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丝印染精加工市场营销策略 分析 及建议
一、市场营销策略 分析
1、产品的定价也是品牌营销的重要因素
渗透策略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打开和扩大市场,国内丝绸品牌在设计和款式上与国际品牌无法相比,多数企业只能采用薄利多销来打开市场,只注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丝绸 市场发展 到比较成熟时,随着竞争的加剧,运用渗透策略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对于国外市场,在质量优先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丝绸价格是有利于丝绸产品的营销的。况且中国丝绸质量不会比意大利或是日本的差,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的丝绸定价都是以低价争取市场份额,这样做有它的好处,但是却在无形中降低了中国丝绸产品的层次。例如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的著名时装设计师选择丝绸原料时都会首先考虑意大利或是日本的丝绸,因为他们的定价较高,相对档次就高了。但是在国内市场上丝绸还是有降价的空间的,这个在我们蚕丝绸界是不言自明的。
2、产品的定位是丝绸营销的一个重要策略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丝绸不单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丝绸古老独特的编织技术和绚丽夺目的色彩绝对是一门艺术,它是艺术和产业结合的最好载体。而凯喜雅采用最新的工艺,邀请著名画家古原领衔设计,使丝绸文化与艺术相结合,这一切更增加了产品的艺术元素和艺术魅力,顾客在选购服装时不但注重它的实用性,更注重它的艺术性和丰富的丝绸文化。从而加深对丝绸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并最终使大家都热爱丝绸制品,此外,时尚品牌也有老化的问题。
二、企业营销策略建议
1、要有一套完整的人才聘用和使用机制
印染精加工企业要与日俱进,因为有着广泛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人才客观上具备流动的条件和可能,因此,印染精加工企业就要真正地想方设法将有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人才吸引过来并持久地留住,把股份、奖酬、升迁与他们的业绩密切地联系起来,使每位人才都找到最合适的岗位,并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
2、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印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拥有长期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产品或服务上。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内不少的丝印染精加工企业常常把劳动力价格低廉作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点,然而,随着对外开放的迅速扩大,中国融入国际经济圈的速度加快,才发现,劳动力价格低廉并不是中国为最,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开厂投资比中国更低,由此形成了一批国际丝印染精加工订单向印度、巴基斯坦流去的趋向。事实上,丝印染精加工技术的创新才是竞争力增强的根本动力,是源源不断提供优势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3、要选定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是丝印染精加工企业经营定向的主要环节,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位,就很难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竞争能力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处。从中国印染 行业 前10名的企业来看,企业的目标市场相对地保持稳定,没有大变动或不轻易地变动,在目标市场范围内捕捉商机,通过不断捕捉商机促进企业经营与发展。企业现有市场资源、过去经验和经验的积累,是企业长期开拓这市场领域的可贵收获,由此而形成的核心专长、和同行的差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主要基础,在社会分工专业化和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把差异化经营和专业化推向纵深,这是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第二节 丝印染精加工市场投资 分析 及建议
一、投资环境 分析
1、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发展提供了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它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它不是产业的整体转移,而是同一产业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不是在一国,而是在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之间交叉投资、企业兼并。
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包括高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包括环保压力重的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量增加。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则在全世界范围内拓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我国纺织丝印染精加工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印证了上述情况。
2、地域之间趋向零距离
随着信息全球化,已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步变成了零距离,我们必须适应经济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3、具备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我国的纺织染整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改革、改造、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大,已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广阔、政局稳定加上近年来对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等支持力度加大,更有力地促进了内需。这一切,为包括纺织丝印染精加工业在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科学发展观为丝印染精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我国的丝印染精加工业,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数量上的提高更为突出,正处在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发展时期。国家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着重强调了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为我国纺织工业从纺织大国发展为纺织强国,同时也为丝印染精加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投资风险 分析
1、染料价格普涨
随着染料价格的上涨,染料停产品种逐渐增多。截至2007年10月底,已经全面停产或停止小批量生产的染色品种已达45个。
2007年以来,浙江地区染料平均价格涨幅在10%以上,其中分散染料涨幅最大,部分产品涨幅在30%以上,活性染料价格涨幅仅次于分散染料。染料作为高污染 行业 减排压力将持续存在,因此染料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染料是纺织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的配套产业,需求增长直接受下游纺织丝印染精加工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丝印染精加工布产量增速在15%以上,服装产量平均增速也在15%左右。国内印染企业需求增长也带动染料消费一路水涨船高,从2001年以来,我国染料消费量以15%-20%的速度迅速增长,染料产量每年增速也基本稳定在15%-20%。
2、环境压力
由于中国丝印染精加工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供应链低端,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科技和设计含量低,差异性不大,限制了丝印染精加工及下游服装和家纺产业利润增长。
另外,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于企业对丝印染精加工废水处理投入较低,丝印染精加工工艺相对落后,我国丝印染精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废水回收利用率仅5%-8%,印染废水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对染化料的耗用量也比发达国家多20%-30%。近年来印染布出口虽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很多是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在产能快速发展的同时,印染业正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更大挑战。
3、政策风险
政策环境趋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不断加大力度运用各项宏观经济手段,力图更多地通过市场力量推动竞争,实现 行业 优胜劣汰,促进产业转型。
继2006年9月份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之后,2007年6月份国家继续出台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以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7月份又公布了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对列入限制的纺织纱线、面料等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并配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实现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和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等地区的梯度转移。
