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 竞争结构 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大部分 行业 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对于酱油企业来说,目前,我国酱油 行业 生产仍以天然古法酿造为主,国内酱油大厂多集中在中国南方,中国酱油市场现已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即:以广东海天、致美斋为主的粤产酱油,以上海淘大、家乐、老蔡为主的沪产酱油,以雀巢美极、龟甲万、李锦记、加加、和田宽为主的外资酱油,以北京金狮,石家庄珍极、天津天立、福州民天、湖南双凤等区域性酱油为主的地产酱油。市场上的这么多品牌并存,可想而知,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十分激烈。
二、潜在进入者 分析
新进入者在给 行业 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 行业 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近年中国酱油市场并购不断,外资对我国酱油企业并购浪潮愈演愈烈,国外的酱油巨头们开始疯狂圈地,许多国内酱油著名企业被尽数收编,许多有着良好商誉的本土品牌也频频被外资品牌兼并。外资的进入,对于酱油 行业 的竞争格局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外资企业规模和实力比较雄厚,一旦进入市场,势必会加剧市场的竞争。未来几年,我国将有市场依然会维持兼并合作的趋势,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小型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潜在进入者对于现有企业的威胁较大。
三、替代品威胁 分析
两个处于不同 行业 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 行业 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对于酱油来说,替代品不断增多,给 行业 带来新威胁。随着产品市场细分程度的增加,替代品层出不穷。如面条鲜等需求明确的产品对原有传统名称酱油产品的替代,具有天然营养及美味的鱼酱油对大豆酱油的部分替代等。这些新品、替代品强调细分和定位,并倡导健康、天然的理念,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从而迅速瓜分了部分消费市场。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 行业 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辅料是大豆、豆粕、淀粉、小麦和食盐等,各种原辅料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以豆粕为例,近两年的价格翻了几番。原辅料价格上涨势必会对酱油产品产生影响。事实上,近两年世界各国酱油生产企业均在不同时期提高酱油产品销售价格。例如:日本龟甲万公司于2008年4月将酱油产品售价提高11%;2008年6月,上海超市内的李锦记和海天品牌的酱油也作了相似幅度的价格调整。这种价格的上升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酱油产品的消费,从而给酱油生产企业的经营造成困难。综上所述,酱油的供应商因为大环境价格在整体上涨,下游产业又不止酱油一种,所以议价能力较高。
五、客户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 行业 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酱油是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调味品,因此,酱油 行业 既非夕阳产业也非朝阳产业,而是一种常青产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客户忠诚度比较高。目前国内酱油市场整体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因为现在内地人均年消费量仅为3公斤多一点,仅为其它习惯吃酱油的东方国家和地区消费量的30%-50%,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酱油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无论选择哪一个品牌,酱油这种调味品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客户的议价能力相对较低。
第二节 行业 集中度 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 分析
酱油 行业 市场集中度较高,仅广东、山东、河南三省市销售收入占比就达到54%。
2009年全国主要省市销售收入排名与集中比例 分析
地区 | 销售收入 | 比例 |
全国 | 3,284,8754 | 100% |
广东省 | 11,493,722 | 34.99% |
山东省 | 3,844,068 | 11.70% |
河南省 | 3,285,903 | 10.00% |
四川省 | 1,998,176 | 6.08% |
辽宁省 | 1,950,309 | 5.94% |
湖南省 | 1,891,487 | 5.76% |
江苏省 | 1,688,980 | 5.14% |
浙江省 | 863,061 | 2.63% |
上海市 | 692,456 | 2.11% |
山西省 | 668,839 | 2.04% |
其他 | 447,1753 | 13.61% |
二、企业集中度 分析
2009年酱油 行业 企业集中度 分析
项目 | 内容 |
CR5 | 29.23% |
CR8 | 35.14% |
CR10 | 38.40% |
由此可见,我国酱油生产企业实力比较分散, 行业 集中度不高。
三、区域集中度 分析
2009年酱油 行业 区域集中度基本较高,仅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就占了全 行业 销售收入的58%。剩余地区占比较大的有华中地区18%,东北地区9%,西南地区8%,占比最少的是西北地区1%。
2009年全国不同地区酱油企业销售收入比例
第三节 2008-2009年酱油 行业 竞争格局 分析
一、国内外酱油竞争 分析
国内市场上,中国年人均酱油消费量约为3升,仅为日本年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2007年末人口基数计算,我国的酱油潜在需求规模大概在39.64亿升左右,约合450万吨,市场潜力巨大。从海外市场来看,近年来,酱油出口需求呈增长态势,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英国、荷兰、中国香港等。事实上,欧美市场对酱油的需求量很大,现在美国有近60%的家庭使用酱油,预计美国酱油年消费总量为2亿升,但我国酱油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很低,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酱油市场竞争 分析
目前,我国酱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可以归纳为:对照酱油潜在市场需求规模,我国的酱油 行业 还处于总供给低于总需求的阶段,酱油生产企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酱油 行业 处于快速整合和市场集中的阶段,但是目前酱油市场仍然存在几百家生产企业,说明市场集中度仍然偏低;出口市场大有可为;日本的酱油生产企业是国内业内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如果行政监管部门能够加大执法力度,企业能够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联合打击假冒伪劣酱油产品,可以为酱油知名品牌企业释放出一定的市场空间,从而为其生产扩张创造条件。面对机遇,酱油企业的竞争也必将进入一个白热化阶段。
三、国内主要酱油企业动向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酱油 行业 呈“南强北弱”的格局,即以广东地区为特色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企业和品牌,依托其自然条件优势,先进的工艺、技术及管理优势发展强劲;而北方地区的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企业和品牌处于劣势;类似日本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企业和品牌则发展缓慢。
其次,从地域范围来看,中国酱油市场现已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即:以广东海天、致美斋为主的粤产酱油;以上海淘大、家乐、老蔡为主的沪产酱油;以北京金狮,石家庄珍极、天津天立、山东巧媳妇、福州民天、湖南双凤等区域性酱油为主的地产酱油;以雀巢美极、龟甲万、李锦记、加加、和田宽为主的外来品牌酱油。
再次,从具体企业来看,酱油 行业 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那些不断革新工艺技术、调整产品结构的企业及其品牌得到成长,而因循守旧、小打小闹的企业及其品牌则不断被市场淘汰。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