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汽车橡胶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可研范文)

    可研报告2018-10-17 09:55:38来源:

    第一节 2006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

    一、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

    中国连续这三年经济的超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在2007年将发生转变,但是,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只不过增长速度降低一些。根据调研的数据和经济观察 研究 院的 研究 分析 ,2007年增长幅度依然会保持在9%-9.5%,影响的重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进出口增长趋势发生重要变化。

    几大主要经济区经济增长趋缓,尤其是美国由于房地产 行业 萧条、利率过高等原因,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放慢和欧盟经济增长瓶颈制约等外部环境因素将会对中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2007年的出口增势会比2006年降低,同时,中国的进口也会随着人民币升值增幅加大。

    2、投资正在回归理性,增长幅度相对前几年会明显趋于稳定。

    2003年以来,中国投资过热现象明显,在国家宏观调控下,2004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2005年投资再度出现反弹,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控下,2006年3季度以来效果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为稳定。我们认为,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出现前几年的大幅增长的态势,同时在相关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引导下,将会保持在20%左右的稳步增长。

    3、居民消费增长较为缓慢,对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深入,并且该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找到快速解决的途径。

    从全社会零售品消费和物价指数来看,从2001年走出通货紧缩的低谷以后,一直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远远低于投资增长的贡献。2007年,随着一系列的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以及农村和农业问题逐步解决一部分,将会促进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在新一年里,要确定关键性增长还是很难的,消费总额增长或许能比2006年高一些,但是不会太大。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稳定增长,其前提是要保持物价稳定。从调研的数据 分析 ,2007年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4、政府支出重点转向农业和农村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

    十一五计划中,农业和农村的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2006年,政府支付方面已经明显向农村转移,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中国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向农村和农业建设的转移,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微小,因此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会很明显。

    二、政府对产业的政策及影响 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汽车橡胶零部件业的影响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降低。其中包括6种挂车及半挂车产品,以及汽车用钢板、弹簧、玻璃、车辆用座具零件、柴油机、排气门及零件、橡胶及其制品等部分汽车橡胶零部件,调整后这些产品在出口时享受的出口退税率都有不同幅度减少。

    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汽车橡胶零部件业区别对待,新政策助推 行业 产品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部分零部件出口企业对出口退税都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零部件出口产品分布较广泛,能提供的产品种类很多,其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原材料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如车用玻璃、轮胎、油箱、滤清器、轴承、刹车盘等。于是,出口退税成为了这些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支撑。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凭借出口退税带来的“底气”,一些企业打起了价格战。低价低质出口产品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了中外贸易摩擦的频繁出现。自1997年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橡胶零部件征收1%-20%的反倾销税以来,涉及我国汽车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已有近10起。涉案产品包括车轮垫圈、刹车鼓、刹车盘、碟形刹车圆筒等各种汽车零件。

    从此次调整情况来看,被调整的汽车橡胶零部件基本都是低附加值产品,属于国家不鼓励出口的范围。国家采取此举意在降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零部件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作用,反映了国家在零部件出口战略方面的调整方向。

    此外,国家很有可能将更大范围和更有力度的调整方案分步实施,如每次均涉及部分汽车橡胶零部件产品。长此以往,对汽车橡胶零部件出口的影响将深远而巨大。因此,相关企业唯有从提升产品技术和产品价值方面出发,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健康长远的发展,对退税有依赖,靠退税实现赢利并非长久之计。

    2、汽车橡胶零部件业规模不断壮大,出口仍将红火

    尽管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部分零部件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钢板弹簧、车用玻璃退税率分别从原来的17%下调为5%和由原来的13%下调到5%,给此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出口压力,但对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业的整体发展,产品出口普遍保持乐观态度。

    近几年,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有了飞速发展,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明显提高。目前,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产品已经从售后配件市场开始进入OEM(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市场,从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产品开始进入国际采购体系。2006年中国零部件总产值为5240亿元,同比增加30%,按产值排名,前十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各占5家,本土企业的产值远远超过外资企业的产值。2006年,零部件出口连续第三年实现贸易额顺差。汽车空调、车身零部件和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均实现了100%的增长速度。

