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 行业 。在我国现有124个产业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铜产品,占91%。铜工业和其他 行业 的关联程度也较高。
2005年,在中国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世界铜矿和精铜的产量均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产量分别为1498万吨和1634万吨,增幅均为3.1%。中国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出现了快速的增长,2005年中国铜产量为253万吨,同比增长23%。而在同时,中国一些重要用铜 行业 的消费增幅都快于GDP增幅,单位GDP耗铜量的增加使得中国快速增长的GDP能够带来更大量的精铜消费增幅。
2006年,中国铜产量为290万吨左右,全国规模以上铜矿采选 行业 全年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8,287,278千元,全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534,823千元。规模以上铜冶炼 行业 全年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00,210,978千元,全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5,177,908千元。
2007年我国铜产量344万吨,超过智利跃居世界第一,与2006年相比增加18.6%,由此可见,铜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
2005-2007年我国铜产量
单位:万吨
第二节 行业 投资状况 分析 及预测
一、 行业 投资总体状况 分析
2007年铜工业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项目 | 投资额 | 同比增长 |
铜冶炼 | 121.8亿元 | +4.27% |
铜矿采选 | 88.1亿元 | +101.49% |
有色金属压延 | 361.2亿元 | +61.78% |
(一)存在投资过热风险
为有效控制铜冶炼 行业 投资规模,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止铜冶炼 行业 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但政策调控效果不明显,电解铜 行业 投资热情不减,不仅电解铜龙头企业纷纷扩产,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铜冶炼的企业也纷纷涉足其间,同时受国际市场铜价高涨刺激一批小规模、低水平电解铜项目上马,部分项目甚至采用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等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大大增加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对国际市场铜矿砂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而我国铜矿资源贫乏、铜矿砂品位较低,电解铜 行业 投资不断增加,造成我国铜矿砂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铜矿砂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5年我国进口铜矿砂406万吨,对国际市场铜矿砂的依存度达到74%左右,2006、2007年对国际市场铜矿砂的依存度将超过8成, 行业 健康发展受到国际市场铜矿砂的供应状况制约。
(三)恶性竞争,加工费大大降低
随我国电解铜产能的不断扩大,为争夺原料资源,电解铜企业在加工费方面的竞争加剧。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国内铜冶炼厂盈亏平衡点加工费在90美元/9美分(冶炼费每吨90美元,精炼费每磅9美分),倘若低于这个价格,冶炼企业就会亏损。由于我国电解铜企业的无序竞争,目前国外供应商开出的加工费价码却只在70美元/7美分左右,甚至有些合同已经签订到了25美元/吨。铜矿砂的计价方式比较特殊,用某个指定时期的国际市场电解铜的价格扣减合同中的铜矿加工费得到的。加工费越低,供货方获取的利润就越高,而冶炼企业的受益也就越低。国际市场铜价大幅波动,加工费不断下降,降低了我国电解铜 行业 应对风险的能力。
国家发改委公布《铜冶炼 行业 准入条件》,从投资条件、工艺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以规范铜冶炼 行业 的投资行为,这将有助于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议一是加强对国家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处罚违规上马电解铜项目;二是积极发挥 行业 协会的协调、组织作用,加强 行业 内联系配合与自律,遏制加工费上非无序竞争。
第三节 2007年 行业 效益 分析 及预测
一、 行业 总体经济运行 分析
1、产量和消费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产品产量
2007年铜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分类 | 产量 | 同比增长 |
精炼铜产量 | 349.7 | +16.61% |
铜精矿含铜 | 83.10 | +9.97% |
矿产粗铜 | 201.28 | +11.7% |
铜材 | 628.28 | +24.14% |
2)产品消费量
2007年我国全口径铜消费量达632.8万吨,调整后仍高达593万吨,比上年增长20.3%(精炼铜表观消费量487万吨,调整后精炼铜消费量450万吨,比上年增长18.4%);但由于国内产量的快速增长和进口量的激增,使得国内供应十分充足。
2、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精炼铜产量超过10万吨的省区有10个,其中超过20万吨的省区有7个。十个省精炼铜产量318.63万吨,占全国精炼铜产量的91.1%。
精炼铜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江西铜业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东营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公司、烟台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产量合计为254.8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2.9%,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
铜加工材产量排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以上10个省市铜材产量达到586.5万吨,占全国铜材总产量的93.27%。其中,有7个省市超过20万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量超过100万吨,两省占全国铜材产量的45%。
