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 分析
一、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 分析
初步核算,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00亿元,增长3.5%,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7419亿元,增长11.3%,回落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400亿元,增长10.5%,回落1.6个百分点。
1、农业形势总体良好,夏收作物喜获丰收。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连续第五年增产。夏粮亩产达到299.5公斤,比上年提高7.2公斤,增长2.5%,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1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8%,生猪出栏增长3.7%,存栏增长5.0%。
2、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继续增长。200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6月份增长16.0%),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6.4%,二季度增长15.9%。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7%,集体企业增长10.5%,股份制企业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3%,回落2.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3.8%,回落2.6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2008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4个 行业 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 行业 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如剔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 行业 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4%,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增长26.8%(6月份增长29.5%),加快0.1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966亿元,增长23.2%,加快1.7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9.5%、26.6%和26.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32.0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4%、35.3%和28.6%,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
4、国内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同步较快增长。200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同比增长21.4%(6月份增长23.0%),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4819亿元,增长2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224亿元,增长20.0%。分 行业 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43068亿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7207亿元,增长24.0%。
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生产价格涨幅扩大。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6月份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比1-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6%。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6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0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7.5%(6月份上涨7.1%),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1个百分;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6月份上涨8.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6月份上涨13.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2%(6月份上涨8.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6、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进口5676亿美元,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4亿美元,增长45.6%,比上年同期加快33.4个百分点。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
7、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4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7%。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
8、货币供应量基本稳定,存款余额增加较多。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15.5万亿元,增长14.2%,回落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181亿元,增长12.3%,回落2.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861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38989亿元,比年初增加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上半年,货币净回笼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4亿元。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下阶段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2008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
综合资源资本的比较优势、强劲的出口以及依然管制的资本项目决定此次越南货币危机最终演变为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概率较小,但是,由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导致的货币紧缩已经而且还会在巴西、俄罗斯、印度包括中国等新兴市场持续发生,这将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减速。
近年来全球GDP增长的2/3,世界贸易量的1/3,进口增量的1/2强都是由新兴市场贡献的;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对于新兴市场的依赖也逐渐提高,今年1季度它们经济的超预期表现也主要受益于新兴市场的持续强劲增长,CR日指数同主要经济体的“脱钩”基本也是由此产生,新兴市场体的全面紧缩必将导致全球经济进入第二轮减速周期。
新兴市场体大致可以分为制造型、资源型(石油、矿产)和农产品型三类,后两类国家在商品牛市中获得了大量外汇储备后,逐渐增加国内投资从而增加对前者机电等产品的进口,而制造型国家则将出口产品获得的外汇储备用来从后两类国家中进口石油、矿产和农产品等资源,新兴市场体的这种自我循环发展机制是导致世界经济在发达经济主动减速后依然强劲增长,CR日指数依然创出新高的重要原因。然而持续高涨的能源和粮食价格对新兴市场体的压制已经显现,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制造型国家首先感到了调整压力,我们相信这种压力最终会向其他两类国家传导。
在新兴市场推动全球经济第二轮减速的背景下,国内出口下半年将继续处于温和回落态势中,而信货紧缩和利润率下降对于企业的投资冲动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压制,消费需求在中高端上出现了疲态,GDP内在的回落趋势日益明显,预计3季度将会明显放缓,如果通胀出现明显缓解,随着4季度灾后重建的启动,信货可能有所放松,GDP增速可望适度加快。
油价的高位排徊将导致PPI近期持续高涨,并增大向CPI的传导压力,对企业利润尤其是中游的投资品和原材料 行业 形成负面影响;综合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油价有可能在4季度出现回落,PPI增速也可能出现调头向下的趋势,并由此减弱对CPI的压力。
第二节 行业 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一、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走向
2008年下半年,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即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年初制定的“双防”(防经济过热、防通胀)目标调整为“一保一控”。
按照保增长、控通胀的“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方向,下半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会缓慢的回落,全年的GDP增长率应该是10%左右。
保GDP的增长要从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努力采取措施。
在投资上,要合理地保证投资的有效的运用,特别是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甚至短期内要增加一些补贴;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不能够投资减少得太多。
在消费上,要让人民群众的收入能够和经济增长同步,让人民群众的存款不至于因为负利率而损失太多,建议可以实行保值储蓄等等措施。同时,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
在出口方面,不能够再出口那种高耗能的产品,应该调整出口结构和出口地区。
二、建筑 行业 “十一五” 规划
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处于中期阶段。“十一五” 规划 中,中央政府计划完成3.8万亿元的交通基建投资,同比“十五”期间增长73%,其中铁路建设投资更是将达到1.5万亿元。此外,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高速增长。
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 行业 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具体说来,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两个方面。
我国交通基建领域的投资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十一五” 规划 (2006-2010年)中,中央政府总计计划3.8万亿人民币的交通基建投资,这个数字相比“十五”期间增长73%。
1、公路建设。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 规划 》,2010年将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万公里,2006年新通车里程4400公里,2007年至2010年年均通车里程将保持在3000公里以上,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将保持强劲势头。据“十一五” 规划 ,国家对公路(含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预计是人民币21000亿元。
按照交通部已经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因此,未来10至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2、铁路建设。目前铁路建设正处于黄金时期,“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爆发式增长。据 规划 ,“十一五”将建设铁路新线198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800公里,投资规模将达15000亿元。另据《中长期铁路网 规划 》,未来十五年中国将新建4纵4横共8条横贯中国的客运专线,实现繁忙线路客货分离。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比现有里程增长33%。可以预见,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随着铁路投资的放开,以及参与铁路建设项目资质限制的松动,铁路建设市场将成为建筑企业一个充满机遇的细分 行业 市场。
3、城市轨道建设。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显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在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约有14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 规划 方案,拟 规划 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在“十一五” 规划 中,未来全国特大城市的地铁和轻轨通车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4、房地产建筑领域:预计中国城市化率加速增长期将持续到2020年,届时中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5%。与现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着未来10年内将有1.6亿左右的增新城市人口,其所带来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筑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无比巨大。
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该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了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本规范是根据该标准规定的原则编写的,适用于该标准“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执行本规范时,尚应遵守该标准的相关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施工项目设计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综合性强、牵涉面广,不仅有原材料方面的内容(如水泥、钢筋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内容(如构配件、预应力锚具等),也与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遵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有关剽窃,本条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要求。施工单位应推行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求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上述要求应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运行。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