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当前 行业 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入不足,养猪业支持和保护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家对生猪业的投入与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严重不协调。
一是直接的反周期调控措施缺乏或不到位。生猪生产的波动现象各国都有,但像我国这样的大幅振荡是少见的。而目前有效的干预措施缺乏或难以发挥作用。
二是对养猪 行业 发展的基础性支持不足。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严重滞后,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国债资金规模却在减小;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投入少;尚未建立促进生猪业稳定发展的保险和 行业 发展基金,养殖户利益和生猪业的稳定发展很难得到保障。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能力弱
我国生猪养殖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散养比例接近70%,分散的生产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 行业 内的协调和调控。同时,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 行业 协会没有充分发育,现有的养猪合作组织也没有自己创办的、利益联系紧密的屠宰加工企业,养殖者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难以从流通加工环节中分享更多利益。
3、缺乏应急机制,市场体系不健全。
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养殖户提供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跟踪服务,难以指导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行情低迷风险来临时缺乏应急措施,反应滞后。活猪批发市场、生猪定点屠宰点分布不当、猪肉配送系统等市场环节不健全,效率低下,流通成本高,有利于分散风险的期货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
4、疫病影响不容忽视
疫病的发生直接导致消费下降和价格下跌,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受到严重影响。生猪常见病发生率呈增长态势,种类由上世纪末的4-5种增加到目前的12种,不仅加大了养猪成本,而且影响到生猪生产力。
第二节 行业 未来发展预测 分析
实施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的肯定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猪养殖规模化将成为趋势。尽管我国目前的生猪养殖仍然是以散养方式为主。而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规范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
首先,生猪采用规模化养殖,可以降低购进的饲料原料价格,降低养殖本钱,此外养殖中实行自繁自育,可保证子猪品质,又可大大减轻补栏的资金压力。从平安卫生上看,规模化养殖有利于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有利于实行严格的养殖、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规范,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其次,生猪采用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三节 行业 投资前景 分析
猪肉是国家重点保障的“菜篮子”工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尤其是农村地区,对猪肉的消费量将快速上升。长期来看,生猪产业投资前景较好。但需注意的是,短期内由于饲料、肉价、季节等因素的变动,可能会有一定的市场波动。
养猪业是高风险的产业,主要有疫病风险、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饲料风险等。
第四节 疫病风险
当前生猪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疫病风险有增大的趋势。近年来,由于牲畜频繁跨省调运,生猪疫病暴发呈现出高频率、高危害、覆盖面大的特点,常见病种类由4种至5种增加到12种。特别是近几年流行全国的生猪高热症和蓝耳病疫情病原污染面大、死亡率高,给饲养户造成的恐惧心理仍未消除,影响增养补栏积极性。另一方面,大部分散养农户对生猪防疫没有完整计划,只是在获得疫病流行的信息之后才购买疫苗防疫。相比较而言,规模化养殖厂的免疫条件要好于散养户,如咸阳市星光养猪场,对育肥猪最少有8道免疫程序,而渭南市大荔县石槽乡散户养猪者,将免疫程序减少到3至4次,导致发生突发疫情的风险增加。
第五节 市场风险
育肥猪出栏价格波动是生猪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养猪农户分散、信息量少,一般只能根据当期的价格信息决定下一个时期的产量,加之生猪的需求缺乏弹性,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就是经济学中的“蛛网现象”,它的表现是:一个时期内价格很高,产量却很小,而在下一个时期,产量剧增而价格暴跌,如此反复,周期性的波动。
第六节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如水灾、台风、地震等给生猪养殖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目前对于生猪养殖过程中自然灾害风险的规避,国家正积极出台政策。例如在一些养殖地区发展生猪保险,但目前整个产业的政策还不尽完善,政策覆盖面还比较窄。对于尤其是养殖生猪的农户,其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的自然灾害风险抗御能力还比较弱。
第七节 饲料风险
养猪成本中饲料占70%以上,饲料中玉米又占大部分,所以猪价和粮价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互适应的联系,一般用待宰生猪和玉米的比价来判定养猪生产的盈亏,如果为5.5∶1以上则赢利多于亏损。
近几年从国内市场饲料价格走势来看,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饲料价格大幅上涨,而生猪的养殖周期较长,因此饲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若小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则会出现亏损。而尤其是散户在养殖过程中,饲料价格上涨对其带来的风险就更大。
第八节 市场信息缺失风险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农户养猪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当期市场价格是决定农户养与不养、多养还是少养生猪的唯一指标,很少有人 研究 价格变化规律,行情好时一拥而上,行情不好就一拥而下,对市场形成强大冲击,引起剧烈的价格波动,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价格发现与 分析 工具的缺失,扭曲了农户的养猪投资决策,进而影响着未来生猪供求关系的平衡,使养殖风险更趋于复杂化。
第九节 防范措施
1、建立监测系统
通过系统的监测结果、调研和综合评估,预测出一段时间内生猪生产基本趋势,根据这种趋势提前采取措施,部署生猪生产计划,在生猪供给发生重大转折之前及时发出信息,提醒广大生猪生产者做好各种应对准备,以达到有效控制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
2、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成立猪育种中心
将原种猪和引进品种进行不断地选育提高,同时开展猪的经济杂交 研究 ,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商品瘦肉猪高效杂交组合,同时开展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及疫病防治等技术推广,为发展商品瘦肉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做出贡献。
3、建立扶持生猪生产的长效机制
在继续执行现有补贴政策的同时,要在良繁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及肉品检验等建设上给以支持。制定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和“生猪期货”交易机制,并逐步建立生猪市场准入制度。因养猪产业是直接为人类提供肉食品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人类社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产业,所以绝不可没有门槛。应在政府统筹下制定审批条件和资助政策,从而达到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发展局面。
4、加大对生猪生产的调控力度
对生猪市场采取逆周期的调控政策。在生猪生产高峰阶段,采取措施减少投入,引导平稳发展;在生猪生产低谷阶段,采取措施加大对种猪生产补贴,减少种猪淘汰宰杀数量,并采取产品保价回收等措施,减少养殖户损失;在生猪生产恢复阶段,抛售库存产品,平抑物价,并加大投入,鼓励发展生产;在生猪生产发展阶段,采取措施保持稳定生产。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