    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 行业 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由此可以推算,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橡胶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中国零部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有显著提高。

    目前,跨国零部件生产商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在华进行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的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已经达到近1200家,在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这条链上,外资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跨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明显有把零部件的研发工作转向中国的趋势。

    汽车零件出口形势依然向好。

    1)政策扶持使国内汽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国家政策上扶持一批汽车和汽车零件生产企业,形成规模化,使汽车零件成为汽车产业出口的主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2)跨国汽车公司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国内生产的汽车零件性能优良,在价格上有绝对的优势,目前包括美国通用、福特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纷纷选择从我国采购汽车零件来降低生产成本。

    2004年—2007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件已经翻了一番。最后,国际大型零配件厂商生产基地纷纷向国内转移。近年来,各大国际汽车零件配件商为了缓解成本压力,纷纷将生产基地向国内转移。从出口结构上来看,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出口影响尚不明显,目前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出口主要有15个品种:汽车空调器、汽车照明及信号装置、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车身附件及零件、制动器及其零件、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及零件、车轮及零件、悬架减振器、离合器及其零件、转向系统及其零件、空气压缩机及未列名零部件,其中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已有所下降。相信随着新出口退税政策的出台,也将指引汽车橡胶零部件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加趋于合理,出口形势依然乐观。

    (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橡胶零部件 行业 发展的影响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作为第八章的零部件及相关产业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未来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宏观管理及投资方向;三是相关 行业 的发展。

    1、《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十条

    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橡胶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橡胶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橡胶零部件采购体系。

    总的来说, 产业政策 中对零部件 行业 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为零部件企业指明发展方向,也指明了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之间将来应以技术为纽带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开发能力的提高是未来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下一阶段共同面临的重点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零部件企业已经在制造能力、管理水平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重要的是研发能力的提高。

    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看,主机厂约有60%的采购成本,零部件企业参与主机厂开发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橡胶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对价格的影响,很多合资企业的引进车型都需要进行本土化,并寻找合适的配套厂。据介绍,上海通用正在或已经进行的一些车型在国内的适应性开发的开放度很大,可以提供相关产品的数据库,以便零部件企业参与主机厂的开发工作。

    从整个 行业 看,已经有一批企业在研发能力等方面达到了主机厂的要求,不论车灯生产企业,还是空调系统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整车匹配等工作。虽然浙江等地的民营零部件企业很有活力,企业不仅通过挖人等手段取得核心竞争力,管理等各方面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大大小小约有3万家零部件企业,整体仍有90%以上的企业达不到这个要求。除了企业间兼并、重组以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要积极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2、《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十一条

    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 规划 ,对汽车橡胶零部件产品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橡胶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应逐步采用电子商务、网上采购方式面向社会采购零部件。

    “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 规划 ”主要是政府宏观层面的 规划 ,并为零部件企业指明投资方向。长期以来,包括老工业改造项目在内,国家一直通过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给予零部件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例如,很多企业都已经获得了国家鼓励企业加强电子商务的资金支持和出口研发资金支持。在社会化采购领域,很多主机厂已经在进行,例如一汽提出的“疯狂国产化”口号,也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其实,在新的汽车 产业政策 发布以前,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做,只是通过政策条文进行强化。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核心领域,如安全气囊和ABS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看成我国在零部件领域的点的突破。因此,本条政策内容对零部件 行业 的指导性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

    3、《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十二条

    根据汽车 行业 发展 规划 要求,冶金、石化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等汽车工业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应注重在金属材料、机械设备、工装模具、汽车电子、橡胶、工程塑料、纺织品、玻璃、车用油品等方面,提高产品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

    重点支持钢铁生产企业实现轿车用板材的供应能力;支持设立专业化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心,提高汽车模具设计制造能力;支持石化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使成品油、润滑油等油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开始,相关 行业 一直是汽车工业坚实的后盾,一直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而进步。从相关 行业 整体来说,模具 行业 和钢铁 行业 近两年的发展表现得比较突出。相对来说,我国橡胶 行业 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某些橡胶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的现实表明,橡胶 行业 的差距主要存在于特殊橡胶领域,例如密封件等,而不是普通的轮胎橡胶。