之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绿色信贷”、“绿色外贸”、提高能源标准门槛、严格审批制度等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图从源头上制止不符合 产业政策 和环境违法企业和项目的实施,对环保违法、违规企业,将视情况中止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期限内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这一政策对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产生了较大冲击,大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被关停,其他企业也增加了环保成本。
4、人民币升值
此外,为抑制投资增速过快,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6次加息、10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既加大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也使投资规模得到进一步控制。为避免国际贸易摩擦,减少不合理贸易顺差,人民币持续升值,2007年截至12月28日,已累计升值6.9%。人民币汇率频频走高,使企业在从加工到交货单的短短时间内,利润就会因人民币升值而缩水。
5、节能减排
2007年以来,印染
行业
投资增长缓慢,而自4月份国家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和其他宏观政策以来,从5月份开始,印染
行业
投资增幅出现明显下降。1-6月投资同比开始出现下降,且这一趋势不断加大,到1-9月印染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已达8.04%,与上年同期印染业投资同大幅增长50.79%形成鲜明对比。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际完成投资额58.67亿元,而纺织工业实际完成投资1836.37亿元,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13%,印染
行业
投资增长低于纺织工业41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对印染
行业
冲击最大,远远高于
行业
平均水平,印染
行业
中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新项目投入得到控制,国家正引导企业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先进生产力建设方面来。
三、投资发展建议
1、低档产品发展空间
市场是以需求为动力的,低档产品永远是需量最大一类,不为因为环保要求提高而淘汰,只是由于环境资源和环境补偿费的支付,从比例上 分析 增加较多,只是消费者应该支付的。而且比例不是很大,应该可以接受,因此不担心对我国印染市场的冲击,问题是部分企业,不注意市场,不注意环保,可能会被淘汰,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2、注意丝印染精加工企业向西部无序转移
由于江苏、浙江环保要求趋于严格,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和订单向西部各省转移,因为那些地区执行较为宽松的排放要求,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内陆地区不像沿海,环境容量很低,如果不加控制,不需要很长时间,更大的污染事件会发生,而且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更加困难。
第三节 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发展建议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品牌意识缺失
许多丝印染精加工企业的出口产品多以定单加工为主,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由于多道中间环节,使利润大量流失。伴随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除国外高端品牌外,国外二线品牌也大量进入中国,中国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调查,北京的高档商店中有60%是进口品牌,顶级商店90%以上是进口品牌。上海淮海路上2000多个品牌,60%是引进的。
现在的服务贸易准入已进入新的阶段,高档品牌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如果再不加快转变增长方式,那么中国自己的品牌就可能被消化掉。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但也带来市场风险,如果我们不加强品牌建设,就会失去自主品牌在本国市场的主体地位。
2、信息化管理不尽人意
跨国配置资源、跨国生产、跨国销售,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丝印染精加工业要适应跨国分工的生产方式,必须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重要基础,实行生产的ERP管理和营销的信息化网络管理,才能有效缩短采购链、生产链、零售链。我国目前习惯于传统的“三现交易”,即现货、现金、现场的交易方式。不能融入跨国供应链网络体系,不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影响创新和快速反应能力,影响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3、能耗和资源回收利用低
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年用水量3~5吨/百米,是国外同
行业
的2~3倍;印染万米布耗标准煤约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8倍。废水排放量占全国第六,占纺织
行业
80%。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处理成本很高。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印染清洁生产和污水处理非常重视,但废水回用率<10%,处于各
行业
的最低水平,已经危及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少厂对纯棉产品丝光工艺下来的淡碱没有回收,活性染色的“盐水”排放等也是一个需要解决与
研究
的问题。虽然排污量只占5%,但造成的COD影响达55%。
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已经限制印染加工能力的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问题,已经关系到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二、应对策略
1、品牌建设
国内的丝印染精加工企业有些已具备加工制造高档产品的能力,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高档产品不代表是品牌产品,知名度也不是品牌的全部内涵。品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档次、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营造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品牌包含着质量、创新、信誉、感情等因素,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信誉是保障、感情是忠诚度。企业应该从多个层面实施品牌战略,这需要各级政府、 行业 中介、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同心协力,打造中国丝印染精加工 行业 新的品牌形象。
品牌建设,质量是生命、是基础,因此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从企业层面讲,提升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是最佳出路。创新,避免同质发展,是创造优秀品牌要逾越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从技术和设计开发两方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在设计开发等方面应该有自己更高的定位和设计能力,创出自己的品牌。二是企业要细分国内目标市场。在具体领域创出自己的牌子,先占领国内市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同时,应加强品牌开发和推广能力,尤其是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或优势,选择相应的方式,如在国外适宜地点设厂,或探索介入国外营销网络,打造全球供应链。
对于产业集群,各产业集散地应在建立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创建区域品牌形象,并在国内外推广,树立公众和市场对产业集群地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赖度。
从 行业 层面来说, 行业 应树立集质量及创新于一体的 行业 集合性品牌,并代表 行业 、国家推广,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有关协会及中介组织应在 行业 协调、维护出口秩序和维护 行业 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和 行业 管理部门,都应 研究 和发掘自身特点, 研究 社会上可资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整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产品设计开发雷同、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现象屡屡发生。
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是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而质量管理体系是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制定提高企业质量的方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着眼于市场、产品、质量、效益和服务的管理,要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观念,从战略管理、生产组织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水平,使我国丝印染精加工产品竞争力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