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2003年以来我国水果产量(含瓜果类)以年均近6%的速度稳步增长,在品种、质量和种植区域的优化等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7年我国果园面积l047.1万hm2,与2006年相比增加34.857万hm2,增长3.44%;总产量达18136万t,与2006年相比增加l034万t,增长6.05%。预计2008年我国水果产量和面积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07年我国果园面积在50万hm2以上的省(区)依次为河北、广东、陕西、广西、山东、新疆和福建,共计558万hm2。占全国的54.24%。上述省(区)面积较2006年增减幅度分别为-0.87%、0.52%、2.84%、1.88%、-5.03%、20.84%和-1.04%;水果产量在l000万t以上的省(区)依次为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广东,共计8026万t,占全国的47%,上述省(区)产量较2005年增减幅度分别为-1.31%、8.87%、3.95%、16.23%和5.77%。
2007年我国大宗水果的产量继续增长。其中,苹果、柑橘、梨、葡萄和香蕉的产量分别占总产的15.36%、11.35%、7.1l%、3.69%和4.30%,较2006年分别增长6.9l%、15.00%、7.58%、6.79%和12.97%。
2007年我国苹果、柑橘每667m:平均成本分别为2394.43元和1682.47元。其中,苹果每667m2成本较高的主产省(市)分别是北京(3472.19元)、山东(3065.26元)、辽宁(1858.47元)、陕西(1829.77元)和河南(1719.22元);柑橘每667m2成本较高的主产省C市)分别是广东(2329.96元)、浙江(1775.52元)、湖南(1596.33元)和福建(1540.84元)。
2007年我国苹果、柑橘每667m2成本利润率分别为102.01%和107.27%。其中,苹果每667m2成本利润率较高的主产省(市)分别是辽宁(205.88%)、甘肃(170.17%)、河北(153.00%)、陕西(137.67%)和山东(136.52%);柑橘每667m2成本利润率较高的主产省(市)分别是湖南(225.52%)、广东(179.88%)、浙江(152.83%)和福建(92.34%)。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对水果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水果消费在整个食物消费中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从城、乡居民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水果消费增幅和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水果消费量达到19.43kg/人,同比增长1.78%,较1995年增长49.35%,2001—2007年年均增速达1.10%。在此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水果购买量于2007年达到了59。54kg/人,同比下降1.05%,较1995年增长32.43%,2001—2007年年均增速达0.57%。
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全年食品消费性支出看,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水果消费支出已达到272.24元,人。占食品消费性支出的7.50%,较1995年增长1.15个百分点。在此期间,蔬菜(人均)在食品消费性支出所占比例则由1995年的10.75%下降到2007年的9.61%,下降1.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食物营养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水果在我国食品消费中的份额呈逐步上升趋势。
2000年以来,我国水果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已由2000年的3.57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30.42亿美元,累计增长7.52倍。2008年l。12月,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30.42亿美元。同比增长8.93%。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出口水果(含鲜冷冻水果、水果汁、水果罐头和其他如工水果等,下同)484.15万t,同比增长1.44%,出口金额4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4%;进口169.19万t,同比增长25.57%,进口金额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7%。
展望2009年,我国水果批发价格有望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格局,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将缩小,主要有3方面原因。
一是近年来水果人均消费量虽然继续保持稳步攀升态势,但是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水果购买量较2006年下降了1.05%,水果价格继续上涨存在一定压力。
二是近年来我国水果加工贮藏和保鲜能力加强,大力发展设施水果和调整水果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错季销售、均衡上市和常年供应既繁荣了市场也减小了水果价格季节性波动振幅。排除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2009年我国水果产量有望继续稳步增长,上述因素也将对水果价格大幅上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三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恶化,我国水果出口增速将放缓。陕西的苹果浓缩汁是一个外贸依存度极高的 行业 ,产品95%以上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世剩非名前5的苹果汁生产企业有3家在陕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地果汁需求量急剧下滑,价格也应声而跌,陕西苹果汁订单明显减少。由此可见,2009年我国水果出口将面临严峻考验。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食品 行业
虽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出现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食品 行业 全年运行仍然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格局,食品工业生产波动增长;全国食品产销量同步增长;食品工业生产效益稳定增长,增速小幅回落;食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扩大。
1)食品工业生产波动增长
去年全国食品工业生产增加值增长14.80%,高出全国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32152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1997.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70%,提前完成国家“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 规划 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工业生产增加值对全国工业 行业 贡献率达到11.09%,拉动全国工业生产1.43个百分点。若扣除烟草制品业,食品工业对全国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8.63%,拉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11个百分点。
