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
一、产品定义
人工耳蜗植入体是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体内部件,植入体(通过手术植入皮下)由三部份组成:密封的集成电路包、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组成。
人工耳蜗又称人造耳蜗、电子耳蜗。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通过电流听觉神经重新获得声音信号的一种电子装置。
二、应用特点
人工耳蜗主要用于重度、极重度聋或全聋地感音神经性病人,特别适用于聋哑儿童。孕妇病毒感染、药物使用不当、遗传性因素都会导致胎儿耳聋。
第二节 人工耳蜗植入体 行业 发展历程
工耳蜗植入体已经经历了一个从模拟到数字,从单电极到多电极,从经皮穿插到通皮传输,从单一调制到复杂特征提取处理的技术演化过程。
人工耳蜗通过外科手术植入耳内的有:植入刺激电路、接收天线和电极组。
植入刺激电路,用来处理体外传入的电信号并产生刺激听神经的电脉冲。是人工耳蜗的核心部件。
早在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在实验时发现将通电的电极插入双耳时“使头内产生轰响声”,随后会听到“一种如同粘液沸腾的声音”。此后人类便开始了对电刺激恢复听觉的 研究 ;到1960年FBSimmons等人使用了一种单通道刺激系统,在耳蜗内插入一根电极,用电脉冲直接刺激听神经,使患者可以产生音调感觉;此后,受到电极阵列技术条件和无法实现小面积低功耗的植入刺激电路的限制,人工耳蜗的发展很慢;20世纪80年代,电极技术有了较大突破,可以在一根载体中放入4根或者更多的独立电极,同时集成电路的制造和设计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植入芯片由分立元件实现发展到专用集成电路实现,功耗和面积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工耳蜗系统开始出现。目前三家商用的人工耳蜗系统的植入刺激电路普遍采用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现。
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体 研究 工作开展相对比较晚。
1978年,北京协和医院人工耳蜗小组(中国最早期)进行人工耳蜗的基础 研究 工作。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观察动物耳蜗组织对生物材料的相容性问题以及电刺激听觉系统的诱发电位观察。
1980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无线电三厂共同开发研制成功的插座式单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此后共有17名患者植入该装置。
1982年,曹克例教授在 研究 生期间对5例使用插座式人工耳蜗患者进行了电听觉的心理物理学 研究 ,包括植入电极阻抗,电听阈和不适阈,电听觉的频率和强度辨别及语言和环境省识别等。在此基础上,与医科院基础所合作研制成单通道感应式人工耳蜗。
1982年在国内首次为全聋患者植入单道感应式人工耳蜗。此后共有30名患者植入该装置。
1982年至1987年:举办了7期全国性国产单通道人工耳蜗学习班,之后,全国有近300名患者使用了协和医院研制的单通道人工耳蜗。
1991年,我国开展国产多通道人工耳蜗的研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 研究 成果。
2005年8月,清华大学微电子学 研究 所成功研制的数字式多通道人工耳蜗专用集成电路芯片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2008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领衔,历时近10年研发成功中国首个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专利的“国产多道程控人工耳蜗”,一举打破由澳大利亚、美国、奥地利等少数国家垄断这项技术的局面。
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工耳蜗的人数约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