铜加工材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6家,依次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台一江铜(广州)有限公司、天津大无缝铜材有限公司。这6家企业的铜材产量小计109.28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的比例为17.38%。
3、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增幅下滑
22户重点铜(镍)企业:
2007年铜工业22户重点铜(镍)企业经营情况
单位:亿元
财务指标 | 指标内容 | 同比增幅 |
主营业务收入 | 3055.3 | +31.59% |
实现利润 | 208.99 | +14.13%(增幅同比回落92.3个百分点); |
销售利润率 | 6.84% | -13.26% |
4、进口大幅增长,出口持续下降
2007年铜工业进出口状况
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项目 | 进出口额 | 同比 |
贸易额 | 396.5 | +42.7% |
进口额 | 348.7 | +54.5% |
出口额 | 47.8 | -8.3% |
分品种看:
2007年铜工业分品种进出口状况
单位:万吨
品种 | 进出口额 | 与上年同期 |
未锻轧铜进口 | 155 | +76.3% |
铜材进口 | 105 | -3.5%% |
铜精矿进口 | 451.6 | +25% |
铜碎废料进口 | 558.5 | +12.9% |
未锻轧铜出口 | 12.6 | -48.1% |
铜材出口 | 49.9 | -10.6% |
2007年铜产品进出口情况汇总表
单位:万吨
项目 | 进出口量 | 与上年同期 |
其中净进口 | ||
未锻轧铜 | 142.64 | +123.92% |
铜材 | 55.41 | +3.9% |
其中净出口 | ||
铜管 | 15.11 | +4.14% |
5、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但铜冶炼企业实现利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没有自产铜精矿的冶炼企业或自产铜精矿所占比重较小的联合企业利润下降幅度更加明显。
6、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取得一定进展
国内方面,云南羊拉铜矿、普朗铜矿、西藏雄村铜矿、玉龙铜矿、内蒙乌努格吐山铜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都相继进入了开发建设阶段,江西铜业公司的富家坞铜矿、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内蒙古霍各琦铜矿也都在进行扩建。
在海外资源开发方面,紫金矿业公司与安徽铜陵公司、厦门建发联合收购英国了MONTERRICO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收购秘鲁铜业;中冶集团和江西铜业集团联合中标阿富汗埃纳克大型铜矿项目;五矿有色联合江西铜业公司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有限公司等。中色矿业集团谦比希铜矿西矿体、东南矿体也将开发建设。
7、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成效明显
江西铜冶、铜陵有色、云南铜冶等骨干铜冶炼企业继续加大节能改造力度;铜陵有色关闭了第一冶炼厂;烟台鹏晖、葫芦岛有色金属公司、赤峰金剑铜业开始进行鼓风炉改造;其他鼓风炉铜冶炼企业也在筹划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或关闭。
二、2008年 行业 效益预测
1、全球宏观面:2008年,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或略有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将放缓。西方发达国家对精炼铜需求将放缓,而中国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
2、2007年全球铜市由供应缺口转向小幅过剩的紧平衡。铜精矿的供应瓶颈、低加工费可能导致冶炼商减产,将限制2008年精炼铜的产量增长。全球精炼铜低水平的库存、供应中断以及中国需求的刚性增长,将促使铜价维持高位运行。
3、美元持续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原油持续上涨和全球性通货膨胀,以及投资基金加大铜、镍、锌等基础金属在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的权重等,均对铜价构成向上的支持。
4、对铜价不利的因素主要是:因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放缓,不排除其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次级债危机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均有待观察。
第四节 2007年 行业 技术经济 分析
2007年铜市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
1、筑底和上升阶段(2007年1-5月)
因2006年上半年国际铜价大幅飚升打击了全球铜的消费兴趣,2006年中国铜的进口量大幅下降,未锻造的铜及铜材月均进口量不足17万吨。但是经过2006年铜价持续一年的高位振荡,铜的消费商逐渐接受了高铜价,LME期铜在2006年12月出现快速下跌至6500美元以下,并在2007年1-2月份进入5500-6000美元区间筑底,吸引了消费方面的买入兴趣,中国2006年12月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增长至20.68万吨,这是15个月来首次突破20万吨,从此中国的进口量连续三个月激增,至2007年3月份上升至历史最大进口量30.77万吨,4月份进口量为30.47万吨。2007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铜供应存在缺口,1-4月份中国铜进口量大幅增长,以及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拉抬,是导致国际铜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此阶段LME三个月期铜自最低5250美元单边上涨至5月份的全年高点8300美元附近。
2、高位横向宽幅振荡阶段(2007年5-10月)
2007年前4个月中国大量进口给现货市场带来了很大压力,国内库存比较充裕,5月份中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大幅下降至22.06万吨,铜价一进入5月份之后就出现回调至7000美元一线。此后不断出现的铜矿罢工、美元持续贬值屡创历史新底、美联储降息不时给铜市提供脉冲式的刺激,LME期铜分别于7月和9月份上冲8000美元/吨关口。但在美国经济数据疲弱、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下,引发了对经济放缓的忧虑促使投机基金的离场。此阶段LME期铜维持在7000美元-8300美元区间横向宽幅振荡。
3、单边下跌阶段(2007年10-12月)
美国次级债危机扩散,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西方铜需求减少,加上铜产量大幅增加,全球精炼铜供应从第3季度开始出现小幅过剩,LME库存持续增加,中国产量大幅增加使供应短期宽松,均打压了铜市,10月份开始LME期铜自8250美元一线持续单边下跌至年底的6500美元附近。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