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上游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
火车铸件以钢材为其主要原材料,以下就以其为上游进行 分析 。
1、2008年钢材 行业 发展现状
2008年是不寻常的年份,国内钢材市场变化可谓冰火两重天。上半年,钢铁产量逐月增加,资源供给超常增长;钢材需求逐步减少,供需矛盾不断扩大;钢厂价格逐月上涨,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下半年,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市场预期发生逆转;钢材需求大幅减少,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钢厂价格大幅下调,钢铁产量逐月下降。
2008年上半年,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逐月增加。粗钢平均日产量由1月份的130.9万吨上升到6月份的156.5万吨,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全年5.7亿吨的水平;生铁平均日产量由1月份的122.9万吨上升到6月份的144.6万吨;钢材平均日产量由1月份的148.1万吨上升到6月份的179.6万吨.。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快速增长。1-6月累计产量和比上年同期增长,棒材2573万吨,增长20.1%;厚钢板1050万吨,增长26.5%;中板1789万吨,增长23.1%;中厚宽钢带3942万吨,增长35.4%;热轧薄宽钢带1056万吨,增长23.0%;冷轧薄板852万吨,增长15.2%。值得关注的是钢筋产量同比下降1.1%。
由于产量快速增长,出口下降,主要钢材品种国内新增资源量(产量+进口-出口)超常增长。上半年国内新增资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棒材2296万吨,增长21.9%;厚钢板968万吨,增长39.3%;中板1548万吨,增长21.9%;中厚宽钢带3546万吨,增长38.0%;热轧薄宽钢带1028万吨,增长27.6%;冷轧薄板860万吨,增长16.5%。
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工业增速减缓,外贸出口增速回落较快,国内钢材需求增长呈下降趋势。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减缓1.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10.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同比减缓2.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16.0%,增速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0%,增速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回落较快,进出口总额1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出口额6666亿美元增长21.9%,比上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1370亿美元,增长2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1168亿美元,增长8.9%,增速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上半年,与钢铁 行业 密切相关的工业品产量虽然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长,但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上半年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水泥64801万吨,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汽车535万吨,增长17.6%,增速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家用电冰箱2558万台,增长10.3%,增速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冷柜660万台,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38.1个百分点;房间空调器5505万台,增长6.7%,增速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家用洗衣机1919万台,增长18.1%,增速同比减缓1.8个百分点。
由于钢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出口下降,国内钢材新增资源量超常增长,而钢材需求增长逐渐下降,市场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累积;社会库存向钢厂转移,钢厂库存逐渐增加。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资料,200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协会会员单位)钢材期末库存与年初相比,3月末增长19.8%,6月末增长23.9%,9月末上升到42.4%,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0.4、11.1和41.5个百分点。
2、2008年钢材市场价格变化
2008年上半年,随着钢铁产品产量的增加,钢铁企业为了转移生产和运营成本的大幅增长,大幅度提高钢材产品出厂价格。如武钢、鞍钢和宝钢7月份表列出厂价格(6月份已出台)与上年12月相比,热轧卷(SPHC、4.75×1150×Cmm)表列出厂价格每吨分别增加1600元、1750元和1700元,分别增长40.6%、50.4%和46.0%;冷轧板卷(SPCC、1.0×1250×Cmm)表列出厂价格每吨分别增加1980元、1850元和1700元,分别增长46.6%、44.9%和37.0%;热轧中板(Q235、厚度11-14mm)表列出厂价格武钢每吨增加1650元,增长36.9%,鞍钢(厚板线)每吨增加1850元,增长43.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每月发布的全国主要钢铁企业“中厚板产销存情况及热轧宽钢带轧机生产情况 分析 “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中厚板生产企业中厚板平均销售价格,2007年12月份为每吨5332元,2008年6月份上涨到每吨7169元,8月份上涨到全年最高售价每吨7400元,比上年末上涨2068元,涨幅为38.8%;全国主要热轧宽钢带生产企业热轧中厚宽钢带(卷、板)平均销售价格,2007年12月份每吨4409元,2008年6月份上涨到5996元,7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售价每吨6240元,比上年末上涨1831元,涨幅41.5%。又如II级螺纹钢(直径20mm)表列出厂价格5月末与上年12月末相比,广钢、江苏沙钢和唐钢每吨分别增加960元、1100元和1370元,分别增加19.7%、23.2%和31.6%;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个钢厂6月份分别下调了出厂价格,广钢每吨下调150元,沙钢下调180元,唐钢下调250元。
随着钢厂出厂价格的大幅增加,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发布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2008年6月末为161.47点,比上年底125.12点上升36.35点,增长29.05%;其中长材6月末为163.95点,比上年底131.89点,上升32.66点,增长24.31%;板材6月末为161.31点,比上年底125.48点,上升35.83点,增长28.55%。以上海市场价格为例,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II级螺纹钢(直径20mm)6月份最高价格(以下同)每吨5430元比上年末4350元上涨1080元,涨幅24.8%;热轧卷(Q235、4.75×1500×Cmm)6月份每吨5870元,比上年末4700元上涨1170元,涨幅24.9%;冷轧薄板(ST12、1.0×1250×2500mm)6月份每吨7480元,比上年末5580元上涨1900元,涨幅34.1%;热轧中板(Q235B、厚度20mm)6月份每吨6750元,比上年末5070元上涨1680元,涨幅33.1%。
