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 市场发展 现状
一、全球电信设备业稳步增长
全球电信业自2004年复苏后继续稳步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投资的增长、移动装置需求和无线服务需求的拉动,2005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规模达2339.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8.1%,预计2009年将达2543.2亿美元,年增长达8.7%。
这种增长趋势在各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营收上也有所反映,据2006年第二季度公布的各公司的年报表明:各大通信设备厂商的业务都有不同程度增长,连北电网络也扭转了2006年同期的亏损局面。其中移动通信领域设备厂商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主要集中在固网市场的设备厂商,尤其是手机领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设备商,其销售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这是由于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整个通信产业的投资也日益集中在移动领域,而且强劲的移动用户增长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手机需求的增长。
通信领域是另一个亮点,主要推动力是2005年以来移动运营商的投资力度加大。由于移动用户的增长和基站数量的增多,移动运营商增加了在回程网和骨干网上的投资,而且有不少移动运营商不愿意再租用别人的骨干网而产生的新投资。这也完全符合目前整个通信产业移动领域增势超过固网的现状。
二、全球电信设备企业并购频繁
2005~2006年,全球电信设备业巨头经历了多次大型并购活动,分别是思科与科学亚特兰大,爱立信与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最近的是诺基亚与西门子。这些并购并不是发生在电信设备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其主要动因是: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替代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的融合策略对电信设备制造业的新要求,电信设备制造业本身的激烈竞争引发的优势互补,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崛起等诸多方面。它的直接影响是改变现有的全球电信设备业的格局,从长远看,整个通信设备业越来越掌控在少数通信设备巨头手中,而且他们正积极向综合信息设备供应商转变。
在并购其他厂商或者资产的同时,大型设备商也在将一些认为已经不能为公司创造太大价值或前景不是很好的部门或者相关资产出售。如西门子于2005年6月将手机部门出售;爱立信将其下属的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中的安防业务,以及爱立信在萨博-爱立信空间技术公司中40%的股份出售给萨博公司,诺基亚宣布不再继续与三洋合作组建CDMA公司等。无论是并购还是瘦身,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
三、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电信设备商追求目标
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了传统的基站或者网络设备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设备商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专业服务成为设备商新商机的亮点。这在各大通信设备商2006年第二季度财报中都得到了体现。如爱立信将2006年第二季度的强劲增长归功于其在各个领域的良好表现,尤其是电信专业服务。而且据相关数据表明:在2005年电信专业服务所需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市场规模为90亿美元,到2009年将增长到105亿美元,其17%的年平均增长率大大超过电信设备整体市场8.7%的增长速度。
此外,对于传统电信设备厂商而言,数据通信市场是他们积极拓展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如阿尔卡特在IP路由器及汇聚市场的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倍,对传统的路由器巨头造成冲击。
四、以无线技术、IP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在“无线+宽带”的网络发展趋势下,WLAN、WiMax、UMB、RFID、Zigbee、Bluetooth等各种无线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具体的应用场合展开激烈的竞争。其相互间的竞争,一方面促进了各种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驱使各种技术去寻找最佳的市场定位,并且开始通过技术融合、网络融合的方式,满足市场对于无缝通信、融合通信的需求。从多元竞争走向多元融合,成为无线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IP技术日益成为电信的主流技术。以VOIP和IPTV为例,2004年全球VOIP设备市场已经达到5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而2004年全球IPTV用户数为210万,到2006年为1800万,是2004年的8.6倍,到2008年全球IPTV用户数将达到4400万。
五、中国电信制造业在崛起
目前中国通信设备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已经进入规模化阶段,无论是技术含量、市场范围,还是订单的数额,均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球电信市场越来越认可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尤其是华为和中兴两家企业,已经在NGN、3G等通信最尖端的市场取得了突破。在传统通信设备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的基础上,华为和中兴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和根据运营商需求灵活反应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形成了包括成本、技术、服务在内的全面优势。因此在很多领域,华为和中兴已经具备了不亚于其他国际电信设备制造业巨头的实力。前几年中国通信设备在海外的拓展主要优势是价格,但是现在已经提升为整体优势。
