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 分析
一、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状况
2002年到2005年市场整体综合佣金率由放开前的3.5%。下降到2005年的1.7084%。,四年间下降幅度达到51.2%;2005年到2009年,市场整体综合佣金率下降到1.1%,下降幅度超过35%。
1、佣金战愈演愈烈—佣金率连续7年单边下滑
市场化提高了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竞争力,为券商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尤其是恶性竞争越来越严重。这种恶性竞争主要就体现在佣金费率的价格战上。
根据监管层对10家具有代表性的券商的一份抽样统计显示,2002年到2005年市场整体综合佣金率由放开前的3.5%。下降到2005年的1.7084%。,四年间下降幅度达到51.2%;2005年到2009年,市场整体综合佣金率下降到1.1%。,下降幅度超过35%,而且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在上海和深圳等部分沿海区域,股票基金的佣金价格已经达到1%。以下。券商在循环博弈中已经陷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佣金市场化有效地促进券商压缩开支、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起初效果显著,但负面影响是,当价格竞争成为券商经纪业务最直接最有效的竞争手段时,券商就会忽视或者降低服务水平。佣金价格竞争客观上造成了证券经纪业务“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驱使券商注重在价格上形成优势,降低了 行业 对服务方面投入的热情,不利于 行业 的长远发展。
2、证券业替代现象严重—全 行业 抵不上一家银行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国证券市场和证券 行业 的定位不清,对金融服务业本质认识上存在缺陷,以及证券 行业 经营管理中本身存在的问题,中国金融服务业中的“证券业替代现象”日益严重。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证券公司不断被国内其他金融机构替代,证券业务被其他非证券业的机构不断渗透、挤压,使得证券公司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与“金融脱媒”背道而驰。
以理财类产品而言,相对于银 行业 和保险业,证券 行业 的地位堪称岌岌可危。有统计显示,在2008年上半年新发的理财产品中,投资于证券类理财产品的数量与资金总量呈持续下滑趋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08年至11月期间,56家商业银行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4113款,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7家,总股本1641亿元,总资产1.19万亿元,证券公司管理资产总值919亿元,与各方面实力雄厚的银 行业 相比显然还有很大差距。某券商高管戏称,证券公司全 行业 的总资产加到一起也只有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的十分之一。据悉,截至今年1月底,工商银行总资产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首家总资产超过10万亿元的企业。
3、政策缺位—业务创新与监管矛盾加剧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结束后,证券经纪业务中很多系统性经营风险点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部分临时性风险控制措施常规化的必要性亟待评估。比如,对非现场开户的政策限制,对经纪人展业的政策限制等。在创新业务和创新产品方面,政策开放的步伐不能满足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的时代需求。
目前证券市场中超过90%的交易是通过非现场方式完成的,而非现场开户可在节约证券公司成本的同时,起到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的作用,目前部分证券公司认为这是未来经纪业务的发展方向。相比银行非现场开户及协议签署的相关规定,证券 行业 现行对证券公司新开户业务的要求过于严格。
经纪人监管政策在2008年出现了较大变化,2008年4月份国务院522号文件明确了证券经纪人的合法地位,2008年11月证监会645号文件中明确了证券经纪人的合法地位。据悉,经纪人制度作为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一种经营模式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时至今日,国内大部分券商都在经纪业务中实行了经纪人制度,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队伍,很多公司在积极备战经纪人业务的同时,又担心随时面临着政策变化带来的巨大转换成本。
在创新业务和创新产品上,特别是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几度被推迟,制度性缺陷与日益增多的市场参与者对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之间矛盾激化。股指期货迟迟不推出,使得大规模集团资金缺乏规避风险手段不敢入市,而股指期货的配套措施——融资融券和T+0交易迟迟不见问世,也制约了股指期货的实行。而这些创新业务的推出,将利用于推动现有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的升级。证券时报
二、2008年证券经纪人现状 分析
1、经纪人制度作为经纪业务的一种经营模式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时至今日国内大部分券商都在经纪业务中实行了经纪人制度,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队伍;通过经纪人开发客户、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根据客户的交易量给予经纪人一定比例的佣金提成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营模式。经纪人制度在证券市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经纪人制度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纪人制度的发展与证券公司提高经营效率、优化人员结构、改善服务质量的经营需求密不可分。经纪人制度实施以后,通过人员转岗、效益与业绩挂钩等方式使普通员工逐渐向经纪人转变,员工收入直接与交易量挂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忧患意识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较为优越的分配机制也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外部人才加入到经纪人的队伍中,为证券公司带来了新的客户与交易量。
3、经纪人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较不规范,呈现多样性
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证券经纪人相对来说又是一种较新的事物,因此对于证券经纪人尚无统一的资格认定标准与行为规范。这就使得各家证券公司在经纪人制度的具体实施中采取了各种形式,甚至在同一证券公司内部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经纪人与券商是否为隶属关系;经纪人是否享受或部分享受原有工资福利待遇;经纪人佣金提成比例的高低;券商对经纪人的业务支持程度;经纪人之间是否存在分工与协作等几个方面。
4、证券公司员工实际业务水平与证券经纪人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一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需要有全面的证券专业知识与良好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目前国内证券经纪人主要是由各证券公司营业部员工转岗而来,在知识结构、信息渠道、社会网络等方面都与证券经纪人的标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证券经纪人制度的优越性因为人的因素得不到充分发挥。目前就有很多证券公司的经纪人不具备为客户进行高层次投资咨询服务的能力,与真正证券经纪人的标准相去甚远。
5、证券经纪人缺乏证券公司有效的业务支持,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
