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锡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5种竞争力理论 分析
一、进入者的威胁
一个凭着精湛的“通吃”技术壮大起来的超级投资机构如今俨然成为了新加坡国家经济命脉的实际控制者——淡马锡——国际市场上快速膨胀的投资力量以其非凡的魅力广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眼球。淡马锡将重点投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等四个中产阶级可以迅速崛起的国家及其公司中去。而且已经在这些国家所展开的投资动作又无疑为淡马锡今后5年内启动高达150多亿美元的放量式投资计划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桥头堡”。淡马锡时下正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加速进入中国,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接下了十分丰厚的投资大单。
二、购买者 分析
锡属于绿色环保金属,主要应用在电子锡焊料、马口铁、锡化工等领域。全球锡消费市场增长强劲,近年来全球锡消费年均增长接近或超过10%,由于锡属于不可回收的稀缺资源,锡产量主要来源于锡矿,美国DLA虽然每年有抛售锡的计划,但DLA可供销售的锡也不多了。中国虽然近年来作为全球主要锡出口国,但从2006年开始出口量已经在明显下降,2007年中期我国可能实行无铅焊料的 行业 准入政策,国内锡供求将逐渐走向平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可能缺锡,这势必影响全球锡的供求平衡。因此我们预计2007年和2008年在2006年全球出现短缺8300吨的情况下,将出现历史上最为短缺的年份。国际市场对锡的需求量正在迅猛上升。尤其是欧盟要求使用无铅焊料的法案于2006年7月1日开始生效以后,欧洲电子 行业 制造商在其产品中用锡作为铅的替代产品,含铅焊料原来的锡含量为62%-63%,新法案实施后的锡含量将达96%,我国所有进入欧洲市场的电子产品都要遵守这一标准。日本也是如此。中国2007年中期锡 产业政策 也可能对电子产业环保要求做出硬性规定。因此我们认为全球锡供求正出现严重失衡。
三、供应商 分析
2006年,全球锡市场由2005年相对过剩转变为短缺后,2007年初以来锡市场继续短缺,而且越来越明显,预计未来2~3年内锡供应增长的空间相当有限。
1、中国锡市场供应增长有限
目前,中国锡 行业 准入门槛提高,市场供应增长有限,预计2007年中国产锡14.1万吨,较2006年增长8%。2006年底,中国政府公布了《锡 行业 准入条件》,实际上提高了锡 行业 进入门槛,限制了中国锡冶炼产能的扩张。经过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对锡 行业 的整顿,实际上锡 行业 的违规开采和市场交易混乱现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云南等主要产锡地通过收购兼并,颁发采矿权等措施,资源正逐渐走向于合理计划生产。我国是全球锡储量最大的国家,而我国的锡储量主要分布在云南(集中在个旧)、广西(集中在大厂)、湖南(集中在郴州)等3省区,约占全国储量的90%。云南锡业集团控股的国内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出口基地,主要产品有锡锭、锡材产品、锡化工产品、铅锭,各种资源储量达到180万吨,预计2006年生产精锡4.27万吨,资源回收率达到95%左右,资源储量、年产量和技术水平列全球第一。
2、印尼锡供应正明显减少
由于印尼前几年进行的矿山治理整顿工作进展不力,2006年底印尼政府下定决心进行有效整顿。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国,年产锡12万~14万吨,而全球总产量也不过35万吨。根据英国商品 研究 所(CRU)统计,2006年印尼的精炼锡产量为12.35万吨,同比下降7.7%。而2007年3月初印尼官方有关人士表示,2007年印尼精炼锡产量维持在9万吨水平,较2006年下降约3万吨。可见,作为全球锡生产国之一的印尼锡产量在2007年将明显减少。同时,印尼正考虑设置锡出口配额。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一官员表示,印尼政府每年发放合法锡矿开采执照的开采总额仅4万吨,但出口量却达12万吨,造成了国际锡市场的混乱。印尼政府2007年1月制定了有关锡出口的新法规,并称锡冶炼厂必须申请许可证才可以恢复出口。另外,根据规定在2007年2月23日许可证申请截止日前只有9家冶炼厂申请出口许可证,其中只有印尼主要锡生产商蒂玛公司获得了出口许可证(该公司2007年计划生产4.8万吨锡),但其他8家公司因为申请材料不完整没有获得印尼政府的同意。
3、全球锡供求失衡
全球2007年锡供求短缺可能达到2.1万吨,较2006年缺口继续扩大,未来2~3年内这种状况将持续。随着我国锡矿资源减少,锡矿开采难度不断加大,锡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据国内一大型金属锡生产企业介绍,上世纪70年代,我国锡矿的品位可达2%,90年代品位下降为1.5%,到2000年以后更是下降为0.5%。再加上印尼锡生产的不稳定性,全球锡供应紧张状况短期内不可能得到缓解,正出现严重的失衡。
目前,国际市场对锡的需求量正在迅猛上升。尤其是欧盟要求使用无铅焊料的法案于2006年7月7日开始生效以后,欧洲电子 行业 制造商在其产品中用锡作为铅的替代产品,含铅焊料原来的锡含量为62%~63%。新法案实施后的锡含量将达到96%,我国所有进入欧洲市场的电子产品都要遵守这一标准,日本也是如此。中国2007年中期将要出台锡 产业政策 ,也可能对电子产业环保要求做出硬性规定
四、 行业 内现有竞争者 分析
1、锡业股份作为 行业 龙头将分享 行业 景气
