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最新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1、通信设备出口退税率升至17%
2007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移动通信设备出口、IP电话信号转换设备为代表的部分IT高科技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调整为17%。
调整IT高科技产品出口退税率,体现了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2、通信设备清洗维护验收标准
1)机柜外部清洁无灰尘。2)机柜内部电源线、终端线的线束干净、整洁。3)模块电路板之间的插槽平面无灰尘。4)模块之间挡板、间隙无灰尘。5)机柜的空格彻底清洗无灰尘。6)清洗过的线路板无污垢无灰尘。7)清洗后的机架、线路板静电降低率≥96%。8)各项表格填写清楚无误,无遗漏。
3、移动用户终端
动用户终端:GSM数字移动电话机进网检验实施细则YD/T965: CDMA移动用户终端:YD/T1050,CDMA(IS-95A)数字移动电话机进网检验实施细则,YD/T965《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4、无线寻呼机:无线电寻呼接收机:YD/T791;高速无线电寻呼接收机:YD/T942
第二节 上、下游产业发展状况
1、2006年电信 行业 发展 分析
1)总体规模
从全球来看, 行业 用户的通信业务收入占电信运营商总收入的32.6%,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37.3%。 行业 用户具有数量少,ARPU值高的特点。就中国市场而言,2007年上半年来自 行业 用户的电信业务收入达到719.7亿元,同比增长21.3%,占到整体市场收入的23.4%。 行业 用户的重要性日益被中国电信运营商所重视,发展空间巨大。
2)市场特征
(1) 行业 电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交通 行业 的市级公交车辆的无人售票系统到金融 行业 的手机银行、手机证券,从政府的应急指挥联动系统、移动短信平台到教育 行业 的远程教育、家教直通车,许多 行业 都有着电信应用的成功案例。可以说, 行业 电信解决方案给越来越多的 行业 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2) 行业 用户基础电信业务竞争激烈: 行业 用户的基础电信业务包括企业基础网络互联网接入、带宽租赁及语音业务等。由于在这一市场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趋于同质化,导致价格竞争激烈,运营商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3) 行业 电信应用增值业务不断发展:中国的 行业 电信业务市场正处于由基本电信业务向增值服务转型时期,各运营商在特定 行业 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融合电信应用、软件系统和网络服务的具有 行业 特色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解决方案对 行业 客户信息系统和生产服务过程嵌入不断加深,做到了深度捆绑客户。
3)市场结构
(1) 行业 用户市场结构
赛迪顾问将中国ICT 行业 市场划分为金融、能源、交通、电信、邮政、卫生、媒体市场、建筑、政府、教育、家庭、科研和其它。根据 行业 电信应用市场的特点我们着重讨论金融、物流、教育、政府、石油、煤炭、电力等 行业 市场及其细分市场。
在对电信 行业 应用各细分市场的 分析 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各 行业 的电信应用投入均有大幅度提高,这不仅体现在横向规模的扩大,而且体现在新的业务模式的拓展,这种提高在金融、政府、物流 行业 尤为突出。
(2)电信运营商市场结构
由于历史传承下来的固定网络资源,中国电信在 行业 客户市场占有很高的优势,其在企业的基础网络建设上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提供的的产品多以组网、专线出租等为主。而中国移动主要以个人用户为主,集团客户相对比较薄弱,但从2003年以来持续开展了针对集团客户的精品工程,开放了一系列的 行业 特色应用,在集团客户市场的 行业 特色应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他运营商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相应的 行业 应用。
4)趋势与预测
2007年上半年, 行业 电信应用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各 行业 市场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这主要得益于运营商对 行业 客户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企业网市场的全面扩大。赛迪顾问预计,2007年下半年, 行业 电信应用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2007年全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74.9亿元。
当前,中国的 行业 电信市场正处于由基础电信业务向增值服务业务全面转型的时期,可以预见电信应用在 行业 中的嵌入将不断加深。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会使 行业 用户产生新的需求,未来几年, 行业 电信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2007年移动通信 行业 发展趋势 分析
1)免费WAP苟延残喘,移动互联网监管加强