    一段时间以来,油品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油品质量发展还不平衡,油品方面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技术和战略两个层面,即我国是否要跟着国外的标准走及该不该发展柴油轿车。

    实际上,新的 产业政策 中,以上三条对零部件 行业 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些方向,并且已经在这么做了。相反,其他章节的条款在某些方面对零部件 行业 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零部件是为整车服务的,因此整车的每一条规定都对零部件 行业 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一方面,整车提高研发能力绝对离不开零部件研发能力提高的支持,另一方面,整车要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也必然要求零部件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第二节 汽车橡胶零部件及配件 行业 全球发展状况及趋势

    一、汽车橡胶零部件及配件 行业 的发展状况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世界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发生了新的变化,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国外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已具有了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征。

    1、形成模块化分级供应体系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汽车制造工艺,节省装配时间,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开始要求零件厂成套、成系统供应,向装配模块化发展。如仪表板生产厂不仅要生产仪表板,而且要代替主机厂将仪表板上的仪表、电气件、电线束、风道等部件装上去,向主机厂提供一个仪表板模块,这样装车即可。

    模块化生产方式能较好适应汽车产品多样化、个性化和新车型快速上市的要求。整车厂为快速开发新车型,降低成本,满足环保、安全、通讯等要求,研发投资负担日益加重,便将模块的设计制造分给零部件厂,全球采购,实行模块化快速高效装配,形成模块化供求体系。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配套、模块供货已成为潮流。世界汽车生产企业为简化汽车制造工艺,节省装备时间,已开始要求零部件企业成套、成系统供应,向装配模块化发展。目前,世界各大制造厂自制率都在30%左右,如:福特38%,克莱斯勒34%,其余零部件则以产品质量、价格、供货条件面向国际化采购。只有少数规模巨大、技术先进、能生产系统模块的零部件大公司才能向整车厂直接供货,而生产部件模块的厂商只能供应系统模块分公司,成为二级供应商。国际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是5:3:2,即零部件生产商占汽车总利润的50%,整车厂占30%,销售商占20%。

    整车厂日渐趋于模块化和系统化采购,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从而使得汽车橡胶零部件厂正迅速地减少汽车的零部件数量,形成新的组合件模块。全球汽车橡胶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逐渐向宝塔型结构演变,形成三个清晰的层次:由一级厂商对整条供应链负责管理,围绕第一级的组件供应商以及零件供应商为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

    2、零部件企业已具备独立研发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国际零部件大公司都参与整车厂的同步开发设计,根据整车需要供应系列化、模块化的配套产品。各大公司都有专门的 研究 机构,如DelphiAutomotivesystems有27个技术中心。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研制新车型,占领技术制高点。零部件企业研发超前,至少发展为与整车厂同步研发,且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整车生产厂对汽车橡胶零部件的需要愈来愈多地依赖外部独立的零部件配套厂,零部件配套厂的责任不再只停留在传统的来样或来图加工状态,而是还要承担起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检验、质量保证、及时供货以及市场服务的全套责任。

    各大汽车橡胶零部件厂商还纷纷把航天、航空和电子等技术应用于汽车橡胶零部件和总成上,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在汽车产品上得以广泛应用,而且还延伸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仅应用于单个汽车橡胶零部件,而且已应用于系统总成。

    3、零部件企业纷纷分离、重组和联合

    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即由向多个汽车橡胶零部件厂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由单个汽车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由实行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整车厂商采购体制的变革,要求汽车橡胶零部件厂商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不但要求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企业扩大自己实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做到系统开发、系统供应,同时还要求其缩短开发周期,提供优质廉价产品。

    另外,据预测,至2010年,全球将只剩下6~10家重要的汽车制造企业。为集中精力做好整车装配核心业务,整车制造企业会进一步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和减少自身制造量。因此,零部件制造业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它们不仅生产绝大多数的汽车橡胶零部件、系统、模块等,而且也承担更多的研发工作。汽车橡胶零部件 行业 也将进一步走向集中和垄断。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500家主要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前20家大企业只占据世界汽车橡胶零部件市场份额的27%。至2010年,将有2000家企业被淘汰,并且前20家大企业将占据世界汽车橡胶零部件市场份额的50%。