目前国内锡产量增加较多的企业主要是云南锡业公司和云南乘风有色金属公司,2006年产量为52399吨和21765吨,分别同比上涨22.66%和72.52%。作为上市公司锡业股份主要产品就是锡锭、锡材和锡化工等产品,国内锡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3,目前在 行业 中处于龙头地位。根据我们的预测,2007年公司业绩将大幅度增长,初步估计2007年EPS可达1.43元。2007年3月22日锡业股份收盘价格为19.18元,动态市盈率为13.41,相对于有色金属 行业 和目前市场整体状况,锡业股份价值目前被明显低估。
2、我国锡业企业的排名情况
锡业股份是我国最大的锡产品生产、出口企业,主要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6%,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0%,具有较高的 行业 垄断性。同时,产品种类齐全,规格完备,是锡生产 行业 品种最多、系列最全的企业。公司具有以下明显的竞争优势:
(1)资源优势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
锡业股份所在地个旧地区是我国锡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我国“锡都”美誉。个旧锡矿历史悠久,是世界已知的特大型矿区之一,产量居全国首位,目前保有各种级别的有色金属储量180万吨,其中锡56.9万吨,铜57.5万吨,铅38.6万吨,还有各种级别有色金属远景储量近100万吨,老尾矿含锡19.3万吨,锡资源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以上。
(2)技术优势:公司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
锡业股份的控股股东是有色金属 行业 中唯一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出口企业,控股股东将所有重大核心技术都转让到股份公司。公司具有系统的综合利用技术优势,成功开发了一大批诸如砂矿水采水运、锡矿泥重选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锡采、选、冶工艺技术,并成功研制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液压全断面天井钻机、我国漆面摇床、离心选矿机等锡采选冶装备。在这些技术和装备中,有41种先进技术、相关设备及产品(其中设备13种)出口到英国、荷兰、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玻利维亚、秘鲁等主要产锡国。
(3)产业链优势:深加工已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公司的产业价值链涵盖了锡的采选、冶炼和深加工,而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如秘鲁Minsur、印尼PT.TIMAH、马来西亚MSCGroup,只是从事锡的采选和冶炼。近年来,锡深加工产品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公司不断完善的产业价值链结构,使得公司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获得更高的产业附加值和抵御锡价波动风险等方面要优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
(4)营销优势:销售网络相对完善。
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大连、成都、西安、南海、淄博等国内中城市建立了完善的营销体系、分销体系和分销渠道,并拥有一个全资子公司负责本公司生产的锡锭、锡材、锡化工和其它相关的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并对公司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进行管理。公司产品现已销往全国各省(除西藏外),以及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我国锡 行业 竞争格局现状及产业集中度 分析
一、我国锡 行业 生产集中度现状及与国际锡 行业 的生产集中度的对比
长期以来,由于锡产业集中度低,条块分割,体制不顺,争抢资源频繁,械斗事件不断,每年有大批个体采矿者进入矿区乱采滥挖,安全事故不断,资源破坏严重。为改变锡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开采粗放的局面,云南省全力支持云锡集团对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了云锡集团在资源开发上的统一 规划 布局和生产管理,生产面貌焕然一新。目前,云锡集团已建成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锡冶炼、加工系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锡化工加工中心、砷化工中心,以及世界级的稀贵金属研发中心。
二、锡 行业 生产集中度变化趋势 分析
2006年我国锡 行业 地区集中度 分析
地区 | 集中度 |
云南省 | 59.24% |
广西 | 21.78% |
湖南省 | 6.78% |
广东省 | 4.89% |
江苏省 | 2.74% |
浙江省 | 1.73% |
江西省 | 1.50% |
内蒙 | 0.81% |
天津市 | 0.24% |
上海市 | 0.19% |
北京市 | 0.08% |
三、提高我国锡产业集中度的益处 分析
产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可以使企业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力显著增强。