第二节 国际市场动向及发展趋势 分析
通信电源技术发展趋势:
1、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的使用环境温度
运营商设备的不断增多、用电量加剧、机房面积紧张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对通信电源产品提出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的使用环境温度的要求。新型高性能器件的不断研发、涌现与应用,例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智能IGBT功率模块(IPM)、MOS栅控晶闸管(MC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超过恢复二极管、无感电容器、无感电阻器、新型磁材料和变压器、EMI滤波器等,可以提高通信电源的开关频率,减少通信电源外形尺寸,提高通信电源的功率密度。在通信电源中,开关技术是提高通信电源效率的一个重要技术。软开关技术、准谐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谐振变换、移相谐振、零开关PWM、零过渡PWM等电路拓扑。随着软开关拓扑理论 研究 的深入以及应用的普及,大大减少了硬开关模式下通信电源中功率器件在开通、关断过程中电压下降和上升以及电流上升和下降波形交叠产生的损耗和噪声,实现了零电压以及零电流开关,降低损耗,提高通信电源系统的效率。为了更好适应环境,提高产品可靠性,220Vac的通信电源一般能够工作在120~290Vac,环境适应能力也由传统的45°C提高到60°C,甚至75°C。
2、网络化智能化的监控管理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巨大网络设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上。这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监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信电源系统的集中分散式监控系统需要对系统中状态量和控制量进行监控,还可对电池进行全自动管理;可以直接利用Internet上传控制数据,使维护人员通过Internet进行数据查询、控制等维护工作;利用友好的人机界面,使维护人员能够方便地得到需要的信息,如各种保护、告警和数据信息;维护计划,资产管理等工作。
3、全数字化控制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了传统模拟技术无法实现的优势,如: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技术,有效缩小通信电源体积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对用户的适应性。整个通信电源的信号采样、处理、控制(包括电压电流环等)、通信等均采用DSP技术,可以获得优化的一致的稳定的控制参数。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控制方式,在各种电压、温度下优化电源的输出,如降额保护、PFC数字控制谐波。利用DSP技术可以实现更简单稳定的通信和均流,可以获得良好的EMC指标。智能化程度更高,如灵活的LED报警指示组合,无监控的情况下可以通信。减少器件数目、提高模块指标、提高功率密度。消除模拟控制技术的器件离散性和温漂,保证每个模块均达到最优指标,提高通信电源可靠性。模块智能化程度更高,易于使用维护。
4、安全、防护、良好EMC指标
考虑到设备复杂的运行环境,通信电源设备须满足相关的安全、防护、防雷标准,才能保证电源的可靠运行。安全性是通信电源设备最重要的指标;商用设备需要通过相关的安全认证,如UL、CSA、VDE、CCC等。防雷设计是保证通信电源系统可靠运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通信设备而言,雷电过电压来源主要包括感应过电压、雷电侵入波和反击过电压。在一般情况下,通信电源必须采取系统防护、概率防护和多级防护的防雷原则。通信电源系统一般需要采用三级防雷体系。防潮、防盐雾和防霉菌设计称为三防设计。工程上通常选用耐蚀材料,通过镀、涂或化学处理方法对电子设备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或非金属保护膜,使之与周围介质隔离,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一般在印制板涂三防漆;在结构上采用密封或半密封形式隔绝外部环境。良好的EMC指标使不同的电子设备能工作在一起,同时使使用者的电磁环境更加洁净,避免电磁环境对使用者的伤害。一般满足的标准有:EN55022、EN300386:2001、CFR47Part15、TelcordiaGR-1089[NArequirement]。
5、绿色环保
环保一方面的指标是,通信电源的电流谐波符合要求。降低通信电源的输入谐波,不但可以改善电源对电网的负载特性,减小给电网带来的污染,也可减少对其他网络设备的谐波干扰。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材料可循环利用和对环境无污染。这方面需要产品满足WEEE、ROHS指令。WEEE、ROHS指令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涉及循环再利用WEEE和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ROHS。实施WEEE指令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防止电子电气废弃物(WEEE),此外是实现这些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使用和其它形式的回收,以减少废弃物的处理。同时也努力改进涉及电子电气设备生命周期的所有操作人员,如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特别是直接涉及报废电子电器设备处理人员的环保行为。实施ROHS指令的目标是,使各成员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法律趋于一致,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合乎环境要求的回收和处理。从2006年7月1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和电气设备不包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或聚溴联苯(PBB)。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