由于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工业增速大幅下降,钢材需求大幅减少,钢材市场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上涨后,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逐月下跌,9月份跌幅加大,10月份大幅下跌,月度下跌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11月份跌幅趋缓,12月份出现小幅回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发布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6月末为161.47点,11月末下降到102.30点,跌幅36.64%,其中,7月末160.99点、8月末152.22点、9月末143.93点、10月末108.59点、11月末102.30点、12月(22-26日)回升至103.30点。以上海钢材市场价格为例,II级螺纹钢(直径20mm)6月份最高价格(以下同)每吨5430元,11月末3460元,跌幅36.3%,12月末回升到352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980元;热轧卷(Q235、4.75×1500×Cmm)6月份每吨5870元,10月末3150元,跌幅46.3%,11月末回升到3400元,12月末升至375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1350元;热轧中板(Q235B、厚度20mm)6月份每吨价格6750元,11月末3800元,跌幅43.7%,12月份价格平稳,月末为380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950元;冷轧薄板(ST12、1.0×1250×2500mm)6月末价格每吨7480元,11月末4250元,跌幅43.2%,12月末回升至455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1430元。
钢材需求大幅减少,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迫于市场压力和钢材库存的大幅增加,面对买方市场,2008年下半年钢铁企业开始竞价销售,纷纷大幅下调出厂价格。值得关注的是螺纹钢的出厂价格,6月下旬便开始下调,而热轧卷和板材的出厂价格在7、8月份才开始大幅下调。如武钢、鞍钢和宝钢9月以后,部分钢材品种,每月的下调幅度在每吨500元以上,有些品种下调幅度在1000元左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发布的全国主要钢铁企业“中厚板产销存情况及热轧宽钢带轧机市场情况 分析 ”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中厚板生产企业中厚板平均销售价格8月份为全年最高价位,每吨售价6240元,8月、9月、10月和11月分别下降到6093元、5666元、4512元和3495元,11月份比7月份下降幅度44.0%,11月比10月下降1017元。
3、进出口状况
2008年1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317万吨,比11月份回升22万吨,与2007年12月份相比下降33.73%。2008年全年累计出口钢材5923万吨,同比下降5.5%;也是2002年以来连续6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2008年全国钢材出口趋势
2008年12月份我国进口钢材93万吨,较11月份下降9.7%,与2007年12月相比下降30.33%;钢材进口持续6年下降,2008年全年累计进口钢材1543万吨,同比下降8.6%。
2008年全国钢材进口趋势
4、发展趋势
2009年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更为困难的一年,经济增长将比今年进一步放缓。2009年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2005年至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2007年我国GDP为328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GDP的66.3%,出口总额占37.5%,经济增长中有2.6个百分点靠外需拉动,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
我国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到下行的调整周期,和世界经济危机叠加的情况下,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但明年仍将会非常困难。中央“保增长”的各项措施的落实,仍将使我国经济保持在9%左右的较快增长。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可能达到5.3亿吨左右,比2008年增长5%左右。09年我国的钢材需求将低速增长,外部需求将比今年大幅减少,钢材出口将比今年进一步下降,我国外贸出口及相关加工用钢,占国内市场粗钢消费量的24.5%左右,间接出口钢材将减少;螺纹钢和线材低增长和低需求,生产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供给;板材和宽钢带高产能和低需求,市场变化取决于钢铁企业产能释放程度和品种结构调整的力度;
钢材市场价格整体水平二季度可能进入上升通道,下半年可能高于上半年;另外影响市场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市场是动态的,上面的判断仅是根据目前状况做出展望。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2008年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状
2008年,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加1.4亿人,增长10.9%;货物发送量完成33亿吨,同比增加1.5亿吨,增长4.9%;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2860亿吨公里,同比增加1428亿吨公里,增长4.5%。
2008年,铁路部门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保持了几年来客货运量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的形势。在客运上,铁路部门充分发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效应,利用好新增能力,优化客运组织,客运量的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在货运上,铁路部门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在高起点上实现了货运量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运输需求不足的情况,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客货营销工作,努力增加客货运量。
2、“十一五” 规划 和铁路跨越式发展