云锡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后,云锡控制的锡原料、精富中矿含锡占入厂原料总量的比重达到了近80%,比整合前提高了18个百分点;锡产量逐年攀升,2004年达到了3.6万吨,比整合前增长50%。有色金属总产量比整合前增长了49%,实现销售收入比2001年增长144%,实现利税总额比2001年增长279%,工业增加值比2001年增长106%,总资产比2001年增长64%,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三节 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分析
一、生产要素对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产要素条件越好,产业竞争力越强,反过来,如果生产要素条件越差,则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弱。这一实证 分析 结果与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所作的定性 分析 结果相一致,或者说本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数据的实证 分析 验证了波特关于产业生产要素条件与其国际竞争力成正向关系的理论假说。与波特模型不同的是, 研究 结果表明基本要素仍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高等要素的影响力仍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有色金属产业的高等要素投入一直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比率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削弱了有色金属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市场需求对产业竞争力具有最重要的影响
其中,当年需求量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呈现负相关关系,需求增加,一般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降低净出口系数(NXS);另一方面,当年需求量的增加,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更快采用新技术,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只有在来年的竞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需求增长率对第二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呈现正向影响。
三、相关与辅助产业对有色金属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即相关产业越发达,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相关产业越不发达,则有色金属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弱。
四、产业的集中度对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逆向影响
产业集中度越高,说明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越微弱,则竞争力越低,反之,产业集中度越低,说明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越激烈,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这一结论与波特关于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程度与其国际竞争力成正向关系的理论假说相符。但这一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有色金属的国内市场竞争并非真正的市场竞争,产业准入、地方保护、政企不分、资源国有等是影响有色金属工业市场竞争有序开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我国有色金属市场竞争新趋势
一、竞争内容由占有市场转向占有资源
1、锡资源的储量和采选能力是决定锡生产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
(1)锡具有质软、有良好延展性、无毒、能与大多数金属形成合金等特性,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电子、电器、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航天、军工等 行业 ,并且其用途在不断扩展;
(2)作为天然稀有金属,目前尚未找到锡的完全替代品。
特别是锡作为国际公认的“绿色金属”,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电子、化工等 行业 的快速发展,锡及其制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从现有的技术水平看,锡的生产不能超越从锡矿中选冶的资源制约,它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的有色金属资源。
2、随着全球日益严重的矿产资源短缺,控制资源成为所有矿业巨头竞争的关键所在。