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实施是一项综合工程,不是只需要一批经纪人与一个分配制度;更需要证券公司从交易支持、专业培训到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以为证券经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很多证券公司对经纪人制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实行经纪人制度就一定会促进经纪业务的增长与发展,而对证券经纪人缺乏有效的业务支持与必要的管理。从而使得证券经纪人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开展业务,在客户基础相对薄弱与普遍业务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发展就极为困难与不均衡使得证券经纪人与券商存在离心倾向,客观上导致了包括全权代客理财在内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2008年外部环境对证券经纪业务影响
2008年影响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发生较大变化。针对这些因素的现实与深远的影响,委员会将集中 行业 资源,重点选取几个关系到经纪业务转型创新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和 研究 ,比如:“证券营业部如何利用好IB制度拓展业务服务客户”、“转型期证券经纪业务盈利模式 研究 ”、“证券营业部在融资融券制度推出后的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对 行业 的影响与实施方案的改进”、“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新业务的自律规则”等。
第二节 网络证券 发展 分析
一、我国网络证券业发展状况
我国证券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起步晚,网络技术使用的普及尚未形成相应的规模,投资者中理性投资者的比重仍然较低,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上限制了网络证券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因此,虽然我们和美国等国家在这一领域起步时间相差不远,但目前的发展现状却有相当的差距。我国现有的网络交易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证券营业部直接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客户从网上直接通过营业部的网站下单及查询,还可以接收实时的股市行情、成交汇和信息等等。第二种是证券营业部通过ISP11的网站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这样,网上客户的下单请求就需要通过ISP的网站才能到达营业部。客户从ISP的网站获取实时的股市行情和信息;通过营业部下单、查询及获取成交汇。目前国内开发网络交易最活跃、最积极的是在证券交易营业部。大多数证券公司在现阶段上对其下属的营业部采用网络交易持支持态度。但是,我国现有网络交易并不很活跃。多数营业部的网上用户都只有几十个,交易量也比较小,网上交易业绩突出的营业部很少。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证券业在我国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证券的欣欣向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一代投资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方方面面的发展都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网上证券业在我国的发展。
二、我国证券业信息化 分析
我国证券业IT建设伴随着证券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证券信息化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进的证券IT系统已经构成了证券 行业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证券业务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经过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后,国内证券公司由2003年的129家变为目前的110家左右,拥有证券营业网点3600个左右。目前,证券公司的业务运作模式主要是传统的单营业部模式和新兴的集中交易模式两种。
目前,证券柜台系统的技术开发与维护主要依靠外包,80%的券商柜台系统(含单营业部模式和集中报盘/集中交易模式),集中使用4-5家较大型开发商的产品,主要是金证、金仕达、恒生、顶点等公司开发的产品。证券市场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低迷后,又迎来了创新和快速发展的时期。活跃的市场交易,加上股权分置改革、IPO和再融资,导致市场供应量成算术级数增加,市场交易量则以几何级数增加,而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要以指数级数增加,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证券IT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我国证券IT系统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我们应该看到,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由于历史形成的客户资金与股份柜台托管机制以及缺乏柜台系统的建设标准等原因,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以前,柜台系统往往成为风险证券公司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的证券IT系统在风险管理和监控、对数据的稽核和审计、对数据信息挖掘、客户的增值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自从2005以来,国内外证券 行业 发生的一系列与IT有关的事件充分暴露了证券 行业 IT治理的缺位。此外,持续4年的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行情,也使得证券公司的IT投资严重不足。
随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阶段性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完成,证券公司利用柜台系统的蓄意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下一阶段,信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协助监管部门做好常规监管,以及帮助证券公司在创新和变革时期提升技术适应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证券 行业 IT的整体发展水平。
在经过综合治理后,兼并重组、托管营运、中外合资将是未来证券 行业 重要的调整形态。在这种趋势中,IT的战略地位将变得举足轻重。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证券IT将出现如下发展趋势:资源整合和集中化的趋势—集中交易系统在 行业 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部分证券公司完成了从分散化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趋势—证券IT系统在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自给自足、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后,将逐渐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国际化的趋势—未来证券市场的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目前的很多管理理念和方法都要有全方位的改变;系统外包与专业化运营的趋势—券商信息系统的运营模式由自给自足、各自为战的模式逐渐向专业化、集中式、外包型模式转变。