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被明确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 的建议》中,未来五年,我国铁路发展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目前,中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尽管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铁路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铁路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问题:一是路网密度相对较低,我国每万人仅拥有铁路0.57公里,在世界上排100名以后;二是主要干线长期处于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京沪、京广、哈大、京沈和陇海五大干线的运输密度已接近1亿吨公里/公里;三是部分地区进出通道不畅,煤炭、石油等重点物资运输紧张;四是季节性运能紧张问题相当突出,每年春节、暑假等长假期的120天内运输能力全面告急;五是客货混跑、技术标准低,客货矛盾日益尖锐。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多种比较优势,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交通工具,迫切需要大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 规划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实现复线电气化,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虽然“十一五” 规划 的具体指标仍在制定中,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五年,我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将突出六大重点:
加快建设快速客运网络。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初步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
强化煤炭运输通道。重点围绕十大煤炭外运地区运输需求,结合客运专线建设和既有线扩能改造,形成运力强大、组织先进、功能完善的煤炭运输系统。
大力扩展西部路网。加强东中西部通道建设,在西北至华北及华东、西南至中南及华东间建设若干条便捷高效的通道,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提供运力支持。
优化和完善东中部路网。实施京沪、津沈、京九、沪杭等铁路电气化改造,实现京广线以东地区干线电化成网。另外,继续提高这一地区路网密度,大幅度提高既有铁路运输能力。
加强港口和口岸后方通道建设,畅通对外口岸和重要港口运输,适应港口大进大出需求,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加快集装箱运输网络建设,建设集装箱物流中心,并依托相关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推进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主要客货枢纽建设。结合快速客运网建设,新建一批大型客运站,形成干线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城市地铁、公交系统等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客货中心;以集装箱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枢纽货运站布局,满足城市辐射区域大货流量集散需要;建设枢纽必要的联络线、疏解线,实现点线能力协调,保证客货运输灵活畅通,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3、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铁道部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同时,将重点加强中西部铁路建设。到2010年,仅西部铁路网总规模就将达到35000公里,中部、西部铁路网规模将分别增长25%和27%。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所具备的强大“造血”功能,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巨大作用。青藏铁路胜利通车,比原定工期提前整整一年。青藏铁路的通车和安全畅通,有力地拉动了西部特别是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年其他西部重点难点工程也实现突破。郑西、石太等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建设胜利完成年度计划。宜万、精伊霍、洛湛、大丽铁路施工难题相继突破,进展顺利。兰武二线、武嘉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面投产,为实现第六次大提速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长20.05公里的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胜利竣工,创出我国铁路新的“第一长隧”的纪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性工程之一的渝怀铁路,在今年春运前夕全线开通客运,不仅缓解了川渝地区运输能力的紧张状况,还加强了西南和中东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 规划 》,在铁路建设方面,将组织实施一批通达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通道和沿边境对外国际运输通道以及大型铁路枢纽建设等重大工程,扩大铁路网覆盖面,完善铁路网结构。主要铁路项目有:太原至中卫(银川)、兰州至重庆、临河至策克、贵阳至广州、西安至平凉、重庆至利川、奎屯至北屯、大理至瑞丽、中吉乌铁路,青藏铁路延伸线,吐鲁番至库尔勒扩能,乌鲁木齐西至精河、西宁至格尔木、包头至西安、遂宁至重庆增建二线。
目前,兰渝铁路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国家已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待正式批复项目建议书后,即可开工建设。国家专家组评估后认为,兰渝铁路是西部路网干线,是西北、西南两大区域间进行交流的一条便捷、快速、客货并举的大通道,同时具有国土开发的重要作用。该线可以有效改善西北与西南地区间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加快沿线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进一步完善西部铁路网布局,强化路网结构,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专家组基本同意兰渝铁路预可行性 研究 报告中的预测运量、近远期通过能力、主要技术标准和工程内容。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项目也将正式开工。这条铁路是西南地区连接华南、华东的重要通道,设计线路长度82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建成后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缩至5小时以内,制约大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铁路运输的“肠梗阻”有望彻底疏通。
以大理到瑞丽、大理到香格里拉的“北进西拓”工程为重点的云南铁路建设高潮也拉开了序幕。“十一五”期间,云南铁路建设投资约500亿元,到2010年将增加铁路新线1100公里,与2005年相比增长50%,意味着云南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铁路里程将达到87.8公里,与2005年相比增长50%。在中部铁路建设中,武广、郑西、石太等客运专线,九江至南昌城际铁路和合宁、合武铁路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十一五”期间将建成投产,为中部崛起提供强有力的运力保障。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