尽管免费WAP们正在通过一切手段竭力地争取其合法的生存空间,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管制力度进一步加强的大势下,其2007年的日子无疑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移动运营商要如此治理免费WAP,甚至让人们觉得非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呢?表面上看,中移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好像在维护梦网的垄断优势,保持其对产业的统治地位,但如果我们深入免费WAP来看其本质,我们会发现免费WAP之所以可以做到免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提供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收费的WAP站点,说严重一些,这是一种对知识产权的剽窃行为,是应该被我们所排斥的,因为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将是没有人愿意再创新,WAP产业也会随之慢慢地枯竭。另外,免费WAP也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商务模式来赢利,一度为免费WAP们所热衷的广告概念也因为手机终端的限制性而昙花一现,强行捆绑便成为了一部分免费WAP“赢利的稻草”。因此,相关主管部门或运营商应加强对免费WAP的有效治理和积极疏导,避免整个WAP产业变成温水中的青蛙。
免费WAP的危害还不止于此,手机病毒、不良内容正努力地寻找着传播的途径,而缺少完善的安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的免费WAP将成为其首选渠道。移动互联网以其随身性、随时性等特点,已经深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试想如果用户的手机在免费WAP上感染了病毒,然后病毒通过已经成为用户身份象征的手机号码进行传播,导致更多地用户感染病毒;或者一些不良内容通过免费WAP在移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这一切的后果将远大于传统互联网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移动互联网也一定不能够像传统互联网那样完全地开放,作为主管部门和产业链主导的运营商,应该充当监管机制的制定者,继续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力度。
2)数据业务无缘3G网络,2.75G挑大梁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3G初期的2007将极有可能产生出一个悖论——3G走话音,2.75G跑数据:3G建设初期,网络的覆盖型和稳定性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数据业务的传输;但是运营商又迫切需要培养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使用习惯;加之中国政府对3G只许成功不容失败的态度,使得这个悖论成为可能,运营商将大力推广EDGE标准,在其上运营数据业务,而通过3G网络向用户提供传统的话音业务,在积累一定数量级的用户以后,再放开对3G的运营管制。这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但是有可能过于保守,3G能否成功,最后还是要靠市场来说话,试商用终归还是测试,远没有商用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的真实。
况且,升级到2.75G又会造成新的资本支出,其上运营的数据业务能否保证投资的回报也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未来3G的数据业务相比2.75G没有一个质的提升,用户照样不会买3G的单。
另外,全球电信业的竞争态势目前已经从技术控制转移到了应用控制的层面,中国的通信 行业 也应尽快将注意力转到应用标准的制定上,而不要老是盯着3G这样的技术标准。因此,将应用作为3G的核心,加快3G的商用步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移动应用软件引发的投资新浪潮
2007年移动应用软件产业的星星之火与移动增值业务 行业 的黯淡无光将形成鲜明的对比,移动应用软件作为增值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在吸引着投资商们的密切关注,IDG已决定分两步向数位红原CEO吴刚新创立的手机软件公司3GV8投入共计600万美元的资金,其中200万美元已经到位;鼎晖投资也在加紧对移动应用软件领域的 研究 ……不难想象,移动应用软件将是继Web2.0、博客热潮之后投资圈中的一大亮点。
投资商的目光之所以转移,还要从2006年的SP专项治理活动说起,这次活动让人们感觉到增值业务产业触到了一个冰点,甚至出现了“增值业务产业即将灭亡”、“增值业务=脏、乱、差”等观点,一时间增值业务从“万人迷”变成了“千夫指”。其实这里存在着两个概念的混淆:一是SP不等于增值业务;二是现有增值业务中的问题不等于其真正的价值体现。
掀开SP美丽的面纱,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SP发挥的只是CP的功能,其运营模式基本可以用“内容+群发”来概括,而内容是CP的,群发的渠道是移动运营商的,SP们拥有的只是那一张运营执照,其真正付出的也不过是一些低科技含量的体力活罢了,可以说现有的SP几乎没有核心竞争力,因此稍遇外力,这种空中楼阁似的模式便很容易倒塌下来。更有甚者,一些SP严重抄袭别人的内容,甚至采取捆绑等手段来谋取短期利益,搞得整个增值业务产业乌烟瘴气,濒临崩溃。因此,对SP的治理不但不会导致增值业务产业的灭亡,而且可以帮助整个产业肃清环境,创造一个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个别的SP的消亡并不代表着这个产业的死亡,而存留下来的SP们也亟需开始考虑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了。
对于我们的另一个混淆,增值业务现有的一些负面问题不应该掩盖其带给我们的正面价值。现阶段的增值业务还处于简单业务的提供阶段,用户使用一个业务更像是吃一块口香糖,如果我们吃了一块臭的口香糖,我们心里的失望要远大于经济的损失,因为一块口香糖本身的价格很便宜,甚至我们完全不会在乎,但是这种臭的感觉会在我们心中留下很差的印象,增值业务也是如此,其平均价格也不过2~3块钱,而一旦定制的业务没有满足用户的预期,用户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用户夸大其受到的损失和对增值业务的负面印象,而掩盖了增值业务为其提供的便利等正面的价值。不可否认,增值业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以前过年我们寄贺卡彼此祝福,而现在我们发短信;以前我们写日记,现在我们写博客;以前我们在电视机前看评委为歌手打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短信支持自己喜爱的超级女生……增值业务的泛在化正悄然推动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改变着文化的传播方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增值业务技术含量确实很低,进入门槛也不高,因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移动应用软件,而移动应用软件作为一片处女地也倍受着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因为在电信领域,先行者将迅速占领市场的先机,挖到第一桶金,并且通过标准的制定来达到对产业的控制优势。