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 行业 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据预测,到2020年矿产资源需求量:铜650万吨,铝1440万吨,铅260万吨,锌50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总量为3000万吨。按目前消耗计未来15年供需缺口持续扩大。2005年铜产量的70%、铝和铅产量的50%、锌产量的20%是靠进口原料生产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进口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必将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资源的缺乏致使资源才是竞争的资本。
二、竞争对象由大有色企业与小有色企业转向大型有色企业之间
全国各省市有色金属加工业小型企业竞争力排名
总排名 | 地区 | 市场占有率(%) | 排名 | 竞争优势系数 | 排名 |
1 | 江苏省 | 27.89 | 1 | 1.34 | 3 |
2 | 安徽省 | 3.52 | 7 | 2.61 | 1 |
3 | 浙江省 | 17.1 | 2 | 0.99 | 11 |
4 | 山东省 | 6.75 | 4 | 1.09 | 7 |
5 | 辽宁省 | 4.69 | 6 | 1.27 | 5 |
6 | 云南省 | 1.8 | 13 | 1.52 | 2 |
7 | 江西省 | 3.41 | 9 | 1.32 | 4 |
8 | 广东省 | 9.84 | 3 | 0.72 | 16 |
9 | 上海市 | 6.33 | 5 | 0.92 | 12 |
10 | 天津市 | 3.42 | 8 | 1.08 | 8 |
11 | 四川省 | 1.76 | 14 | 1.13 | 6 |
12 | 重庆市 | 1.96 | 12 | 1.06 | 9 |
13 | 湖北省 | 2.01 | 11 | 1 | 10 |
14 | 北京市 | 1.12 | 16 | 0.82 | 15 |
15 | 湖南省 | 0.97 | 17 | 0.83 | 14 |
16 | 新疆 | 0.14 | 23 | 0.87 | 13 |
17 | 河南省 | 3.05 | 10 | 0.56 | 19 |
18 | 福建省 | 0.73 | 18 | 0.69 | 17 |
19 | 河北省 | 1.62 | 15 | 0.52 | 20 |
20 | 广西 | 0.36 | 20 | 0.57 | 18 |
21 | 陕西省 | 0.62 | 19 | 0.41 | 21 |
22 | 吉林省 | 0.24 | 22 | 0.41 | 22 |
23 | 甘肃省 | 0.11 | 24 | 0.29 | 23 |
24 | 山西省 | 0.3 | 21 | 0.26 | 25 |
25 | 黑龙江省 | 0.06 | 26 | 0.27 | 24 |
26 | 贵州省 | 0.07 | 25 | 0.22 | 26 |
27 | 内蒙 | 0.05 | 28 | 0.18 | 27 |
28 | 青海省 | 0.06 | 27 | 0.09 | 28 |
29 | 宁夏 | 0.01 | 29 | 0.09 | 29 |
三、竞争方式转向拓宽渠道,提供充足的矿产资源
一要充分开发自己的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制定各矿种的开发 规划 。对国内和国际有影响的矿产如钨、稀土等进行总量控制,计划开采;对市场需求大、极具资源优势的矿产如金、钽铌等,加快规模开发;对市场有需求、有资源潜力的矿产,如铜、银、锡、锰等,加大勘查工作力度;对无证开采,环保设施不全、措施不力,地质勘探资料不齐、资源不清的矿点,坚决予以取缔关闭。
二是要利用国外资源。要走出去,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原料供应基地,通过风险勘探、投资办矿、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承包建设等,建立稳定、可靠的矿产供应来源。
四、竞争原则转向平等竞争靠大联强实行集团化经营
中部地区的有色金属产业和其他工业类产业一样,非国有经济占整个 行业 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沿海的水平。目前,国务院已经制定了鼓励、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按照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步伐,放宽非国有经济进入 行业 已有的领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要利用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国家级企业集团的优势,对国有资产实行战略性重组,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减少内耗,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要通过治理整顿,淘汰一批浪费资源、安全生产无保障、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参股、兼并、破产等手段,实施大集团战略。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以矿种为基础,以资本、矿业权等为纽带,在中部地区组建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企业集团。在这方面,要解放思路,打破地域的界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纽带,靠大联强,借外力促使产业发展迅速跃上一个新水平。
第五节 我国有色金属 行业 的绩效 分析
一、我国有色金属 行业 历年销售收入及利润变化情况统计
2003-2006年我国有色金属 行业 销售收入统计
单位:千元
2003-2006年我国有色金属 行业 利润总额统计
单位:千元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