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 行业 发展概况
一、2007年 行业 运行特点
1、生产工艺水平得到改善。针织 行业 具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编织生产能力占当前针织 行业 总生产能力的26%(织袜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的17%)。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针织生产企业在主要生产工序中相继采用了大圆机生产流程、染整短流程工艺,机械和化学整理工艺技术等新工艺逐步完善。
2、产品开发水平不断提高,满足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我国针织产品开发进入全面提升阶段,时尚内衣、装饰内衣、美体内衣不断推向市场。特别是一批优势企业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批量生产和进入国际市场创汇能力的提高。
3、装备水平有所提高。我国针织 行业 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针织设备10.6万台(套),其中30〃以上口径大圆机22000余台、经编机11000余台;引进染色、定型、印花等设备约6200多台(套),其中染色设备4200多台, 行业 进入装备优化时期。
4、一些地区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网络,原料、生产、市场、物流等各环节配套的格局已经形成,为 行业 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2007年 行业 总体发展概况
2007年针织 行业 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针织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快产品更新速度,针织产品能够更加体现时尚化、个性化、科技化,而且经编类织物在数量上大幅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
2006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总产量170.02亿件,同比增长11.9%,其中针织服装88.64亿件,同比增长11.2%;梭织服装80.96亿件,同比增长12.5%。针织服装 行业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2007年全 行业 实际完成针织服装产量为316亿件,同比增长7.1%。
全国针织服装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福建、江西、上海、河南、河北、湖南等地。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居前五位的省份,针织服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其次是江西和上海,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7%左右,河南、河北、湖南等省仅占1%左右。
全国有10个地区针织服装产区生产发展态势良好,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10个地区是河南(55.7%)、安徽(46.3%)、山西(36%)、福建(35.0%)、河北(25.2.0%)、辽宁(18%)、江西(12.7%)、山东(14.2%)、广东(11.3%)。
由于各地针织服装产量基数不同,针织服装产业新兴地区(如:四川、安徽、辽宁、湖北等地,)接受产业转移态势良好,增幅虽高,但实际增量不过几千万件。而广东、山东增幅虽不高,但绝对数增长却是全国最高的,仅规模以上企业就已分别达到2.8亿件和1.9亿件。福建针织服装产量绝对数增长也相对较高,规模以上企业增量达到1.4亿件。
第二节 2003年-2007年 行业 企业数量 分析
一、 行业 企业数量
2003年-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业企业数量
单位:个
二、不同规模企业数量
2003年-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 分析
单位:个
三、不同有制分企业数量 分析
2003年-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业不同有制分企业数量
分析
单位:个
第三节 2003-2007年 行业 从业人数 分析
一、2003-2007年 行业 从业人数 分析
2003年-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业从业人数 分析
单位:人
二、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 分析
2003年-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 分析
单位:人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比较
2003年-2007年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比较
单位: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