同时,随着集中交易的实现和企业数据中心的建立,为满足业务创新和发展,以及公司治理的需要,证券IT系统将由原来的较单一的证券交易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公司营销平台、综合业务支持平台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平台等多种平台在内的庞大的综合IT系统。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非现场交易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而网上交易则是非现场交易的主要形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网上交易这一形式将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网上交易量占比将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券商还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开始尝试建立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营业部。
随着证券市场逐步走出低谷,从2006年开始,证券IT投资出现了逐渐增长的形势,市场的复苏和振兴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行业 的发展和创新,对IT系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随着证券公司逐渐加大对IT系统开发和改造的投入,证券 行业 的IT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2008年我国网络证券监管现状
1、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比较普遍
根据权威部门的总结,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特点是:违法主体范围广泛,包括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经营机构,中介机构等;违法行为多种多样,既有法律明确禁止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欺诈客户等行为,又有场外交易、改变募股资金用途、转配股提前上市流通、回购本公司股票、超比例持股等行为,而且各种违法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性非常强,一个案件往往包括几个违法行为。
2、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从组织形式上看,虽然上市公司都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公司治理架构,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上市公司长期和大股东在人员、财务和资产管理方面三不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进行混合操作,法人治理结构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据有关方面抽查,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比例高达35.5%。
一些上市公司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日常经营中弄虚作假,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较为普遍。例如,猴王股份、济南轻骑等公司长期与大股东 “三不分”,结果被大股东掏空,濒临破产的边缘 。
3、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中国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改制后的公司往往是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股东不能有效地行使股东权利,大股东损害小股东的现象屡屡出现(如前述的猴王股份、济南轻骑等)。
在二级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往往利用其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和信息优势,蓄意操纵股价,或散布虚假信息,引诱中小投资者跟风操作,致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由于缺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比较欠缺,导致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损失得不到必要的补偿,已经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
4、监管机构执法成本高昂
惩处缺乏威慑力,处罚结果执行难。一是监管机构执法面临种种制约,违法违规行为调查难,查处难,执法成本极为昂贵,如“琼民源”事件查处过程长达近两年,而处罚结果奇轻,难以树立权威和威慑力;二是有些案件已经进行了处罚,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如从罚没款情况看,截止2000年底,违规者应缴而未缴的款项就有5.4亿元,占总额的40%。
5、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的自律性功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997年8月,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证券交易所既是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对象,又是中国证监会的下属机构。这种关系使证券交易所在组织市场和管理市场方面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不利于确立证券交易所对其会员和上市公司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影响了证券交易所自律性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大大限制了交易所在 市场发展 、市场创新方面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另外,与国外发达国家自律管理机构相比,中国证券业协会目前的自律管理主要集中于服务功能,而管理和约束机制尚未健全。《证券法》及有关法规虽然规定了证券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与职责,但并没有赋予协会明确的行政处罚权,有关纪律处分等制度尚未有效实施,致使其自律性管理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
第三节 二板市场 发展 分析
一、二板市场概况
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一板市场或主板市场而言的,是指主板市场之外专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筹资途径的新兴股票市场。二板市场是一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板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不同的上市标准,且上市对象多为具有潜在成长性的新兴中小企业,因此许多二板市场又称为小型公司市场或新兴公司市场。一般来讲,二板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是与主板市场平行的另一个市场,具有与主板市场不同的交易系统和上市规则。
2、与主板市场相比,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比较宽松,只有较低的盈利要求或者根本没有盈利要求,对上市公司的规模要求也比较低。
3、由于二板市场具有较大的风险,一般对于信息披露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主要股东出售股票有更严格的限制,并对上市保荐人有较高的要求。
4、由于二板市场交易不够活跃,市场基本采用场外市场交易(OTC),并实行严格的保荐人或做市商制度。
最初,二板市场仅仅作为股票上市的预备市场而存在。新上市公司的股票首先在二板市场上市,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入主板市场交易。后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的发展,二板市场逐渐由预备市场转变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等风险企业的专门市场。一方面,中小企业、新兴公司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提供就业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在成长初期往往缺乏合适的融资渠道,因为风险大,银行不愿贷款,上市又不够标准。在此背景下,二板市场应运而生。