从2008年分月度食品工业生产运行轨迹 分析 ,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10.8%至17.4%之间波动。受食品安全事件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产生的连带影响,4月、9月、12月全 行业 生产增长速度放慢,出现全年的低点,这也是食品工业多年来出现的一年三次大幅度月度波动。
2)全国食品产销量同步增长
在国内食品市场消费需求拉动下,主要食品产、销量同步增长。2008年全国食品 行业 产品销售率97.64%,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从食品分类产销情况 分析 ,全国大米、小麦粉市场快速增长, 行业 向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国大米产、销量增长三成,小麦粉产销、量增长二成,无公害、健康绿色产品成为消费主产品;产品品质提高,极大改善和丰富了人民的膳食生活;在国内食品市场消费刚性需求拉动下,我国粮食加工业近两年来持续高位运行,增长速度位居全国食品工业各细分 行业 前列。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加工设备与重大关键技术与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效,为粮食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销量居世界前列,小包装精炼食用油供应丰富,制油提炼技术提高,开发了各种营养丰富的品种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山茶油、紫苏油等等,营养、健康产品反映了市场理性的消费和需求。
猪肉市场经历了2007年供应紧张和涨价,2008年价格回落,产、销量增长,供应回复平稳,产、销平衡。全国生产鲜冻肉1410.32万吨,增长12.14%。
软饮料市场产品丰富,运行良好。产品结构不断更新,新产品不断涌现,果蔬汁饮料、凉茶饮料、果奶等得到市场认同,实践表明我国软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有广阔的消费前景。2008年全国软饮料产量6415.10万吨,增长近二成。
焙烤制造业以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应对不断升级的国内食品消费市场,整个 行业 呈现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食品 行业 中的一大亮点。同样,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葡萄酒、瓶罐装饮用水、速冻食品的发展增速较快,为丰富和改善人民的饮食、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物质保障。
3)食品工业生产效益稳定增长,增速小幅回落
2008年全国食品工业实现利税总额6174亿元,同比增长20.42%,其中利润2597亿元,增长20.59%。但由于农产品价格、能源、交通运输价格的上涨,食品企业成本增加,赢利空间减少,企业利润增速回落。
从食品工业几大
行业
来看,食品制造业因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产品符合消费需求、效益增长较好。谷物磨制,糖果,巧克力制造,味精制造,蔬菜、水果罐头制造,酒精制造,采盐等
行业
经济效益保持高速增长,利税总额增长在40%以上。
4)出口增长放缓,进口增速较快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等不利影响,去年我国食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口大幅增长,贸易逆差扩大。2008年全国食品进出口总额86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其中出口金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2007年下降13个百分点;进口金额498亿美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2007年上升13个百分点。食品贸易逆差132亿美元。其中谷物、食糖出口大幅下降,大麦、水果、食用油籽进口增幅较大。
食品出口的增速回落除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以外,还受到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5)四大问题阻碍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第一,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对我国食品工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由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消费信心下降,直接影响了食品市场的增长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第二,我国食品工业九成以上是中小企业,农产品价格及原辅料、交通、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中小型食品企业获利艰难。中小食品企业信用等级低,信贷困难,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第三,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水平有待提高。我国食品与国外相比,产品品种较单一,附加值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食品工业要逐步转变增长方式,要以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资源、环境,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第四,2008年食品工业效益虽然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一方面初级农副产品价格提升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月度波动对效益影响明显;第三是CPI上半年涨幅过高导致国家对食品价格严格管控,食品价差空间压缩。
2、餐饮 行业
加入WTO后,我国内资餐饮业确实面临着国外餐饮业品牌的强大挑战,但事实证明,我国餐饮企业顶住了压力,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现有餐饮网点400万个,从业人员将近2000万人。2004年,全国实现餐饮业零售额7486亿元,比上年净增1330亿元,同比增长21.6%,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的高增长,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高出8.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9%,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2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9个百分点。全国累计实现餐饮业零售额5417.5亿元,同比净增810.8亿元,增长17.6%,其增幅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7%,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7.8%。根据历年数据
分析
,2005年中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8800亿元,2006年突破10000亿元,到2010年,中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0000亿元。餐饮业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实现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