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启动
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决定今年在云南、四川启动第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基地面积60多万亩,可实现约6万吨生物柴油原料供应能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贾志邦说,此举标志着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
这对于进一步拓展林业发展领域,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培育林业生物质能源林1200多万亩,以满足600万吨生物柴油和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年发电原料供应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贮存于植物中的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专家表示,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资源潜力大,不与林业争地、不与人争粮,能够实现产业与生态共赢,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优势。
二、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21世纪,人类正悄悄地走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谁能最先占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既解决能源替代问题,又为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使其产业化、现代化,变无用为有用,清洁、环保,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既可推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又可促进环境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向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提出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抓紧 研究 ,积极做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涉及能源、农业、林业等多个 行业 和多种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发展。
四、中国生物能源开发态势 分析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
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等),仅能支撑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就将面临枯竭。人们终于认识到,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是无限的。未雨绸缪,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
生物能源(又称绿色能源)是指从生物质得到的能源,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古人钻木取火、伐薪烧炭,实际上就是在使用生物能源。但是通过生物质直接燃烧获得能量是低效而不经济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生物能源逐步被以煤和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所替代。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能源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只要太阳不熄灭,生物能源就取之不尽。其转化的过程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生物能的使用过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一个物质的循环,理论上二氧化碳的净排放为零。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生物能源,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因此,利用高技术手段开发生物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部分。
当前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五、加快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消除与人争粮的误区
甜高梁、甘薯、木薯、秸杆、甘蔗都可以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各种废油、油菜籽都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所以不能误解为生物质能就是把粮仓变油箱。相反,生物质能将起到一个粮食安全平衡器的作用。
(二)消除与粮争地的误区
生物质能的原料生产,可以利用不宜种植农作物的荒地、坡地、改良后的盐碱地,还可利用休闲的土地,完全可以做到不与生产粮食争地。
(三)消除生产成本高的误区
生物质能的技术进一步改进,有望成为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而且比核能、煤炭安全得多。初步测算,三峡工程总投资约1800亿元人民币,2009年完成后,年发电86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大庆的能源当量,而同当量的发展生物质能只需不到50%的投资就能创造一个绿色大庆。
(四)消除技术不成熟的误区
生物发酵技术,是我国生物技术中与国外差距最小的技术,燃料乙醇的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柴油技术也已经进入研发产业化阶段,沼气技术已经应用多年并取得很大成绩,秸杆综合利用的技术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家有关部门应能站在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促进社会安定的高度,组织优势力量攻克生物质能技术,并出台一系列优惠和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