    这些变革都将推进全世界汽车橡胶零部件 行业 并购、重组的进程,进而减少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目前,世界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经营类型:一是大批量生产者;另一种是创新和集成潜力大的企业。前者产量高,而产品附加值较低,以低廉价格争取用户,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后者则指那些细分市场者,他们专长于某一业务领域,擅长生产某些部件或系统,产品附加值高,从发展趋势看,这类企业创新能力都比较强,盈利状况好,其发展前景比较光明。

    4、零部件生产精益化、敏捷化,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工厂数字化

    现代化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与管理都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工具装配、检测仪表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控、加工中心和机器人,保证物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应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做到成本最低,质量最高的优化目标。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为首的整车制造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各大汽车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降低了汽车橡胶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LeanProduction)。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愈来愈重的成本压力,各大整车厂纷纷寻求建立新的全球供应链来降低成本。由于整车厂把成本降低的要求压给了各汽车橡胶零部件制造商,汽车橡胶零部件制造商别无选择,只能扩大发展全球供应链。

    数字工厂是电子计算机模拟和3D(即三维)虚拟广泛网络化的总概念。其主要应用目的,是围绕新产品,制定完整的工艺、生产设备(采购)规(计)划及其实施,工厂所有生产(工作)过程的全面控制与持续改进(善)。这意味着,生产(制造)的各种要素在规(计)划阶段就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方法进行模拟,确保最终制造出来的产品完全达到企业所设定的质量、工时和成本目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了加快产品的研发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策划实施了以C3P(CAD/CAE/CAM/PIM)为主的一体化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大量采用IT最新的应用解决方案,如CAD/CAE/CAM/PIM、DigitalFactory、ERP等,使得新车型开发周期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至1~12个月;新车型开发后期设计修改减少50%;原型车制造和测试成本减少50%,节约2亿美金开发费用;全球业务协同提高;投资收益提高30%。

    5、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电子商务应用逐渐广泛

    汽摩配产业的信息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二是指汽摩配产业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统筹管理企业的所有信息,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研发能力、经营水平,其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汽摩配产业的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因特网技术构筑汽车 行业 的信息网,以优化资源配置,以信息流来部分取代人流和物流,大大提高 行业 的运营效率。实际上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为 行业 的信息化提供技术基础,反过来 行业 信息化为企业内部信息化提供发展的舞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推进信息化的发展。

    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信息门户(EIP)等概念的提出可以清楚地看到汽车信息化不仅作用于汽车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也作用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所有领域。网络技术所导致的现代管理发展,产生了企业在信息与资源协调能力上的基础竞争差距。企业的信息协调能力,从MRP到MMI,再到ERP,然后扩展到企业内外,产生了SCM和CRM。在信息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形成高层管理技术。单一的MRP、ERP系统已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协调能力是汽车工业实现电子商务的“瓶颈”,必须是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整合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协作生产要求。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理事会(UNCITRAL)就颁布了《电子商务示范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阶段(1996-1997年)、迅速发展阶段(1997-1998年)和实际应用阶段(1998年至今)。汽车厂商实行全球采购策略的同时,美、日、欧几乎80%以上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已经或开始构建“卖方主导市潮结构的 行业 BtoB电子商务平台。2000年2月,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公司联合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通过电子商务中心的科维森特(COVLSINT)网站,与他们的5万多家供应商联网,通过网络进行汽车橡胶零部件的采购。随后,丰田、雷诺、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德国大众等公司也纷纷跟进。世界汽车 行业 每年都有几千亿美元的交易额,为适应零部件全球采购的需要,美国的ANX、日本的JNK、欧盟的ENX、韩国的KNX和澳大利亚的AANX等都已相继建立了汽车工业信息交换网络平台(英文缩写xNX)。xNX是一个底层平台,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电子商务等应用,利用xNX,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例如,法雷奥公司2001年的网上销售和拍卖金额达3.8亿美元。在网上交易中,通过网络系统,法雷奥给潜在的上游供货商发送一个报价单(RFQ),再经过协商比价后选定合约供货商,仅这项网上交易方式,每年可使法雷奥公司减少营销成本6000万美元。