二、2008年我国二板 市场发展 状况
1、我国高科技公司的创立和发展受到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难以转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瓶颈。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缺乏,特别是民营高科技公司受现存投融资体制中“唯成份论”的影响,难以进入主流融资渠道。而设立第二板市场,可使企业在有效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培育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
2、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小盘股市场。针对银行作为资本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而在放贷行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建立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促进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紧迫性,而二板市场的设立是形成风险投资机制的关键环节,并可使风险资本安全退出,获取预期收益。
3、风险资本更多的是需要国家政策法规上的引导和规范,核心是提倡社会资本直接参与高科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政府除了实行倾斜政策外,还应借鉴国外经验,直接建立适合国情的二板市场,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4、二板市场的运作与主板市场的综合发展是我国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的内容。主板市场是资金的“买方市场”,旨在鼓励成熟的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提高运作效率;二板市场是资金的“卖方市场”,在为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融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和大众投资者参与投资。这二者之间良好的互补关系对当前我国商品买方市场的经济现状有积极作用。
5、主板市场门槛相对较高,这对于刚进入扩张阶段或稳定成熟阶段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来说,在净资产规模、盈利水平、经营业绩等方面都达不到主板市场的要求,而靠降低沪、深股市准入条件是不现实的。
6、在目前制度框架内,主板市场上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这与风险资本通过转让股权而一次性退出以实现投资回报的根本特性相冲突。
7、在主要服务于国企改制的倾斜性政策背景下,以非国有企业为基本成份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进入主板市场。主板市场严格的指标管理机制,也不可能满足大量高科技公司的融资要求。对这些公司来说,二板市场不仅提供了一个融资渠道,而且是一个企业价值实现的场所,是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完善退出机制的窗口。
二板市场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风险资本的形成和风险企业的成长,社会资本只有通过正式的二板市场才能流向新兴的高科技公司。资金支持是促进科学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资源,其中又以在资本市场中高科技公司得到的资金支持最为有效。面临结构调整的中国经济已更加重视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和现有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我国政府已开始加大对科技产业化的资金支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的中国大陆高科技企业股票市场的筹划工作已经展开,这就是我国资本市场第二板市场的设立背景。在设计我国二板市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汲取发达国家和香港成熟运作机制的经验,更要综合考虑具体国情,从我国现实的制度架构、法制状况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争取在“质”上有所突破。
三、2008年重庆中小企业到二板市场上市情况
08年以来,重庆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重庆正在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一是做大做强重庆三峡担保公司,今年内使其资本金增加到30亿元;二是加快发展重庆工业园区担保体系;三是鼓励民间资本组建担保公司;四是重庆市将成立一个再担保公司。
充分发挥信托公司的融资功能。今年以来,重庆市两家信托公司为中小企业发行了一系列信托产品,有效解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中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通过信托融资方式,为各种中小企业发行信托产品15个,筹集资金11.8亿元。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重庆市今年将批准设立8-10家小额贷款公司,09年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每个区县至少要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使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60个左右。目前重庆只有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今年底将新增两家租赁公司,两家租赁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将达到80亿元。
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重庆市正在培育、培训、辅导一批中小企业到深圳二板市场上市;如果国家以后还有三板市场、柜台交易市场,重庆中小企业可以首先到三板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上市,然后再转换到深圳二板市场上市。
最后,重庆市将拿出财政资金为中小企业“三有”(即有订单、有效益、有回款)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提供贷款贴息。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到重庆区县设立分支机构,到农村开展金融业务。
第四节 2008-2009年券商 发展 分析
一、2008年我国券商发展现状
我国券商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巳不再可能经历昔日的暴利时代,特别是入世后,我国证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一系列经营环境的变化,如何正视自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摆在我国券商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券商上市、规模化、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四大对策来构筑我国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证券 行业 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只有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券商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胜出。
二、2008年我国券商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证券 市场发展 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成为证券 市场发展 的基本思路和方向,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券商必须认清形势,重塑发展战略,以适应未来中国证券 市场发展 的需要。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