4)移动运营商客户品牌从零开始,价格战回归理性
2007年伊始,移动和联通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回应信产部去年10月份的那纸公文,用户将享有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同时,移动运营商们却踏上了艰难的客户品牌保级之路。
没有人会质疑“2007年将是移动运营商的客户品牌元年”这一说法,因为移动运营商的客户品牌工作确实还很不到位。即使其在“用户带号选套餐”实施方案公布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端品牌用户的优惠措施,希望能够借此留住高端用户,保住其高端客户品牌,但这恰恰体现了我们的运营商对品牌的理解依旧存在着很多混淆的地方,现有的客户品牌更多的是以资费做区隔,而尚未使用户真正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客户品牌划分的目的是要让用户通过品牌找到归属感,让某一客户品牌可以直接对应某一类电信客户群体,通过对该客户品牌的宣传在其对应的客户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运营商需要通过对品牌内涵的深入阐释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等策略使用户真正感受到其所在客户品牌的价值所在,达到品牌的溢价。因此我们可以预见,运营商的品牌之路,才刚刚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信产部的这一规定对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福音,因为运营商可以借此机会从价格战的泥沼中摆脱出来。试想,如果以后某个运营商出台更低的资费套餐,那么能够以最低成本改用该套餐的将是这个运营商网内的用户,而不是竞争对手的用户,这样运营商便会得不偿失,甚至会打乱其原有的客户品牌体系。因此,2007年,我们将看到理性价格战的回归,而理性的竞争才是用户长期利益保障的基础。
5)产业链各环节加紧逼宫,移动运营商“老大”地位渐衰
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无论从技术还是应用,都在经历着一场变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希望能够借此乱世夺取主导权,以挟天子令诸侯,移动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凭借对通信网络的拥有权,移动运营商一直以来便保持着对整个产业的主导权,同时对计费点的控制也成为其与合作伙伴谈判的有利价码。但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等大城市纷纷计划部署WiMAX网络,而支持WiFi的NOKIA手机水货已经登陆内地,未来移动运营商很可能面临着现在固网运营商所头痛的问题——VOIP;而电子商务牌照的发放势必会导致SP利用其它支付渠道来摆脱运营商控制的局面产生,届时,运营商将可能彻底沦为一条通道提供商,从此被拉下产业老大的神坛。
2006年,NOKIA在其新推出的S60V3.0版操作系统的手机中首次对应用软件采用核准制,标志着手机厂商已经开始涉足对移动应用软件标准的制定,而移动应用软件作为移动增值业务未来发展的趋势,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控制了这个产业,而它也将成为未来的王者。如果未来的产业主导权被现在“七国八制”的手机 行业 所控制,那么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混乱程度将难以想象。
反观国外运营商对产业控制手段的 研究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现在,全球的竞争核心已经从技术标准上升到了应用标准,应用标准也正成为电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国的运营商,甚至整个电信产业,依旧停留在对早已过时的技术标准的热衷,这就好比人家在 研究 制导导弹,而我们还在为弓箭的形状争论不休,难道非要到了“帝国主义坚船利炮逼近国门”的时候,我们才会发出“拿什么来控制你,我的市场”的感叹?今天的竞争力取决于昨天我们做了什么,而明天的竞争力将决定于我们今天的选择,全球电信业对应用标准的 研究 也才刚刚起步,尽早将关注焦点转移到应用层面上来,才是中国电信强国之出路。
6)一个3G标准引发的国标血战
TD-SCDMA作为国标近年来倍受中国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亲睐,也使得电信 行业 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同时又给相关企事业单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一时间,“国家标准”成为了金字招牌,各行各业都加紧了对国标争夺的步伐,龙芯、EVD、AVS、CMMB……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行业 标准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在标准领域的空白,但是作为主管部门,还是需要加强对“名为标准,实为私利”现象的警惕,防止为争夺国标而产生的 行业 壁垒。其实,IPTV这两年的坎坷历程已从侧面体现了这一问题,虽然内容创新仍是其致命弱点,但就主导权的问题上,广电与电信也难逃其咎,而近期新出台的CMMB手机电视标准,也许又会是IPTV的一个新的轮回。
众所周知,这样的标准之争会导致产业资源的内耗,最终使得整个产业走向灭亡,而更糟糕的后果是,过分地强调“中国自主”,将使得中国标准被世界所孤立,日本的电信业便是一个前车之鉴。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标准 研究 的控制与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标准 研究 准入机制,对涉及跨 行业 的标准制定问题,可以协调相关 行业 ,共同制定 研究 计划,合理分配资源,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浪费。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