    二、当前汽车橡胶零部件及配件 行业 发展特点

    2006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业抓住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汽车产业转移的契机,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满足整车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

    初现集群规模效应当前,随着汽车集团的快速发展,围绕主机厂的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集群也得以快速发展。按地区划分,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6大零部件产业集群。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集群及集群效应,今后还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在目前中国汽车橡胶零部件百强名单中,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有22家,占百家企业总数的22%,销售收入占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总和的61.44%,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4家。这百强企业200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175.77亿元,同比增加210亿元,增长率为10.7%,占国内4447家规模以上的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的63%,这表明汽车橡胶零部件 行业 的规模效应有了很大提升。

    整合重组步伐加快今年以来,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联合重组、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有较快发展,基本摆脱了过去那种“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格局,制造水平明显提高,并已形成为国内整车厂供货配套体系。如一汽富奥公司、东风零部件事业部等,他们已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民营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发展迅猛,投资多元化正在形成,表现出明显的成长力和竞争力,不但已成为售后市场零部件供应的主力和出口主力,而且正在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如万向集团、浙江三花、万丰奥特等。

    06年以来,零部件 行业 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在零部件销售上,建立零部件销售联合体,建立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销售网络,结合物流企业,形成一些大的零部件销售集团。如柴油机配件已建成了柴油机配件联合体,对柴油机配件 市场发展 的价格自律、市场导向有一定促进作用。据了解,国家在几年内将制定新标准,把总成类零部件厂整合到2~4家,其他则向二三级配套厂分流。

    国际竞标能力迅速提升今年上半年,各零部件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全球零部件采购竞标,中标率大大提高。如上半年美国通用EPSILON项目已在上汽13家企业定点,很多产品不但向上海通用供货,还将向通用全球的其他工厂供货。上海小糸的车灯、纳铁福的传动轴、三电贝洱的空调压缩机、延锋江森的座椅面套、中弹的悬架弹簧等一大批产品继实现OEM配套后,目前又进入同步开发行列,表明这些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2006年一季度汽车橡胶零部件出口金额为46.23亿美元,同比增长44.11%;随着汽车橡胶零部件开发能力增强,OEM总成件配套出口大订单明显增多。今年3月,奇瑞5000台发动机出口美国,是迄今为止奇瑞发动机出口量最大的一笔订单。据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零部件,其中70%的企业瞄准了中国企业,中国零部件企业要利用已形成的基础,努力成为国际汽车橡胶零部件采购中心。

    趋向高技术含量产品由于引进技术及与国外先进企业合资合作,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也已批量生产。如上海联合电子有限公司和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公司分别引进博世和德尔福技术,生产汽油机电喷系统;上海汽车制动系统公司利用博世技术生产轿车用ABS;石家庄久乐公司、锦州合昌公司、锦州锦恒公司等生产安全气囊产品;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东风汽车公司、上海日野、华北柴油机公司引进生产的康明斯、日野PCⅡ、道依茨1015等大马力欧Ⅲ排放水平的柴油机等等。

    汽车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使我国今年汽车电子产品出口转旺。延锋百利得的安全气囊总成走俏国内外市场,一季度出口创汇达360万美元。联合电子的传感器、喷油器等电子产品今年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延锋伟世通电子公司的汽车电子产品继续保持良好出口势头。此外,上实交通的汽车喇叭也在今年实现OEM批量出口。

    外商投资力度继续增强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中国合资企业正在发生3个转变: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据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列入《财富》世界500强的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全部进入中国投资,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其中不乏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电装、李尔、西门子、江森自控等零部件巨子在华建立的企业。这些企业经营的汽车业务主要集中在车身、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架、转向、制动、电子与电器、饰件、空调、乘客保护系统、音响、排放系统等领域。这些构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总成和模块的生产企业,成为我国汽车橡胶零部件 行业 的骨干企业。

    跨国零部件企业布局中国市场,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使中国国内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给本土的汽车橡胶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挑战。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