而却步。
5)银行无法评价企业资信水平
高科技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初创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良好的商誉尚未建立,金融机构无法知晓企业的资信状况。
2、融资途径 分析
通过公开资本市场融资IPO是投资生物制药企业的投资者最重要的目标,但由于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缺少层次,只能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进入。
虽然创业板市场对企业入市要求比主板市场低,但对技术还不成熟急需资金的中小型生物制药企业来说,保荐人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等限定都是一道壁垒。
同时,中小企业板建立时间尚短,需要生物制药企业和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人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这个市场,只有经历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互相了解的过程之后市场才能繁荣,而这个过程决不是一个瞬间。
政府创新基金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1999年5月科技部、财政部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简称“创新基金”),并在科技部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中小生物制药企业从创新基金中得到了很大益处,但是这种创新基金也有弱点:
1)申报政府创新基金需要了解有关这种金融工具的具体知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机会成本。
2)创新基金的审批手续严格而且复杂,时效性差。
近年来随着各地申报项目的增多,基金管理中心往往不能完成当年的评审任务,经常有项目需要延迟至下一年度。
而且创新基金的批准率低,基金总额少,批准立项中对初创科技企业的资助占总额的比例也偏低。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中小生物制药企业的贷款担保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但该方案同时也将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转嫁到担保机构身上。只有当担保机构比银行更了解需要贷款的企业的情况时担保方案才是有效的,否则无论是再担保还是反担保都不能从根本上降低社会的整体风险。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尚属于建设期,担保机构规模小,实力弱,因此为了减少风险,对要求担保的企业提出了很严格的条件,增加了企业申请担保的难度,降低了担保效率。
3、未来的选择
目前,在我国对于一个生物制药领域的企业来说最关键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其产品的销售渠道,最关键的其实是充足的资金,在资金支持方面,我们未来的选择可能有:
1)建立专为生物制药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公司
生物制药企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投资的投资理念相一致,且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有专门的生物医药专业 分析 人才,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融资企业则可从风险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
此外,生物制药企业还可以从风险技资公司得到经营方面的支持,如管理咨询和市场策划。成立专门为生物制药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公司一定会为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吸引外资
目前国内投资于生物制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几乎都是本土企业,长期以来被风险投资界广泛看好的生物制药领域仍然没有成为外资眼中的明星,平均每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金额仅为100多万美元。在生物制药领域更多地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多种方式把我国的科研触角延伸到国外,把 研究 领域的合作扩展到技术前沿的国家,追踪世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在我国大力吸引外资的今天,生物制药企业应该也必然能够在吸引国际资本的舞台上独领风骚。
3)项目融资
在项目融资中,生物制药企业从同类技术发展出来,与有着相似应用前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和风险大小不一的项目相互组合成为项目包,再把这个项目包作为吸引外部技资的标的。企业将项目未来收益出让给投资方来换取投资者的资金支持。项目开发成功后,投资方通过生产、销售项目带来的高利润的生物制品陆续回收投资并取得盈余。
4)建立特种基金大力发展民间融资
通过建立专门的生物制药企业发展基金获得资金。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收入均有显著提高,除居民自身的消费需要外,还形成一部分社会闲置资金。作为资金的潜在供给者,每个居民都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高额的收益,而这种发展基金正是可以建立在专业风险投资家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吸引偏好风险的小额投资者投资,从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资本集中和社会产业结构升级。
5)企业并购
针对生物药品重复生产、规模不经济的现象,通过并购行为,企业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实行一体化经营,达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企业实现单一化生产,达到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针对生物制药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开发时间长的特点,通过收购,可以节约开发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利用现成的科技人员和设备、缩短投资回收期,经过兼并收购,收购者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市场地位,如现成的行销网络,及其与当地客户及供应商多年以来建立的信用,使企业能马上在当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6)开展风险租赁业务
进行风险租赁有着必然性,首先生物制药技术所需设备十分昂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生物技术公司使用的实验室设备具有标准化的特性,是较好的租赁目标;其次知识产权租赁则是因生物技术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价值较高,风险投资方可通过投入资金购买风险企业的专利,再将专利使用权租给风险企业,这对于风险投资方和风险企业方无疑都有益处。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