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投资机会 分析
一、政策支持情况 分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争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已在业界成为共识。但是国家鼓励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实质性政策几乎为零,缺乏配套措施 产业政策 中的自主创新鼓励无法落实。《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章第七条则规定:“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跟踪 研究 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技术的产品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并适应国际汽车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产品力争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对符合技术政策的研发活动给予支持。”但是,《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只能是大框架,其中的鼓励政策要落到实处,必须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该政策实施半年多了,至今仍是“孤掌难鸣”。汽车产业牵涉众多学科和部门,有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众多部门协调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并不能做到各个部门的协调。
二、技术获得情况 分析
期以来,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自动变速器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使 行业 处境尴尬: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起步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等原因导致自主品牌汽车自动变速器难以产业化;变速器企业‘剃头挑子一头热’,整车厂并不重视这一环节,让变速器企业缺乏与整车企业匹配的经验;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零部件(电磁阀、电控系统等)基本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变速器厂商面临很大压力。我国目前自主生产的汽车变速器还是以手动为主。
为改变这种窘境,首先要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其次是需要重新认识和筹划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建立产业联盟则是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在国内企业对发动机技术普遍掌握的情况下,自动变速器技术一直被认为是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最后堡垒,也是被看作最有可能实现联合开发的技术。
三、市场机会 分析
2009年,我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目前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大约为3辆/百人,按照国际上通常的汽车普及阶段划分,我国总体处于"汽车化阶段前期", 行业 发展潜力很大自动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机会。
第二节 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投资进入风险 分析
一、进入壁垒 分析
1、市场进入壁垒
1)市场进入壁垒
(1)规模经济
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的新进入者必须以较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进入市场,否则将不得不面对成本劣势的现实。
(2)产品差异化
消费者对市场中原有品牌的认同会迫使新进入者不得不花费巨资来克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对于一个新进入者来说,这一块可能完全是一个空白。
(3)资金需求
当进入的 行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时,会对新进入者构成相当的障碍,尤其是在广告和研发等方面的有去无回投资,需要新进入者有足够的勇气。同时资金实力还会对顾客的信任、渠道的信心等方面构成很大的影响。
(4)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
原有企业通过经验的积累、劳动力学习曲线等方式所形成新进入者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同时构成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的因素还包括专利权、政府补贴以及由于通货膨胀或汇率变化所形成的设备初置价格上涨等情况。经验曲线类似于学习曲线,对于这个 行业 的先进入者来说,他们在这个 行业 多年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更有利于节约成本,而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相应的熟练人才,虽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这种后发优势往往与那些老手比起来就幼稚的多了。所以经验对于这些新加入者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壁垒。
(5)政府政策
在很多国家政府往往构成了对某些 行业 的最大障碍,通过核发执照、原材料管制等方式人为限制了资源的自由流动。
2、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进入
先入战略和跟进战略是企业重要的进入和定位策略,这两种有明显差异的策略,都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和发展前景,也暗藏着相当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如何选择需要企业认真权衡利弊。企业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壮大,必须在竞争手段和 市场发展 上花力气、做文章。
研究 表明,一般而言,市场先驱者的市场占有率往往胜过后来者。尽管如此,后来者只要采取合适的市场策略,仍有机会取得成功。许多 行业 ,一旦先驱者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往往就是坚不可摧的,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也不例外。然而,有时他们却对市场需求及需求的转变满不在乎或无能为力。此时,新手们便可趁机填补市场空缺,或采取革新措施与老手抢夺市场。而此时,占优势地位的先驱者应有所准备:正确估计入侵者的潜力,并给他们设置种种障碍。例如,降低产品价格,减少本 行业 固有的价值,或者干脆垄断主要的销售渠道。市场中的成员,不论后来者还是先驱者,在抵制新手时,都要对这一入侵者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有防御措施、强烈的时间观念和周密的计划。
二、主要风险
(一)政策风险
汽车自动变速箱产品生产涉及汽车与钢铁 行业 ,如果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汽车与钢铁产业的政策调整,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影响公司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公司面临着一定的政策风险。
(二)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风险。对于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由于技术要求提高,企业在短时期内不能提高生产技术,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更高要求而产生的风险。提高我国的自动变速箱总成制造技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自动变速箱总成技术,加快自动变速箱总成制造相关材料工艺的研发是我国该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上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波动将直接导致公司上述产业生产成本的相应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效益。而商品价格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决定的,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改变,或者有其他企业的更好的产品而导致产品的消费量下降,企业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时,企业的利润会出现下滑。
(四)财务风险
公司经营资金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公司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不排除由于融资能力的限制出现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经营的可能。
2010年国家贷款利率政策的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随着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公司的融资成本将不断增加,从而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效益。
(五)经营管理风险
1、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短缺的风险
随着国内产品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公司生产组织、内部管理、研发力量、技术支持、售后服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中高级人才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如果不能持续引进高级人才,势必对公司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经营模式调整风险
随着经营模式的调整,公司的资金、产能将向自主品牌营销模式不断倾斜。在这一过渡时期,由于自主营销网络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
第三节 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投资决策依据 分析
一、 行业 投资前景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也正处在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国际采购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青睐,国家“十一五” 规划 对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 行业 竞争力的定位,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业已经是美国零部件的第五大供应商。据估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的零部件市场将会达到35%的年增长率。2010年之前,中国零部件的出口额将达到400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自动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二、 行业 投资热点
目前,市场上除了DCT,AT、CVT等几种市场主流技术都有各自的拥护者。在2009年上海车展期间的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论坛上,主导CVT技术的企业用很多实验数据表明,CVT在油耗、动力表现、平顺性等方面优于DCT和AT。一些企业拿出数据说明AT在各项性能的发展潜力上不逊于DCT和CVT。
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谈跃生表示:从中国变速器产业的现实状况来看,DCT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选择。从自动变速器的技术流派来看,DCT技术无论是干式还是湿式,都会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目前的自动变速器市场百家争鸣,根据目前其他国家自动变速器的应用情况来看,主导各种技术路线的最重要的力量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三、 行业 投资收益
自动变速箱利润率应高于发动机产品,但出于谨慎,在做近年的盈利预测时,我们对自动变速箱项目的利润率预测较保守,主要是考虑到变速箱一期工程转固后每年的折旧摊销费用,在初期产销规模还未上来之时将影响利润率。但我国自动变速箱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行业 投资收益会逐渐提高。
四、 行业 投资区域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 行业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由于东部地区制造业比较发达, 行业 人才比较充裕,并且下游 行业 也大多集中在此地。公司落户这些地方,有利于利用该地区形成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从而使新公司较快的发展壮大。
第四节 自动变速箱总成 行业 投资建议
企业要密切注意国家宏观经济情况及有关政策、法规,增强决策层对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的预测和判断能力,提高管理层的应变能力,根据政策的调整,及时制定企业对策,以避免和减少因政策变动而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
制定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建立可依靠的团队,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尽量减少不计成本的引进和仿制,打破 行业 垄断。注重自身技术力量的储备,加大对于国内外自动变速箱总成最新动态的调研力度,掌握 行业 进展。
针对融资能力风险,公司同时进行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对公司的存量资产的变现周期较长的部分,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按比例实行转让贷款,保持公司较强的支付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公司还将开展资本运营,进行低成本扩张,建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或者以委托加工形式,减少资金的支出数额,资本运营还可扩大公司规模,增强融资能力,保持资金的灵活运转。
针对经营管理风险,公司应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并且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另外,公司还应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特点,通过内部组织管理培训和送出培训的方式并引进外部管理人员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持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具有较强活力,以抵抗经营管理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